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最终实现教学的整体改革。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摇头晃脑,“子曰诗云”。 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受到挑战:在七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电子图文面前,教师只能做学生与信息系统间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服务者和协调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将定位于教材开发,教学研究和评价,定位于挖掘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帮助学习者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者生存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先进的教法,牢牢把握网上资源丰富与学习者语文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创设异彩纷呈的学习情景。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及课堂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文章、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进行最佳的课堂教学。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系列交互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进来,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进入良好的循环系统,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语文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课的学习要求语文课老师把四十五分钟的“小课堂”与信息迅速扩展和信息传递调整发展的“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做到高效率地吸收大量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知识,用信息技术的术语来讲叫做信息的输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信息的输入主要通过语言信息(听讲)和文字信息(看书) ,但是通过这两种途径吸收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研究表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作息量之比为1:1000。因而有人形象地比喻:一个靠耳朵听60年课的老人吸收的知识信息量,只相当于一个小孩6年中靠眼睛接受的形象知识信息量,而大脑吸收的文字信息也是极有限的,因而,信息技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创设乐学氛围
  蘇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信息技术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而信息技术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运用信息技术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总之,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为生动活泼的“主体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的辩证思考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在语文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尚无充分的经验,但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为语文课老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日渐积累,日益丰富自己的头脑,以更好地适应 语文课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
  然而我们也应该同样的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语文课中的运用虽然冲击着传统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但是不等于说它可以包办代替一切。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仍不能抛弃,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了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虽然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一部分作用。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如果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即使运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综上所述,任何时候都应为了语文课的教学而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不应该是为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应是有目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
期刊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差异教学,教好每一位学生呢?为此,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承认差异的存在  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有的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如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等的不平衡;有的是智力上的差异,是指个体间的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A學生比B学生上课时思维要敏捷;C学生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
期刊
现代化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座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重视与青睐,原因在于电教媒体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媒体。    一、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领跑优势    1.巧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孩子们原本不能立刻听到看到
期刊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    一、预习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体验,激发求知欲。    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新学校新同学”时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说说
期刊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是当前对课堂教学的追求。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知识, 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创新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成了小学科学教师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个人认为,科学教师应把好脉,巧用"望闻问切"能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眼获取信息,了解学生眼中渴望的知识
期刊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方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
期刊
《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生物科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而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再次强调,必须制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解贯彻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由此可见,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生物教师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作以浅显的探讨。    一、科学
期刊
2010年高考,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湖南、陕西等新课程实验省、区使用的是新课程全国卷;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海南等新课程实验省、区使用的是自主命题试卷。做完上述十几套试题后,梳理自己的思路,对新课程试题的特点和2011年复习备考有几点粗浅的认识,在此赘述,真的只为抛砖引玉。  特点一:基础与能力并重  1.注重考查基础主干知识  “能力立意”早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原
期刊
一、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学数学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其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差生,他们由于成绩差,
期刊
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完成这种再认识,要广泛借鉴,包括借鉴他国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但更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扎扎实实的探讨钻研。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整合”是近年普遍使用的新字眼。我认为它不是指不同事物的“拼合”,更不是七拼八凑地“凑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