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时处顺”是道教基于出世与人世兼行的思想理念和修持方式。该理念源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日:‘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老夫子一生志在“克己复礼”,他不辞劳苦,带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针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状态,他认为恢复盛周的礼仪秩序太重要了!但作为长者的老子告诉他:周王朝兴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历史已经掀开新篇章,身在其中的人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安时处顺”。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有很深的意蕴。其中“不得其时”和“得其时”之谓,一方面在于出世修持的层面,是指导教徒内俭清心,坐忘证道,“安时”以待玄機;当“消息”萌动,则依序推进,使修养更入佳境,以结大道成果,此之谓“处顺”。另一方面则在于入世功德社会的层面,指机遇未到、时机不成熟就不能莽撞,而应收敛锐气、韬光养晦;当机遇来临时,不能左顾右盼,要牢牢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不过,无论入世的仕途还是出世的养生,都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在养生谓之守火候,这其间漫漫昼夜,时无尽期,掌握火候,适时抽添,静待消息;在仕途谓之安时待机,这其间天时、地利、人和,虽不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宿命论的玄乎,但机遇确是很重要,同时还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的勤奋坚韧之精神,更要把握时机创建实在业绩。
关于“安时处顺”的旨趣,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理解、诠释、应用和发挥。战国时的庄子是道家,他认为生命和自由对于本位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他宁做一只在烂泥地里爬的“曳尾龟”,也不愿成为失去生命供奉在祭坛上的神龟;宁愿是没人管束的野牛,也不要成为被戴上金轭头饱食终日准备做牺牲的神牛。他在著作《庄子》中,多以独特的思想叙述“安时处顺”的状态、体悟和理念。庄子不赞成那种迷恋长生不死、为了形体长存、自寻烦恼的人。他认为人的生与死就如同四时的节序,生自于父母,回归于天地,生不值得兴奋,死也不必伤悲。妻子逝世时,他不仅没有丝毫悲泣,还“鼓盆而歌”,这种惊世骇俗的行为,实际上是“安时处顺”的突出表现。
三国时的诸葛亮是位道教信奉者,他用自己人生的过程展现了“安时处顺”的别样意境。他高卧陇中,观天下大势,此之谓“安时”;刘备“三顾茅庐”,他出而辅佐,最终因天不假寿,虽“出师未捷”,但志在一统山河,也是鞠躬尽瘁,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展现了志士的心胸和情怀,也是“处顺”之意。
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原在皇族圈中为“诸王侍读”,深明这不符自己的性志,遂隐居茅山中。梁武帝请其出山佐政时,他清楚这位帝王的心性和时政,故以喜爱山中白云为借口请辞,此乃“安时”之举;可他又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志士,因此朝庭每有大事遣使问策,他又披肝沥胆为之筹划,人称“山中丞相”,这又是“处顺”。
“安时处顺”对于社会人的价值更为显然,所谓“安时”就是目光敏锐,认清大势,顺应自然规律,不投机取巧,不回避矛盾,不害怕困难,即使处于逆境中也处之泰然而不气馁;“处顺”就是即使窥测了事物的窍要,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也不张扬大喜,而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也就是说,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场景之中,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冷静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世情万象。以不骄不躁的情绪和作风,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事务。
孔老夫子一生志在“克己复礼”,他不辞劳苦,带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针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状态,他认为恢复盛周的礼仪秩序太重要了!但作为长者的老子告诉他:周王朝兴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历史已经掀开新篇章,身在其中的人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安时处顺”。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有很深的意蕴。其中“不得其时”和“得其时”之谓,一方面在于出世修持的层面,是指导教徒内俭清心,坐忘证道,“安时”以待玄機;当“消息”萌动,则依序推进,使修养更入佳境,以结大道成果,此之谓“处顺”。另一方面则在于入世功德社会的层面,指机遇未到、时机不成熟就不能莽撞,而应收敛锐气、韬光养晦;当机遇来临时,不能左顾右盼,要牢牢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不过,无论入世的仕途还是出世的养生,都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在养生谓之守火候,这其间漫漫昼夜,时无尽期,掌握火候,适时抽添,静待消息;在仕途谓之安时待机,这其间天时、地利、人和,虽不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宿命论的玄乎,但机遇确是很重要,同时还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的勤奋坚韧之精神,更要把握时机创建实在业绩。
关于“安时处顺”的旨趣,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理解、诠释、应用和发挥。战国时的庄子是道家,他认为生命和自由对于本位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他宁做一只在烂泥地里爬的“曳尾龟”,也不愿成为失去生命供奉在祭坛上的神龟;宁愿是没人管束的野牛,也不要成为被戴上金轭头饱食终日准备做牺牲的神牛。他在著作《庄子》中,多以独特的思想叙述“安时处顺”的状态、体悟和理念。庄子不赞成那种迷恋长生不死、为了形体长存、自寻烦恼的人。他认为人的生与死就如同四时的节序,生自于父母,回归于天地,生不值得兴奋,死也不必伤悲。妻子逝世时,他不仅没有丝毫悲泣,还“鼓盆而歌”,这种惊世骇俗的行为,实际上是“安时处顺”的突出表现。
三国时的诸葛亮是位道教信奉者,他用自己人生的过程展现了“安时处顺”的别样意境。他高卧陇中,观天下大势,此之谓“安时”;刘备“三顾茅庐”,他出而辅佐,最终因天不假寿,虽“出师未捷”,但志在一统山河,也是鞠躬尽瘁,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展现了志士的心胸和情怀,也是“处顺”之意。
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原在皇族圈中为“诸王侍读”,深明这不符自己的性志,遂隐居茅山中。梁武帝请其出山佐政时,他清楚这位帝王的心性和时政,故以喜爱山中白云为借口请辞,此乃“安时”之举;可他又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志士,因此朝庭每有大事遣使问策,他又披肝沥胆为之筹划,人称“山中丞相”,这又是“处顺”。
“安时处顺”对于社会人的价值更为显然,所谓“安时”就是目光敏锐,认清大势,顺应自然规律,不投机取巧,不回避矛盾,不害怕困难,即使处于逆境中也处之泰然而不气馁;“处顺”就是即使窥测了事物的窍要,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也不张扬大喜,而是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也就是说,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场景之中,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冷静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世情万象。以不骄不躁的情绪和作风,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复杂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