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ccdddddccccc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于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深入微观世界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对如潮的信息社会,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如何让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如何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获得终身发展,應当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大电教”手段。
  一、要突出语文的知识综合化特点,注重能力培养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切割组合,突破难点,形成新的知识板块,使抽象语言说教直观化,使生僻事物日常化,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传播密度,营造崭新的语文知识时空。
  学习《七律·长征》,我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照片,放映《长征》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去体会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在红军、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革命浪漫主义气概;疏通文章采用板书式的文字讲解归纳;布置作业采用小黑板画面形式;练习朗诵则配以音乐。这样,听说读写相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参与的状态,课堂密度大,收效也大。
  朗读《春天来了》时,播放《春之歌》,将凝固在教材中静态的艺术美,充分展现和发挥出来,使教材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引导学生边配乐朗诵、边欣赏画面、边品味想象,学生迅速入境——不仅从中学到停顿、轻重、速度、词调等朗诵技巧,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要充分发掘语言内涵,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强化、实践有效的教学信息
  课件设计根据不同的教授内容或信息,在不同的页面上动态显示其内部的信息流向,通过不同画面、不同颜色、不同方式使抽象内容得以形象化展现,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古筝声中,一大幅孔子像在屏幕上出现,仰视这影响了整个东方文明的古代圣人,学生肃然起敬。借助现代媒体,进入了《孔子拜师》的世界;教学《长江之歌》,撷取《话说长江》为佐例,给予学生感观美的同时领悟知识。
  教学中还可以把个别段还原成几幅卡通画面,明确作者是如何把画面用联想来粘贴组合成文段的。《画家乡》一文,环境描写可为:一幅渐近故乡的海边画面,接着是一个山里的特写镜头,第三幅是天底下横着茫茫的平原,第四幅是碧绿的草原,最后一幅是美丽的城市。这五个镜头的组合不禁让人顿生幸福感。这种从文字到图像的构图教学,拉近了图像与文章的距离,并使两者以联想为纽带,互融互存,快速、直观、生动、形象地达成了内容表意上的连续性和结构上的完整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探究合作优势,创新学生实践,开辟多元评价的思维通道
  新的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出发,为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求异思维、为学生健康成长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尝试。这也是CAI及更趋自然的MCAI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新的尝试。学习《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我让学习小组探讨问题、整理资料。学生动起来了,有用《常回家看看》入题,有以《我的中国心》导入的。大家讨论后决定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接着,小组出示自己设计的问题:1. 课文与歌词的感情有何相通之处?2. 歌词与作者分别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3. 这样寄托自己感情有什么好处?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探究欣赏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也真正实现“讲堂”为“学堂”。内引外联,由歌及文,由文及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最后,这节课在师生齐唱《我的中国心》中达到高潮。
  教学课文,可以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放手让学生去模仿,体会、理解人物的感情和性格。设计分类显示屏,组织小组竞赛,模仿的越像,分数越高,其余的同学给予纠正、评价。评价要侧重发展,不要偏于甄别。在互动学习、合作实践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优化现代媒体手段
  1.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功能,发挥其专长作用。一堂优秀的电教课,不在于使用电教媒体多少,而在于是否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服务。如:同是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假若单从人物的语言方面去分析,就使用录音机这一媒体,利用录音机播放人物语言,从人物的说话速度,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个性化语言,以及音高、音强、音质、音色等方面去分析。而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则可借助电视画面理解完成。从而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发展能力。
  2. 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支柱,他们往往不能形成抽象思维;他们会认为,人的各种器官,在掌握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眼最灵,耳次之,“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使用两种以上的电教媒体时,先要使用视觉媒体,以形成形象的支柱,后使用听觉教学媒体。
  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能突破时空限制,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于解决的问题,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深入微观世界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玉香. 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J]. 学周刊,2016(1).
  [2] 王学兰. 谈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J]. 中外交流,2016(24).
  [3] 王艳玲.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J]. 成才之路,2016(27).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播音员和主持人也在不断的获得认可,尤其是在发音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特殊的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普通话教学之外,也
【摘 要】 幸福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快乐地享受语文教育,让他们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参与的乐趣,感受习作的快乐,感受文字的智慧。所以,从教二十几年来,我总是带领着学生进行愉快的精神之旅,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关键词】 语用训练;模仿;想象;动情  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没有人会拒绝幸福,也没有人会放弃幸福。但幸福会因人而异,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有人说:幸福是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简洁,情感饱满,这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难点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古人想到表达的思想心境,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点实现。
试验研究了烯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20 mg/L烯效唑浸种后, 高粱幼苗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
一说,温故言新法。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三味书屋》,主要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勤奋读书的故事。我想大家对鲁迅在艰苦环境下,用一个小小的“早”字勉励自己无论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该技术已经成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可有效优化教学课件,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本文通过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以期为提升我国多媒体在教育界的应用价值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多媒体  多媒体作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具有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成果高效的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