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坠 毁
“跃进”号在坠落之前,飞船上的主电脑最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释放了一个空间位置信标,把自己穿越虫洞失误退出的报警信号维持在退出点上大约四十八小时;第二件则是面对已经不可避免要碰撞的星球2376,释放了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将“跃进”号上的宇航员尽可能安全地输送到那颗星球上。然后,“跃进”号自己则在撞击2376地表后化为一片残骸。
这并不是一次事故,更严格地说,只是一次方程计算失误。虫洞穿越本来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异常:维系虫洞的能量场原本是可靠的,但方程式解析出最终目的地时,因临时加入的异常扰动,导致计算出的目的地数据紊乱,“跃进”号提前从虫洞中间的某个点穿越而出。这种现象在虫洞穿越中,被称为“混沌脱离”,也许在几十万次迭代中才有一次,但这次就让“跃进”号碰上了。它在脱离的瞬间,近距离遭遇行星2376,坠毁已成定局。
当然,人类既然知道可能存在的威胁,就会准备好应急预案。空间位置信标会告诉后续的救援小组异常退出点的位置,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救援飞船将赶到这个地方营救生还者。但事实上,这项应急预案从没有被使用过,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发生。此刻,估计救援小组也一定手忙脚乱。拥有应急预案和真正实施过应急预案,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救援小组不得不首先祈祷,在自己把一切彻底拨乱反正之前,“跃进”号上的生还者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直到救援飞船抵达。
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本身的设计可圈可点,它拥有非常强大却略显笨拙的暴力着陆系统——几十个环绕救生舱的充气气囊紧紧裹住船体,在重力作用下碰撞上2376的坚硬表面。虽然连滚带爬不是一种好看的着陆姿势,但却极为有效:翻滚中,高度势能被释放了,兰斯洛特安全了。当它解除掉束缚在身体上的气囊之后,它就成为一部行动机器人,既是宇航员着陆时的保护盾,同时也成为宇航员在新星球上临时探索的合作伙伴。是呀,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一位机甲朋友相伴,会让人类的心理得到莫大的安慰。
当凯伦的双脚踏上2376的地表时,就感受到这颗星球的不同寻常。磁力靴感应到一种吸附力,换言之,这颗星球的地层中应该富含类铁物质,而且纯度非常高。兰斯洛特在她身后恢复成机器人形,内部程序按野外生存模式进行了调整。2376原本并不在“跃进”号的这趟航程中,没有任何计算能预料到“混沌脱离”会发生在哪个点上。事实上人类也没有探索过这颗星球,在数据库里它只是一个编号,和它所在的恒星系8738一样,缺乏资料数据。
“你好,凯伦宇航员,我请求释放探测小组。”兰斯洛特的拟人声音非常完美,根据宇航员性别,它会选择将自身虚拟人格变成“他”或者“她”。
“请求通过。”凯伦回答道。兰斯洛特得到肯定答复后,打开背部舱盖。他所谓的探测小组,是三枚微型探测火箭。其中两枚分别沿着经度和纬度方向尽可能远地航行,并传回星球的物理数据,它们通常就再也回不来了;第三枚则以兰斯洛特为圆心,画一个合适半径进行圆周巡视,如果出现各种异常的气候或者异象,会将预警信息传回兰斯洛特。它将成为他们两人在这颗星球上的全球眼。兰斯洛特发出指令后,三枚探测火箭被点燃,以优雅的姿态凌空直上,然后分道扬镳,开始执行自己的使命。
“这是我做宇航员以来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况。”凯伦说,“但愿救生组能探测到空间位置信标。否则的话,我就要在这里待上一辈子了!”
“救援过程已经演练过上千次。总部正在努力。”兰斯洛特说,他的名字就是按照欧洲中世纪的那位著名圆桌骑士命名的。
“可那只是演练,并不是实战啊!”凯伦的语气中依然透露出一些惊魂不定。
兰斯洛特则显得异常沉着,“如果要恐惧,也要在四十八小时之后,不是吗?空间位置信标刚释放,在飞船混沌脱离的一刹那,救生组就接到警告了,他们正在准备。我们得相信他们。”其实这正是兰斯洛特的设计初衷。为什么不是一座简单的救生舱或者一套救生宇航服,而要安排一个机器人?因为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远比任何设备更有效。他存储着宇航员性格的心理学模型,所以他能够成为一个贴心的朋友。
凯伦的情绪渐渐放缓,“那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就在这里等待?”
“按照野外生存模式,我们应该去坠毁的‘跃进’号那里,看能否找到一些有用的残留物。它目前距离我们……”兰斯洛特检索了一下自己的电脑,“嗯,大约在东南十五公里的地方,我们只能步行去。当然我可以背你。”
“没必要。”凯伦莞尔一笑,兰斯洛特扫描到氧气面罩里她的笑容。“兰斯洛特,我可以自己走。我就把这当做在一个陌生星球上散步好了。”
“是的,我和你在一起。”兰斯洛特说。在陌生的地方,人类都会害怕。但是有他在,凯伦就不会害怕。至少他的设计理念中包含这一项。
二、 残 骸
行星2376的地表并不难行走,它看上去非常平坦,但仔细检查,会发现上面布满一道道弧形,看上去好像陨石撞击的结果,可从没有见到过一个完整的圆,凯伦不禁心生疑虑,她总是感觉这与什么东西很像,但一时又想不起来。那种褶皱犹如不平整的沙滩,但不是月球表面那种粉尘构造,又不是类似火星表面那种满目砾石,当然更不是木星那样的气体海洋。2376与之前凯伦所看到过的星球地表都不同,而且她目前还无法解释这颗星球的表面为何如此。检测数据告诉凯伦,这颗星球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环境温度在零下一百多度,所以她不能脱下宇航服,更不能摘下面罩。
“这里太寒冷了。”她对指示器的数据抱怨说,但恒温服其实会使她的身体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种“冷”,只是心理作用。
“是的,零下110度。等恒星升起来就会好些。”兰斯洛特看着远处地平线边缘的光芒。“恒星现在还在地平线以下,而我们刚好处于阴暗面。”
“我宁可寒冷也不愿意炎热。”凯伦说,“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辐射会有多强。”这倒是实话。如果一颗恒星出现在你面前,那会非常危险,原因在于它的热量与射线。所以处于一颗行星的阴暗面是非常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手段。看到恒星的时候,也许就会同时看到死亡。 “等到探测小组的数据返回,我们就会知道这颗行星的具体情况。不过我估计,这个星系里的恒星并不会比地球的太阳更庞大。只是我们还缺乏更多的有效数据。”
“按照理论,行星是不会干扰虫洞穿越的,除非我们穿越的路径旁存在恒星等主动辐射的物质,当然也包括黑洞。”凯伦推论说,“所以,应该是这个星系的太阳干扰了这条路径。”
“如果要干扰,它必须存在大规模的电磁爆发,否则普通情况下,虫洞计算模型有抗扰冗余度,不可能出现异常解。”
他们一边探讨这些没有结果的问题,一边往“跃进”号方向前进。很快,他们看到了“跃进”号的第一块碎片,然后碎片越来越多,沿着碎片一路前进,他们看到已经成为一堆残骸的“跃进”号。“跃进”号本身不是适合硬着陆的空间飞行器,它载有空间火箭推进设备,但那一瞬间显然来不及运用这些设备进行着陆了,于是所有的机体都碰撞到坚硬的2376上,分崩离析。但它依然有一些舱室是整体设计的,虽然机体瓦解,那些变形严重的舱室却依然完整。兰斯洛特明显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他从驾驶舱里取回了飞行的黑匣子。“这是最重要的分析数据。”他对凯伦说,他的电子屏幕上模拟出一张帅气的笑脸。“我的电脑可以扫描它,并且做一个备份。”他把黑匣子放入自己的体内。现在他还无法彻底读懂这些数据,等到救援小组抵达之后,他会把黑匣子交给他们。
凯伦试图寻找到一些可供生命延续的物资,最重要的是氧气和水。更确切地说,只要有水就可以。电离水需要的能量可以通过阳光来获得。这颗星球表面应该没有水,所以她必须尽可能地搜集到更多的水。坚持四十八小时虽然不是问题,但万一救援来得更晚呢?在医疗舱里,她搜集到两支固态水。一般一支可以使用一天,加上她自己随身携带的两支,差不多可以坚持九十六小时。当然她还可以节省点儿用。“跃进”号本身只是穿梭飞船,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虫洞,本来载着她是要前往五百光年以外的星球,偏偏中途出了事。
已化为残骸的“跃进”号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白色的飞船碎片是这颗黑黝黝的星球地表上非常刺眼的存在。
“这颗星球上会有生命吗?”她问兰斯洛特。
“目前看来,不可能存在,至少地表上不可能存在,我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痕迹。”兰斯洛特谨慎地回答,突然他停了下来,似乎在聆听什么,“等一下……探测小组A、B返回信息了!等我解析出来。”兰斯洛特读取探测小组传回的数据,“返回数据显示:行星2376的两极直径为2080千米,赤道直径为3550千米,这个尺寸真奇怪。这颗星球比月球还略小一些,但赤道部分显得非常臃肿。还有,它的自转轴和公转平面夹角为3度。这更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看样子我们等不到日出了。”凯伦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失望。这些数据意味着这颗星球类似天王星,是“躺”着旋转的。它始终一面朝向中心的恒星,承受着恒星的辐射,而另外一面,则几乎从来不见天日。
兰斯洛特继续道:“还有,2376上没有大气,但奇怪的是,A组在南极检测到了氢光谱,似乎意味着那里可能有水。当然,这不代表就一定有生命。”
“有没有恒星的有关数据?”
“很少。恒星8738距离这里大约是3000万千米,恒星的体积大约是0.2个太阳大小。就这么多。”
“这些数据对我们意义不大,兰斯洛特。我们也许该想一想,在何处可以落脚休息?还是就待在这个光秃秃的地方?”
“我建议就待在原地。因为‘跃进’号残骸可以为救援小组提供一个醒目的地标。况且,‘跃进’号怎么说也算是一个避难所。”
“但我希望去南极看看,那里似乎存在着水,我不知道……”
她没有说下去,因为她看到兰斯洛特举起的手臂,那好像是一种警告信号。“探测组C发回预警,有一群物体从北半球沿着地表朝这个方向运动。速度很快,大约每小时三十千米。”他把C组的探测数据显示在自己的“脸”上,凯伦看到一群三角形正在飞快地赶往这边,大约几十个,飞速靠近,屏幕显示大约三十分钟后,这群三角形就可以抵达“跃进”号所在的位置。凯伦瞬间紧张起来。
“这颗星球上有生命!能确定是什么样的生物吗?”
“不能。但也许我可以调集探测C组进行俯冲摄像。”兰斯洛特看着凯伦说,“如果情况异常,我们最好离开这里。”
三、生 物
他们开始尽可能地往南极区撤退。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逃命。目前还不清楚对方的动机,所以一切都以最坏的可能做打算。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凯伦爬到了兰斯洛特的背上。兰斯洛特的行动速度大约在每小时十千米,比凯伦的步行速度快一倍。而且兰斯洛特依靠高能电池驱动,可通过光能实现二次充电,相比之下,凯伦随身携带的水资源则几乎是不可逆的。按照计算,他们原本可以跑到五千米之外,可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并没有跑远,而是停在两千五百米之外,观望着即将到来的不速之客。
很快,夜视仪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些黑点,在“跃进”号白色残骸的背景衬托下显得异常醒目。它们抵达之后几乎没有停顿,就开始在白色的残骸周围忙碌着。但看不清它们究竟在做什么。
“探测C组在哪里?我看不到细节。”凯伦问兰斯洛特。
“C组在一千米的上空,正在下降,预计三十秒后开始摄像。”兰斯洛特回应道,“但预计C组不能坚持多久,它本身的设计并不适合进行遥控操作与大数据传输。大约六分钟整个C组的飞行电池就将消耗殆尽,然后它会坠毁。”
“让我们先来看看情况。”凯伦凑近兰斯洛特的“脸”,三十秒后,C组开始把图像传输过来。黑色小点现在终于变得清晰了。
是蚂蚁吗?确切地说,它们应该是一种奇特的机械体。这些生物的躯干内透着红色,背部一道道褶皱,反射着暗淡的光线,下面由四条细长的腿进行支撑。但它们的前爪却是类似螳螂一样的切割器,嘴部犹如蚊虫一般,时不时可以看到有一种火花闪烁着。它们的头部有一个旋转着的圆盘物,其作用是探测还是沟通,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些生物成群结队地攀附上“跃进”号,利用它们的利刃,像切面包片一样把“跃进”号一块块瓦解,仿佛一群土狼在分食一头大象的尸体。 “这不是智慧生物,这是机械生命体。”兰斯洛特肯定地说,“如果存在机械生命体,就说明这颗星球上一定有高级智慧生物。只有高级智慧生物才能制造和控制机械生命体。”
那些蚂蚁的动作显得非常娴熟,后面的事情更加不可思议。它们把“跃进”号粉碎之后,在凯伦看来,又开始一种重组。它们用焊接的方式开始重新拼装那些碎片,似乎任何一小片碎片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它们在搭积木吗?凯伦心里升起一个大问号,它们要利用“跃进”号制造什么?眼下还看不出来。这时候兰斯洛特的“脸”熄灭了。探测C组的电池耗尽,估计正在坠毁。
凯伦扫兴地拍了一下兰斯洛特的“脸”。片刻她醒悟过来,“对不起,刚才扇了你一耳光。”
“我知道人类对出现故障的电子产品会采用这种特殊修复方式。”兰斯洛特并不生气,自我解嘲道。
随后,兰斯洛特和凯伦就只能靠夜视仪远远观望,他们曾经想靠近一些,但那些生物头顶的天线状的物体是不是雷达呢?他们会被蚂蚁探测到吗?蚂蚁能粉碎“跃进”号,自然也可以粉碎他们,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那些白点和黑点全部消失,他们才敢直起身体。
他们刚要讨论是否该继续回去,兰斯洛特像是觉察出了什么,他提醒道:“注意你的脚下。凯伦。”
凯伦低头,发现这里的地表与之前的截然不同。这里出现了一个平面,仿佛有一片平整的金属片隐藏在那些凹凸不平的地表之下。她和兰斯洛特沿着这块地表走了一圈,丈量了一下,这个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竟然几乎一样,都是五十米。换言之,一个两千五百平方米的纯平表面在他们脚下。这究竟是2376的真正地层表面呢,还是某种特殊的构造?它看上去根本就是人工产物。
无论如何,现在他们开始觉得2376有点儿不那么自然了。不管是上面的生命形态,还是脚下的特殊地表。
“这里仅仅就是一个平面,而且——”凯伦用脚踩了踩地表,“没有吸附力。换言之,它与周围地表不同,这无法解释通。”
“如果……是起降平台呢?”兰斯洛特突然问道,仿佛为自己的看法找到了一个证据,“既然不是天然的,那只能是高等智慧生物创造的。它们可能会有飞行器。”
但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探讨这个猜测,因为他们更关心“跃进”号的情况,于是他们暂且忽略了地表的问题,警惕地慢慢往回走。等他们回到“跃进”号所在的位置时,不由惊呆了——什么都没有了,“跃进”号的碎片,一星半点都没有剩下,仿佛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坠毁事故。如果不是兰斯洛特记录下了位置坐标,他自己都无法相信“跃进”号曾经在此存在过。而且,探测C组也没有了踪影,如果它确实坠毁了,也应该有残骸。但很快他们想到,如果“跃进”号能够被蚂蚁们搜集,探测C组也有可能被它们带走了。
“是谁在控制这些机械生命体,它们又有怎样的目的呢?”这些问题,即便凯伦问兰斯洛特,他也无法回答。“这些机械生命体显然不可能是自然进化出来的,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当前的目的是什么。要找到真相,只有一个办法。但我必须提前说明,这和我们目前的处境不符。我们目前只要等待救援,不需要节外生枝。”
“如果救援飞船抵达,他们将会释放A-Z救援组,在全球范围内用二十六个飞行器搜索我们。”凯伦看了兰斯洛特一眼,“所以我们还用得着担心吗?”
“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全球信号。可是……”
“人类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见识更多的奇迹——这是老师教给我的。”凯伦肯定地说,“所以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方向。”
兰斯洛特知道凯伦在等待他的赞同。“既然你坚持,那,往北走。”
四、 往 北
要前往北半球地区并不难,难的是,究竟要走多久才可能有收获?距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算“跃进”号坠毁的位置已经非常接近赤道,但即便从赤道出发走到北极点,也有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如果探测A、B组的数据正确的话。所以步行一千五百公里根本不现实。一刻不停地行走,也要一百五十小时。这段距离,就算兰斯洛特背着凯伦前进,也非常勉强。它将耗尽凯伦所携带的所有生命水。
“我们不需要走到北极,就应该所有发现。”兰斯洛特经过一番计算后斩钉截铁地说,“‘跃进’号从坠落到现在,最多也就三个多小时。假设‘跃进’号一坠毁就被发现,那蚂蚁们的反应时间也就是这三个多小时。根据它们的行动速度,能够初步判断出它们出发的位置,应该距离这里一百二十千米左右。因此,我认为我们走上十二小时,就会有所发现的——也就是距离北极十分之一的路程。”
这是一番令人信服的分析,所以凯伦信心倍增。从这里过去,不需要二十四小时,就能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凯伦觉得完全没问题,但兰斯洛特还是坚持要求背负她。谁也无法预测可能会遇到什么,因此宝贵的水资源能省则省。尽管他可能会有额外的电力开销,不过,当抵达另一面时,他背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充分吸收光能来恢复电力。
一路上,凯伦都在琢磨那些蚂蚁的来历。
“如果说它们真的是受更高级的智慧生物的控制,那它们本身也就是一种工具,类似兰斯洛特你,对不对?”
“是的。”兰斯洛特边走边答复,“它们仅仅是一种受控的机械而已。我甚至怀疑它们装载有摄像头,这样更高级的智慧生物便能看到一切。”
“可这个星球的条件太严酷了,并不适合高级智慧生物生存。”
“这正是我们想要去探索究竟的原因。事实上,我比你更想了解这里面的内幕。因为我的电脑里有一个学习模块,它的职责是在遇到未知的、不符合现有逻辑的星际事件时,去探索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数据未来将传输回总部,无论我们是幸存还是毁灭掉,都会作为宝贵的资料保留下来。”
凯伦诧异道:“我从不知道你有这样的功能!”
“这部分功能并不需要宇航员了解,它在设计之初就加到了系统里,是属于我们的固有属性。”兰斯洛特显得非常平静,“你是否记得机器人的三定律?” “我当然不会忘记。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你的记忆力惊人。”兰斯洛特夸赞道,“正是为了达成第三条——机器人应当保护自身的安全——我们的身体里被加入了学习模块,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会与远程数据库联网。其实对于机器人来说,首先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协助人类脱离危险。换言之,为了达成第一定律,机器人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的同类们与很多宇航员一起出生入死,他们向总部的数据库传回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信息,那些都是在与人类一起面对自然或者外界挑战时学习到的。制造我的时候,就把这些智慧集成进来。在陌生的外太空,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需要团体的智慧,拯救人类也拯救我们自己。”
凯伦听得连连咋舌,“那你算是已经去过很多个地方、阅历丰富了!”
“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兰斯洛特很谦虚地回答,“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在预装数据内,它们是未知的。在保护好你的前提下,我有责任去弄懂它们。”
当他们抵达赤道的时候,计数器显示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个小时——这当然是以人类时间计算的。在兰斯洛特的帮助下,他们已经前进了三十千米。在赤道区域,他们横跨在晨昏线上,他们的背后,是黑夜,而在他们面前,行星2376的太阳露出了第一轮光弧。这里没有大气,没有地球上那种朝霞——也就只是光,从地平线上露出的这道光芒并不特别刺眼,在防护罩下,凯伦觉得它显得更暗红一些。
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任何异常,但兰斯洛特还是提醒凯伦要注意观察,他的脚部安装有震动传感器,可以探测到地面传来的震动,但这个设计当初仅仅是为了防止地质灾变的,所以用来判断机械体的运动时显得很不精确。进入北半球地区,他们的警惕性就俨然上升了一个等级。没有探测C组,能供他们分析的数据极其匮乏,更谈不上预警。
他们在晨昏线上休息了一会儿,凯伦作为人类,并不具备机器人那样的体力,她必须用睡眠来缓解疲劳与惊吓。在她的宇航服内,有补充身体能量所需要的液态食物。然后一种音乐响起来,安定心绪,同时释放出阿尔法波,凯伦很快进入深眠状态。兰斯洛特负责警戒,在这个区域,他没法有效充电,他必须尽快抵达更高纬度的地区,才能获得充分的太阳能。
兰斯洛特趁着凯伦休息的这段时间,对所有传感器进行了一次检测。电力差不多消耗了三分之一,基本还算正常,机械系统状况良好,影像系统运转无误。不过,他看到了一项指标处于递增状态,那是电磁辐射超标量在增加,当然还远没有达到危险值。在北半球地区有更多的恒星辐射,2376没有电离层,辐射量有所增加也不足为奇。所以,他决定不去在意它。
五、 劫 持
利用阿尔法波进行睡眠的效果非凡,短短半小时睡眠就相当于人类的日常八小时休息时间。凯伦醒过来之后,感到精力已经恢复了许多。头脑清醒之后,她自然开始思考更多的一些问题。首先,总部的救援分队不知道是否已经整装待发,在检测到位置信标后,二十四小时内必须要实施救援行动。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救援抵达,那么她当然应该在安全区域等待施救。但眼下,她正要前往一个未知的世界,如果那些生命的确带有敌意,首先遭遇到危险的便极有可能是救援组了。她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采取保守策略,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好奇心便占据了上风。
于是她越过赤道,继续和兰斯洛特一路北上。脚下的地表开始变得愈发坑坑洼洼,有一些尖锐的凸起,甚至很多地方就像冰激凌一样,被无形的手捏起了尖角。这颗星球北半球的地表仿佛经历过剧烈的运动,而南半球却相对平缓得多。不过越往北走,兰斯洛特背部升起的太阳能板就能吸收到更多的太阳能,他的电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危机。有时候兰斯洛特甚至会小跑上几步,来避开那些冰激凌尖角。
到目前为止,他们依然没有看到蚂蚁们的痕迹,它们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地表如此坚硬,也不会留下什么线索。在行走了大约四个小时后,依然是这样的情况,以至于兰斯洛特在考虑是否应该放弃。也许他们根本追踪错了方向?那些蚂蚁的行动速度如此之快,说不定,绕了一个圈,它们又回到南半球去了?但它们那么做又有什么依据?疑问在兰斯洛特和凯伦心里越聚越大。
就在他们准备停下的时候,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移动的黑点。在8738的红色背景下,它们穿行在高低不平的地面,黑点时而上时而下,仿佛穿行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丛中。是被发现了吗?兰斯洛特和凯伦紧张起来。
“它们应该是朝着我们过来了!”凯伦本能地开始往后撤退。但是他们的速度又如何能与蚂蚁们相比?
所以兰斯洛特放弃了。“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以我们的速度也不可能逃脱。我认为还是待在原地比较好。遇到陌生生物时,逃跑只会带来更快的毁灭。我想它们也不了解我们,我们以静制动。”
大约才过了十分钟,六只蚂蚁就把凯伦和兰斯洛特团团围住。它们的确是纯机械的生物,半人多高,从体积上说,并不足为惧,但蚂蚁们从来是以数量取胜,量变就能带来质变。即便是大象,也敌不过为数众多的蚂蚁。它们面目狰狞,头上的天线在不停地旋转,或许它们此刻没有取胜的把握,正试图招呼同伴?兰斯洛特严阵以待,他与凯伦背靠背,他的后视探头也时刻关注着凯伦面前的那几只家伙。如果这些东西胆敢侵犯,他一定会把它们撕碎。从体型上看,兰斯洛特不会输给这些蚂蚁。
眼前的蚂蚁开始徘徊,它们挥舞起前爪,凯伦的心脏仿佛要跳出来。那些利爪的锋利她是见识过的,连“跃进”号都能瞬间切割,更不用说她的血肉之躯。她高度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那几只家伙,也许下一秒它们就会扑上来,她试图找到对策,但脑子里空白一片。
大约僵持了几分钟,蚂蚁们甚至用利爪敲打宇航服的外壳,但看上去它们只是试探了几次,依然没有进攻迹象。相反,几只蚂蚁开始聚集在一起,它们头顶的圆盘旋转着,却不理睬他们。兰斯洛特和凯伦好像被冷落了。这下他们两人反而百思不得其解了。 “所以,你认为它们应该没有任何高级智慧生命控制?”兰斯洛特说道,“我们目前探索的区域太小,还不足以覆盖整个2376。也许那些生命就隐藏在星球表面以下。这当然是极有可能的。不过,它们如果不想与我们见面,我们也绝对看不到。”
“你是否相信宇宙里,会有纯机械生命生活于此的星球?”
“这的确有些超乎想象,正如我兰斯洛特不可能通过自然进化产生。我依据数据进行推理,而不是依据文学作品。”
“我认为有可能。”凯伦突然变得很兴奋,“看到那些白蚂蚁了吗?我认为它们比黑蚂蚁优越,而且黑蚂蚁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把这些白蚂蚁奉为首领或者说领导者。这是在自组织现象里的角色升级,也是一种群居的智慧吧。但我不确定‘跃进’号碎片拼凑的蚂蚁在什么地方显得更优越。不会就因为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这颗星球上只有黑蚂蚁,那么这些机械生命体从何而来呢?进化必须有一个源头。”
“这种问题很容易解释。比如,可能创造者创造了这些生命,然后它离开了,剩下这些生命自行进化,自生自灭。这未必有明确的目的。也可能是一次意外事故,遗失了这些机械生命在这颗星球上,于是它开始自我成熟,并不断创造出同类。而且,它们可以进化到拥有智慧,如果说驱动程序本身设计了针对环境的学习处理能力,那么就能在实际过程中发挥作用。兰斯洛特你也是,你不是可以通过学习模块提升自己的泛型数据库吗?”
“它们可以算是一种生命形态,但是,按照正常进化,它们就应该像地球蚂蚁那样,实现一种社会化组织架构,分工劳动。可它们并没有。它们虽然是机械生命体,却依然处于病毒式生长的初级阶段,只是在拼命地复制同类——这正是我最想知道的:一种生命体拥有技术智慧,却没有进化到社会化阶段。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它们要那么做?”
“如果它们的DNA里就只有这个生存目的呢?为了生存而不断繁衍。”凯伦猜测道。话音未落,她就看到一只正在采矿的黑蚂蚁似乎出现了故障,它摇摆了几下,就直接趴在了地上。这时候几只蚂蚁围拢过来,伸出前爪在那只故障蚁身上敲打。凯伦以为它们试图救活它,但很快,它们就把那只故障蚁切割了,它变成了重新组织的原料,有关它的一切将重新开始。
“暴力!它们完全没有任何社会性!”凯伦叫道,“它们只有生存并复制这一个目的。”
她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蚂蚁按照几何级数疯狂增长,它们并不是人类,它们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所以它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整个星球被大量的蚂蚁所盘踞。整个星球会变成一个蚂蚁团。这时候,蚂蚁之间将会出现生存竞争,并开始自相残杀。从道理上说,这是最简单的法则,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行之有效。但是她自己又开始否定这个念头,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情况呢?比如,是有人饲养了这些蚂蚁,让它们在这里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运输一部分走,以确保种群的数量不至于过大。总之,必须有一种方法来保持平衡,否则演化就会逐步失控。
七、迁 徙
尽管凯伦一直在思考蚁群的问题,可还是被兰斯洛特突然打断了,他指着那些蚂蚁说:“那是怎么回事?”
凯伦看到那些蚂蚁仿佛瞬间被施展了定身法,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然后仰起头望着天空。更确切地说,它们似乎在看着恒星8738。顺着它们的视线,凯伦看到恒星8738上出现了一道圆弧,一开始只是淡淡的影子,但很快,圆弧仿佛被一只手捏起揪了出来,成为一道笔直的光,远远超过8738的表面亮度,然后又重新回落下去。这时,凯伦的耳机里出现了难以承受的重大干扰声,如果不是服装帮她屏蔽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干扰,恐怕这声波早已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这是8738的一次小型日珥。
兰斯洛特和那些蚂蚁就没有那么幸运,它们瞬间麻木了,一动不动,甚至连兰斯洛特的脸也变成一片雪花点,然后啪的一声关闭了。兰斯洛特身上的指示灯熄灭了,凯伦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脑子一片空白。她去按他的手动复位开关,没有丝毫动静。兰斯洛特仿佛变成了生锈的铁皮人一般,一动不动。所有电子通讯都失常了。她看到蚂蚁们也都是同样,变成了僵硬的尸体。
她顿时感到绝望塞满整个心室。就因为一次小型日珥吗?兰斯洛特和蚂蚁们都被摧毁了?接下来该怎么办?一堆生命体——尽管是机械的——变成了尸体,她只能独自去面对新的考验了?凯伦深深呼吸,以免心绪混乱,过快地消耗氧气,毕竟她经过宇航员培训,知道在最关键的时刻务必要控制自己。
几分钟后,她听到一些声音,接着是一些闪烁的光,然后是兰斯洛特初始化的声音,只听见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刚才系统中断了2分46秒89毫秒,我要重新校对时间。”
凯伦看到同伴死而复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子扑到兰斯洛特的身上,“真快吓死我了!你没事就好。”然后她看到那些蚂蚁也逐渐复活,从僵硬状态恢复正常。不过,有一些蚂蚁可能确实损坏了,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被重新切割组装。所有一切都按照流程化办。
兰斯洛特开始检测自身状态。数据都在慢慢恢复,但他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辐射指示器记录到的数据超过了最大量程。”他对凯伦说,“虽然实际设计时有百分之五十的冗余量,但超过最大量程的情形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意味着什么?”凯伦有点儿不解。
“意味着差点死亡。”
他们并没有时间去庆祝这次复活,也没有时间去做深入的讨论。这一切很快就被打断了。蚂蚁们纷纷从地表下钻出来,它们汇集成一股洪流,开始往赤道方向涌去,那些尚未被组装完成的半成品蚂蚁就这样被丢弃在原地——本来它们要被安排吸收恒星的太阳能,然后灌注生命程序,但现在看来,同伴放弃了它们。几十只白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接触,然后朝着兰斯洛特和凯伦围拢过来,它们举起自己的前爪,但并非要切割他们,只是夹住兰斯洛特和凯伦,把他们抬起来,然后迅速追着大部队方向而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凯伦大声说,蚂蚁的力量如此巨大,她无法挣脱。 “它们受到了惊吓,”兰斯洛特推测说,“它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智慧,无法理解临时性电磁阻断这种现象,就好像古文明对日食感到恐慌一样。”
“那它们究竟要带我们去哪里?”
“无法判断目的地,也许它们还有其他的基地。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它们将朝向赤道移动甚至将越过赤道。这样8738的电磁辐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了。”
仿佛一场暴风雨将要来临,蚂蚁们开始了它们的迁徙活动。一个宽度几十米的方阵朝着赤道移动。以它们的速度,一个多小时就够了。
很快,它们抵达了赤道,但是它们没有停止,以每小时三十至四十千米的速度继续挺进。
“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凯伦。”兰斯洛特说道,“还记得刚才我一直质疑它们为什么没有社会化劳动结构吗?如果它们是按照病毒式方式增长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估算出它们历经的繁殖代数。如果所有的蚂蚁都在这里的话,我估计它们接近一百万只。按照几何级数,要达到这个数字,只需要经历二十代就可以。”
“那说明什么问题?”
“我们刚才看到过它们的复制速度,如果不考虑吸收太阳能的时间,大约半小时能繁殖出一代。因此,繁殖二十代只需要十小时。”
凯伦沉思了一会儿,“那似乎是‘跃进’号坠毁的时间?”
“正是这样。我的推理告诉我:‘跃进’号坠落的时候,有可能这些机械生命才刚开始。你不觉得奇怪吗?”
兰斯洛特越来越有点儿神经过敏了,凯伦想。难道这些生命是由“跃进”号带来的?她觉得这个念头太荒唐。可她真的没有办法想明白这里面的来龙去脉:“星球2376既然有编号,那么说明它在数据库里已经存在很久了,所以在上面演化出生命并非不可能!它们也许本身就是一个种群,在这里存活了很久,而复制同类,可能只是偶尔为之。”她只能这样回答兰斯洛特。凯伦特别强调了“偶尔”这个词。否则,按兰斯洛特的计算,这颗星球上早就是蚂蚁为患了。
她感觉脑细胞累得够呛。
八、求 生
终于,迁徙的洪流停止了。凯伦和兰斯洛特也被白蚂蚁们放下。这趟旅途只用了两个多小时,他们就从北半球穿越到南半球。8738的光已经无法照射到这里。但蚂蚁们红色身体中的能量把这个世界点缀得很亮堂。很快,凯伦认出了这个地方。她看到了那个平面,就是兰斯洛特所谓的“起降平台”。蚂蚁们开始会聚在周围。
“也许那个高级智慧生命要出现了。”兰斯洛特冷冷地说。究竟是从天上还是地下呢?或许这颗星球的生命谜团就要解开了。
可尚未看到奇迹,8738的日珥再次爆发了。与刚才产生阻断性电磁干扰的情形不同,这次,8738日珥所爆发出的电子流直接向行星2376激发而来。短短几分钟后,它就直接击中了2376的北极。这是一颗恒星输出的能量啊,这股电流迅速地进入2376的内部,然后因为内部物质的导电性开始流动,集肤效应下,电流汇聚到地表附近,形成了一个大环流。地表开始发热,2376的地表慢慢变得柔软,直至融化。
当然,凯伦、兰斯洛特和蚁群是看不到这些的。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北方的地平线开始模糊并翻腾,仿佛海啸一般,朝这边席卷过来。这会儿,凯伦倒是真的希望有什么高级智慧生命来拯救他们。她感到脚下的地面温度开始上升,而且变得黏脚。
蚂蚁们开始行动了。它们形成一个100×100的方阵,爬到起降平台上,第一层叠满后就是第二层,然后第三层……它们的身子轻盈,但是机械力量足够大。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关节彼此互补,刚好能形成一种框架结构,每只蚂蚁构成一个框架节点。
白蚂蚁们开始推搡着兰斯洛特和凯伦,“它们要我们向上爬!”兰斯洛特明白了蚂蚁们的意图,对凯伦说。“海啸过来了,我们要爬上去!融化的地表温度将是非常高的,只要8738的日珥还在继续,它将持续沸腾!”于是,根本来不及多想,两人沿着蚂蚁搭建的框架,持续向上。更多的蚂蚁继续把脚手架往上搭。
当这个区域的地表彻底融化时,起降平台开始飘浮在地表上,就好比一艘大木筏,有些来不及上去的蚂蚁被涌来的“浪头”席卷了,很快它们的身体就被“浪头”融化掉了。唯独起降平台不受炙热金属浪潮的冲击,它在金属海洋上飘移不定。兰斯洛特和凯伦已经爬到快五十层的地方,远远望去,视力所及是一片浩荡的海洋。
这时候,凯伦终于明白影响“跃进”号虫洞穿越的那股干扰能量的来源。巨大的空间电磁振荡在8738和2376之间释放着。同时,她也明白为什么2376的两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那么大。至于刚坠落时看见的那种地表为什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她也想起来了,那褶皱,不就是一层层波浪的样子么!
起降平台无法承受那么多的重量,开始慢慢下沉。底层的蚂蚁被海洋吞噬、溶解,然后第二层牢牢抓住升降平台的侧面,重新取得一个平衡。就这样,一层层被溶解,一层层被替代。“我们还得继续向上!”兰斯洛特用尽力气推着凯伦,她快要体力不支了。但此刻唯有继续攀登向上,才有希望。兰斯洛特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把凯伦向上顶,防止她掉落到框架之外。
渐渐地,起降平台上的蚂蚁已经所剩无几,只有最后两层了。很快,底下的那一层随着起降平台的起伏也被海洋所淹没了,就剩下最后那一层蚂蚁了,其中就包含有几十只“跃进”号残骸构成的白蚂蚁。蚂蚁们开始重新搭建,它们缩小阵形,然后重构一个脚手架,让白蚂蚁和凯伦他们盘踞在最上端。最后,黑蚂蚁几乎都被吞噬了。但是白蚂蚁却安然无恙,甚至有几次白蚂蚁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但它们居然从“浪头”中突破出来。
这个原本是固态地表的星球变成了液态地表的星球,并且让一堆生命处于危难之中。但是这毕竟不会持久,8738的日珥终于消失了,失去了电流,液态地表开始慢慢降温,并恢复固态。这个过程其实比想象中迅速,完全不同于地球早期的那种地表冷却。起降平台一开始还像一叶轻舟那般在惊涛骇浪中飘摇,但是短短几分钟之内,浪就小了,很快起降平台就以一个简单的姿势稳定了,也许距离原来的位置漂移了一段距离,也许没有,已经没有人知道。大地如同重新洗牌一样,又变得一望无垠,只有最后扩散的那些“涟漪”能证明大地曾经像海洋一样波动过。 尾 声
兰斯洛特和凯伦从鬼门关走了一回,之前的疯狂攀登让凯伦整个人几乎虚脱,她直接躺在升降平台上。兰斯洛特单腿跪在那里,检查她的情况。由于剧烈的运动,氧气消耗极大,固态水也已消耗了一大半。但万幸的是,她毫发无损。
仅存的几只黑蚂蚁和几十只白蚂蚁在起降平台上又逗留了一会儿,仿佛在最后确认兰斯洛特和凯伦的安全。很快,它们朝起降平台望了最后一眼,便不再留恋,踏上尚有余温的大地,开始朝北半球方向出发了。
“它们要去哪儿?”看着那些红色的背影渐渐消失,凯伦问道。
“北半球。它们又要开始复制同类了。”兰斯洛特的视线重新回到凯伦身上,“我现在相信,这个星球上没有更高级的生命,只有它们。”
“你能想明白整个事情了吗?”
“我想是的。它们必须不断复制同类。因为在这个星系里面,日珥的袭击是周期性的,所以它们的生命也是周期性的。只有依靠庞大的数量,它们才能保持自己种群的存在。它们无法进化,因为没有时间。这时候病毒式复制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也许是想到了它们的命运,凯伦有点儿神伤,“那它们就只能这样生存下去?”
兰斯洛特点点头,“除非它们的种群真正达到一定数量,能抵御自然的天谴。正如人类的祖先,要能克服自然的困境才行。不过它们目前还为时尚早吧。”
“那些白蚂蚁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它们能抵御这个星球融化的‘海洋’。这是因为‘跃进’号飞船材料的高耐温特性。这些碎片给它们留下了最好的生命物质。”兰斯洛特补充了一句,“按照进化论,突变会造就适应者。也许以后它们再也不必担心灭族的风险,整个种群会繁荣起来。”
“我并不认为它们是无意识的。”尽管气喘吁吁,但凯伦依然赞叹道,“我从未见过这样一种生命,如此执著。明白吗?”
“是的,它们为了生存而齐心协力,把对生命的追求作为程序的一部分灌注进去。它们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复制同类。”兰斯洛特突然想起了什么,“而且,它们尊重生命,它们只利用残骸进行复制,却并没有对我们下手,我们反而成了最后的幸存者。因为我们身上有活跃的电子能量。在如此可怕的环境下,这颗星球上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存在都是极其不易的。”
凯伦依然怀念刚才的一幕,说:“所有的一切都有答案了吗?”
“差不多吧。不过,我更担心的是现在似乎又回到了我们刚坠落时候的情形!”
但兰斯洛特的担心是多余的。天空中很快出现了一道闪光,空间仿佛被撕裂了一样。一艘白色的救援飞船出现了。随后他们看到了二十六道光芒。探测组A-Z发射了。很快,凯伦的耳机里响起了声音:“凯伦、兰斯洛特,如果你们还在,请立刻回答我们。”
“无疑,这是一个奇迹。”她躺在那里傻傻地笑起来,“我对他们的效率感到非常满意。”
后 记:
这篇小说在十年前就有了一个模糊的雏形,但直到今天才把它真正完整地表达出来。
有些东西,可以在一个人心里沉淀很久,甚至连自己都觉得这辈子恐怕没有办法希望成真,但也许某个瞬间,它就真的翻涌上来,变成了真实的东西。
所以,人应该有一些执著,当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看似平淡的时候,能有一种坚持留在心间。
十年前,阿来曾经对我说,我感觉你会写下去。之后的十年,我让他失望了,甚至我自己都绝望了,但今天,我终于可以回应一下了。
【责任编辑:姚海军】
“跃进”号在坠落之前,飞船上的主电脑最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释放了一个空间位置信标,把自己穿越虫洞失误退出的报警信号维持在退出点上大约四十八小时;第二件则是面对已经不可避免要碰撞的星球2376,释放了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将“跃进”号上的宇航员尽可能安全地输送到那颗星球上。然后,“跃进”号自己则在撞击2376地表后化为一片残骸。
这并不是一次事故,更严格地说,只是一次方程计算失误。虫洞穿越本来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异常:维系虫洞的能量场原本是可靠的,但方程式解析出最终目的地时,因临时加入的异常扰动,导致计算出的目的地数据紊乱,“跃进”号提前从虫洞中间的某个点穿越而出。这种现象在虫洞穿越中,被称为“混沌脱离”,也许在几十万次迭代中才有一次,但这次就让“跃进”号碰上了。它在脱离的瞬间,近距离遭遇行星2376,坠毁已成定局。
当然,人类既然知道可能存在的威胁,就会准备好应急预案。空间位置信标会告诉后续的救援小组异常退出点的位置,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救援飞船将赶到这个地方营救生还者。但事实上,这项应急预案从没有被使用过,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发生。此刻,估计救援小组也一定手忙脚乱。拥有应急预案和真正实施过应急预案,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救援小组不得不首先祈祷,在自己把一切彻底拨乱反正之前,“跃进”号上的生还者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直到救援飞船抵达。
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本身的设计可圈可点,它拥有非常强大却略显笨拙的暴力着陆系统——几十个环绕救生舱的充气气囊紧紧裹住船体,在重力作用下碰撞上2376的坚硬表面。虽然连滚带爬不是一种好看的着陆姿势,但却极为有效:翻滚中,高度势能被释放了,兰斯洛特安全了。当它解除掉束缚在身体上的气囊之后,它就成为一部行动机器人,既是宇航员着陆时的保护盾,同时也成为宇航员在新星球上临时探索的合作伙伴。是呀,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一位机甲朋友相伴,会让人类的心理得到莫大的安慰。
当凯伦的双脚踏上2376的地表时,就感受到这颗星球的不同寻常。磁力靴感应到一种吸附力,换言之,这颗星球的地层中应该富含类铁物质,而且纯度非常高。兰斯洛特在她身后恢复成机器人形,内部程序按野外生存模式进行了调整。2376原本并不在“跃进”号的这趟航程中,没有任何计算能预料到“混沌脱离”会发生在哪个点上。事实上人类也没有探索过这颗星球,在数据库里它只是一个编号,和它所在的恒星系8738一样,缺乏资料数据。
“你好,凯伦宇航员,我请求释放探测小组。”兰斯洛特的拟人声音非常完美,根据宇航员性别,它会选择将自身虚拟人格变成“他”或者“她”。
“请求通过。”凯伦回答道。兰斯洛特得到肯定答复后,打开背部舱盖。他所谓的探测小组,是三枚微型探测火箭。其中两枚分别沿着经度和纬度方向尽可能远地航行,并传回星球的物理数据,它们通常就再也回不来了;第三枚则以兰斯洛特为圆心,画一个合适半径进行圆周巡视,如果出现各种异常的气候或者异象,会将预警信息传回兰斯洛特。它将成为他们两人在这颗星球上的全球眼。兰斯洛特发出指令后,三枚探测火箭被点燃,以优雅的姿态凌空直上,然后分道扬镳,开始执行自己的使命。
“这是我做宇航员以来遇到的最糟糕的情况。”凯伦说,“但愿救生组能探测到空间位置信标。否则的话,我就要在这里待上一辈子了!”
“救援过程已经演练过上千次。总部正在努力。”兰斯洛特说,他的名字就是按照欧洲中世纪的那位著名圆桌骑士命名的。
“可那只是演练,并不是实战啊!”凯伦的语气中依然透露出一些惊魂不定。
兰斯洛特则显得异常沉着,“如果要恐惧,也要在四十八小时之后,不是吗?空间位置信标刚释放,在飞船混沌脱离的一刹那,救生组就接到警告了,他们正在准备。我们得相信他们。”其实这正是兰斯洛特的设计初衷。为什么不是一座简单的救生舱或者一套救生宇航服,而要安排一个机器人?因为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远比任何设备更有效。他存储着宇航员性格的心理学模型,所以他能够成为一个贴心的朋友。
凯伦的情绪渐渐放缓,“那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就在这里等待?”
“按照野外生存模式,我们应该去坠毁的‘跃进’号那里,看能否找到一些有用的残留物。它目前距离我们……”兰斯洛特检索了一下自己的电脑,“嗯,大约在东南十五公里的地方,我们只能步行去。当然我可以背你。”
“没必要。”凯伦莞尔一笑,兰斯洛特扫描到氧气面罩里她的笑容。“兰斯洛特,我可以自己走。我就把这当做在一个陌生星球上散步好了。”
“是的,我和你在一起。”兰斯洛特说。在陌生的地方,人类都会害怕。但是有他在,凯伦就不会害怕。至少他的设计理念中包含这一项。
二、 残 骸
行星2376的地表并不难行走,它看上去非常平坦,但仔细检查,会发现上面布满一道道弧形,看上去好像陨石撞击的结果,可从没有见到过一个完整的圆,凯伦不禁心生疑虑,她总是感觉这与什么东西很像,但一时又想不起来。那种褶皱犹如不平整的沙滩,但不是月球表面那种粉尘构造,又不是类似火星表面那种满目砾石,当然更不是木星那样的气体海洋。2376与之前凯伦所看到过的星球地表都不同,而且她目前还无法解释这颗星球的表面为何如此。检测数据告诉凯伦,这颗星球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环境温度在零下一百多度,所以她不能脱下宇航服,更不能摘下面罩。
“这里太寒冷了。”她对指示器的数据抱怨说,但恒温服其实会使她的身体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种“冷”,只是心理作用。
“是的,零下110度。等恒星升起来就会好些。”兰斯洛特看着远处地平线边缘的光芒。“恒星现在还在地平线以下,而我们刚好处于阴暗面。”
“我宁可寒冷也不愿意炎热。”凯伦说,“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辐射会有多强。”这倒是实话。如果一颗恒星出现在你面前,那会非常危险,原因在于它的热量与射线。所以处于一颗行星的阴暗面是非常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手段。看到恒星的时候,也许就会同时看到死亡。 “等到探测小组的数据返回,我们就会知道这颗行星的具体情况。不过我估计,这个星系里的恒星并不会比地球的太阳更庞大。只是我们还缺乏更多的有效数据。”
“按照理论,行星是不会干扰虫洞穿越的,除非我们穿越的路径旁存在恒星等主动辐射的物质,当然也包括黑洞。”凯伦推论说,“所以,应该是这个星系的太阳干扰了这条路径。”
“如果要干扰,它必须存在大规模的电磁爆发,否则普通情况下,虫洞计算模型有抗扰冗余度,不可能出现异常解。”
他们一边探讨这些没有结果的问题,一边往“跃进”号方向前进。很快,他们看到了“跃进”号的第一块碎片,然后碎片越来越多,沿着碎片一路前进,他们看到已经成为一堆残骸的“跃进”号。“跃进”号本身不是适合硬着陆的空间飞行器,它载有空间火箭推进设备,但那一瞬间显然来不及运用这些设备进行着陆了,于是所有的机体都碰撞到坚硬的2376上,分崩离析。但它依然有一些舱室是整体设计的,虽然机体瓦解,那些变形严重的舱室却依然完整。兰斯洛特明显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他从驾驶舱里取回了飞行的黑匣子。“这是最重要的分析数据。”他对凯伦说,他的电子屏幕上模拟出一张帅气的笑脸。“我的电脑可以扫描它,并且做一个备份。”他把黑匣子放入自己的体内。现在他还无法彻底读懂这些数据,等到救援小组抵达之后,他会把黑匣子交给他们。
凯伦试图寻找到一些可供生命延续的物资,最重要的是氧气和水。更确切地说,只要有水就可以。电离水需要的能量可以通过阳光来获得。这颗星球表面应该没有水,所以她必须尽可能地搜集到更多的水。坚持四十八小时虽然不是问题,但万一救援来得更晚呢?在医疗舱里,她搜集到两支固态水。一般一支可以使用一天,加上她自己随身携带的两支,差不多可以坚持九十六小时。当然她还可以节省点儿用。“跃进”号本身只是穿梭飞船,它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虫洞,本来载着她是要前往五百光年以外的星球,偏偏中途出了事。
已化为残骸的“跃进”号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白色的飞船碎片是这颗黑黝黝的星球地表上非常刺眼的存在。
“这颗星球上会有生命吗?”她问兰斯洛特。
“目前看来,不可能存在,至少地表上不可能存在,我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痕迹。”兰斯洛特谨慎地回答,突然他停了下来,似乎在聆听什么,“等一下……探测小组A、B返回信息了!等我解析出来。”兰斯洛特读取探测小组传回的数据,“返回数据显示:行星2376的两极直径为2080千米,赤道直径为3550千米,这个尺寸真奇怪。这颗星球比月球还略小一些,但赤道部分显得非常臃肿。还有,它的自转轴和公转平面夹角为3度。这更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看样子我们等不到日出了。”凯伦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失望。这些数据意味着这颗星球类似天王星,是“躺”着旋转的。它始终一面朝向中心的恒星,承受着恒星的辐射,而另外一面,则几乎从来不见天日。
兰斯洛特继续道:“还有,2376上没有大气,但奇怪的是,A组在南极检测到了氢光谱,似乎意味着那里可能有水。当然,这不代表就一定有生命。”
“有没有恒星的有关数据?”
“很少。恒星8738距离这里大约是3000万千米,恒星的体积大约是0.2个太阳大小。就这么多。”
“这些数据对我们意义不大,兰斯洛特。我们也许该想一想,在何处可以落脚休息?还是就待在这个光秃秃的地方?”
“我建议就待在原地。因为‘跃进’号残骸可以为救援小组提供一个醒目的地标。况且,‘跃进’号怎么说也算是一个避难所。”
“但我希望去南极看看,那里似乎存在着水,我不知道……”
她没有说下去,因为她看到兰斯洛特举起的手臂,那好像是一种警告信号。“探测组C发回预警,有一群物体从北半球沿着地表朝这个方向运动。速度很快,大约每小时三十千米。”他把C组的探测数据显示在自己的“脸”上,凯伦看到一群三角形正在飞快地赶往这边,大约几十个,飞速靠近,屏幕显示大约三十分钟后,这群三角形就可以抵达“跃进”号所在的位置。凯伦瞬间紧张起来。
“这颗星球上有生命!能确定是什么样的生物吗?”
“不能。但也许我可以调集探测C组进行俯冲摄像。”兰斯洛特看着凯伦说,“如果情况异常,我们最好离开这里。”
三、生 物
他们开始尽可能地往南极区撤退。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逃命。目前还不清楚对方的动机,所以一切都以最坏的可能做打算。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凯伦爬到了兰斯洛特的背上。兰斯洛特的行动速度大约在每小时十千米,比凯伦的步行速度快一倍。而且兰斯洛特依靠高能电池驱动,可通过光能实现二次充电,相比之下,凯伦随身携带的水资源则几乎是不可逆的。按照计算,他们原本可以跑到五千米之外,可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并没有跑远,而是停在两千五百米之外,观望着即将到来的不速之客。
很快,夜视仪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些黑点,在“跃进”号白色残骸的背景衬托下显得异常醒目。它们抵达之后几乎没有停顿,就开始在白色的残骸周围忙碌着。但看不清它们究竟在做什么。
“探测C组在哪里?我看不到细节。”凯伦问兰斯洛特。
“C组在一千米的上空,正在下降,预计三十秒后开始摄像。”兰斯洛特回应道,“但预计C组不能坚持多久,它本身的设计并不适合进行遥控操作与大数据传输。大约六分钟整个C组的飞行电池就将消耗殆尽,然后它会坠毁。”
“让我们先来看看情况。”凯伦凑近兰斯洛特的“脸”,三十秒后,C组开始把图像传输过来。黑色小点现在终于变得清晰了。
是蚂蚁吗?确切地说,它们应该是一种奇特的机械体。这些生物的躯干内透着红色,背部一道道褶皱,反射着暗淡的光线,下面由四条细长的腿进行支撑。但它们的前爪却是类似螳螂一样的切割器,嘴部犹如蚊虫一般,时不时可以看到有一种火花闪烁着。它们的头部有一个旋转着的圆盘物,其作用是探测还是沟通,目前还无法判断。这些生物成群结队地攀附上“跃进”号,利用它们的利刃,像切面包片一样把“跃进”号一块块瓦解,仿佛一群土狼在分食一头大象的尸体。 “这不是智慧生物,这是机械生命体。”兰斯洛特肯定地说,“如果存在机械生命体,就说明这颗星球上一定有高级智慧生物。只有高级智慧生物才能制造和控制机械生命体。”
那些蚂蚁的动作显得非常娴熟,后面的事情更加不可思议。它们把“跃进”号粉碎之后,在凯伦看来,又开始一种重组。它们用焊接的方式开始重新拼装那些碎片,似乎任何一小片碎片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它们在搭积木吗?凯伦心里升起一个大问号,它们要利用“跃进”号制造什么?眼下还看不出来。这时候兰斯洛特的“脸”熄灭了。探测C组的电池耗尽,估计正在坠毁。
凯伦扫兴地拍了一下兰斯洛特的“脸”。片刻她醒悟过来,“对不起,刚才扇了你一耳光。”
“我知道人类对出现故障的电子产品会采用这种特殊修复方式。”兰斯洛特并不生气,自我解嘲道。
随后,兰斯洛特和凯伦就只能靠夜视仪远远观望,他们曾经想靠近一些,但那些生物头顶的天线状的物体是不是雷达呢?他们会被蚂蚁探测到吗?蚂蚁能粉碎“跃进”号,自然也可以粉碎他们,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那些白点和黑点全部消失,他们才敢直起身体。
他们刚要讨论是否该继续回去,兰斯洛特像是觉察出了什么,他提醒道:“注意你的脚下。凯伦。”
凯伦低头,发现这里的地表与之前的截然不同。这里出现了一个平面,仿佛有一片平整的金属片隐藏在那些凹凸不平的地表之下。她和兰斯洛特沿着这块地表走了一圈,丈量了一下,这个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竟然几乎一样,都是五十米。换言之,一个两千五百平方米的纯平表面在他们脚下。这究竟是2376的真正地层表面呢,还是某种特殊的构造?它看上去根本就是人工产物。
无论如何,现在他们开始觉得2376有点儿不那么自然了。不管是上面的生命形态,还是脚下的特殊地表。
“这里仅仅就是一个平面,而且——”凯伦用脚踩了踩地表,“没有吸附力。换言之,它与周围地表不同,这无法解释通。”
“如果……是起降平台呢?”兰斯洛特突然问道,仿佛为自己的看法找到了一个证据,“既然不是天然的,那只能是高等智慧生物创造的。它们可能会有飞行器。”
但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探讨这个猜测,因为他们更关心“跃进”号的情况,于是他们暂且忽略了地表的问题,警惕地慢慢往回走。等他们回到“跃进”号所在的位置时,不由惊呆了——什么都没有了,“跃进”号的碎片,一星半点都没有剩下,仿佛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坠毁事故。如果不是兰斯洛特记录下了位置坐标,他自己都无法相信“跃进”号曾经在此存在过。而且,探测C组也没有了踪影,如果它确实坠毁了,也应该有残骸。但很快他们想到,如果“跃进”号能够被蚂蚁们搜集,探测C组也有可能被它们带走了。
“是谁在控制这些机械生命体,它们又有怎样的目的呢?”这些问题,即便凯伦问兰斯洛特,他也无法回答。“这些机械生命体显然不可能是自然进化出来的,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当前的目的是什么。要找到真相,只有一个办法。但我必须提前说明,这和我们目前的处境不符。我们目前只要等待救援,不需要节外生枝。”
“如果救援飞船抵达,他们将会释放A-Z救援组,在全球范围内用二十六个飞行器搜索我们。”凯伦看了兰斯洛特一眼,“所以我们还用得着担心吗?”
“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全球信号。可是……”
“人类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见识更多的奇迹——这是老师教给我的。”凯伦肯定地说,“所以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方向。”
兰斯洛特知道凯伦在等待他的赞同。“既然你坚持,那,往北走。”
四、 往 北
要前往北半球地区并不难,难的是,究竟要走多久才可能有收获?距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算“跃进”号坠毁的位置已经非常接近赤道,但即便从赤道出发走到北极点,也有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如果探测A、B组的数据正确的话。所以步行一千五百公里根本不现实。一刻不停地行走,也要一百五十小时。这段距离,就算兰斯洛特背着凯伦前进,也非常勉强。它将耗尽凯伦所携带的所有生命水。
“我们不需要走到北极,就应该所有发现。”兰斯洛特经过一番计算后斩钉截铁地说,“‘跃进’号从坠落到现在,最多也就三个多小时。假设‘跃进’号一坠毁就被发现,那蚂蚁们的反应时间也就是这三个多小时。根据它们的行动速度,能够初步判断出它们出发的位置,应该距离这里一百二十千米左右。因此,我认为我们走上十二小时,就会有所发现的——也就是距离北极十分之一的路程。”
这是一番令人信服的分析,所以凯伦信心倍增。从这里过去,不需要二十四小时,就能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凯伦觉得完全没问题,但兰斯洛特还是坚持要求背负她。谁也无法预测可能会遇到什么,因此宝贵的水资源能省则省。尽管他可能会有额外的电力开销,不过,当抵达另一面时,他背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充分吸收光能来恢复电力。
一路上,凯伦都在琢磨那些蚂蚁的来历。
“如果说它们真的是受更高级的智慧生物的控制,那它们本身也就是一种工具,类似兰斯洛特你,对不对?”
“是的。”兰斯洛特边走边答复,“它们仅仅是一种受控的机械而已。我甚至怀疑它们装载有摄像头,这样更高级的智慧生物便能看到一切。”
“可这个星球的条件太严酷了,并不适合高级智慧生物生存。”
“这正是我们想要去探索究竟的原因。事实上,我比你更想了解这里面的内幕。因为我的电脑里有一个学习模块,它的职责是在遇到未知的、不符合现有逻辑的星际事件时,去探索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数据未来将传输回总部,无论我们是幸存还是毁灭掉,都会作为宝贵的资料保留下来。”
凯伦诧异道:“我从不知道你有这样的功能!”
“这部分功能并不需要宇航员了解,它在设计之初就加到了系统里,是属于我们的固有属性。”兰斯洛特显得非常平静,“你是否记得机器人的三定律?” “我当然不会忘记。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你的记忆力惊人。”兰斯洛特夸赞道,“正是为了达成第三条——机器人应当保护自身的安全——我们的身体里被加入了学习模块,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会与远程数据库联网。其实对于机器人来说,首先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才有可能协助人类脱离危险。换言之,为了达成第一定律,机器人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的同类们与很多宇航员一起出生入死,他们向总部的数据库传回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信息,那些都是在与人类一起面对自然或者外界挑战时学习到的。制造我的时候,就把这些智慧集成进来。在陌生的外太空,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需要团体的智慧,拯救人类也拯救我们自己。”
凯伦听得连连咋舌,“那你算是已经去过很多个地方、阅历丰富了!”
“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兰斯洛特很谦虚地回答,“不过现在的情况不在预装数据内,它们是未知的。在保护好你的前提下,我有责任去弄懂它们。”
当他们抵达赤道的时候,计数器显示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个小时——这当然是以人类时间计算的。在兰斯洛特的帮助下,他们已经前进了三十千米。在赤道区域,他们横跨在晨昏线上,他们的背后,是黑夜,而在他们面前,行星2376的太阳露出了第一轮光弧。这里没有大气,没有地球上那种朝霞——也就只是光,从地平线上露出的这道光芒并不特别刺眼,在防护罩下,凯伦觉得它显得更暗红一些。
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任何异常,但兰斯洛特还是提醒凯伦要注意观察,他的脚部安装有震动传感器,可以探测到地面传来的震动,但这个设计当初仅仅是为了防止地质灾变的,所以用来判断机械体的运动时显得很不精确。进入北半球地区,他们的警惕性就俨然上升了一个等级。没有探测C组,能供他们分析的数据极其匮乏,更谈不上预警。
他们在晨昏线上休息了一会儿,凯伦作为人类,并不具备机器人那样的体力,她必须用睡眠来缓解疲劳与惊吓。在她的宇航服内,有补充身体能量所需要的液态食物。然后一种音乐响起来,安定心绪,同时释放出阿尔法波,凯伦很快进入深眠状态。兰斯洛特负责警戒,在这个区域,他没法有效充电,他必须尽快抵达更高纬度的地区,才能获得充分的太阳能。
兰斯洛特趁着凯伦休息的这段时间,对所有传感器进行了一次检测。电力差不多消耗了三分之一,基本还算正常,机械系统状况良好,影像系统运转无误。不过,他看到了一项指标处于递增状态,那是电磁辐射超标量在增加,当然还远没有达到危险值。在北半球地区有更多的恒星辐射,2376没有电离层,辐射量有所增加也不足为奇。所以,他决定不去在意它。
五、 劫 持
利用阿尔法波进行睡眠的效果非凡,短短半小时睡眠就相当于人类的日常八小时休息时间。凯伦醒过来之后,感到精力已经恢复了许多。头脑清醒之后,她自然开始思考更多的一些问题。首先,总部的救援分队不知道是否已经整装待发,在检测到位置信标后,二十四小时内必须要实施救援行动。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救援抵达,那么她当然应该在安全区域等待施救。但眼下,她正要前往一个未知的世界,如果那些生命的确带有敌意,首先遭遇到危险的便极有可能是救援组了。她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采取保守策略,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好奇心便占据了上风。
于是她越过赤道,继续和兰斯洛特一路北上。脚下的地表开始变得愈发坑坑洼洼,有一些尖锐的凸起,甚至很多地方就像冰激凌一样,被无形的手捏起了尖角。这颗星球北半球的地表仿佛经历过剧烈的运动,而南半球却相对平缓得多。不过越往北走,兰斯洛特背部升起的太阳能板就能吸收到更多的太阳能,他的电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危机。有时候兰斯洛特甚至会小跑上几步,来避开那些冰激凌尖角。
到目前为止,他们依然没有看到蚂蚁们的痕迹,它们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地表如此坚硬,也不会留下什么线索。在行走了大约四个小时后,依然是这样的情况,以至于兰斯洛特在考虑是否应该放弃。也许他们根本追踪错了方向?那些蚂蚁的行动速度如此之快,说不定,绕了一个圈,它们又回到南半球去了?但它们那么做又有什么依据?疑问在兰斯洛特和凯伦心里越聚越大。
就在他们准备停下的时候,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移动的黑点。在8738的红色背景下,它们穿行在高低不平的地面,黑点时而上时而下,仿佛穿行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丛中。是被发现了吗?兰斯洛特和凯伦紧张起来。
“它们应该是朝着我们过来了!”凯伦本能地开始往后撤退。但是他们的速度又如何能与蚂蚁们相比?
所以兰斯洛特放弃了。“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以我们的速度也不可能逃脱。我认为还是待在原地比较好。遇到陌生生物时,逃跑只会带来更快的毁灭。我想它们也不了解我们,我们以静制动。”
大约才过了十分钟,六只蚂蚁就把凯伦和兰斯洛特团团围住。它们的确是纯机械的生物,半人多高,从体积上说,并不足为惧,但蚂蚁们从来是以数量取胜,量变就能带来质变。即便是大象,也敌不过为数众多的蚂蚁。它们面目狰狞,头上的天线在不停地旋转,或许它们此刻没有取胜的把握,正试图招呼同伴?兰斯洛特严阵以待,他与凯伦背靠背,他的后视探头也时刻关注着凯伦面前的那几只家伙。如果这些东西胆敢侵犯,他一定会把它们撕碎。从体型上看,兰斯洛特不会输给这些蚂蚁。
眼前的蚂蚁开始徘徊,它们挥舞起前爪,凯伦的心脏仿佛要跳出来。那些利爪的锋利她是见识过的,连“跃进”号都能瞬间切割,更不用说她的血肉之躯。她高度紧张地注视着面前的那几只家伙,也许下一秒它们就会扑上来,她试图找到对策,但脑子里空白一片。
大约僵持了几分钟,蚂蚁们甚至用利爪敲打宇航服的外壳,但看上去它们只是试探了几次,依然没有进攻迹象。相反,几只蚂蚁开始聚集在一起,它们头顶的圆盘旋转着,却不理睬他们。兰斯洛特和凯伦好像被冷落了。这下他们两人反而百思不得其解了。 “所以,你认为它们应该没有任何高级智慧生命控制?”兰斯洛特说道,“我们目前探索的区域太小,还不足以覆盖整个2376。也许那些生命就隐藏在星球表面以下。这当然是极有可能的。不过,它们如果不想与我们见面,我们也绝对看不到。”
“你是否相信宇宙里,会有纯机械生命生活于此的星球?”
“这的确有些超乎想象,正如我兰斯洛特不可能通过自然进化产生。我依据数据进行推理,而不是依据文学作品。”
“我认为有可能。”凯伦突然变得很兴奋,“看到那些白蚂蚁了吗?我认为它们比黑蚂蚁优越,而且黑蚂蚁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把这些白蚂蚁奉为首领或者说领导者。这是在自组织现象里的角色升级,也是一种群居的智慧吧。但我不确定‘跃进’号碎片拼凑的蚂蚁在什么地方显得更优越。不会就因为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这颗星球上只有黑蚂蚁,那么这些机械生命体从何而来呢?进化必须有一个源头。”
“这种问题很容易解释。比如,可能创造者创造了这些生命,然后它离开了,剩下这些生命自行进化,自生自灭。这未必有明确的目的。也可能是一次意外事故,遗失了这些机械生命在这颗星球上,于是它开始自我成熟,并不断创造出同类。而且,它们可以进化到拥有智慧,如果说驱动程序本身设计了针对环境的学习处理能力,那么就能在实际过程中发挥作用。兰斯洛特你也是,你不是可以通过学习模块提升自己的泛型数据库吗?”
“它们可以算是一种生命形态,但是,按照正常进化,它们就应该像地球蚂蚁那样,实现一种社会化组织架构,分工劳动。可它们并没有。它们虽然是机械生命体,却依然处于病毒式生长的初级阶段,只是在拼命地复制同类——这正是我最想知道的:一种生命体拥有技术智慧,却没有进化到社会化阶段。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它们要那么做?”
“如果它们的DNA里就只有这个生存目的呢?为了生存而不断繁衍。”凯伦猜测道。话音未落,她就看到一只正在采矿的黑蚂蚁似乎出现了故障,它摇摆了几下,就直接趴在了地上。这时候几只蚂蚁围拢过来,伸出前爪在那只故障蚁身上敲打。凯伦以为它们试图救活它,但很快,它们就把那只故障蚁切割了,它变成了重新组织的原料,有关它的一切将重新开始。
“暴力!它们完全没有任何社会性!”凯伦叫道,“它们只有生存并复制这一个目的。”
她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蚂蚁按照几何级数疯狂增长,它们并不是人类,它们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所以它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整个星球被大量的蚂蚁所盘踞。整个星球会变成一个蚂蚁团。这时候,蚂蚁之间将会出现生存竞争,并开始自相残杀。从道理上说,这是最简单的法则,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行之有效。但是她自己又开始否定这个念头,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情况呢?比如,是有人饲养了这些蚂蚁,让它们在这里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运输一部分走,以确保种群的数量不至于过大。总之,必须有一种方法来保持平衡,否则演化就会逐步失控。
七、迁 徙
尽管凯伦一直在思考蚁群的问题,可还是被兰斯洛特突然打断了,他指着那些蚂蚁说:“那是怎么回事?”
凯伦看到那些蚂蚁仿佛瞬间被施展了定身法,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然后仰起头望着天空。更确切地说,它们似乎在看着恒星8738。顺着它们的视线,凯伦看到恒星8738上出现了一道圆弧,一开始只是淡淡的影子,但很快,圆弧仿佛被一只手捏起揪了出来,成为一道笔直的光,远远超过8738的表面亮度,然后又重新回落下去。这时,凯伦的耳机里出现了难以承受的重大干扰声,如果不是服装帮她屏蔽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干扰,恐怕这声波早已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这是8738的一次小型日珥。
兰斯洛特和那些蚂蚁就没有那么幸运,它们瞬间麻木了,一动不动,甚至连兰斯洛特的脸也变成一片雪花点,然后啪的一声关闭了。兰斯洛特身上的指示灯熄灭了,凯伦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脑子一片空白。她去按他的手动复位开关,没有丝毫动静。兰斯洛特仿佛变成了生锈的铁皮人一般,一动不动。所有电子通讯都失常了。她看到蚂蚁们也都是同样,变成了僵硬的尸体。
她顿时感到绝望塞满整个心室。就因为一次小型日珥吗?兰斯洛特和蚂蚁们都被摧毁了?接下来该怎么办?一堆生命体——尽管是机械的——变成了尸体,她只能独自去面对新的考验了?凯伦深深呼吸,以免心绪混乱,过快地消耗氧气,毕竟她经过宇航员培训,知道在最关键的时刻务必要控制自己。
几分钟后,她听到一些声音,接着是一些闪烁的光,然后是兰斯洛特初始化的声音,只听见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刚才系统中断了2分46秒89毫秒,我要重新校对时间。”
凯伦看到同伴死而复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子扑到兰斯洛特的身上,“真快吓死我了!你没事就好。”然后她看到那些蚂蚁也逐渐复活,从僵硬状态恢复正常。不过,有一些蚂蚁可能确实损坏了,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被重新切割组装。所有一切都按照流程化办。
兰斯洛特开始检测自身状态。数据都在慢慢恢复,但他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辐射指示器记录到的数据超过了最大量程。”他对凯伦说,“虽然实际设计时有百分之五十的冗余量,但超过最大量程的情形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意味着什么?”凯伦有点儿不解。
“意味着差点死亡。”
他们并没有时间去庆祝这次复活,也没有时间去做深入的讨论。这一切很快就被打断了。蚂蚁们纷纷从地表下钻出来,它们汇集成一股洪流,开始往赤道方向涌去,那些尚未被组装完成的半成品蚂蚁就这样被丢弃在原地——本来它们要被安排吸收恒星的太阳能,然后灌注生命程序,但现在看来,同伴放弃了它们。几十只白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接触,然后朝着兰斯洛特和凯伦围拢过来,它们举起自己的前爪,但并非要切割他们,只是夹住兰斯洛特和凯伦,把他们抬起来,然后迅速追着大部队方向而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凯伦大声说,蚂蚁的力量如此巨大,她无法挣脱。 “它们受到了惊吓,”兰斯洛特推测说,“它们并没有那么高的智慧,无法理解临时性电磁阻断这种现象,就好像古文明对日食感到恐慌一样。”
“那它们究竟要带我们去哪里?”
“无法判断目的地,也许它们还有其他的基地。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它们将朝向赤道移动甚至将越过赤道。这样8738的电磁辐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了。”
仿佛一场暴风雨将要来临,蚂蚁们开始了它们的迁徙活动。一个宽度几十米的方阵朝着赤道移动。以它们的速度,一个多小时就够了。
很快,它们抵达了赤道,但是它们没有停止,以每小时三十至四十千米的速度继续挺进。
“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凯伦。”兰斯洛特说道,“还记得刚才我一直质疑它们为什么没有社会化劳动结构吗?如果它们是按照病毒式方式增长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估算出它们历经的繁殖代数。如果所有的蚂蚁都在这里的话,我估计它们接近一百万只。按照几何级数,要达到这个数字,只需要经历二十代就可以。”
“那说明什么问题?”
“我们刚才看到过它们的复制速度,如果不考虑吸收太阳能的时间,大约半小时能繁殖出一代。因此,繁殖二十代只需要十小时。”
凯伦沉思了一会儿,“那似乎是‘跃进’号坠毁的时间?”
“正是这样。我的推理告诉我:‘跃进’号坠落的时候,有可能这些机械生命才刚开始。你不觉得奇怪吗?”
兰斯洛特越来越有点儿神经过敏了,凯伦想。难道这些生命是由“跃进”号带来的?她觉得这个念头太荒唐。可她真的没有办法想明白这里面的来龙去脉:“星球2376既然有编号,那么说明它在数据库里已经存在很久了,所以在上面演化出生命并非不可能!它们也许本身就是一个种群,在这里存活了很久,而复制同类,可能只是偶尔为之。”她只能这样回答兰斯洛特。凯伦特别强调了“偶尔”这个词。否则,按兰斯洛特的计算,这颗星球上早就是蚂蚁为患了。
她感觉脑细胞累得够呛。
八、求 生
终于,迁徙的洪流停止了。凯伦和兰斯洛特也被白蚂蚁们放下。这趟旅途只用了两个多小时,他们就从北半球穿越到南半球。8738的光已经无法照射到这里。但蚂蚁们红色身体中的能量把这个世界点缀得很亮堂。很快,凯伦认出了这个地方。她看到了那个平面,就是兰斯洛特所谓的“起降平台”。蚂蚁们开始会聚在周围。
“也许那个高级智慧生命要出现了。”兰斯洛特冷冷地说。究竟是从天上还是地下呢?或许这颗星球的生命谜团就要解开了。
可尚未看到奇迹,8738的日珥再次爆发了。与刚才产生阻断性电磁干扰的情形不同,这次,8738日珥所爆发出的电子流直接向行星2376激发而来。短短几分钟后,它就直接击中了2376的北极。这是一颗恒星输出的能量啊,这股电流迅速地进入2376的内部,然后因为内部物质的导电性开始流动,集肤效应下,电流汇聚到地表附近,形成了一个大环流。地表开始发热,2376的地表慢慢变得柔软,直至融化。
当然,凯伦、兰斯洛特和蚁群是看不到这些的。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北方的地平线开始模糊并翻腾,仿佛海啸一般,朝这边席卷过来。这会儿,凯伦倒是真的希望有什么高级智慧生命来拯救他们。她感到脚下的地面温度开始上升,而且变得黏脚。
蚂蚁们开始行动了。它们形成一个100×100的方阵,爬到起降平台上,第一层叠满后就是第二层,然后第三层……它们的身子轻盈,但是机械力量足够大。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关节彼此互补,刚好能形成一种框架结构,每只蚂蚁构成一个框架节点。
白蚂蚁们开始推搡着兰斯洛特和凯伦,“它们要我们向上爬!”兰斯洛特明白了蚂蚁们的意图,对凯伦说。“海啸过来了,我们要爬上去!融化的地表温度将是非常高的,只要8738的日珥还在继续,它将持续沸腾!”于是,根本来不及多想,两人沿着蚂蚁搭建的框架,持续向上。更多的蚂蚁继续把脚手架往上搭。
当这个区域的地表彻底融化时,起降平台开始飘浮在地表上,就好比一艘大木筏,有些来不及上去的蚂蚁被涌来的“浪头”席卷了,很快它们的身体就被“浪头”融化掉了。唯独起降平台不受炙热金属浪潮的冲击,它在金属海洋上飘移不定。兰斯洛特和凯伦已经爬到快五十层的地方,远远望去,视力所及是一片浩荡的海洋。
这时候,凯伦终于明白影响“跃进”号虫洞穿越的那股干扰能量的来源。巨大的空间电磁振荡在8738和2376之间释放着。同时,她也明白为什么2376的两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那么大。至于刚坠落时看见的那种地表为什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她也想起来了,那褶皱,不就是一层层波浪的样子么!
起降平台无法承受那么多的重量,开始慢慢下沉。底层的蚂蚁被海洋吞噬、溶解,然后第二层牢牢抓住升降平台的侧面,重新取得一个平衡。就这样,一层层被溶解,一层层被替代。“我们还得继续向上!”兰斯洛特用尽力气推着凯伦,她快要体力不支了。但此刻唯有继续攀登向上,才有希望。兰斯洛特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把凯伦向上顶,防止她掉落到框架之外。
渐渐地,起降平台上的蚂蚁已经所剩无几,只有最后两层了。很快,底下的那一层随着起降平台的起伏也被海洋所淹没了,就剩下最后那一层蚂蚁了,其中就包含有几十只“跃进”号残骸构成的白蚂蚁。蚂蚁们开始重新搭建,它们缩小阵形,然后重构一个脚手架,让白蚂蚁和凯伦他们盘踞在最上端。最后,黑蚂蚁几乎都被吞噬了。但是白蚂蚁却安然无恙,甚至有几次白蚂蚁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但它们居然从“浪头”中突破出来。
这个原本是固态地表的星球变成了液态地表的星球,并且让一堆生命处于危难之中。但是这毕竟不会持久,8738的日珥终于消失了,失去了电流,液态地表开始慢慢降温,并恢复固态。这个过程其实比想象中迅速,完全不同于地球早期的那种地表冷却。起降平台一开始还像一叶轻舟那般在惊涛骇浪中飘摇,但是短短几分钟之内,浪就小了,很快起降平台就以一个简单的姿势稳定了,也许距离原来的位置漂移了一段距离,也许没有,已经没有人知道。大地如同重新洗牌一样,又变得一望无垠,只有最后扩散的那些“涟漪”能证明大地曾经像海洋一样波动过。 尾 声
兰斯洛特和凯伦从鬼门关走了一回,之前的疯狂攀登让凯伦整个人几乎虚脱,她直接躺在升降平台上。兰斯洛特单腿跪在那里,检查她的情况。由于剧烈的运动,氧气消耗极大,固态水也已消耗了一大半。但万幸的是,她毫发无损。
仅存的几只黑蚂蚁和几十只白蚂蚁在起降平台上又逗留了一会儿,仿佛在最后确认兰斯洛特和凯伦的安全。很快,它们朝起降平台望了最后一眼,便不再留恋,踏上尚有余温的大地,开始朝北半球方向出发了。
“它们要去哪儿?”看着那些红色的背影渐渐消失,凯伦问道。
“北半球。它们又要开始复制同类了。”兰斯洛特的视线重新回到凯伦身上,“我现在相信,这个星球上没有更高级的生命,只有它们。”
“你能想明白整个事情了吗?”
“我想是的。它们必须不断复制同类。因为在这个星系里面,日珥的袭击是周期性的,所以它们的生命也是周期性的。只有依靠庞大的数量,它们才能保持自己种群的存在。它们无法进化,因为没有时间。这时候病毒式复制是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也许是想到了它们的命运,凯伦有点儿神伤,“那它们就只能这样生存下去?”
兰斯洛特点点头,“除非它们的种群真正达到一定数量,能抵御自然的天谴。正如人类的祖先,要能克服自然的困境才行。不过它们目前还为时尚早吧。”
“那些白蚂蚁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它们能抵御这个星球融化的‘海洋’。这是因为‘跃进’号飞船材料的高耐温特性。这些碎片给它们留下了最好的生命物质。”兰斯洛特补充了一句,“按照进化论,突变会造就适应者。也许以后它们再也不必担心灭族的风险,整个种群会繁荣起来。”
“我并不认为它们是无意识的。”尽管气喘吁吁,但凯伦依然赞叹道,“我从未见过这样一种生命,如此执著。明白吗?”
“是的,它们为了生存而齐心协力,把对生命的追求作为程序的一部分灌注进去。它们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复制同类。”兰斯洛特突然想起了什么,“而且,它们尊重生命,它们只利用残骸进行复制,却并没有对我们下手,我们反而成了最后的幸存者。因为我们身上有活跃的电子能量。在如此可怕的环境下,这颗星球上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存在都是极其不易的。”
凯伦依然怀念刚才的一幕,说:“所有的一切都有答案了吗?”
“差不多吧。不过,我更担心的是现在似乎又回到了我们刚坠落时候的情形!”
但兰斯洛特的担心是多余的。天空中很快出现了一道闪光,空间仿佛被撕裂了一样。一艘白色的救援飞船出现了。随后他们看到了二十六道光芒。探测组A-Z发射了。很快,凯伦的耳机里响起了声音:“凯伦、兰斯洛特,如果你们还在,请立刻回答我们。”
“无疑,这是一个奇迹。”她躺在那里傻傻地笑起来,“我对他们的效率感到非常满意。”
后 记:
这篇小说在十年前就有了一个模糊的雏形,但直到今天才把它真正完整地表达出来。
有些东西,可以在一个人心里沉淀很久,甚至连自己都觉得这辈子恐怕没有办法希望成真,但也许某个瞬间,它就真的翻涌上来,变成了真实的东西。
所以,人应该有一些执著,当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看似平淡的时候,能有一种坚持留在心间。
十年前,阿来曾经对我说,我感觉你会写下去。之后的十年,我让他失望了,甚至我自己都绝望了,但今天,我终于可以回应一下了。
【责任编辑:姚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