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解读历史——观陈志光的《古戏台》有感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戏台让人有震撼的感觉。
  首先是复制的力量,它让人们产生对近乎是无所不能的复制技术的可怕的感觉。在一个技术的、充满了工具理性的时代,复制的力量成为一种可触可摸、既真实又虚假的现实。对一个真实的古建筑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原样复制,代表了作者内心的那种孤注一掷的狂热和做到极致的凶狠。
  面对这个巨大的让人震撼的金属复制品,人们会产生一种相当复杂的感受:它是真实的,又是怪异的;作为现实的物质材料,它离我们如此之近;作为材料转化所产生的离间效果,又让我们感觉它是如此之远和令人恍惚迷离……
  震撼当然也来自细节,它的每一个细部,因为经过精心的锻造而变得丰富,这些带有历史体温和现场感的细节,一旦经过材料的转化,又变得冷冰冰的,它又让你断然抛弃关于回望历史时的那种怀古的幽情和感伤,去直面眼前不带任何表情的材料理性。
  然而,它真的就是一个仿古的,经过了材料转化的戏台。它的尺度关系和游离于原型和仿制品之间的关系一经成立,它真的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又是旧的;技术的,又是历史的”特殊场景,它可以通过容纳真实演员的表演,延续它的历史,让历史和现实、模型和复制、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等等在这里获得重新编码,并产生种种的想象空间和阐释的可能。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这样的,它要面对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问题;但是它的切入方式却不是非此即彼那样的简单和一目了然。一个历经沧桑的古戏台为我们敞开了它存在的意义;选择现代材料对古戏台进行复制出来的金属古戏台,又赋予了它一层意义;而复制后的金属古戏台面对当代生活的延伸,使它不同于其他的雕塑作品,它成为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是可以进入的,可以表演的,它在亦真亦幻中满足我们对于历史的想象。
  然而,它终究只是一个虚拟的“古戏台”,一个让我们震撼的“古戏台”。
  
  陈志光属于特立独行、不按规矩出牌的那种人。他的作品总是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当你看到他的某种作品的时候,你很难预测他的下一个会是什么。
  他最早的雕塑作品是那批蚂蚁,说明了他起步时的低姿态。蚂蚁们表达了作者那种对微小、琐屑的关注。一种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微小生物,一旦获得超常尺度的放大,会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明晃晃的不锈钢,仍然掩饰不住他肆意逆反的念头和一种近乎恶作剧的心理。大家知道,由于在城市雕塑中的滥用,不锈钢成为一种危险的,不被看好的雕塑材料,而陈志光由此开始,一直乐此不疲地采用不锈钢材料,特别是采用镜面的效果,这似乎带有一种刻意挑战的意味。
  那群不锈钢的大蚂蚁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展览以后,在2005年的上海“雕塑百年”的展览中,一批不锈钢锻造的演奏古乐的古装女子出现了。由动物向人物,特别是古装人物的转化,增强了陈志光作品的人文性。现代的材料和古装的人物,二者形成极大反差;作品的趣味也由蚂蚁的那种波普式的好玩,转向了具有历史感的内容。
  2006年10月,陈志光精心制作的“古戏台”在宋庄隆重登场,动物、人物都消失了,只有“物”还存在。这又是一个意想不到,古戏台的出现标志着陈志光创作的一个转折。如果说,他前面的那些作品还有试探、过渡的性质。古戏台让他在材料、观念以及他个人的经历、趣味之间找到了一种对应关系,同时,他的作品也因此更加充满了厚度。
  古戏台让人有震撼的感觉。
  首先是复制的力量,它让人们产生对近乎是无所不能的复制技术的可怕的感觉。在一个技术的、充满了工具理性的时代,复制的力量成为一种可触可摸、既真实又虚假的现实。对一个真实的古建筑用不锈钢材料进行原样复制,代表了作者内心的那种孤注一掷的狂热和做到极致的凶狠。
  面对这个巨大的让人震撼的金属复制品,人们会产生一种相当复杂的感受:它是真实的,又是怪异的;作为现实的物质材料,它离我们如此之近;作为材料转化所产生的离间效果,又让我们感觉它是如此之远和令人恍惚迷离……
  震撼当然也来自细节,它的每一个细部,因为经过精心的锻造而变得丰富,这些带有历史体温和现场感的细节,一旦经过材料的转化,又变得冷冰冰的,它又让你断然抛弃关于回望历史时的那种怀古的幽情和感伤,去直面眼前不带任何表情的材料理性。
  然而,它真的就是一个仿古的,经过了材料转化的戏台。它的尺度关系和游离于原型和仿制品之间的关系一经成立,它真的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又是旧的;技术的,又是历史的”特殊场景,它可以通过容纳真实演员的表演,延续它的历史,让历史和现实、模型和复制、生活和艺术、真实和虚构等等在这里获得重新编码,并产生种种的想象空间和阐释的可能。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这样的,它要面对许多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问题;但是它的切入方式却不是非此即彼那样的简单和一目了然。一个历经沧桑的古戏台为我们敞开了它存在的意义;选择现代材料对古戏台进行复制出来的金属古戏台,又赋予了它一层意义;而复制后的金属古戏台面对当代生活的延伸,使它不同于其他的雕塑作品,它成为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是可以进入的,可以表演的,它在亦真亦幻中满足我们对于历史的想象。
  然而,它终究只是一个虚拟的“古戏台”,一个让我们震撼的“古戏台”。
  以创造动物,特别是蚂蚁形象而著称的雕塑家陈志光,在2006年出人意料地创作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作品:《古戏台》。说其出人意料,是因为从蚂蚁到戏台,其间的距离实在是过于巨大。说其引人关注,则因为在当代艺术中,很少有艺术家像陈志光那样,花费巨资和长时间的劳作,把一个高780cm的古戏台,用现代的不锈钢,以手工的方法,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陈志光的蚂蚁作为艺术作品,还在一定的意义上符合传统的雕塑观念的话,那么这件《古戏台》则已经基本脱离了传统的雕塑范畴而进入到了当代艺术的行列。至少在艺术方法论上,《古戏台》让我们想起美国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作品。所不同的是,陈志光的《古戏台》包含着更多的人生和社会的哲理,耐人寻味和思考,而不像奥登伯格那样,只是通过放大和再造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表现它们的惊奇效果。另一方面,陈志光的《古戏台》对雕塑艺术的越界,也说明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是在现代形式主义之后,使艺术中的表现什么重新变得异常地重要。那么,面对陈志光的《古戏台》,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它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的最直接的回答是,陈志光表现了一个《古戏台》,一个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审美享受的独特空间和场所,或者换句话说,这个在今天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的古戏台,作为一个历史的遗存,它超越了曾经在它上面表演的演员和在它下面观看的观众的生命,顽强而又孤独地生存到了今天。所以我想,陈志光首先要表现的就是古戏台的历史意味,即它把曾经发生的一切以虚无的方式带到了今天。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当我们站在陈志光的《古戏台》面前时,都无法不想起在那个需要戏台来润滑社会机器运转的时代,以及在那个时代中生活和劳作的人们。另一方面,在古戏台作为器物和工具而被演出活动使用时,戏台只是一个被动的、不引人注意的存在者,演员才是整个演出活动中的主角、观众关注的中心,但陈志光的《古戏台》使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古戏台成了表演者、成了演员、成为观众关注的中心和焦点。这意味着,通过陈志光的艺术方法和观念,作为器物的古戏台建筑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象;作为承载演出活动的工具和物质形态的古戏台,转化为一种精神的形式和鲜活的历史文本。正是在此意义上,我认为陈志光的《古戏台》具有人生哲学的深度和历史学的广度,让人深思,耐人寻味。
  
  陈志光《古戏台》的另一引人关注之处是,它完全是用现代不锈钢的材料制造而成的,就其手工性的难度而言,它一点也不逊色于传统雕塑的技艺。不过,严格说来,这并不是陈志光关心的重点。这是因为在《古戏台》中,被陈志光精心处理过的不锈钢材料,主要还是为了突出古戏台自身的“表演性”、此在性和当下性。事实上,当陈志光让没有演员的舞台成为“演员”之后,也使所有在场的观众与不锈钢的古戏台一起,成了正在表演的演员,进而使历史在这种新的艺术活动方式中得到延续;与此同时,古戏台的原始意味,当它被现代不锈钢媒材包裹之后,也必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得以绵延和变异。
  在艺术方法上,陈志光的《古戏台》属于观念艺术的范畴,因为艺术家的思想和自由意志仅只体现在预先选择一个表现对象和材料的行为和观念上,而作品的意义则完全脱离艺术家的控制而由对象的性质(古戏台)和材料(不锈钢)特性的相互关系所决定。这一艺术方式的意义在于极大限度地保证了作品的独立性和意义的客观性,使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保持在几乎是零度的水平上。因为很显然,对于《古戏台》这件作品来说,它的意义正在于它在历史和当下独自展开的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这也大概就是以艺术方式解读历史遗存的特殊力量之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今的社会发展比较迅速,信息化环境成为了社会环境的代名词。对于信息化的环境而言,教学模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很多的家长都在担心环境的变化会对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现今的社会发展,而且能够对学生和教师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 探究  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而言,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进行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将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脑脊液测压引流(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CSFD)对降低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后截瘫发生率的有效性以及CSF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今后制订CSFD的围术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2月至2016年7月,153例Crawford Ⅱ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术。手术方式全部采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主动脉-髂动脉旁路技术、分段阻断主动脉、动脉管法肋间
目的 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模型小鼠肠道组织中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和Th2细胞因子IL-4表达的变化.方法 30只成年雄性NIH小鼠,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22只).模型组予以旋毛虫幼虫囊胞感染,每周测量小鼠体重,于感染后8周通过腹壁回撤反应(AWR)评分评估小鼠对结直肠扩张的内脏敏感性.感染后8周处死所有小鼠,取空肠、末端回肠、近端结肠和远端结肠行病理切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结肠肿瘤原位生长与转移的作用.方法 将40只BALB/C裸鼠均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分别给了低、中或高浓度EGCG(分别为5、10和20 mg·kg~(-1)·d~(-1)),观察对结肠原位种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结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以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利用网络的功能,整合、共享体育教学资源,在幼师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生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基本的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利用网上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关键词】幼师 体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