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银行商业模式的演变,交易业务占比逐渐扩大,市场风险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银行监管当局相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01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在交易账户市场风险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违约风险和信用价差风险,同时强调了对采用内部模型法的银行进行计量市场风险的底线要求。此举降低了市场风险计量对模型的依赖性,将监管套利的空间压缩至最低水平。这一做法说明国际监管部门在对市场风险管控方面有去模型化和加强监管指引的思路导向。我国既要顺应国际银行监管新趋势,更要加深对本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及管理现状的认识。2016年底的债券价格大幅下行,债市冲击提供了一个市场风险测试的样本,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缺陷,值得就此反思,进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指引,提高系统稳定性。
在债市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表现
从2016年10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价格暴跌,10年期国债利率在短短一个多月从2.65%上行至3.35%,短期品种飙升超过150bps,引起债券价格快速大幅下行。
在这一轮市场风险“压力测试”中,我国商业银行表现不佳。2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16年的数据显示,剔除金融衍生品影响,仅有1家银行实现正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23家出现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占比达92%,另有1家尚未开展相关业务。2015年,上述25家银行中仅有4家出现公允价值变动亏损。部分银行在年报中明确提出,2016年亏损的原因是交易账户债券估值缩水。由此可见,市场风险经对单体银行的财务表现产生很大冲击,而商业银行相关管理能力与风险现状不匹配。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缺陷
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压力表现不佳,外部市场流动性匮乏是主因,叠加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巨大影响。
外部市场条件的缺陷
一是债券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割裂,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割裂,导致债券市场深度不足,发行频率和交易频率低。
二是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做市商承担报价义务却没有相应的政策优惠和盈利模式,在债券价格发生巨幅波动时,还可能会被动承担亏损,因此做市商往往缺乏足够的报价意愿,而做市商报价能力不足又反过来对市场流动性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也导致了投资者行为一致性现象,这限制了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四是风险对冲工具缺乏,建立在债券产品之上的衍生品品种不丰富,且市场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无风险套利难以操作,无法平滑债券市场中出现的价格扭曲,限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发展。与商业银行投资的传统固定收益债券品种的业务量相比,目前银行对于利率互换等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相对有限,市场能够提供的对冲工具和容量十分有限。遇到利率上行时,银行主要通过出售债券以规避公允价值损失,当大量市场参与者行动一致时,进而导致债券价格进一步杀跌,形成踩踏效应。
商业银行自身的缺陷
从手段看,是对冲工具应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互换等对冲工具的应用范围、应用深度等,還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商业银行尚未获取衍生品交易资格,无法使用利率对冲工具。有资格参与利率衍生品交易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对冲经验仍然不足,存在对冲效果差等问题。2017年4月,全国中小型银行持有债券占市场债券总量的15.76%,中小型银行持有企业债占全部商业银行持有总量的58.78%。中小型银行应用对冲工具等主动风险管理能力上远未达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水平,但却持有大量债券,且企业债券在整体结构中占比偏高,潜在风险不可小觑。
从管理看,是内控体系不足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政策存在缺陷。部分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管理政策方面存在真空地带,没有针对债券投资建立专门的制度流程,银行在债券投资规模、投资品种(利率债/信用债)、债券投资的会计分类标准等方面缺少业务指引和制度规范,操作中无章可循,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限额管理存在缺陷。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债券交易市场风险防控的主要手段。但在限额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限额制定的随意性大,缺乏方法论。既不能自上而下地从市场风险偏好中细化分解出债券投资的子限额,也不能自下而上地的从业务需求、历史数据上科学地解释限额的计算方式,缺乏符合实际且逻辑严谨的市场风险限额方法论。限额制定方法的不合理,导致限额使用率偏低,与实际情况脱节,起不到有效的管理效果。第二,缺少对交易前台层面的风险约束。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限额多为风险管理中台层面的限额管理指标,由于中台获得市场风险数据存在时滞,大大降低了限额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交易员因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其市场判断和交易行为对投资结果影响巨大,缺少针对交易员的直接约束,容易造成风险失控。第三,限额覆盖面有限,设置缺乏合理性。限额设置过于简单,导致管理的敏感度不足。
从根本看,还是人的问题。一是高级管理层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目前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点还是以传统信贷业务管理为主,对风险的认识侧重信用风险管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各类交叉风险不断凸显,高级管理层对债券价格剧烈波动背后影射的风险形态的变迁尚未充分警醒,对各类新型风险的认知存在短板。二是从业人员对市场利率走势反转的预判不足。2016年第四季度,银行间市场利率收益率曲线陡增,商业银行对此的预判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存量债券市值缩水显著,进而对年末估值损益、资本公积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三是投资管理人才短缺,相对券商、基金等同业机构,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高级投资管理人才,这会影响银行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和管理能力。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由上到下,解决人的认识问题。一是推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各类新型风险的认知,须不断加强对包括市场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的学习,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风险认知,切实对各业务领域的风险点、风险水平、潜在风险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二是推进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各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与业务规模、范围相匹配的投研团队,研究部门与业务条线互动,动态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拓展业务发展。三是要培育风格稳健、专业能力较强的交易员团队,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人才储备。
由表及里,完善内控管理体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应对新的情况和变化,持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推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限额管理体系,细化市场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对限额指标进行动态监测、调整,确保限额指标的科学性、适用性。
由内到外,加强利率衍生品工具的使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利率波动将更加频繁和剧烈,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对于具有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来说,应充分发挥利率衍生品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各类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规避风险;对于尚未取得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包括收集基础数据、建模、投资组合设计、模型验证修订等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的利率衍生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入场门槛高、市场透明度低、部分品种流动性差,选择交易对手困难等问题。随着市场研究者和参与者的不断增加,也有助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协调发展,更好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进而促进整个利率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
(作者单位:上海银监局)
在债市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表现
从2016年10月下旬开始,银行间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价格暴跌,10年期国债利率在短短一个多月从2.65%上行至3.35%,短期品种飙升超过150bps,引起债券价格快速大幅下行。
在这一轮市场风险“压力测试”中,我国商业银行表现不佳。2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16年的数据显示,剔除金融衍生品影响,仅有1家银行实现正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23家出现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占比达92%,另有1家尚未开展相关业务。2015年,上述25家银行中仅有4家出现公允价值变动亏损。部分银行在年报中明确提出,2016年亏损的原因是交易账户债券估值缩水。由此可见,市场风险经对单体银行的财务表现产生很大冲击,而商业银行相关管理能力与风险现状不匹配。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缺陷
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压力表现不佳,外部市场流动性匮乏是主因,叠加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巨大影响。
外部市场条件的缺陷
一是债券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割裂,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割裂,导致债券市场深度不足,发行频率和交易频率低。
二是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做市商承担报价义务却没有相应的政策优惠和盈利模式,在债券价格发生巨幅波动时,还可能会被动承担亏损,因此做市商往往缺乏足够的报价意愿,而做市商报价能力不足又反过来对市场流动性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也导致了投资者行为一致性现象,这限制了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四是风险对冲工具缺乏,建立在债券产品之上的衍生品品种不丰富,且市场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无风险套利难以操作,无法平滑债券市场中出现的价格扭曲,限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发展。与商业银行投资的传统固定收益债券品种的业务量相比,目前银行对于利率互换等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相对有限,市场能够提供的对冲工具和容量十分有限。遇到利率上行时,银行主要通过出售债券以规避公允价值损失,当大量市场参与者行动一致时,进而导致债券价格进一步杀跌,形成踩踏效应。
商业银行自身的缺陷
从手段看,是对冲工具应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互换等对冲工具的应用范围、应用深度等,還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商业银行尚未获取衍生品交易资格,无法使用利率对冲工具。有资格参与利率衍生品交易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对冲经验仍然不足,存在对冲效果差等问题。2017年4月,全国中小型银行持有债券占市场债券总量的15.76%,中小型银行持有企业债占全部商业银行持有总量的58.78%。中小型银行应用对冲工具等主动风险管理能力上远未达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水平,但却持有大量债券,且企业债券在整体结构中占比偏高,潜在风险不可小觑。
从管理看,是内控体系不足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政策存在缺陷。部分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管理政策方面存在真空地带,没有针对债券投资建立专门的制度流程,银行在债券投资规模、投资品种(利率债/信用债)、债券投资的会计分类标准等方面缺少业务指引和制度规范,操作中无章可循,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限额管理存在缺陷。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债券交易市场风险防控的主要手段。但在限额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限额制定的随意性大,缺乏方法论。既不能自上而下地从市场风险偏好中细化分解出债券投资的子限额,也不能自下而上地的从业务需求、历史数据上科学地解释限额的计算方式,缺乏符合实际且逻辑严谨的市场风险限额方法论。限额制定方法的不合理,导致限额使用率偏低,与实际情况脱节,起不到有效的管理效果。第二,缺少对交易前台层面的风险约束。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限额多为风险管理中台层面的限额管理指标,由于中台获得市场风险数据存在时滞,大大降低了限额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交易员因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其市场判断和交易行为对投资结果影响巨大,缺少针对交易员的直接约束,容易造成风险失控。第三,限额覆盖面有限,设置缺乏合理性。限额设置过于简单,导致管理的敏感度不足。
从根本看,还是人的问题。一是高级管理层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目前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点还是以传统信贷业务管理为主,对风险的认识侧重信用风险管控。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各类交叉风险不断凸显,高级管理层对债券价格剧烈波动背后影射的风险形态的变迁尚未充分警醒,对各类新型风险的认知存在短板。二是从业人员对市场利率走势反转的预判不足。2016年第四季度,银行间市场利率收益率曲线陡增,商业银行对此的预判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存量债券市值缩水显著,进而对年末估值损益、资本公积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三是投资管理人才短缺,相对券商、基金等同业机构,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难以吸引高级投资管理人才,这会影响银行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和管理能力。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由上到下,解决人的认识问题。一是推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各类新型风险的认知,须不断加强对包括市场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的学习,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风险认知,切实对各业务领域的风险点、风险水平、潜在风险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二是推进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判。各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与业务规模、范围相匹配的投研团队,研究部门与业务条线互动,动态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拓展业务发展。三是要培育风格稳健、专业能力较强的交易员团队,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人才储备。
由表及里,完善内控管理体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应对新的情况和变化,持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推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限额管理体系,细化市场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对限额指标进行动态监测、调整,确保限额指标的科学性、适用性。
由内到外,加强利率衍生品工具的使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利率波动将更加频繁和剧烈,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对于具有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来说,应充分发挥利率衍生品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各类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规避风险;对于尚未取得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准备,包括收集基础数据、建模、投资组合设计、模型验证修订等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的利率衍生产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入场门槛高、市场透明度低、部分品种流动性差,选择交易对手困难等问题。随着市场研究者和参与者的不断增加,也有助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协调发展,更好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进而促进整个利率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
(作者单位:上海银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