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咯咯咯”,吕植桐博士的电脑循环播放着一串声音。他所在的团队于广东惠州龙门县内的南昆山发现了新物种——南昆山琴蛙,不同于其他蛙类,南昆山琴蛙的叫声像是母鸡的“咯咯咯”,又有点像弹琴的声音,颇为神奇。
从本科到博士,吕植桐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整整9年,目前他主要研究生态学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态与进化。
南昆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因为其地处北回归线边缘,有茂密且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溪流众多,因此是最适宜蛙栖息的地方之一。据报道,中国原生蛙类有431种,南昆山就有31种。
吕植桐团队于2015年7月前往南昆山进行动物调查时,无意间听到有“咯咯咯”的奇特叫声。当时环境非常幽静,路旁是竹林,地面有水塘积水,下面还有泥巴。他们就默默地躲在水边,不断靠近,但也不敢走得太快,害怕惊扰到小动物。随着叫声趋于稳定,他们开始慢慢找寻这些小动物的具体方位。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一个清脆的鸣叫都是一种喜悦,仿佛在提醒他们自然界的神奇。
结果令人惊喜,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他们就找到了两三只琴蛙。它们身体很小,但是发出的声音清脆动听,不愧为“琴蛙”。尽管这些小动物全是雄性,研究调查的样本不够完整,但大家还是非常欣喜。找到了雄性,也意味着找到了种群分布的地点,后续的工作就能进一步展开了。
团队又继续寻找雌性琴蛙。“我们每隔一个月就去一次。夏季是它们的繁殖期,雄性为了吸引雌性,会不断发出一些很有特点的叫声,不过好像雌性都比较安静,不太容易找到。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某一天晚上,我们偶然发现了两只雌性。”提起这段经历,吕植桐脸上带着微笑。
团队有同学拍到琴蛙的照片没有细看,以为是习以为常的雄性。然而回程路上,大家在分享照片时,吕植桐猛然发现这个照片中的琴蛙没有黄色腺体,恰好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雌性。于是大家赶紧返回寻找,差点就错过这个找到雌蛙的好机会。
吕植桐说:“琴蛙一般是在下半夜活动,凌晨三四点,我们依然跟在它们身边拍照,留下很多有意思的瞬间,到最后才带着不舍去制作标本。可以说,我们的主要工作其实不是发现物种,而是记录,尤其是记录那些不经意的真实一刻。”
作为两栖动物,它们产卵量比较大,因此虽然“抱走”了几只,并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种群数量,也不会破坏它们原有的生态。之后,团队确定了琴蛙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继而评定濒危等级。它们一般栖息于潮湿的池塘、水坑、沼泽附近,这些地方往往伴随着丛生的杂草。琴蛙的分布也很广泛,团队也是东跑西跑,才能找到散落在山林水塘里的琴蛙。
“现在说起来,还要感谢琴蛙,它让我打开了新课题的大门,继而成为了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这份喜悦让吕植桐记忆犹新。他在博士论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新种类的蛙的生存情况及生物特性,同时通过不同种类蛙的比对,延伸到对蛙整个物种习性的调查研究。
除了南昆山琴蛙,吕植桐团队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珍奇小动物。早在2010年,已经有一些师兄师姐在粤西一带的鹅凰嶂附近发现了一种蛙,但当时囿于种种限制,没有加以研究。后来经导师提醒,吕植桐去了一趟鹅凰嶂,找到了这种蛙。“我们开始把它认定为‘小湍蛙’,后来重新确立了它的名目——‘云开湍蛙’。”
神奇的“中华湍蛙”和“逸仙湍蛙”同样是华南地区近岸岛屿特有的两栖动物。2015年,团队一起去了阳江的上川岛采到了湍蛙,但当时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品种。后来吕植桐团队成员偶然发现了网络上一些物种鉴定博主得到的新物种的图片,于是团队立刻派正在野外寻找“中华湍蛙”的同学迅速前往中山开展调查,发现正好和吕植桐采集到的毕业论文中写的湍蛙是同一种类,都属于“逸仙湍蛙”。团队于2017年发表了“逸仙湍蛙”的相关发现,随后也总结了对中华湍蛙的研究。
在吕植桐看来,生物研究并非只是发现和研究,与之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也有很多乐趣。
物种的命名方式,是生命科学和人文社科结合紧密的地方。物种名称一般用地名、人名、特征进行命名。“中华湍蛙”分布较广,数量较多,遍布中华,因此得名;“逸仙湍蛙”的发现地在中山五桂山附近,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用逸仙为名,是当地的一种荣誉。而琴蛙的命名更为别致,它虽然身体只有5厘米长,却能发出如弹琴一般悦耳动听的叫声,所以人们就亲切地称呼它为“琴蛙”。
物种科学这种理性知识的背后,也有充满当地特色和人情味的文化故事的一面。比如“四川湍蛙”的学名,音译是“蛮子”的意思,这和当地的历史习俗有一定关系。
对物种的拯救性保护,吕植桐指出,如果要提出保护方案,需要对当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证明这种生物只能在这一块固定的地区生活,或者证明这个地区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价值,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落实保护的诉求。
生物学、分类学属于比较低调的基础学科,发现新物种似乎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关联,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于科研,还是对日常生活。说不定在吕植桐所研究的某种蛙类身上会突然发现某种药用价值或基因,然后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引发一场巨大的变革和影响。
在两栖爬行动物发出奇特叫声的小小身体里,蕴含着许多科学家需要认真挖掘的魅力与传奇。琴蛙的叫声有什么具体的生物作用,对它的求偶和产卵是否有帮助?每年新发现的琴蛙物种是否有共同的具体特性,又为何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琴蛙虽然袖珍,却让科学家持之以恒地探索其背后神奇的生物规律与自然奥秘。而吕植桐写的论文,他的伙伴、团队的研究工作,也可能在未来几百年后被有需要的人拿去阅读、研究、引用。正如同古希腊时期科学家托勒密绘制的一些地图,让一千多年后的欧洲探险家依然得以参考。科学与生活的关联,如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吕植桐的高中是位于广州郊区的寄宿学校,那时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鸟类、树种,让他对动植物有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学生物学。本科期间也因为兴趣,在中大生物博物馆担任了学生讲解员。
兴趣在他的学习和成长的经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他的形容里,阅读文献、了解背景、潜心钻研并非都是枯燥的,而是一个淘宝的过程。他会认真了解不同物种的来源、命名、研究程度,甚至会查阅大量资料去溯源一个物种的名称来源。吕植桐身上保留了很多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的冲动,他期待在新的地点,发现新成果,他也期待多一些记录。而这些背后,“好奇”二字是极强的驱动力。他和团队探索到的每一个新物种,都是无数努力的见证。
目前,吕植桐通过开设个人公众号、在科普网站供稿等,期待让更多人接近和了解生物学和大自然。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同的生物,不同的蛙类,不是只有“青蛙”“蛤蟆”,只会“呱呱呱”。
責任编辑:丁莉莎
从本科到博士,吕植桐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整整9年,目前他主要研究生态学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生态与进化。
“琴蛙打开了我新课题的大门”
南昆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因为其地处北回归线边缘,有茂密且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溪流众多,因此是最适宜蛙栖息的地方之一。据报道,中国原生蛙类有431种,南昆山就有31种。
吕植桐团队于2015年7月前往南昆山进行动物调查时,无意间听到有“咯咯咯”的奇特叫声。当时环境非常幽静,路旁是竹林,地面有水塘积水,下面还有泥巴。他们就默默地躲在水边,不断靠近,但也不敢走得太快,害怕惊扰到小动物。随着叫声趋于稳定,他们开始慢慢找寻这些小动物的具体方位。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一个清脆的鸣叫都是一种喜悦,仿佛在提醒他们自然界的神奇。
结果令人惊喜,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他们就找到了两三只琴蛙。它们身体很小,但是发出的声音清脆动听,不愧为“琴蛙”。尽管这些小动物全是雄性,研究调查的样本不够完整,但大家还是非常欣喜。找到了雄性,也意味着找到了种群分布的地点,后续的工作就能进一步展开了。
团队又继续寻找雌性琴蛙。“我们每隔一个月就去一次。夏季是它们的繁殖期,雄性为了吸引雌性,会不断发出一些很有特点的叫声,不过好像雌性都比较安静,不太容易找到。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某一天晚上,我们偶然发现了两只雌性。”提起这段经历,吕植桐脸上带着微笑。
团队有同学拍到琴蛙的照片没有细看,以为是习以为常的雄性。然而回程路上,大家在分享照片时,吕植桐猛然发现这个照片中的琴蛙没有黄色腺体,恰好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雌性。于是大家赶紧返回寻找,差点就错过这个找到雌蛙的好机会。
吕植桐说:“琴蛙一般是在下半夜活动,凌晨三四点,我们依然跟在它们身边拍照,留下很多有意思的瞬间,到最后才带着不舍去制作标本。可以说,我们的主要工作其实不是发现物种,而是记录,尤其是记录那些不经意的真实一刻。”
作为两栖动物,它们产卵量比较大,因此虽然“抱走”了几只,并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种群数量,也不会破坏它们原有的生态。之后,团队确定了琴蛙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继而评定濒危等级。它们一般栖息于潮湿的池塘、水坑、沼泽附近,这些地方往往伴随着丛生的杂草。琴蛙的分布也很广泛,团队也是东跑西跑,才能找到散落在山林水塘里的琴蛙。
“现在说起来,还要感谢琴蛙,它让我打开了新课题的大门,继而成为了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这份喜悦让吕植桐记忆犹新。他在博士论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新种类的蛙的生存情况及生物特性,同时通过不同种类蛙的比对,延伸到对蛙整个物种习性的调查研究。
珍奇小动物
除了南昆山琴蛙,吕植桐团队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珍奇小动物。早在2010年,已经有一些师兄师姐在粤西一带的鹅凰嶂附近发现了一种蛙,但当时囿于种种限制,没有加以研究。后来经导师提醒,吕植桐去了一趟鹅凰嶂,找到了这种蛙。“我们开始把它认定为‘小湍蛙’,后来重新确立了它的名目——‘云开湍蛙’。”
神奇的“中华湍蛙”和“逸仙湍蛙”同样是华南地区近岸岛屿特有的两栖动物。2015年,团队一起去了阳江的上川岛采到了湍蛙,但当时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品种。后来吕植桐团队成员偶然发现了网络上一些物种鉴定博主得到的新物种的图片,于是团队立刻派正在野外寻找“中华湍蛙”的同学迅速前往中山开展调查,发现正好和吕植桐采集到的毕业论文中写的湍蛙是同一种类,都属于“逸仙湍蛙”。团队于2017年发表了“逸仙湍蛙”的相关发现,随后也总结了对中华湍蛙的研究。
“乐趣”来自“兴趣”
在吕植桐看来,生物研究并非只是发现和研究,与之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也有很多乐趣。
物种的命名方式,是生命科学和人文社科结合紧密的地方。物种名称一般用地名、人名、特征进行命名。“中华湍蛙”分布较广,数量较多,遍布中华,因此得名;“逸仙湍蛙”的发现地在中山五桂山附近,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用逸仙为名,是当地的一种荣誉。而琴蛙的命名更为别致,它虽然身体只有5厘米长,却能发出如弹琴一般悦耳动听的叫声,所以人们就亲切地称呼它为“琴蛙”。
物种科学这种理性知识的背后,也有充满当地特色和人情味的文化故事的一面。比如“四川湍蛙”的学名,音译是“蛮子”的意思,这和当地的历史习俗有一定关系。
对物种的拯救性保护,吕植桐指出,如果要提出保护方案,需要对当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证明这种生物只能在这一块固定的地区生活,或者证明这个地区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价值,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落实保护的诉求。
生物学、分类学属于比较低调的基础学科,发现新物种似乎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关联,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于科研,还是对日常生活。说不定在吕植桐所研究的某种蛙类身上会突然发现某种药用价值或基因,然后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引发一场巨大的变革和影响。
在两栖爬行动物发出奇特叫声的小小身体里,蕴含着许多科学家需要认真挖掘的魅力与传奇。琴蛙的叫声有什么具体的生物作用,对它的求偶和产卵是否有帮助?每年新发现的琴蛙物种是否有共同的具体特性,又为何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琴蛙虽然袖珍,却让科学家持之以恒地探索其背后神奇的生物规律与自然奥秘。而吕植桐写的论文,他的伙伴、团队的研究工作,也可能在未来几百年后被有需要的人拿去阅读、研究、引用。正如同古希腊时期科学家托勒密绘制的一些地图,让一千多年后的欧洲探险家依然得以参考。科学与生活的关联,如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吕植桐的高中是位于广州郊区的寄宿学校,那时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鸟类、树种,让他对动植物有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学生物学。本科期间也因为兴趣,在中大生物博物馆担任了学生讲解员。
兴趣在他的学习和成长的经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他的形容里,阅读文献、了解背景、潜心钻研并非都是枯燥的,而是一个淘宝的过程。他会认真了解不同物种的来源、命名、研究程度,甚至会查阅大量资料去溯源一个物种的名称来源。吕植桐身上保留了很多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的冲动,他期待在新的地点,发现新成果,他也期待多一些记录。而这些背后,“好奇”二字是极强的驱动力。他和团队探索到的每一个新物种,都是无数努力的见证。
目前,吕植桐通过开设个人公众号、在科普网站供稿等,期待让更多人接近和了解生物学和大自然。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同的生物,不同的蛙类,不是只有“青蛙”“蛤蟆”,只会“呱呱呱”。
責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