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徐麦99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旨在摸索徐麦99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徐麦99;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徐麦99是由徐州市种子站于1996年配置的杂交组合,1997年进行复交,然后对杂种后代进行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我县引种示范,通过3年来的试验示范和在张寨镇李庄村大面积种植,取得了650kg/亩以上高产实绩。
一、田块选择
徐麦99是一个较耐肥水的高产、稳产品种。所以在高产栽培时应选择地力基础良好、地势平坦、灌排条件较好的旱茬或稻茬两合土田块。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0%以上,氮、磷、钾营养丰富并协调,全氮0.07%以上,碱解氮45mg/ kg以上,速效磷26mg/ kg以上,速效钾70mg/kg以上的田块。
二、深耕细作,精细整地
深耕土地有利于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根系下扎。要改变连年浅(旋)耕的习惯,实行隔年深耕,破除犁底层、旱茬麦深耕25cm以上;稻茬麦必须旋耕2~3遍,耕深15cm以上,掩埋秸秆,并每隔2~3年后耕翻1年,有利于秸秆还田、有机肥和化肥均匀深翻入土,提高养分利用率。耕翻后及时耙地,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保墒抗旱,避免表层土壤疏松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
三、精选种子,足墒播种
精选种子,除去小粒、秕粒、破碎粒、霉变粒、虫伤粒和杂质,在晴朗天气晒种2~3d,提高用种质量。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为害和土传病如纹枯病、全蚀病等的有效措施,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纹枯病,可用40%新农宝等毒死蜱类农药100mL加2%的戊唑醇75mL或40%新农宝等毒死蜱类农药100mL加5%井岗霉素水剂1kg,对水2~3kg均匀拌种100kg,堆闷2小时后再播种,防病治病确保全苗。防治土传病害,可用2%的立克秀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5~6kg,拌种100kg。或用20%粉锈宁乳油5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药剂拌种后,注意应增加10%的播种量,并应在4~8 h内播完,不可隔夜再播,防止烧种或导致麦苗畸变。
足墒适墒播种是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关键,是夺取一播全苗、匀苗、壮苗的基础。要确保在播种时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如达不到,应于耕地前7~15d造墒,然后播种。
四、适期适量播种,实行精播、半精播
小麥适期播种可以合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促使大分蘖增多,根系发达,提高分蘖成穗率,并能制造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小麦抗逆力,为培育壮杆大穗夺取高产奠定基础。实践证明,高产麦田适期播种是实现小麦冬前壮苗的关键性措施。播种过早,冬前积温过多,易发生冬前旺长,冬季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晚,冬前苗令小,分蘖少,易形成弱苗。徐麦9 9在我县适宜最佳播期为10月5~10日。徐麦9 9小麦属多穗型品种,千粒重42g左右。高产栽培条件下要求基本苗10~12万/亩,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一般应掌握6~7kg/亩。旱茬麦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25cm,稻茬麦播深2~3cm,旱茬田播深3~5cm。
五、合理肥水运筹,创建高效群体
1.肥料运筹
坚持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原则,首先走有机与无机相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路子,因此,高产栽培时应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以上,并进行秸秆还田,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应亩增施尿素5kg左右,以利于土壤中的秸秆加快分解和利用,以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使小麦高产的目的。一般每亩施氮肥总量15~17kg,五氧化二磷8~9.2kg,氧化钾6~7.5 kg。氮肥运筹比例以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比6:1:3为宜,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基肥:拔节孕穗肥比7:3为宜。叶面追肥的最佳施用期为小麦抽穗期和籽粒灌浆期,叶面施肥的种类主要有兴欣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还需加入尿素0.5kg/亩。手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50kg,机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20kg。
2.水浆管理
在秋旱、底墒不足的条件下,造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冬季低温干旱,要冬灌保苗安全越冬。春季持续干旱,要结合拔节肥灌好拔节孕穗水。生育后期干旱,灌浆水应在花后15d内灌溉结束。
六、群体调控
基本苗10~12万/亩,越冬期群体65~75万/亩,高峰苗出现在返青期,群体80~90万/亩,拔节期群体75~80万/亩,孕穗期群体50~55万/亩,抽穗期群体45~50万/亩。
七、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针对小麦后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特点,为了省工省时,提高功效,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起来一起喷洒,从而达到一次用药既防病虫又防干热风的目的。用药配方可根据麦田病虫草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做到随配随用。一是在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为主时,每亩用20%井冈霉素粉剂100~150g+40%氧化乐果80g+水50 kg搅匀后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洒;二是在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灰飞虱为主时,应在小麦齐穗后、开花初期,晴天下午4点后,每亩用40%多菌灵悬浮剂80~100mL(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 g)+25%三唑酮80~100g+ 20%吡蚜酮30~40mL+尿素500g+磷酸二氢钾150~200g+水50 kg,搅匀后对准穗部和基部进行喷洒。若开花至灌浆初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连续防治赤霉病两遍以上,间隔时间5~7d。
[关键词] 徐麦99;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徐麦99是由徐州市种子站于1996年配置的杂交组合,1997年进行复交,然后对杂种后代进行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我县引种示范,通过3年来的试验示范和在张寨镇李庄村大面积种植,取得了650kg/亩以上高产实绩。
一、田块选择
徐麦99是一个较耐肥水的高产、稳产品种。所以在高产栽培时应选择地力基础良好、地势平坦、灌排条件较好的旱茬或稻茬两合土田块。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0%以上,氮、磷、钾营养丰富并协调,全氮0.07%以上,碱解氮45mg/ kg以上,速效磷26mg/ kg以上,速效钾70mg/kg以上的田块。
二、深耕细作,精细整地
深耕土地有利于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根系下扎。要改变连年浅(旋)耕的习惯,实行隔年深耕,破除犁底层、旱茬麦深耕25cm以上;稻茬麦必须旋耕2~3遍,耕深15cm以上,掩埋秸秆,并每隔2~3年后耕翻1年,有利于秸秆还田、有机肥和化肥均匀深翻入土,提高养分利用率。耕翻后及时耙地,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保墒抗旱,避免表层土壤疏松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
三、精选种子,足墒播种
精选种子,除去小粒、秕粒、破碎粒、霉变粒、虫伤粒和杂质,在晴朗天气晒种2~3d,提高用种质量。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为害和土传病如纹枯病、全蚀病等的有效措施,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纹枯病,可用40%新农宝等毒死蜱类农药100mL加2%的戊唑醇75mL或40%新农宝等毒死蜱类农药100mL加5%井岗霉素水剂1kg,对水2~3kg均匀拌种100kg,堆闷2小时后再播种,防病治病确保全苗。防治土传病害,可用2%的立克秀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5~6kg,拌种100kg。或用20%粉锈宁乳油5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药剂拌种后,注意应增加10%的播种量,并应在4~8 h内播完,不可隔夜再播,防止烧种或导致麦苗畸变。
足墒适墒播种是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关键,是夺取一播全苗、匀苗、壮苗的基础。要确保在播种时土壤耕层相对持水量保持在70%~80%,如达不到,应于耕地前7~15d造墒,然后播种。
四、适期适量播种,实行精播、半精播
小麥适期播种可以合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促使大分蘖增多,根系发达,提高分蘖成穗率,并能制造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小麦抗逆力,为培育壮杆大穗夺取高产奠定基础。实践证明,高产麦田适期播种是实现小麦冬前壮苗的关键性措施。播种过早,冬前积温过多,易发生冬前旺长,冬季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晚,冬前苗令小,分蘖少,易形成弱苗。徐麦9 9在我县适宜最佳播期为10月5~10日。徐麦9 9小麦属多穗型品种,千粒重42g左右。高产栽培条件下要求基本苗10~12万/亩,适期播种时播种量一般应掌握6~7kg/亩。旱茬麦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25cm,稻茬麦播深2~3cm,旱茬田播深3~5cm。
五、合理肥水运筹,创建高效群体
1.肥料运筹
坚持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原则,首先走有机与无机相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路子,因此,高产栽培时应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以上,并进行秸秆还田,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应亩增施尿素5kg左右,以利于土壤中的秸秆加快分解和利用,以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使小麦高产的目的。一般每亩施氮肥总量15~17kg,五氧化二磷8~9.2kg,氧化钾6~7.5 kg。氮肥运筹比例以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比6:1:3为宜,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基肥:拔节孕穗肥比7:3为宜。叶面追肥的最佳施用期为小麦抽穗期和籽粒灌浆期,叶面施肥的种类主要有兴欣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对于脱肥严重的田块,还需加入尿素0.5kg/亩。手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50kg,机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20kg。
2.水浆管理
在秋旱、底墒不足的条件下,造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冬季低温干旱,要冬灌保苗安全越冬。春季持续干旱,要结合拔节肥灌好拔节孕穗水。生育后期干旱,灌浆水应在花后15d内灌溉结束。
六、群体调控
基本苗10~12万/亩,越冬期群体65~75万/亩,高峰苗出现在返青期,群体80~90万/亩,拔节期群体75~80万/亩,孕穗期群体50~55万/亩,抽穗期群体45~50万/亩。
七、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针对小麦后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的特点,为了省工省时,提高功效,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起来一起喷洒,从而达到一次用药既防病虫又防干热风的目的。用药配方可根据麦田病虫草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做到随配随用。一是在防治纹枯病和红蜘蛛为主时,每亩用20%井冈霉素粉剂100~150g+40%氧化乐果80g+水50 kg搅匀后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洒;二是在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灰飞虱为主时,应在小麦齐穗后、开花初期,晴天下午4点后,每亩用40%多菌灵悬浮剂80~100mL(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 g)+25%三唑酮80~100g+ 20%吡蚜酮30~40mL+尿素500g+磷酸二氢钾150~200g+水50 kg,搅匀后对准穗部和基部进行喷洒。若开花至灌浆初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应连续防治赤霉病两遍以上,间隔时间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