让“语文味”洋溢在科普文的教学中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此往往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因此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教学总是显得那样枯燥,学生听得当然是乏味之极。
  那么这类文章到底该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它的教学更具“语文味”?经过不断的探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务实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传统,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但审视目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课堂,往往更多的是对说明文教学课堂,往往更多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和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缺乏的恰恰就是“读”。虽然科普文简洁通俗,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当力求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太阳》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就是借助各种形式的读来实现的。先让学生默读,找出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几个方面。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把它们的密切关系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抓住“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就……”这些重点词语比较读、引读。最后在男女生配合读、小组配合读、填空读中,学生自然朗读成诵。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有情又趣,读得津津有味,课文的重点也在这琅琅的书声中自然突破。
  
  二、品味精妙语言
  
  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是科普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揣摩其语言是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怎么个严密……比如《月球之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句子中的“估计”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切的词语,看起来似乎与科普说明文“科学、严密”的语言要求相矛盾,但这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我们在教学这句话时,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请看教学片断:
  从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引出了这样一组句子:
  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
  从月球采回来的一块岩石,看出它的年龄已有46年。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看出来了。
  师:那么你觉得换成“看出”行吗?为什么?联系句子想一想。
  生:不行。“估计”只是科学家根据这块岩石做出的推测,是大约的一个时间,如果换成“看出”,给人的感觉就是46亿年,很确定。
  生:“看出”,就是肯定岩石的年龄已有46亿年,这让人不太信服。
  这里教师主要就是通过对一组句子的比较,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引起认知矛盾,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不能明确表示确定的词语,看似含糊,但如果真的把它从句子中删去,说明就与实际相悖。而且学生从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中,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文本中的用词用语不能随便替换。长此以往,将会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并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巧设说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教师对此不可进行理性的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领悟。如,《太阳》为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性文章。文中运用了比较、引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就是这样进行的。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1-2节,找出描写太阳到底有多大、多远、多热的句子。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随机出示句子: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这里有个数字,它说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学生把重音落在了“3500年”上)
  师:对呀,课文以走路为例,走路需要3500年呢!这样一个数据,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离我们是多么遥远。
  生2:课文还举了个坐飞机的例子:“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年。”从这儿我也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学生把重音落在了“坐飞机”、“二十年”上)
  师:是啊,飞机那么快的速度,还要飞二十几年呢,那距离能不远吗?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里的列数据和举例子,都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用上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太阳离地球是那么遥远。(板书:举例子、列数据)
  那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淡化了说明方法的讲解,但学生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对话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举例子、用具体的数字等方法。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发言时,指出了他们刚才说的举例子、列数据是常用的说明方法。这样教师虽然没有刻意地讲解说明方法,但这些方法却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痕迹。
  
  四、注重语言迁移
  
  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里的“举一反三”就是指学习的迁移。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说明文要学的就是这个。那么说明文要学的就是准确、简洁的语言要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上面讲到的《月球之谜》一文中的“估计”一词,在学生品味了其精妙之处后,可以让学生用“估计”一词造句。比如在教完了《新型玻璃》一文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语言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或让学生扮演某一种新型玻璃来做个自述。这样学生在介绍中,就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真正实现语言的内化。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坚持这样做,那么势必将增强学生语言的敏感性、解说事物的科学性以及用词的严密性。■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句俗话:"鱼头三钱参".意思是说,一个鱼头的滋补作用,可顶得上三钱人参.研究表明,鱼头的营养价值确实很高,滋补、保健作用也很大,适当食用,对身心十分有益.
期刊
朗读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经常放声朗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而且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起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气质,这些都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追进度、抓成绩而忽视这一重要环节。满堂讲解、分析,把一篇完美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根本了解不到其中的感情、韵
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余光中《乡愁》)”,汇聚了多少思乡泪,隔断了多少血脉情。乡愁,是一种美丽的传染病,深深地感染了台岛的每一个有识之士。舒兰的《乡色酒》,道出了
电影《梅兰芳》的开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常常让我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规矩和打破规矩的问题。那是邱如白的一段台词:“为什么京剧里这扮相,都得把脸绷起来,哦,后来我弄明白了,那是得管着你脸上的表情……这戏里当官的都得端着腰带,这明摆着教你怎么摆架子,京剧里处处都是规矩,一句话,不许动。京剧里的人都是不自由的,他们让人拿笼子给套起来了,那他们的七情六欲怎么办,喜怒哀乐怎么办,都给藏起来,京剧里头应该有好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老子》中有几个论断非常著名,“上善若水”便是其中之一。从历史看,由此还衍生出不少也同样著名的论断,比如:“智者乐水”、“君子如水”、“女儿是水做的”等。直到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或将其写为座右铭,或将其取为笔名、QQ名,同时,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这句话的情况也不少,可见认同度颇高。那么何为“上善”?怎样“若水”?说法不一,领悟不同,值得我们作进一步深究与思考,以便更好地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学科里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低下的情况是否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呢?近一年来。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南康市第六中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升的相关策略。    一、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偏低原因探析    (一)阅读资源缺乏,导致学生阅读量严重不
<正> 据有关流行病学专家调查研究表明,大约有50种疾病与人们日常过度看电视有关,每天看电视平均3小时以上的人,就很容易患上电视综合征,常见有以下几种。 斑疹 电视荧光屏表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别时难舍难分,别后更是思绪缕缕。多少痴情怨女,望穿秋水。翘首期盼,为心爱的人等得肝肠寸断。等待题材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中
很多教师现在反映说不会上语文课。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总觉得越来越像“四不像”。没有拓展、没有生成、没有课外说是课堂教学太机械不灵动,一旦有了又可能变成:丢失文本,朗读训练不到位;不让学生谈说是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是以教师为本位,让学生谈又说是脱离文本没有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教育,有人说是不像语文课像思品课;渗透科学知识,有人说像科学课或综合课没有语文味……搞得很多教师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想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