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多维度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及实践全过程,寻找高校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及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高校,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创新性发展,即是将传统文化发展成与当代大学生需要相契合的文化,能够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新形势下,面对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如何将陈旧的传统文化改造成为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形式?这是高校传承传统文化至为关键的难点和重点。
一、高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困境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认知需要提升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参与度普遍较高,表现形式多样,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大部分活动存在形式单一等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对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如何传承发展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积累沉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这些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需要得到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才能使其内化,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普遍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需要改善
高校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几乎没有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一般是开设中国历史文化史之类的课程,或在传统节日开设一些文化类讲座、举办一些人文类活动,很少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更不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中,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地位。这就造成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
二、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有问题的成因
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重视,这使得高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开。但在新形势下就实际教育现状来看,高校推动师生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内涵方面缺少有效办法。比如虽然很多学校都已经陆续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大部分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都是重形式、轻内容,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性比较差,时效性比较弱,并且内容也比较肤浅,开展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最终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无法深入人心。从我国教育实行的模式来看,主要是以分科分专业为主,如何合理有效地设置课程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等,都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因素。此外,虽然各个学校积极地探索并且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缺乏科学、统一的课程要求也会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举步维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创新性发展途径
(一)课程体系建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课堂
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两课,通过两课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实现双赢,更有效地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既能夯实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点燃他们热爱文化的激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实践体系建设,打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创新拓展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渠道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一是实现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专业的课程和内容也可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可以将现代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时代和传统的碰撞。二是实现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創新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新举措,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使命和信念。三是实现与区域文化资源融合。高校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而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形成高校与地方良性互动。
(三)互联网思维体系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发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时代,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要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弘扬古代文学经典。如:在线教学、网络课程、视频教学、音频教学等技术都比较成熟,可以直接拿来,引入到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打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推动“易班”和微信、网站建设,进一步整合学校各类新媒体资源,筹建并评选一批名号、名博、名栏、名篇,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推进学校新媒体联盟建设,发挥新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塑造中的潜移默化和教化功能。
作者简介:祝玥(1983年8月——),女,汉族,上海人,讲师,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事文明文化研究。
★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高校推动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编号:18YG22)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及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作为高校,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创新性发展,即是将传统文化发展成与当代大学生需要相契合的文化,能够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新形势下,面对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如何将陈旧的传统文化改造成为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形式?这是高校传承传统文化至为关键的难点和重点。
一、高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困境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认知需要提升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参与度普遍较高,表现形式多样,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大部分活动存在形式单一等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对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如何传承发展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积累沉淀,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这些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需要得到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才能使其内化,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普遍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需要改善
高校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几乎没有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一般是开设中国历史文化史之类的课程,或在传统节日开设一些文化类讲座、举办一些人文类活动,很少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更不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中,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地位。这就造成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
二、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有问题的成因
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重视,这使得高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开。但在新形势下就实际教育现状来看,高校推动师生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内涵方面缺少有效办法。比如虽然很多学校都已经陆续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大部分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都是重形式、轻内容,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性比较差,时效性比较弱,并且内容也比较肤浅,开展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最终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无法深入人心。从我国教育实行的模式来看,主要是以分科分专业为主,如何合理有效地设置课程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等,都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因素。此外,虽然各个学校积极地探索并且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缺乏科学、统一的课程要求也会使得传统文化进校园举步维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创新性发展途径
(一)课程体系建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课堂
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两课,通过两课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实现双赢,更有效地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既能夯实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点燃他们热爱文化的激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实践体系建设,打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创新拓展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渠道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区域特色相结合。一是实现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专业的课程和内容也可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可以将现代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时代和传统的碰撞。二是实现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創新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新举措,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使命和信念。三是实现与区域文化资源融合。高校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地,而地方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与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形成高校与地方良性互动。
(三)互联网思维体系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发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时代,互联网已经充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要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弘扬古代文学经典。如:在线教学、网络课程、视频教学、音频教学等技术都比较成熟,可以直接拿来,引入到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打造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推动“易班”和微信、网站建设,进一步整合学校各类新媒体资源,筹建并评选一批名号、名博、名栏、名篇,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推进学校新媒体联盟建设,发挥新媒体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塑造中的潜移默化和教化功能。
作者简介:祝玥(1983年8月——),女,汉族,上海人,讲师,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事文明文化研究。
★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高校推动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编号:18YG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