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判断句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判断句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已的一此看法,如关于“是”为判动词还是指示代词的区分方法;副词是否表判断;“也”字的功能;判断句的活用等等问题,在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谈了一些自已的观点。
  【关键词】“是”字、副词问题、形式与语义、区分
  1 有关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1.1对“是”是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的区分
  1.1.1“是”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有时也用作判断句主语
  例句:(1)君曰:“以子言论,是贤君也,安可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韩非子·难一》
  (3)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例句(1)中的“是”字指代“中山国君”,例句(2)中的“是”字指代上文国君之言,例句(3)中的“是”指代前文“吾不能用早子,今急而求子”。三例中的“是”字都用作主语,为指示代词,并非判断动词。
  1.1.2“是”为判断动词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判断词“是”大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左右。
  但在上右汉语中已经出现了“是”为判断动词的用法。
  例句:(1)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国语·越语》
  (2)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但上古文献中这种现象是极少见的。
  汉代,“是”为判断动词的用法渐渐增多: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百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史记·滑稽列传》
  1.1.3怎样辨别“是”是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通过对多个例句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小规律,在这里探讨一下。
  (1)判断句中“是”前面另有代词作主语,则“是”为判断动词。
  如果判断句的主语是由一个代词充当,则不必要再用指示代词“是”来复指,那么“是”处,主谓语中间便是判断动词(系词)了。
  例句:①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②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③此早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
  上面三例的主语是代词“其”、“余”、“此”,“是”夹在主谓语之间,为判断动词。值得思考的是:“是”前有代词作主语,“是”后无谓语的情况
  例句:①君老欲无礼,此是矣。《晏子春秋·内篇谏》
  ②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史记·刺客列传》
  这里的“是”不能认为是判断动词,它代词的痕迹仍然很明显,可译为“就是这样的(事或人)”这里应理解为由代词向系词转化的过渡阶段,因为虽然它有代词的痕迹,但“是”前仍存在代词“此”、“我”,不过已经开始向系词过渡了。
  (2)判断向主谓语中间的“是”,前面有副词修饰,该“是”为判断动词
  古代汉语中代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因此,假如处于主谓语之间的“是”前有副词的话,那么该“是”为判断动词
  例句: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②此谓霣之者,皆是星也。《论衡·说日》
  ③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范缜·神灭论》
  上面三例,“是”前有副词“必”、“皆”、“宁”修饰,因此为判断动词
  (3)“是”处在一主一谓两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后无语气助词“也”,“是”则为判断动词
  例句:①甲乙是其名。《论衡·诘术》
  ②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③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世说新语·雅量》
  句后已无“也”字来加强判断语气,判断意完全由“是”来承担。
  当然以上三点辨别方法仅是一些方面。对于“是”是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应更深入的探讨。结合具体的例句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1.2判断句中的副词问题
  1.2.1必、亦、固、皆、乃、即、非等词是副词还是判断动词?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例句(1)可泽为:夺取项王天下的必定是沛公。
  例句(2)可译为:现在想要用先代君主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这一类。
  译为现代汉语时在必、亦、国、皆、乃、即、非后要添加上一个判断动词“是”。可见这些词并非判断动词,而是副词,用于判断句的谓语前作状语。
  1.2.2副词是否可以表判断的问题
  首先,副词“乃”、“即”、“则”,虽然有“便”、“就”的意思,但仍然只能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而不能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那样表示一种判断与被判断的逻辑关系。如去掉这些副词后这些句子仍然是判断句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公子扶苏
  梁父即楚将项燕;梁父,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其次,虽然“乃”、“即”、“则”等副词可作状语,但是仍只能充当状语这种次要成分,处于帮助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次要地位,不能直接对主语进行判断,表示判断与被判断的逻辑关系。
  最后,去掉副词仍为判断句。那这些判断句是谓语与主语的位置语序来表示判断关系,即直接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放在主语后面作谓语来表示对主语的判断,由于副词“乃”、“即”、“则”只起到帮助判断的作用,所以,没有这些词并不影响文言判断关系的表达。
  1.3“××者,××也”,“××,××也”是否用来判断   1.3.1“也”字的功能
  (1)针对主语而发具有的功能
  ①说明所属类别
  来伯,量丝鱼,吾将从之。
  ②评断
  背施,幸灾,民所弃也。
  ③表示预估
  亡邓国者,必此人也。
  ④说明情境
  冬,曹武公来朝,始见也。
  ⑤说明原因
  晋碎趁,畏其众也。
  ⑥说明目的或用意。
  齐候使炙仲年来聘,结艾之盔也。
  这些功能性质都是对主语的判断。
  (2)“也”搭配的主语和谓语的类型
  主语:①名词组:弓矢者,器也;我,御之上也。
  ②动词组:震,动也;不书香大夫,讳之也。
  ③形容词组:恒,久也;检,德之共出;侈,恶之大也。
  ④子句:公及戒皿于唐,修旧好也;公知晋,朝明君也。
  ⑤复句:诸候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息也。
  谓语:①名词组:弓矢者,器也。
  ②动词组:震,动也。
  ③形容词组:用于评断:不背平,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
  1.3.2“××者,××也”,“××,××也”是否表判断?
  首先,语气助词“也”用于直陈句末时,它的词汇意义都很“虚”,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能表示一种确认的语气,由于判断与被判断的逻辑关系不是用语气所能表示的,因此就算语气助词“也”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末尾,也不可能像具有实义的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那样,表示一种判断与被判断的逻辑关系。
  例句中去掉“也”其意思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判断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阳城人。
  我,子瑜友也→我,子瑜友。
  其次,只能表示舒缓语气的“者”更不能表示判断关系。
  最后“者”、“也”等只能帮助判断,只表示一种语气,不能表示一种判断与被判断的逻辑关系。
  1.3.3“××者,×××也”,“××,××也”的句子都是判断句吗?
  (1)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平?”《三国志·诸葛亮传》
  (2)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吕氏春秋·察今》
  (3)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4)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论贵粟疏》
  (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6)怀王欲行,屈平日:“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史记·屈原列传》
  (7)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8)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
  上面这些例子均为判断句,例(1)(4)的“者”字是语气助词,表示提示,例(2)(5)(8)的“者”字是代词,同它们前边的词组成“者”字词组,用作主语,也有提示作用。
  (9)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10)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11)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荀子·劝学》
  (12)晋国之忧可立俟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9)到(12)例,从表面形式上看,都是“×××者,××也”和“××,××也”的句子,但从内部成分关系看,它们都不是判断向,如:
  例(9)在主语“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之后有个语气助词“者”字,在句尾有个语气助语“也”字,但谓语是动词“谓”,“虞虢”是前置的宾语。
  例(10)的两个分句,分别在主语“功”“时”之后有个语气肋词“者”字,在句尾共用一个语气肋词“也”字,谓语是动词“成”“败”“得”“失”
  从语义来看,例(9)(10)(12)都为陈述句
  例(11)的前一分句,主语是“质”,谓语是形容词“美”,句尾有个语气助词“也”字;后一分句的主语是“所渐者”,“者”字是代词,谓语是指示代词“然”字,句尾有个语气助词“也”字,这是描写句。
  总之,判断句的确认不能简单地根据表面形式,因为典型的判断句形式都不一定判断句。
  1.3.4判断句的活用:用“××者××也”、“××,××也”式表法原因、比喻、询问。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我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句①的“割”“折”并非表示此时此刻正在施行这一动作,而只是说明“更刀”的原因。
  例句②是最典型的“××者,××也”判断格式,这里用来解释原因。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②气、水也;言,浮物也。《韩愈·答李翊书》
  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判断,只是一种比喻性的解释。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询句
  ①追我者谁也?《孟子·离娄》
  ②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何也?《史记·日者列传》
  形式上是疑问句,实质上是一种判断,对主语要求作出解释。
  (4)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内容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战”不是“勇气”,战争是靠勇气的它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庄缩的内容。
  2 小结
  对于上面几个问题的探讨可知;理解判断句不仅要从形式上来把握,还要注重语义关系,二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判断句,探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加以论证,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史稿》
  [2] 郭锡良《古代汉语》
  [3] 周秉钧《古汉语自学手册》
  [4] 孙钧锡《文方基础知识》
  [5] 吴仁甫《文方语法三十辨》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会干部在工作中很好的履行了学校党团组织的任务,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工提供了新的力量和活力。加强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对于完善和推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不断的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会干部;培养;方法  学生会干部是学校党团组织和辅导员的开展学校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会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使教学改革难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期刊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设计的开端,又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统领指挥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其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  1 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学生情况了解不够,高估或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当然不会理想;目标要求过低,磨灭了学生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对体育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体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标;体育意识  1 引言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中学教学大纲所要求培养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阅读的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那么,如何进行阅读训练并以此促进外语教学呢?我们试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最终培养学习者一种阅读习惯,使它们成为终身学习的受益者。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
期刊
【摘 要】文字是充满灵性的,而阅读是构成文字跳动音符的章节。一个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不完整、不完美的。阅读它不仅增长个人知识,它还促进个人的成长,提高其交际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去吸取更广泛的知识、去自由地进行人与人间的交流。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复杂化,人们要知道和处理的知识也就多
期刊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即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可以丰富人们的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添人们以古揽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通常在历史方面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自身修养,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对新课程的实施任务。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1 引言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
期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中物理教学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  1优选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能力  1.1开发智力。  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又在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学阶段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研究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英语教学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置于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抓住主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文化交际能力,把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意识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地为幼儿创设、完善了游戏环境,班内设有益智区、粘贴区、串珠区、编织区、泥工区、建构区、图书区,我们教师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了一些活动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是一种幼儿主动的进行探索与交往的一种小组或个别活动。设的目标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培养幼儿终身受益品质、习惯、能力、情感态度。我们坚持每天开展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