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育的综合质量。以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为对象,文章针对目前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观教育、提倡反思性教学、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等方面对地区高校英语语言教师职业发展与教育进行了探讨,指出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离不开各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师 职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苏全彩(1979-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法。(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73-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泛北经济合作区”的进一步开发,广西的对外经贸合作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社会与企业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不仅给高校英语教师所从事的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专业教师是提高我区英语专业人才教育的关键。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教育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的综合质量。要造就高素质的英语语言教师人才队伍,必须全面开创外语教师人才发展道路,以“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标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群体。为了全面了解广西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对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一个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数据具有客观的代表性,本项研究对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调研,最后决定以广西民大、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10所开设有本科英语专业教育的院校为调查对象,分析广西地区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截至调查之日,在职称及学历学位层面,结果如表所示:
二、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师资概况
调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失衡,教学工作超负荷运转,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在学习时只注重培养自身的语言技能以及教学技能,忽略文化知识学习; 对科研不够重视,对基本的科研方法掌握不足; 跨学科知识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1)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比例过低;(2)高学历人才不足;(3)中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4)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过大;(5)整体科研能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三、广西高校语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职业观、道德观滑坡,内驱力缺乏。教师工作或职业生活本应以教育目的为根本目的,但因受到外围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的职业生活趋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目的。工资收入成其职业生活的中心和尺度,使其逐渐偏离原来的教育目的。教师的工作动机、职业生活乃至职业动机被严重扭曲,教师职业观、道德观滑坡,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内驱力,导致职业倦怠(Job burn-out)现象,表现出身体疲劳、工作消极、情绪低落、价值感降低、创造力衰竭等状态。在我国, 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沉重的工作负担日益加重了教师的社会压力,加之内驱力的缺乏,致使其工作倦怠现象日渐突出。广西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师也无例外。这无疑直接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2.财政投入不足,进修学习机会稀缺。由于受地域、经济等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广西高等教育办学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财政投入不足显然已成为广西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学者往往从教师的认知、知识结构、素质和教学理念等角度研究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育财政投入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广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这些投入主要是用于校区建设、教学设备更新上,对教师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入却是“相当吝啬”。教育资金的不足无疑会导致教师国内外进修机会稀缺、教学负担过重、教研活动缺乏、学术会议的参与机会不多、图书文献资料匮乏等诸多不良现象,最终致使教师在各个层次上的进修机会非常稀缺。总而言之,教师对进修机会的渴求是一个多年未果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中尤为突出。
3.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动力不足。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支撑性发展策略、激励性评价体制, 以及整体指导性发展氛围。由于激励性机制、指导性机制不健全, 广西高校的英语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缺乏科研动力,呈现出以下普遍现象:(1)年轻教师科研经验不足,对教科研普遍有着畏难情绪。(2)中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呈现出安于现状现象,成长停滞,对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失去热情。(3)部分资深教师评上高职称之后易产生“科研无用论”思想,认为“正高”是科研的“坟墓”,丧失科研动力。有鉴于此,如何健全科研激励性机制,以激发英语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科研的热情及动力,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四、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职业发展对策
教师的职业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砺。英语语言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再通过终身学习使自身的职业生涯得到提升。这无疑是一条漫长的成长道路。夏纪梅指出,外语教师应至少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学习、创新应用能力;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启迪思考,激发行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职业能力。语言教师只有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在语言水平、语言理论、教学技能、科研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才能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意识的人民教师会遗忘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丢失自己的职守,最终背离党的教育事业。北大外院教授吴一安指出:“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的内涵是“热爱外语教师职业;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敬业、认真、责任心强;真心关心、爱护、尊重学生”。①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是外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品质以及职业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在当下的经济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教师加强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提倡反思性教学。美国思想家萧恩(D.A.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反思能力应成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独特的教学理论、总结及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自我完善、提高的目的。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监督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系列活动,能够发现自身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新的经验、教学实践理论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型教学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改变教师被动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是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②
3.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夏纪梅在《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语教师发展在培训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语言水平的提高,轻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重宏观改革模式,轻微观培养;重传统经验,轻与时俱进的现实;重灌输理论,轻技术指导;重听讲,轻参与。为了促进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地区高校教师教育的政策倾斜,为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以激发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使地区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职业发展呈现出全面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第一,加强国内访学与课堂观摩学习。行为主义理论将教学视为可观察的课堂行为, 可被模仿、经训练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知识不是由他人传递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环境的互动, 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成为反思性从业者, 即教师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教学信念, 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 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课堂观摩”可以帮助教师获取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 促进其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然而,据调查,除了少数副高职称以上的高职称教师能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观摩学习之外,我区高校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高校应注意加强与区内外各高校的交流学习,为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创造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国内访问学者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 “通过帮助访学教师学习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动态、示范教学方法、展示教育技术, 它能够有效提高参与教师的职业意识和业务能力。”③
第二,依托专业团体,倡导教师合作发展。教师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应多参加学习型组织, 注重团队合作发展。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离不开周围环境, 需要与同事的团队合作。随着各种教学、科研问题的日趋复杂化, 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个人力量难以实现。区内外高校间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新选择。它们提供教师与其他语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是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新趋势。此外,外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要以一定的专业团体为依托。专业团体更能促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应用、分享与创新,使语言理论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终身化。
第三,合理引进外籍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中,提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毋庸置疑,外籍教师在传播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外籍教师的引入,聘请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如此一来,国内教师就能借助外教师资,通过与外教合作,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教师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第四,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俗话说“教研相依”。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意识就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的一种认识。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可以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性机制,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多数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相当薄弱。他们在主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发表科研论文,开设科研讲座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 诸多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只能浅尝辄止,甚至止步不前。教师需要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科研方法,达到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结合。教师一旦懂得了如何从事科研, 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会随之而至,同时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新的希望。可见,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助于教师的成才发展。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教育已是各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当然,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也离不开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师应立足个人的发展需求,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 克服职业倦怠,力求把职业技能的发展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教学相长, 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黄丹婵,晏小琴,吴一安.理解外语教师,促进外语教师发展——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一安[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5.
②贾敏.反思型教学: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118.
③王晓华,赵春娟,周燕.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76.
[参考文献]
[1]Scho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Williams M.& 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师 职业发展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苏全彩(1979-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学法。(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73-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泛北经济合作区”的进一步开发,广西的对外经贸合作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社会与企业对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不仅给高校英语教师所从事的英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专业教师是提高我区英语专业人才教育的关键。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教育直接影响着英语教育的综合质量。要造就高素质的英语语言教师人才队伍,必须全面开创外语教师人才发展道路,以“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标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群体。为了全面了解广西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本研究对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一个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数据具有客观的代表性,本项研究对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调研,最后决定以广西民大、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10所开设有本科英语专业教育的院校为调查对象,分析广西地区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的总体情况。截至调查之日,在职称及学历学位层面,结果如表所示:
二、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师资概况
调查研究表明,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失衡,教学工作超负荷运转,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在学习时只注重培养自身的语言技能以及教学技能,忽略文化知识学习; 对科研不够重视,对基本的科研方法掌握不足; 跨学科知识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1)职称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比例过低;(2)高学历人才不足;(3)中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4)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过大;(5)整体科研能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三、广西高校语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职业观、道德观滑坡,内驱力缺乏。教师工作或职业生活本应以教育目的为根本目的,但因受到外围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的职业生活趋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目的。工资收入成其职业生活的中心和尺度,使其逐渐偏离原来的教育目的。教师的工作动机、职业生活乃至职业动机被严重扭曲,教师职业观、道德观滑坡,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内驱力,导致职业倦怠(Job burn-out)现象,表现出身体疲劳、工作消极、情绪低落、价值感降低、创造力衰竭等状态。在我国, 教师已经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沉重的工作负担日益加重了教师的社会压力,加之内驱力的缺乏,致使其工作倦怠现象日渐突出。广西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师也无例外。这无疑直接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2.财政投入不足,进修学习机会稀缺。由于受地域、经济等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广西高等教育办学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财政投入不足显然已成为广西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学者往往从教师的认知、知识结构、素质和教学理念等角度研究教师教育,很少关注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教育财政投入问题。近些年来,尽管广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这些投入主要是用于校区建设、教学设备更新上,对教师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入却是“相当吝啬”。教育资金的不足无疑会导致教师国内外进修机会稀缺、教学负担过重、教研活动缺乏、学术会议的参与机会不多、图书文献资料匮乏等诸多不良现象,最终致使教师在各个层次上的进修机会非常稀缺。总而言之,教师对进修机会的渴求是一个多年未果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中尤为突出。
3.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科研动力不足。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支撑性发展策略、激励性评价体制, 以及整体指导性发展氛围。由于激励性机制、指导性机制不健全, 广西高校的英语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缺乏科研动力,呈现出以下普遍现象:(1)年轻教师科研经验不足,对教科研普遍有着畏难情绪。(2)中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呈现出安于现状现象,成长停滞,对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失去热情。(3)部分资深教师评上高职称之后易产生“科研无用论”思想,认为“正高”是科研的“坟墓”,丧失科研动力。有鉴于此,如何健全科研激励性机制,以激发英语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科研的热情及动力,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四、广西高校英语语言教师职业发展对策
教师的职业成长需要时间的磨砺。英语语言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再通过终身学习使自身的职业生涯得到提升。这无疑是一条漫长的成长道路。夏纪梅指出,外语教师应至少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学习、创新应用能力;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启迪思考,激发行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职业能力。语言教师只有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在语言水平、语言理论、教学技能、科研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才能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观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意识的人民教师会遗忘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丢失自己的职守,最终背离党的教育事业。北大外院教授吴一安指出:“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的内涵是“热爱外语教师职业;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敬业、认真、责任心强;真心关心、爱护、尊重学生”。①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是外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品质以及职业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在当下的经济时代,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教师加强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提倡反思性教学。美国思想家萧恩(D.A.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反思能力应成为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独特的教学理论、总结及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自我完善、提高的目的。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教学行动研究、监督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系列活动,能够发现自身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总结归纳新的经验、教学实践理论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型教学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改变教师被动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是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②
3.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夏纪梅在《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语教师发展在培训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语言水平的提高,轻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重宏观改革模式,轻微观培养;重传统经验,轻与时俱进的现实;重灌输理论,轻技术指导;重听讲,轻参与。为了促进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地区高校教师教育的政策倾斜,为地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新外语教师发展模式,以激发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使地区高校英语语言教师的职业发展呈现出全面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第一,加强国内访学与课堂观摩学习。行为主义理论将教学视为可观察的课堂行为, 可被模仿、经训练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知识不是由他人传递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环境的互动, 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关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成为反思性从业者, 即教师通过反思了解自己的教学信念, 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 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课堂观摩”可以帮助教师获取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 促进其自我研究能力的提高。然而,据调查,除了少数副高职称以上的高职称教师能够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观摩学习之外,我区高校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高校应注意加强与区内外各高校的交流学习,为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创造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国内访问学者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 “通过帮助访学教师学习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动态、示范教学方法、展示教育技术, 它能够有效提高参与教师的职业意识和业务能力。”③
第二,依托专业团体,倡导教师合作发展。教师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应多参加学习型组织, 注重团队合作发展。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离不开周围环境, 需要与同事的团队合作。随着各种教学、科研问题的日趋复杂化, 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光靠个人力量难以实现。区内外高校间的学习型、科研型组织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新选择。它们提供教师与其他语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是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新趋势。此外,外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要以一定的专业团体为依托。专业团体更能促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应用、分享与创新,使语言理论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终身化。
第三,合理引进外籍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中,提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毋庸置疑,外籍教师在传播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和建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容轻视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外籍教师的引入,聘请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如此一来,国内教师就能借助外教师资,通过与外教合作,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教师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第四,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俗话说“教研相依”。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意识就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的一种认识。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可以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性机制,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多数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相当薄弱。他们在主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发表科研论文,开设科研讲座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 诸多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只能浅尝辄止,甚至止步不前。教师需要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科研方法,达到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结合。教师一旦懂得了如何从事科研, 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会随之而至,同时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新的希望。可见,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助于教师的成才发展。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教育已是各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当然,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育与发展也离不开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师应立足个人的发展需求,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 克服职业倦怠,力求把职业技能的发展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教学相长, 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黄丹婵,晏小琴,吴一安.理解外语教师,促进外语教师发展——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一安[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3):5.
②贾敏.反思型教学: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118.
③王晓华,赵春娟,周燕.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76.
[参考文献]
[1]Scho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Williams M.& 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