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教育部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体系,倡导教育工作从“单”转向“全”,多方面构造多维、立体的育人体系。结合国家和学校育人需求,并在系部特色和学生需求基礎上,试图构建“3圈3全3育”思政育人体系:内圈,着力开展“课程思政”和“毕业最后一课”,实施全员育人;中圈,着力构建“3育人”体系,实施全过程“1+X”重点任务;外圈:“开门办思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施全方位育人。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网络空间)的横向贯通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架构,来打造360度全方位的、熔炉式的时空教育体系。
关键词: 思政体系;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2-005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2019年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以下简称“我系”)思政工作围绕“三心三行”开展各类学工品牌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空间)的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构建“3圈3全3育”思政工作体系。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一)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内容供给不足
辅导员日常主题教育、班会课、团日活动等主题活动效果不佳,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教材过于理论化。
2. 主体供给不足
教师和辅导员 (班导师) 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教书育人两张皮。
3. 资源供给不足
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供给不足,未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局面。
(二)育人体系设计理念:3圈3全3育
在思政工作目前面临的挑战下,结合系部学生特点,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育人体系:“3圈3全3育”。具体为:内圈,着力开展课堂+竞赛构筑全员育人体系;中圈,实施全过程“1+X”重点任务育人体系;外圈:“开门办思政”构筑“全社会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内圈:着力开展“课程思政”和“毕业最后一课”,实施全员育人
1. 抓核心:“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并行,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最有效阵地是课堂,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关键载体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从思政(思品)课程拓展为课程思政(学科德育),构建系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 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我系申报了三门省级课程思政,实现从 “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2. 抓重点:培育工匠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
我系延续“人文四月天”特色品牌活动,秉承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传承与创新相融并进的形式,开展“人文初心,咫尺匠心”第五届人文四月天专业技能挑战月活动。此次人文四月天专业技能挑战月活动,由全体教师带领各专业学生共同开展,包括由心理咨询专业主办“精雕细琢心咨人,精益求精工匠魂”心理FM大赛、文秘专业主办“青春有礼,职场无畏”摄影活动、社会工作专业主办“益起服务,共享美好”社会服务项目活动、导游专业主办“以匠心妙语,筑山魂水情”导游之星大赛、行政管理主办 “秀职场风采,展青春魅力”管理艺术节活动。经过一个月的人文四月天活动,我系学生近距离接触专业、体验职场,树立起了职业人的意识,锻炼起了职业人的能力,培养起了职业人的素质。创新“实践育人”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培育学子工匠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
3. 抓关键: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主题教育
准确规范各年级的日常主题教育目标和重点,形成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主题教育活动年级序列。科学设计不同类别的日常主题教育内涵和形式,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主题教育活动年度计划。探索适应不同学生群体需求差异的分众化教育策略,加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分类指导。构建“一体设计、三维立体、规范推进”的主题教育体系,推进主题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建设。例如: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大二学生:规范性教育、考证实习竞赛辅导;大三学生:实习与就业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等。我系2019年度的主题教育如表1所示。
(二)中圈:着力构建“3育人”体系,实施全过程“1+X”重点任务
1. 构建形成“3育人”顶层设计
系部出台“三全育人”工作方案,并根据各项工作进行考核。
2. X: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2019年度人文社科系以“文化”为主线,践行“三心三行”理念,在思政工作过程中牢铸立德树人信念,凸显思政工作育人功能,注重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养成,开启了一系列“文化之旅”。一是倡导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学习实践中真切领悟和感知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情感体验。二是激发学生文化创造活力,组织和支持学生开展讴歌祖国、倾诉家国情怀、歌颂先进典型等题材的文艺活动。三是通过举办职业技能活动,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四是聚焦重大文化节日,运用好仪式礼仪、民俗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唤醒学生对呵护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美好追求。五是搭建大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让学生走出校园,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明辨文化方向,坚守文化立场,服务奉献社会。
(1)厚植传统文化,培厚校园文化土壤
A. 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必然有其强大本源,继承独特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一代代传承,已经孕育出具有中华烙印的独特文化基因。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很重要的文化現象,是我们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结晶,是一部非常大的科学艺术生活大词典,引导我们科学地、有意趣地生活。我系2019年以二十四节气为宣传载体,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都会通过系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期相关的推文,如节气相关的诗歌、民俗、哲理、文化故事等。通过物象的变化,让学生们看到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天人合一”的真正含义,学会谦虚、平和地对待事情、处理矛盾。学生们可以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故事和人生故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建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行,让其价值在今天继续传承和发展。
B. 增加文化体验,打造传统文化青年范
对于传统文化,体验比知晓更重要,很多年轻人就是在体验之后,深深地爱上了传统文化。为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国学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体验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2019年我系通过举办“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拗九节活动,让各位同学在活动中理解感恩和孝顺的含义,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树立榜样,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诗词同行”读书月活动,让学生诵读经典,在古诗词中感受文化之美,提高学生文化内涵和素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举办“端午传情,尽情放粽”端午节活动、“南汤圆,北水饺,冬至临,人文聚”冬至包饺子吃汤圆活动,通过端午知识竞猜、包水饺趣味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民俗体验中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南北地域的文化差异;在“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推普周活动中,通过举办配音秀APP配音竞赛,让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焕发新时代生机,更具青年范。2019年我系在活动中将“学习”与“体验”有效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让学生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践行感恩文化,彰显人文情怀
为了让我系学子的孝心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培养人文学子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深刻体悟父母亲的爱,树立同学们“感恩父母之爱,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母亲节来临之际,特组织策划了“吾爱吾母,饮水思源”感恩母亲节活动,并将孩子们亲手为母亲创作的“作品”一一邮寄给其母亲。通过爱就大胆晒出来活动,收获了同学们对母亲满满的爱,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微视频,有的是手工作品。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系组织了“父爱如山,细水长流”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用行动向父亲证明其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并且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亲对他们的付出。如通过征集有关孩子们与父亲的照片及其想对父亲说的一段话这种方式,体现父爱如山;通过开展“爸爸,我爱你”行动:即为爸爸捶捶背、倒一杯水、说一句“爸爸辛苦了”等,为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孩子们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毕业之际,开展2019届“人文初心,未来可期”毕业季系列活动。“我为系部献心意”活动,通过让毕业生为系部捐一本书的活动,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表达感恩之情。同时,系部也为捐书毕业生送出一本捐书证书,以此感谢毕业生对系部的贡献。
(3)依托文化实践,扎牢文化育人根基
A. 以劳促行,弘扬文化中的劳动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弘扬劳动精神,尤其是将劳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全面发展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百年大计。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抓住每个节日时间节点,举办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爱劳动”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优良传统。如迎春之际,为了更好弘扬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组织志愿者们于仓山校区开展“迎新春送万福”惠民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把一幅幅年味十足的春联送到一位位村民手中,赢得了大家灿烂的笑容;植树节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我行动,爱林护绿我能行”的植树活动,通过同学们积极主动拾捡垃圾、打扫枯枝落叶、修建枯木等,明白劳动的苦与乐;清明节之际,组织学生赴林祥谦陵园打扫烈士陵园。
B. 以美促学,提升审美品味趣味
2019年度我系通过开设“茶艺与茶文化”实践课程,拓宽学生对茶的认识,培养学生茶艺技能,将礼仪、文化相融于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素养。通过携手校冰心读书会以及福州广播电视台左海之声,开展了福州传统吟诵传承系列活动之福州方言吟诵学习班。本次活动邀请了福州方言吟诵家陈永濂先生以及福州方言诵读诗词榕城老师。以被语言学界认定为古汉语“活化石”的福州方言作为载体,福州传统吟诵艺术融文学、音乐、语言之美为一体,古朴典雅,历史悠久。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福州方言文化,了解福州传统吟诵艺术,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延续下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品鉴并传播传统艺术的美。
(三)外圈:“开门办思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施全方位育人
1. 用好社会实践
2019年暑假,我系组建两支暑期“三下乡”队伍,到南平、周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支队伍与建阳区润泽社工服务站及阳光志愿服务队携手开展“传递青春能量,助力健康成长”暑期“三下乡”活动,地点在潭城街道溪源村康乐坊志愿者之家。师生通过团建活动、讲座、游戏等方式对溪源村及周边村镇的小朋友们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另一支队伍在周宁县福山村开展以“爱,如影随行”为主题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在福山村村委楼对村里留守儿童进行无人机、相机的实践教学。通过口头讲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与操作。通过重走红色之旅,继承红色文化基因,以文化的方式讲清爱国之理、砥砺奋斗之志、激发奉献之行。
2. 用好校企单位
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岗位实践交替进行。聘请一批校外具有与授课课程相应的行业资格证书的兼职教师,承担课程实训和实训指导老师。同时各专业大二学期5月份和大三的定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派驻有经验的员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将工作中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训实习让学生能真正零距离地接触企业,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刀实枪”的社会劳动技能训练环境,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创新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育劳动情怀,提升学生劳动创新素养。 三、工作成效
(一)浸润:在思政工作过程中牢铸立德树人信念
我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了系列理想信念教育、“三爱”教育、诚信月主题教育等,引导青年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
(二)深化:凸显思政工作育人功能
近些年,圣诞节等带有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为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上一些机构的极力推介,如今越来越受年轻人吹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使得洋节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造成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我系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青年学子心中根植家国情怀,这一年,我们依托陈细英优秀文化传承工作室,以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为载体,通过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了系列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我系学子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拓展:注重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养成
我系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系两委学生会、团支部以及社团等群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到系部常规工作中,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一年一度的“人文四月天”技能月活动,为学生提供同台竞技的机会,既检验了我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職业素养。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向上定位:立德树人的时代意应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我系将继续把“理想信念”作为“灵魂”加以强调,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伟大的一面,也有渺小的一面;既有让人欣喜若狂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极其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负面能量对人思想道德的冲击是强烈的、巨大的,提出的问题前所未闻,人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此,我们作为思政工作者,更应该指引我们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被负面能量所冲击。
(二)向下扎根:学生思政工作的日常融入
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容易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忽视做人的教育等,导致我们的学生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不懂得如何对待父母、师长、朋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继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续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从而真正明白中华文化之精髓。
(三)向内着力:思政工作的体系构建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于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工作落实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全局性意义。一方面,我系将继续把思政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系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统筹协调落实机制,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推进思政工作一体化进程。
(四)向外融合:家校企的协同育人实践
目前,我系还未能很好形成家校企的协同育人工作,我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家校、校企层面,未能实现三者协同育人。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顶岗实习机会,通过邀请企业代表、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共同开会,希望通过家校企协同合作,共培共管,让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等。同时,也可以实现家校企信息互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7-03-15)[2020-02-15]. https://hhxy.jhun.edu.cn/55/ec/c2122a87532/page.htm.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9(01).
[3]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2(02).
[4]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5] 陈宝生.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务必把高校思政课办好[J]. 中国高等教育,2017(6):1.
[6] 王永贵. 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4):4-9.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focused on building a “three-quantity education”education work system, advocating that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single”Turning to “full”,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 many ways. This article combines national and school education need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tempts to build a “3 circle 3 full 3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e inner circle, focusing o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final graduation One lesson”, implement the whole staff education; middle circle, focus on building the “3 education” system, implement the whole process of “1 + X” key tasks; outer circle:“open the door to think and politics”integrate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implement all Education. Through the horizontal penet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s (network spa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in-one sports people in the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a 360-degree omnidirectional, melting pot-type space-time education system is created.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exploration; practice
(责任编辑:程勇)
关键词: 思政体系;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0)02-005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2019年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以下简称“我系”)思政工作围绕“三心三行”开展各类学工品牌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空间)的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构建“3圈3全3育”思政工作体系。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一)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1. 内容供给不足
辅导员日常主题教育、班会课、团日活动等主题活动效果不佳,思政课理论与现实脱节,教材过于理论化。
2. 主体供给不足
教师和辅导员 (班导师) 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教书育人两张皮。
3. 资源供给不足
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供给不足,未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局面。
(二)育人体系设计理念:3圈3全3育
在思政工作目前面临的挑战下,结合系部学生特点,设计一套较为完整的育人体系:“3圈3全3育”。具体为:内圈,着力开展课堂+竞赛构筑全员育人体系;中圈,实施全过程“1+X”重点任务育人体系;外圈:“开门办思政”构筑“全社会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内圈:着力开展“课程思政”和“毕业最后一课”,实施全员育人
1. 抓核心:“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并行,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最有效阵地是课堂,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关键载体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从思政(思品)课程拓展为课程思政(学科德育),构建系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 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我系申报了三门省级课程思政,实现从 “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2. 抓重点:培育工匠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
我系延续“人文四月天”特色品牌活动,秉承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传承与创新相融并进的形式,开展“人文初心,咫尺匠心”第五届人文四月天专业技能挑战月活动。此次人文四月天专业技能挑战月活动,由全体教师带领各专业学生共同开展,包括由心理咨询专业主办“精雕细琢心咨人,精益求精工匠魂”心理FM大赛、文秘专业主办“青春有礼,职场无畏”摄影活动、社会工作专业主办“益起服务,共享美好”社会服务项目活动、导游专业主办“以匠心妙语,筑山魂水情”导游之星大赛、行政管理主办 “秀职场风采,展青春魅力”管理艺术节活动。经过一个月的人文四月天活动,我系学生近距离接触专业、体验职场,树立起了职业人的意识,锻炼起了职业人的能力,培养起了职业人的素质。创新“实践育人”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培育学子工匠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
3. 抓关键: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主题教育
准确规范各年级的日常主题教育目标和重点,形成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主题教育活动年级序列。科学设计不同类别的日常主题教育内涵和形式,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主题教育活动年度计划。探索适应不同学生群体需求差异的分众化教育策略,加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分类指导。构建“一体设计、三维立体、规范推进”的主题教育体系,推进主题教育活动的规范化建设。例如: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大二学生:规范性教育、考证实习竞赛辅导;大三学生:实习与就业教育、毕业论文指导等。我系2019年度的主题教育如表1所示。
(二)中圈:着力构建“3育人”体系,实施全过程“1+X”重点任务
1. 构建形成“3育人”顶层设计
系部出台“三全育人”工作方案,并根据各项工作进行考核。
2. X: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2019年度人文社科系以“文化”为主线,践行“三心三行”理念,在思政工作过程中牢铸立德树人信念,凸显思政工作育人功能,注重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养成,开启了一系列“文化之旅”。一是倡导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学习实践中真切领悟和感知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情感体验。二是激发学生文化创造活力,组织和支持学生开展讴歌祖国、倾诉家国情怀、歌颂先进典型等题材的文艺活动。三是通过举办职业技能活动,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共建职业文化向心力。四是聚焦重大文化节日,运用好仪式礼仪、民俗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唤醒学生对呵护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美好追求。五是搭建大学生沟通社会的桥梁,让学生走出校园,增强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明辨文化方向,坚守文化立场,服务奉献社会。
(1)厚植传统文化,培厚校园文化土壤
A. 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必然有其强大本源,继承独特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一代代传承,已经孕育出具有中华烙印的独特文化基因。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很重要的文化現象,是我们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结晶,是一部非常大的科学艺术生活大词典,引导我们科学地、有意趣地生活。我系2019年以二十四节气为宣传载体,在每个节气到来之际都会通过系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期相关的推文,如节气相关的诗歌、民俗、哲理、文化故事等。通过物象的变化,让学生们看到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天人合一”的真正含义,学会谦虚、平和地对待事情、处理矛盾。学生们可以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故事和人生故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建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行,让其价值在今天继续传承和发展。
B. 增加文化体验,打造传统文化青年范
对于传统文化,体验比知晓更重要,很多年轻人就是在体验之后,深深地爱上了传统文化。为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国学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体验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2019年我系通过举办“浓浓拗九节,深深感恩情”拗九节活动,让各位同学在活动中理解感恩和孝顺的含义,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树立榜样,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诗词同行”读书月活动,让学生诵读经典,在古诗词中感受文化之美,提高学生文化内涵和素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举办“端午传情,尽情放粽”端午节活动、“南汤圆,北水饺,冬至临,人文聚”冬至包饺子吃汤圆活动,通过端午知识竞猜、包水饺趣味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民俗体验中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感受南北地域的文化差异;在“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推普周活动中,通过举办配音秀APP配音竞赛,让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焕发新时代生机,更具青年范。2019年我系在活动中将“学习”与“体验”有效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让学生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践行感恩文化,彰显人文情怀
为了让我系学子的孝心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培养人文学子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深刻体悟父母亲的爱,树立同学们“感恩父母之爱,弘扬美德”的良好风尚。母亲节来临之际,特组织策划了“吾爱吾母,饮水思源”感恩母亲节活动,并将孩子们亲手为母亲创作的“作品”一一邮寄给其母亲。通过爱就大胆晒出来活动,收获了同学们对母亲满满的爱,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微视频,有的是手工作品。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系组织了“父爱如山,细水长流”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用行动向父亲证明其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并且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亲对他们的付出。如通过征集有关孩子们与父亲的照片及其想对父亲说的一段话这种方式,体现父爱如山;通过开展“爸爸,我爱你”行动:即为爸爸捶捶背、倒一杯水、说一句“爸爸辛苦了”等,为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孩子们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毕业之际,开展2019届“人文初心,未来可期”毕业季系列活动。“我为系部献心意”活动,通过让毕业生为系部捐一本书的活动,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表达感恩之情。同时,系部也为捐书毕业生送出一本捐书证书,以此感谢毕业生对系部的贡献。
(3)依托文化实践,扎牢文化育人根基
A. 以劳促行,弘扬文化中的劳动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弘扬劳动精神,尤其是将劳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全面发展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百年大计。我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抓住每个节日时间节点,举办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爱劳动”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优良传统。如迎春之际,为了更好弘扬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组织志愿者们于仓山校区开展“迎新春送万福”惠民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把一幅幅年味十足的春联送到一位位村民手中,赢得了大家灿烂的笑容;植树节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我行动,爱林护绿我能行”的植树活动,通过同学们积极主动拾捡垃圾、打扫枯枝落叶、修建枯木等,明白劳动的苦与乐;清明节之际,组织学生赴林祥谦陵园打扫烈士陵园。
B. 以美促学,提升审美品味趣味
2019年度我系通过开设“茶艺与茶文化”实践课程,拓宽学生对茶的认识,培养学生茶艺技能,将礼仪、文化相融于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素养。通过携手校冰心读书会以及福州广播电视台左海之声,开展了福州传统吟诵传承系列活动之福州方言吟诵学习班。本次活动邀请了福州方言吟诵家陈永濂先生以及福州方言诵读诗词榕城老师。以被语言学界认定为古汉语“活化石”的福州方言作为载体,福州传统吟诵艺术融文学、音乐、语言之美为一体,古朴典雅,历史悠久。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福州方言文化,了解福州传统吟诵艺术,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延续下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品鉴并传播传统艺术的美。
(三)外圈:“开门办思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施全方位育人
1. 用好社会实践
2019年暑假,我系组建两支暑期“三下乡”队伍,到南平、周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支队伍与建阳区润泽社工服务站及阳光志愿服务队携手开展“传递青春能量,助力健康成长”暑期“三下乡”活动,地点在潭城街道溪源村康乐坊志愿者之家。师生通过团建活动、讲座、游戏等方式对溪源村及周边村镇的小朋友们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另一支队伍在周宁县福山村开展以“爱,如影随行”为主题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在福山村村委楼对村里留守儿童进行无人机、相机的实践教学。通过口头讲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小朋友们更好的理解与操作。通过重走红色之旅,继承红色文化基因,以文化的方式讲清爱国之理、砥砺奋斗之志、激发奉献之行。
2. 用好校企单位
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岗位实践交替进行。聘请一批校外具有与授课课程相应的行业资格证书的兼职教师,承担课程实训和实训指导老师。同时各专业大二学期5月份和大三的定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派驻有经验的员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将工作中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训实习让学生能真正零距离地接触企业,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刀实枪”的社会劳动技能训练环境,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创新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育劳动情怀,提升学生劳动创新素养。 三、工作成效
(一)浸润:在思政工作过程中牢铸立德树人信念
我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了系列理想信念教育、“三爱”教育、诚信月主题教育等,引导青年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
(二)深化:凸显思政工作育人功能
近些年,圣诞节等带有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为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上一些机构的极力推介,如今越来越受年轻人吹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使得洋节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造成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我系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青年学子心中根植家国情怀,这一年,我们依托陈细英优秀文化传承工作室,以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为载体,通过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了系列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我系学子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拓展:注重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养成
我系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系两委学生会、团支部以及社团等群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到系部常规工作中,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一年一度的“人文四月天”技能月活动,为学生提供同台竞技的机会,既检验了我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職业素养。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向上定位:立德树人的时代意应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我系将继续把“理想信念”作为“灵魂”加以强调,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伟大的一面,也有渺小的一面;既有让人欣喜若狂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极其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负面能量对人思想道德的冲击是强烈的、巨大的,提出的问题前所未闻,人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此,我们作为思政工作者,更应该指引我们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被负面能量所冲击。
(二)向下扎根:学生思政工作的日常融入
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容易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忽视做人的教育等,导致我们的学生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不懂得如何对待父母、师长、朋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继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续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从而真正明白中华文化之精髓。
(三)向内着力:思政工作的体系构建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于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进工作落实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全局性意义。一方面,我系将继续把思政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系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统筹协调落实机制,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推进思政工作一体化进程。
(四)向外融合:家校企的协同育人实践
目前,我系还未能很好形成家校企的协同育人工作,我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家校、校企层面,未能实现三者协同育人。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顶岗实习机会,通过邀请企业代表、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共同开会,希望通过家校企协同合作,共培共管,让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等。同时,也可以实现家校企信息互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7-03-15)[2020-02-15]. https://hhxy.jhun.edu.cn/55/ec/c2122a87532/page.htm.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9(01).
[3]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2(02).
[4]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5] 陈宝生.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务必把高校思政课办好[J]. 中国高等教育,2017(6):1.
[6] 王永贵. 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4):4-9.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focused on building a “three-quantity education”education work system, advocating that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single”Turning to “full”,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 many ways. This article combines national and school education need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tempts to build a “3 circle 3 full 3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e inner circle, focusing o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final graduation One lesson”, implement the whole staff education; middle circle, focus on building the “3 education” system, implement the whole process of “1 + X” key tasks; outer circle:“open the door to think and politics”integrate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implement all Education. Through the horizontal penet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s (network spa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ree-in-one sports people in the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a 360-degree omnidirectional, melting pot-type space-time education system is created.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exploration; practice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