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传奇》:以写作介入任何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芬雷在南京,和好友成立了学术团体“泼先生”。“我们就是想做一个给青年人交流的地方。当时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网站,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印自己的小刊物。”网站的计划最终搁置了,泼先生后来也转而在豆瓣上活动,聚集了一些人气。因为在豆瓣上很多文本,是可能不被市场看好的作品,泼先生便开始制作一些书籍,作交流之用。
  “我们当时也在考虑出版的意义。为什么不放在网上或者做成PDF?第一个原因,在网上看很累,打印出来又不方便。网上阅读从阅读的质量来说还是比不上纸质书的阅读,尤其是针对我们这种偏学术的东西,纸质书的意义更大;另外一个意义是,出版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过渡仪式。写作者对于他写完的作品是比较焦虑的,会一直修改,哪怕他已经写得很好了。那我们就让它出版,给他一次集中修改的机会,同时也方便大家阅读交流。这个过渡仪式有时候很重要。它让写作者知道,你可能该和你的作品告别了。”于是,2010年,芬雷和王立秋等人做了泼先生的第一本书:阿甘本的《亵渎》。
  和当年的初衷一样,泼先生制作的书籍,大多数是年轻创作者或者年轻译者的作品,无论是沙门的《妄想狂手记》,刘允华的《魅影流光:台湾夜间生活与光影社会》,抑或是白轻编译的论文集《恐怖主义的幽灵》,波多黎各诗人詹姆斯·坎特雷的诗集《凿》,童末的童话故事集《故事们》,黑昼的《山中传奇》。
  关注写作本身
  《山中传奇》是泼先生做的第十本作品。这是一本从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出发,以打破旧的审美壁垒为旨归的探讨美学的随笔集,但看起来又并非是随笔形式。芬雷说,这较为接近泼先生想要推广和鼓励的写作形式。“这种写作是作者跟自己的沟通,同时也是他在试探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以及写作的方向。我们不一定认同他所讲的观点,甚至可以说他几乎没有观点,因为在我们看来任何观点都只能是一种写作。我们在意的也不是写作之外的知识或语言的优美纯熟,我们在意的是纯粹的写作活动。比如你写作的起因可能是探讨诗歌,但是写完你发现自己只是在写作而已,那个答案已经不重要了。这种作品是我们比较想推的,让写作者更好与自己对话,也让读者对写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所以,你会发現泼先生这几年的作品,并不拘囿于学术作品(或者说泼先生的学术作品并非是我们日常所认知的正统的学院派学术),而是将小说、诗歌、实验文本都纳入进来。芬雷说,泼先生没有严格的选题区分,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会纳入进来。“以我个人来说,倾向于推广非小说、非诗歌的文本,最好是《山中传奇》这样探索性的文本。这样的作品,如果泼先生不出,其他独立出版机构可能也不会出。”而决定作品是否出版的标准,是看作品是否关注写作活动本身。这跟2010年发起的“泼先生奖”的目的是一致的。
  起初大家以为这个两年一届的“泼先生奖”是为了征集出版所需稿件而设置的,但是芬雷说,泼先生并不缺稿件,这个奖项只是为了鼓励青年在人文科学与写作实践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探索。
  当初很多人建议芬雷将“泼先生奖”定位于某一类型或者独立作品上,但是这个奖项最后被设定为一个关于写作的奖。“我们想让写作这个东西从文学、诗学、哲学等学问中独立出来。”这使得泼先生奖跟其他奖项有很大不同。泼先生奖的评选不再是小说、诗歌的同类比较,而是将所以类型作品放在一起,这让依附于类型作品上的标准和知识失效,从而只关注写作本身。“我们想要评选出来的作品是写作者和写作本身共同完成的东西,而不是由写作者本人完成的。写作之所以是写作,有它意想不到的层面。我们的标准就在于去看写作者在写作中所施展的劳作,是否能通过写作这个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让他写的东西成为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就想推广这样的作品,让大家重视写作这个活动。写作活动是特别古老的一个活动,它比文学的知识、学术探讨的真理都要古老,这个活动是存在的,是值得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包括后来的互助计划,同样如此。虽然因种种原因,“马海档案”、“台北游民”、“狂人艺术”和“东湖行动”这四期互助计划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完整成形,但是芬雷说会继续做下去。比如关注精神病人艺术的“狂人艺术”会试着做得更深入,会跟艺术空间合作做展览,试图在精神分析和精神病人艺术之间建立一个对话的关系。芬雷说,泼先生不只是一种文本性的东西,他还希望围绕现实展开。“我们希望介入社会、介入学术,而介入方式和存在方式,始终都是写作。”
  泼先生,是一种生活方式
  泼先生目前比较固定的两位设计师,左旋和陈靖山,承担了泼先生大部分的书籍设计工作。《山中传奇》便是陈靖山的作品。
  芬雷说,“《山中传奇》的封面我很满意,设计者也很满意,但是作者不太满意,觉得有点古典。但是,他把意见给我之后,我给的回复是会跟设计者沟通,看能否再给方案,还特别说明如果设计者第二个方案你还是不同意,就按照第一个来。”只提两次方案,是泼先生的原则,因为与泼先生合作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工作,无法挪出更多的时间。
  在整个出版过程中,芬雷是统筹者,也是协调者。因为与主流出版相比,这些作者在独立制作环节中抱持一种更强硬和自由的意见,掌握更多主动权。并且泼先生作品的编辑环节基本上都是交由作者自行完成,所以在作品呈现中编辑与设计者的矛盾和僵持局面便集中在了作者与设计者之间,芬雷则在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减少摩擦。“在三方关系中,如果我和设计师意见一致,我就集中说服作者,如果设计师和作者意见一致,我也就没必要多事了。”《山中传奇》因为设计师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作者也最终被芬雷说服,保持原有简朴、浑然一体的设计感。
  细细想来,这种状态其实保留了创作者,无论是作者/编者或设计者,相对完整的呈现方式。当然前提是独立出版比主流出版拥有了相对多的可供发挥的自由空间。这或许是左旋、陈靖山这些设计师这么多年来愿意为泼先生做点事情的原因。
  五年后,当芬雷重新翻看2007年创立泼先生的讨论笔记时发现,当初的预想基本都实现了,并且比预想的更好,而初衷始终未变。泼先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出版机构,因为它没有固定成员。只是当一个作品出现的时候,大家聚集起来合力来做,不计利害,在一个友好的氛围里彼此分享自己的劳作。它提供了一种参考学习的方式,或者用芬雷的话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人在自己生活闲暇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是让他感动和坚持下来的动力。
其他文献
对每位作家而言,“第一本书”无疑是写作生涯第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只是一篇篇文章的作者;在此以后,因为有了具体可见的成果,他们才是一本本书籍的“作家”。  台湾关于“作家第一本书”的活动,目前已知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爱书人》杂志策划的“我的第一本书”专栏。第二次是《文讯》杂志社于1987年举办“作家的第一本书”展览,第三次便是25年后的今天,2012年春天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办之“
期刊
在艺术语言研究中,色彩是最具感性的一种视觉形式。同一种色彩会产生无数的视觉感知,这种相对性使得对色彩系统地研究和应用,增加了一些理解的难度。包豪斯的第一位基础课教师约翰·伊顿写过一本《色彩构成》,1990年代初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阿尔伯斯在伊顿离开包豪斯之后继任基础课教师,并且第一个把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带到美国。在包豪斯的许多著名大师中间,阿尔伯斯虽不如克利与康定斯基等人那样引人注目,但是阿尔伯斯的科
期刊
在认同混淆的年代,或许谁都曾经历过自我怀疑、身份认同危机的艰难阶段;尤其是曾被殖民过的地方,经过的、停留的,大小历史都在它们身上一览无遗,谁也无法否认自身的复杂性。那参杂了历史、阶级、种族、宗教文化等等的矛盾,从来不是用一句“我是○○人”这么简单的直述句就可以解决的。拉丁美洲如此,当然,亚洲也如此。  把场景拉回现代,我们对于历史伤痕已可以宽容理解,但对于“故乡”却仍是迷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仿
期刊
何谓侠客?旧小说里,仿佛互通声气的黑道帮派,又仿佛替人解难、打工换宿的背包客。落实来想,则隐身于万千盲流,比如工厂遇台商欠薪漏夜卷逃,任你上访吧,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忽然有人赤手空拳只身把祸首押了来。谁都不知,工人原是某乡武术冠军。不管他是叶问或尚万强,总之算是古代(想象中)的社会安全网。  武侠小说仿佛中世纪骑士文学,用爱情当决战动机;侠客常周旋于名媛郡主、蓝领村姑、女强人、见习ㄚ环间,惹动明里
期刊
文学杀死了建筑,雨果如是说。  雨果毕竟是文人,很有可能夸大了文学的本事,笔者的文化水平当然远远不及雨果,但自问对21世纪国情的了解比他多。如果大文豪再活上一百几十年,见到我们那些超前卫的城市实验,说不定就会怀疑自己给错了证供。这位法国代表当日在圣母院面前宣布建筑命不久矣的时候,大概怎样也想象不到许多年后反而是中国人继往开来,担当了巴黎气派的忠实粉丝,积极拷贝凯旋门和凡尔赛宫装饰大大小小的华夏城市
期刊
娟儿,是我们身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正如你所想,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她便是一个有关阿勒泰的故事,存放了各种记忆的味道。  如果你不能想象阿勒泰令人动容的秋天,那就尝试感受一下今晚清幽的月光吧,天山遥不可及,而山上的雪落声簌簌入耳。神女遗落了她的雪兔,剩下一个瘦弱的身体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无声地奔跑。  李娟就是那只被神女遗忘了的雪兔,在一个注定孤独的世界里翻滚,唱着她的快乐,念
期刊
这两年好几次对出版社同行演讲,感觉有个很大的隔阂,就是很少编辑知道什么叫“样式排版”(样式是InDesign使用的字眼,同样的东西在 QuarkXPress叫做段式)。而更糟的是,美编实际使用样式排版的比例甚至更低。  现在我们在在线所见的数字世界,从部落格到电子书,全部都从纸书排版汲取经验,采用样式排版来呈现内容(CSS 就是这样来的);反而我们传统纸书的编辑和美编很少知道。这简直可以用悲剧来形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堪称日本近代美术与西方文化思潮移入中国的启蒙基地。  当时,由于日本比中国更早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并且全盘学习、掌握了西洋技法和知识,因此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无论在新文学或现代美术等各方面普遍皆是以日本作为学习对象。据悉,近代中国艺文界引领思想与观念创新的几位开拓者大多都去过日本留学或考察,比方曾和日本作家建立起浓厚友情的鲁迅,当年可谓不遗余力地译介、出版近代
期刊
远流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以“影像故事书”为主调,锁定台湾客庄生活文化的书。书中六位(组)客籍摄影家,拍摄的都是他们出身的家乡,以事图像组合,系统介绍他们的摄影生涯与镜头故事。这也是台湾难得一见的客家摄影史料。  这部出版品中,包括大家熟知的“三剑客”之一的已逝前辈摄影家邓南光,拍摄故乡北埔的人文风俗。邓南光一直是台湾摄影界传奇,自幼生长在富裕的北埔客家村,到日本学习写真艺术,曾经拍摄过东京街头群像
期刊
传统“硬科学”训练出身的人,多半抱持“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决定论”,往往相信科技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放到医疗与护理专业来看,便是相信“科技可以与护理人性化照顾实务整合,提升护理的社会地位”。仿佛科技能够超然于社会世界,不受人为力量的影响。  直到1960年代,孔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问世,人们才逐渐发现,科学并非独立存在于社会世界之外,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环,深受时代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