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许多高中生在数学学习面前变成为学困生。如何指导这些学生学好数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概念、定理都是对一些事例的共同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仅留下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形成了数学概念。比如导数的概念,它就是根据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及求物体运动时的瞬时速度方法的共同特征概括出来的。如果抛开这两个事例,学生是很难理解导数这一概念的。其次,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昨天刚讲解的知识或解题方法,今天上课时复习提问竟有不少学生回答不上来,这表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三角函数中的倍角公式就是在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导数的概念就是在极限概念的基础上引出来的……前面的知识记不住,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功课是十分重要的。再次,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急功近利,有畏难的心理。表现在学数学时,只是记结论,而不研究结论得来的来龙去脉,从而无法对数学知识真正地理解,导致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例如,已知x1>x2>x3>0,则a=■,b=■,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解这道题时,就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直线斜率公式,不会用数形结合法求解,从而在这个问题前显得束手无策。
2.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为了能让数学课吸引学生,首先,上课时教师要创设好数学教学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故事引导出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长方体水池的最低造价引出均值不等式,通过古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导出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等等。其次,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结论。比如讲到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就要让学生弄清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凡是角之间有二倍关系的都可以应用于二倍角公式。
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后,一周内不再做任何的复习,知识几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相反,一周内常复习,就会记得很长的时间。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经常复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周测”的办法,即每周测试一次。测试内容可以是最近一两周的内容,有测试的压力,学生也就会有及时复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从而战胜“遗忘”这个学习的死敌。当然“周测”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试题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既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感受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现在许多高一学生普遍对数学有一种恐惧感,究其原因是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多次的考试失败让他们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高一阶段,数学教师除了要上好课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重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呢?就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周测等活动发现学生的各种优点(如能正确回答问题、书写工整、解题方法新颖或一题多解、成绩提高等),然后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肯定。在多次从老师这里得到积极的信息后,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就会逐渐提高,学习的信心也会随之而树立起来,学好数学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马山县周鹿中学,广西 马山,530600)
1.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概念、定理都是对一些事例的共同特征进行高度概括,仅留下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形成了数学概念。比如导数的概念,它就是根据求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及求物体运动时的瞬时速度方法的共同特征概括出来的。如果抛开这两个事例,学生是很难理解导数这一概念的。其次,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昨天刚讲解的知识或解题方法,今天上课时复习提问竟有不少学生回答不上来,这表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三角函数中的倍角公式就是在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导数的概念就是在极限概念的基础上引出来的……前面的知识记不住,后面的知识就很难理解,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功课是十分重要的。再次,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急功近利,有畏难的心理。表现在学数学时,只是记结论,而不研究结论得来的来龙去脉,从而无法对数学知识真正地理解,导致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例如,已知x1>x2>x3>0,则a=■,b=■,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解这道题时,就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直线斜率公式,不会用数形结合法求解,从而在这个问题前显得束手无策。
2.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为了能让数学课吸引学生,首先,上课时教师要创设好数学教学情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故事引导出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通过长方体水池的最低造价引出均值不等式,通过古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导出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等等。其次,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结论。比如讲到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就要让学生弄清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凡是角之间有二倍关系的都可以应用于二倍角公式。
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后,一周内不再做任何的复习,知识几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相反,一周内常复习,就会记得很长的时间。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经常复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周测”的办法,即每周测试一次。测试内容可以是最近一两周的内容,有测试的压力,学生也就会有及时复习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从而战胜“遗忘”这个学习的死敌。当然“周测”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试题的难度,让大多数学生既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感受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现在许多高一学生普遍对数学有一种恐惧感,究其原因是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多次的考试失败让他们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高一阶段,数学教师除了要上好课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学生,重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呢?就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周测等活动发现学生的各种优点(如能正确回答问题、书写工整、解题方法新颖或一题多解、成绩提高等),然后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肯定。在多次从老师这里得到积极的信息后,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就会逐渐提高,学习的信心也会随之而树立起来,学好数学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单位:马山县周鹿中学,广西 马山,5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