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要实现课程的“大思政”,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与思政教育相加,而是渗透,并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接受和消化。大学语文课程因其独特的人文性,在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包括学校探索、教师探索、课程探索三个方面。希望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H1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3-0087-06
2016年12月9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一直是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包括在高职教育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课程思政”新理念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课程思政”就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关键词,则其涵义可以初步理解为:依托或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3]“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教学手段或方法,“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课程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其中包括在新时代培养高等教育建设者和继承者的根本任务。有许多课程可以涉及“課程思政”,不只是与思政相关的思政课程,还包括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通过各个课程,将立德树人等德育观念渗透、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有助于学生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说在如今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地位略显尴尬,很多职业院校都是看重技能的学习,轻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大学语文必然会涉及到中国的文化经典,而文化经典则是中国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有着灿烂多彩的文化。几千年来从未中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应该是“得心应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具体措施,可以让其他高职院校借鉴一二。
(一)学校探索——“课程思政”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为使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会议的政策得以贯彻,广州南洋职工学院围绕“以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综合育人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德才兼备、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具有“一好三高”(即思想道德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高,就业质量高)特点的人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育金课”“挤水课”,也为了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只教书还会育人,因此开展了课程改革,其中“课程思政”就是重头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注重统筹“思政课程与党建、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教育的融合,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融合”;围绕“一好三高”,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学生真正喜欢的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因素和与专业整合的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教育的6门通识教育课程,以及39门专业课程;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特别是亲和力和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八统一”原则,做到入脑入心。以专业群或专业大类为单位,相对固定地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并结合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鼓励和支持其深度融合党课、党团活动、党建项目等内容;强调通识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拓宽职业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提升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以专业群或专业大类为单位,相对固定地安排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课程思政”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学校的种种做法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教师探索——教材改革
2019年8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撰写的教材《新编大学语文》投入使用。这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文科类教材,也是南博集团首次组织所属高校编写出版的第一部大学语文教材,它的撰写、出版以及投入使用都富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积极研究国家政策,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放于教材编写理念的首位,并以高职院校的校情、学习、现实研究为基础,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使教材人性化、工具化和实用化。 这本教材的最大特色是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特点,通过赏析名家名篇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想“灌溉”。也就是将“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充分响应全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的号召,不着痕迹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材中。其次,目标突出,并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本教材在编写上紧扣高职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意识,通过全面改善学生的语言基础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能力职场所需的书面表达和口头沟通能力作为教材编写的重点,以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的,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培训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以服务区域发展。与此同时,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第二课堂的需要,打破教材只是教学用书的思维,让教材还能成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的指导书,成为睡前阅读的枕边书。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时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扩充教材内容,把教材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例如,“演讲的艺术”和“辩论的艺术”就是结合学生参加校园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的实际需求编写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学作品欣赏”部分就可以成为学生课外的阅读内容。
这本《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为了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之中,所做的努力,是顺应教育发展的产物。它使学生拥有全新的思政教育、全新的文化教育、全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所有教师为了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在教材上所做的一次探索。
(三)课程探索——课程改革
2017年12月4日,在中共62号教育部党组文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课程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融入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复习专题教材,加强学习管理,完善课程设置,梳理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及其所履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系统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上也是不遗余力,对大学语文课程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超星学习通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让现代教学手段进入教室。现代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脑、多媒体的使用。手机、APP,都应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今很多老师都“谈手机色变”,认为是手机阻碍了课堂,阻碍了教学。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利用超级明星学习。这是一个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专业移动学习平台。为了教学锦上添花,上课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功能是教案、资料、作业、討论、课上互动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为语文课增色不少。同时,也消除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因为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用手机查资料,用手机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在超星学习通中上传一些资料,例如网站、视频等,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由于资料都经过精心选择,因此学生可以直接从中摄取到有用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就不至于对所讲的内容非常陌生。同时,也会引起他们对上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实践”的实践课——让第二课堂走进“课程思政”
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这是一种教育和培训形式,旨在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实践课,让实践课与第二课堂结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这些实践课都是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进行理论的讲解,再进行实践。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课上,由教师主导,设置诗歌朗诵、演讲、读书报告以及经典爱国影视赏析等实践课。在设置这些实践课的时候,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1)分组实践。上实践课的时候,采取分组的方式。每个班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要参加的实践课的内容,如果根据个人意愿择课人数不够平均的话,就由教师酌情分配。需要分组实践的是诗歌朗诵、演讲、读书报告,经典爱国影视赏析为全班共同进行。每组实践课的学生均要制作PPT,并且熟练使用多媒体。(2)放权学生,换位思考。在进行这些实践课的时候,要放权给学生,也就是实践课的主导是学生,教师在其中起到协调的作用。每组练习课选出一名或两名主讲人和三名评委(一个拍照,一个摄像,一个写微信推文)。让学生自己上好实践课,让他们在组织并实施这次实践课的时候有所收获,锻炼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参加实践课的学生在讲台前进行实践,没有参加此次实践课的学生在下面做好笔记。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有一个换位思考。讲台下的同学会期待讲台上同学的表现,继而想到等到自己上台的时候是不是会比讲台上的同学更好;讲台上的同学也会想,希望自己在讲台前实践的时候讲台下的同学应该是怎样的,并且通过讲台下同学的反应,可以知道自己表现得如何。这样的想法将使学生学会互相尊重,珍惜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各类型实践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1)诗歌朗诵——如沐春风的“课程思政”。在诗歌朗诵之前,要专门有一节课是讲授诗歌朗诵技巧的理论课,然后紧接着的第二周就是诗歌朗诵的实践课。实践课上要规定学生朗诵诗歌的内容与爱国相关,或者诗人是爱国诗人。但是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爱国诗歌,认同这些爱国诗人。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诵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了解诗人,熟悉诗歌创作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且在朗诵之前,要阐述为什么选择这首诗歌。实际上,这就是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在阐述理由的时候,学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故事,阐述的过程就是个人爱国情感的抒发,也就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诗歌朗诵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次实践课,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要在别人的诗歌里抒发自己的情感,要让听众与自己产生共鸣。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诗歌作品,才能更好地产生爱国的情绪,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实践课,就是如沐春风般的“课程思政”。(2)演讲——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主题进行演讲,主题可以定为:爱国、爱校、爱家、爱父母等。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演讲稿有空话、套话和大话,在演讲实践课进行之前,要专门有一节“演讲的技巧”的理论课。演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动人心,要现身说法,融入自己的实例,才能够打动自己、打动别人。学生演讲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3)读书报告——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师要求学生推荐一本本学期读过的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介绍的内容包括:书的作者、书的内容、经典语句以及推荐的理由。这其中,推荐的理由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学生所理解的。从内心推荐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表现。(4)爱国影视赏析——春风化雨般的“课程思政”。比如,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在课上看其中的一个故事,然后在课上写下自己看完这个故事的感受。写感受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的春风化雨。 实际上,实践教学是巩固大学语文理论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每次实践课结束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更好地提升了思政教育效果。
3. 傳统文化入课堂——实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民,它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它不仅积累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愿望,而且还包含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繁荣的汉唐,也遭受过百年的羞辱。盛世值得我们学习,屈辱应该铭记。在文化上,我们伦理道德当学儒家,哲学当学道家,逻辑当学墨家,战争当学兵家,种田当学农家,法治当学法家。这些“文化自信”的“好教材”,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这一模块中,选取的文章是《广府文化》。由于广州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因此这些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当地文化。毛泽东说:“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必须总结一下,继承这一宝贵的遗产。”
岭南文化的先进代表是广东的旗帜文化——广府文化。《广府文化》这篇文章的案例阅读是“西关小姐”、“东山少爷”,通过这一案例阅读把学生带到那个离他们似乎很久又似乎不远的“老广州”时代。接着,介绍广府文化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渊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广府文化知识。理论介绍完之后,就是通过典型建筑、习俗等具体文化代表来介绍广府文化。典型建筑介绍的是广府文化的“活化石”——镬耳建筑群以及广府文化的“名片”——陈家祠;广府文化的习俗包括了节日习俗、舞狮习俗、饮食习俗;广府文化的艺术表现为:粤剧、音乐、美术、工艺。这些典型文化的介绍,会用到图片和视频,很有代入感和画面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老师在介绍完书上的内容之后,还会有课外的拓展,包括“羊城”名称的由来,“羊城八景”、“羊城新八景”、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之一“黄埔军校”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课上内容讲解完,随机挑选两个学生即兴介绍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作为广府文化这篇文章的补充。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历史,很难理解文化信心的丰富内涵。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讲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的陶冶与熏陶,将有利于实现文化自信。
4. 精选文学作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助力“课程思政”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的所有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章。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也极具文学性。同时,在挑选这些作品时,将“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与文学作品的融合放在首位。
《中国结》——体现家国情怀。余光中先生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他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过与祖国的分离,半生漂泊,今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回到祖国。因此,写下太多的思念祖国的诗歌。《中国结》这首诗歌颇有些李白的《静夜思》的韵味。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希望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的愿望。其实愿望背后是更大的期许,诗人是一个在外漂泊的孩子,台湾宝岛,像一个在太平洋漫游太久的孩子,迫切需要回到母亲怀抱。回头竟有岸——岸就是祖国母亲伸出的双臂;心有千千结——这个结让祖国母亲为他解开,无论何时,祖国母亲向他张开双臂。国是家,家也是国。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可以勾起学生思家的情怀,更可以勾起他们爱国的情怀。诗歌的导入,是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读大学后,你想家了没有?想家的时候会做什么?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想到家,第二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余光中先生和他的诗歌,因为余光中先生在想家的时候会写诗。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了解一首诗歌一定要了解那个作者,才会感同身受。了解了余光中的生平,就是诗歌的讲解。在正式讲解之前,让学生先听名家朗诵这首诗歌,再找学生模仿朗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诗的过程,也是赏析诗的过程。在整个讲解的过程当中,从头到尾贯穿“家国情怀”这一思想。最后,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教师总结学生的看法,再谈教师自己的“家国情怀”。不把“家国情怀”这一思想,强加给学生,但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他们明白,“家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对国家财富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她代表着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崇高灵魂的追求。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样我们也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当今社会,浮躁的人和事太多,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要拥有高贵的灵魂,要知道梦想和欲望之间的取舍。王小波的这篇文章就会告诉学生这些。文章的导入是“布衣院士”卢永根,这让学生知道,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的社会,依然有崇高灵魂的人存在。介绍作者,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对照书中的例子,寻找自己身边是否有具备这样高贵灵魂的人,自己是否具备这样崇高的灵魂,如果不具备,差距在哪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对灵魂的追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生命不止,灵魂追求不止。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必须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想和政治方向,并以先进的文化和哲学为基础,指导大学教育,以充分发挥其思想和政治教育作用。“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全面育人。大学语文课程因其具有独特的人文性,从而在“课程思政”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所进行的教学探索,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学校也要为其做出努力。要从学校到教师到教材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有所改变,才能进行真正的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凌烨丽,戎晓云,李立新. 课程思政:推进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的实践路径——以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1):160-164.
[2] 刘泽江.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9,22(2):42-45.
[3] 赵继伟.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教育学研究,2019,17(2):114-119.
[4]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
[5] 陈海疆.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7.
[6] 张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7]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8] 王国辉,陈明,周志强,等. 高等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研究[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9.
[9] 陈先达. 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3.
[10] 杨清虎.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 兵团党校学报,2016,3:60-66.
[11] 徐文秀. 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4).
[12] 李小梅. 《大学语文》与思想教育[J].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187-188.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s to realize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but it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penetration, and let students truly understand, accept and digest. Because of its unique humanity, College Chinese course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education”. Based on such a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of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explores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hinese. It includes school exploration, teacher exploration and curriculum explor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Nanyang Polytechnic in Guangzhou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o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exploration
(責任编辑:程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H1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3-0087-06
2016年12月9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一直是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包括在高职教育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课程思政”新理念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课程思政”就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关键词,则其涵义可以初步理解为:依托或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3]“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教学手段或方法,“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课程观,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其中包括在新时代培养高等教育建设者和继承者的根本任务。有许多课程可以涉及“課程思政”,不只是与思政相关的思政课程,还包括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通过各个课程,将立德树人等德育观念渗透、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有助于学生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说在如今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地位略显尴尬,很多职业院校都是看重技能的学习,轻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大学语文在实现“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大学语文必然会涉及到中国的文化经典,而文化经典则是中国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古代文明之一,中国有着灿烂多彩的文化。几千年来从未中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应该是“得心应手”。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具体措施,可以让其他高职院校借鉴一二。
(一)学校探索——“课程思政”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为使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会议的政策得以贯彻,广州南洋职工学院围绕“以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综合育人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德才兼备、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具有“一好三高”(即思想道德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高,就业质量高)特点的人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育金课”“挤水课”,也为了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只教书还会育人,因此开展了课程改革,其中“课程思政”就是重头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注重统筹“思政课程与党建、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教育的融合,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融合”;围绕“一好三高”,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学生真正喜欢的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因素和与专业整合的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教育的6门通识教育课程,以及39门专业课程;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特别是亲和力和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八统一”原则,做到入脑入心。以专业群或专业大类为单位,相对固定地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并结合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鼓励和支持其深度融合党课、党团活动、党建项目等内容;强调通识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拓宽职业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提升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以专业群或专业大类为单位,相对固定地安排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课程思政”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学校的种种做法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教师探索——教材改革
2019年8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撰写的教材《新编大学语文》投入使用。这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文科类教材,也是南博集团首次组织所属高校编写出版的第一部大学语文教材,它的撰写、出版以及投入使用都富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积极研究国家政策,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放于教材编写理念的首位,并以高职院校的校情、学习、现实研究为基础,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使教材人性化、工具化和实用化。 这本教材的最大特色是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特点,通过赏析名家名篇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想“灌溉”。也就是将“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充分响应全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的号召,不着痕迹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材中。其次,目标突出,并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本教材在编写上紧扣高职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意识,通过全面改善学生的语言基础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能力职场所需的书面表达和口头沟通能力作为教材编写的重点,以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的,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培训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以服务区域发展。与此同时,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第二课堂的需要,打破教材只是教学用书的思维,让教材还能成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的指导书,成为睡前阅读的枕边书。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时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扩充教材内容,把教材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例如,“演讲的艺术”和“辩论的艺术”就是结合学生参加校园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的实际需求编写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学作品欣赏”部分就可以成为学生课外的阅读内容。
这本《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为了适应教学改革,为了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之中,所做的努力,是顺应教育发展的产物。它使学生拥有全新的思政教育、全新的文化教育、全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是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中文教研室所有教师为了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在教材上所做的一次探索。
(三)课程探索——课程改革
2017年12月4日,在中共62号教育部党组文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课程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融入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复习专题教材,加强学习管理,完善课程设置,梳理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及其所履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系统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上也是不遗余力,对大学语文课程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超星学习通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让现代教学手段进入教室。现代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脑、多媒体的使用。手机、APP,都应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今很多老师都“谈手机色变”,认为是手机阻碍了课堂,阻碍了教学。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利用超级明星学习。这是一个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专业移动学习平台。为了教学锦上添花,上课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功能是教案、资料、作业、討论、课上互动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为语文课增色不少。同时,也消除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因为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用手机查资料,用手机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在超星学习通中上传一些资料,例如网站、视频等,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由于资料都经过精心选择,因此学生可以直接从中摄取到有用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就不至于对所讲的内容非常陌生。同时,也会引起他们对上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实践”的实践课——让第二课堂走进“课程思政”
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这是一种教育和培训形式,旨在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实践课,让实践课与第二课堂结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这些实践课都是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进行理论的讲解,再进行实践。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大学语文课上,由教师主导,设置诗歌朗诵、演讲、读书报告以及经典爱国影视赏析等实践课。在设置这些实践课的时候,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1)分组实践。上实践课的时候,采取分组的方式。每个班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要参加的实践课的内容,如果根据个人意愿择课人数不够平均的话,就由教师酌情分配。需要分组实践的是诗歌朗诵、演讲、读书报告,经典爱国影视赏析为全班共同进行。每组实践课的学生均要制作PPT,并且熟练使用多媒体。(2)放权学生,换位思考。在进行这些实践课的时候,要放权给学生,也就是实践课的主导是学生,教师在其中起到协调的作用。每组练习课选出一名或两名主讲人和三名评委(一个拍照,一个摄像,一个写微信推文)。让学生自己上好实践课,让他们在组织并实施这次实践课的时候有所收获,锻炼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参加实践课的学生在讲台前进行实践,没有参加此次实践课的学生在下面做好笔记。如此一来,学生也会有一个换位思考。讲台下的同学会期待讲台上同学的表现,继而想到等到自己上台的时候是不是会比讲台上的同学更好;讲台上的同学也会想,希望自己在讲台前实践的时候讲台下的同学应该是怎样的,并且通过讲台下同学的反应,可以知道自己表现得如何。这样的想法将使学生学会互相尊重,珍惜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
各类型实践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1)诗歌朗诵——如沐春风的“课程思政”。在诗歌朗诵之前,要专门有一节课是讲授诗歌朗诵技巧的理论课,然后紧接着的第二周就是诗歌朗诵的实践课。实践课上要规定学生朗诵诗歌的内容与爱国相关,或者诗人是爱国诗人。但是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爱国诗歌,认同这些爱国诗人。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诗歌朗诵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了解诗人,熟悉诗歌创作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且在朗诵之前,要阐述为什么选择这首诗歌。实际上,这就是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在阐述理由的时候,学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故事,阐述的过程就是个人爱国情感的抒发,也就达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诗歌朗诵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次实践课,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要在别人的诗歌里抒发自己的情感,要让听众与自己产生共鸣。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诗歌作品,才能更好地产生爱国的情绪,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次成功的诗歌朗诵实践课,就是如沐春风般的“课程思政”。(2)演讲——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主题进行演讲,主题可以定为:爱国、爱校、爱家、爱父母等。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演讲稿有空话、套话和大话,在演讲实践课进行之前,要专门有一节“演讲的技巧”的理论课。演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动人心,要现身说法,融入自己的实例,才能够打动自己、打动别人。学生演讲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3)读书报告——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师要求学生推荐一本本学期读过的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介绍的内容包括:书的作者、书的内容、经典语句以及推荐的理由。这其中,推荐的理由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学生所理解的。从内心推荐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表现。(4)爱国影视赏析——春风化雨般的“课程思政”。比如,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在课上看其中的一个故事,然后在课上写下自己看完这个故事的感受。写感受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的春风化雨。 实际上,实践教学是巩固大学语文理论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每次实践课结束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更好地提升了思政教育效果。
3. 傳统文化入课堂——实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民,它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它不仅积累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愿望,而且还包含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繁荣的汉唐,也遭受过百年的羞辱。盛世值得我们学习,屈辱应该铭记。在文化上,我们伦理道德当学儒家,哲学当学道家,逻辑当学墨家,战争当学兵家,种田当学农家,法治当学法家。这些“文化自信”的“好教材”,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这一模块中,选取的文章是《广府文化》。由于广州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因此这些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当地文化。毛泽东说:“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必须总结一下,继承这一宝贵的遗产。”
岭南文化的先进代表是广东的旗帜文化——广府文化。《广府文化》这篇文章的案例阅读是“西关小姐”、“东山少爷”,通过这一案例阅读把学生带到那个离他们似乎很久又似乎不远的“老广州”时代。接着,介绍广府文化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渊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广府文化知识。理论介绍完之后,就是通过典型建筑、习俗等具体文化代表来介绍广府文化。典型建筑介绍的是广府文化的“活化石”——镬耳建筑群以及广府文化的“名片”——陈家祠;广府文化的习俗包括了节日习俗、舞狮习俗、饮食习俗;广府文化的艺术表现为:粤剧、音乐、美术、工艺。这些典型文化的介绍,会用到图片和视频,很有代入感和画面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老师在介绍完书上的内容之后,还会有课外的拓展,包括“羊城”名称的由来,“羊城八景”、“羊城新八景”、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之一“黄埔军校”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广府文化。课上内容讲解完,随机挑选两个学生即兴介绍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作为广府文化这篇文章的补充。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历史,很难理解文化信心的丰富内涵。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讲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的陶冶与熏陶,将有利于实现文化自信。
4. 精选文学作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助力“课程思政”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的所有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章。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也极具文学性。同时,在挑选这些作品时,将“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与文学作品的融合放在首位。
《中国结》——体现家国情怀。余光中先生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他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过与祖国的分离,半生漂泊,今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回到祖国。因此,写下太多的思念祖国的诗歌。《中国结》这首诗歌颇有些李白的《静夜思》的韵味。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希望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的愿望。其实愿望背后是更大的期许,诗人是一个在外漂泊的孩子,台湾宝岛,像一个在太平洋漫游太久的孩子,迫切需要回到母亲怀抱。回头竟有岸——岸就是祖国母亲伸出的双臂;心有千千结——这个结让祖国母亲为他解开,无论何时,祖国母亲向他张开双臂。国是家,家也是国。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可以勾起学生思家的情怀,更可以勾起他们爱国的情怀。诗歌的导入,是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读大学后,你想家了没有?想家的时候会做什么?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想到家,第二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余光中先生和他的诗歌,因为余光中先生在想家的时候会写诗。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了解一首诗歌一定要了解那个作者,才会感同身受。了解了余光中的生平,就是诗歌的讲解。在正式讲解之前,让学生先听名家朗诵这首诗歌,再找学生模仿朗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诗的过程,也是赏析诗的过程。在整个讲解的过程当中,从头到尾贯穿“家国情怀”这一思想。最后,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教师总结学生的看法,再谈教师自己的“家国情怀”。不把“家国情怀”这一思想,强加给学生,但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他们明白,“家国情怀”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对国家财富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她代表着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崇高灵魂的追求。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样我们也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当今社会,浮躁的人和事太多,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要拥有高贵的灵魂,要知道梦想和欲望之间的取舍。王小波的这篇文章就会告诉学生这些。文章的导入是“布衣院士”卢永根,这让学生知道,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的社会,依然有崇高灵魂的人存在。介绍作者,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对照书中的例子,寻找自己身边是否有具备这样高贵灵魂的人,自己是否具备这样崇高的灵魂,如果不具备,差距在哪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对灵魂的追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生命不止,灵魂追求不止。
三、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必须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想和政治方向,并以先进的文化和哲学为基础,指导大学教育,以充分发挥其思想和政治教育作用。“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全面育人。大学语文课程因其具有独特的人文性,从而在“课程思政”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所进行的教学探索,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大学语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不仅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学校也要为其做出努力。要从学校到教师到教材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有所改变,才能进行真正的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凌烨丽,戎晓云,李立新. 课程思政:推进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的实践路径——以公共基础课教学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1):160-164.
[2] 刘泽江.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9,22(2):42-45.
[3] 赵继伟.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教育学研究,2019,17(2):114-119.
[4]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
[5] 陈海疆.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7.
[6] 张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7]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8] 王国辉,陈明,周志强,等. 高等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研究[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9.
[9] 陈先达. 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3.
[10] 杨清虎.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 兵团党校学报,2016,3:60-66.
[11] 徐文秀. 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4).
[12] 李小梅. 《大学语文》与思想教育[J].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187-188.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s to realize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but it is not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penetration, and let students truly understand, accept and digest. Because of its unique humanity, College Chinese course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education”. Based on such a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of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explores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hinese. It includes school exploration, teacher exploration and curriculum explora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Nanyang Polytechnic in Guangzhou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o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exploration
(責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