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思想上很幼稚,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课程中寻找有机结合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原型,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教学目标,尽量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小培养他们用数学的能力。
1.以学生熟悉生活方式组织教学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课一开始就展现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数几盒”的情节的画面,为学习“9加几”的口算提供学生的资源。教学时,展示画面,用动作说明来体现事物的发展情节。当学生明白图意后,不难列出9+4的算式。怎样算出9+4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摆出两堆小棒,一堆9根、一堆4根。然后从4根小棒中取1根小棒放到9根小棒那边,这样就有一堆小棒是10根、一堆小棒是3根,十和三合起来就是13。因此求出9+4=13的结果来;有的说把4分成1和3,1加9等于10,10加3等于13;还有的用9分成3和6,6和4合起来等于10,10加3等于13的结果等等,由于学生用了自己摆小棒的已有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此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后组织学生看老师的课件演示,统一9+4的算法,使学生明确把比较小的数分成1和3后,再计算最合理。达到教和学的有机结合。
以上创设情境的做法,就是利用学生好动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课堂上摆小棒,有事做,在做中学习、探讨知识,给学生较开放的探索性学习,最后老师的课件演示和说明,使学生明确算法虽多,还是有比较合理的方法可找。这样效果是不错的。
2.课堂上引导、训练学生提问题
在新课开始时,让学生从新知识的意义或公式等方面找问题,尤其是自己思考后还是不明白的、不理解之处的寻找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2页例2 时,课件呈现例题情境图,显示几个小同学为联欢会搬来纯净水放在讲桌上。(声音加文字:咱们班有33人,每人1瓶够吗?)
师:通过仔细观察,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送来的纯净水够不够每人1瓶。
生2:要想知道33人够不够每人1瓶,得知道纯净水有多少瓶。
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够不够,我们得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生1:数一数纯净水的瓶数。
生2:可以用加法算一算。就是用24+9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出数学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学到了知识。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从开联欢会带来的纯净水够不够的情景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与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以学生已有的感知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贪玩。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我在上认识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节课时,新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这些图形。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也常见到这些形状的实物,有的学生能正确的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所以,我要他们上课之前找出这些形状的实物,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拿出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作为学具,学生很感兴趣。上课时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名称,少数不了解的,在同桌的帮助下也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名称。教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然而有些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形,把圆和球混淆在一起,课堂上我深入引导学生说明两者的区别,使学生意识到长方形、正方形、圆与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是完全不同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知,我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课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触摸、比较、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类物体,并用比较的方法把长方体、正方体区分开来,把圆柱和球区分开来,很快就找到了这些物体的特征,加深了认识物体的印象。教学中再让学生想想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近似与我们所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孩子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处处有数学。
1.以学生熟悉生活方式组织教学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课一开始就展现学生十分熟悉而有趣的“数几盒”的情节的画面,为学习“9加几”的口算提供学生的资源。教学时,展示画面,用动作说明来体现事物的发展情节。当学生明白图意后,不难列出9+4的算式。怎样算出9+4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摆出两堆小棒,一堆9根、一堆4根。然后从4根小棒中取1根小棒放到9根小棒那边,这样就有一堆小棒是10根、一堆小棒是3根,十和三合起来就是13。因此求出9+4=13的结果来;有的说把4分成1和3,1加9等于10,10加3等于13;还有的用9分成3和6,6和4合起来等于10,10加3等于13的结果等等,由于学生用了自己摆小棒的已有经验,因此,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此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然后组织学生看老师的课件演示,统一9+4的算法,使学生明确把比较小的数分成1和3后,再计算最合理。达到教和学的有机结合。
以上创设情境的做法,就是利用学生好动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课堂上摆小棒,有事做,在做中学习、探讨知识,给学生较开放的探索性学习,最后老师的课件演示和说明,使学生明确算法虽多,还是有比较合理的方法可找。这样效果是不错的。
2.课堂上引导、训练学生提问题
在新课开始时,让学生从新知识的意义或公式等方面找问题,尤其是自己思考后还是不明白的、不理解之处的寻找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2页例2 时,课件呈现例题情境图,显示几个小同学为联欢会搬来纯净水放在讲桌上。(声音加文字:咱们班有33人,每人1瓶够吗?)
师:通过仔细观察,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送来的纯净水够不够每人1瓶。
生2:要想知道33人够不够每人1瓶,得知道纯净水有多少瓶。
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够不够,我们得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生1:数一数纯净水的瓶数。
生2:可以用加法算一算。就是用24+9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出数学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学到了知识。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从开联欢会带来的纯净水够不够的情景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与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以学生已有的感知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贪玩。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体现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我在上认识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节课时,新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这些图形。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也常见到这些形状的实物,有的学生能正确的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所以,我要他们上课之前找出这些形状的实物,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拿出自己带来的这些物体,作为学具,学生很感兴趣。上课时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名称,少数不了解的,在同桌的帮助下也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名称。教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然而有些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形,把圆和球混淆在一起,课堂上我深入引导学生说明两者的区别,使学生意识到长方形、正方形、圆与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是完全不同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知,我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课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触摸、比较、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类物体,并用比较的方法把长方体、正方体区分开来,把圆柱和球区分开来,很快就找到了这些物体的特征,加深了认识物体的印象。教学中再让学生想想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近似与我们所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孩子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