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领导干部的“精气神”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大危险”,第一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这充分说明: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最危险的丧失,莫过于精神的丧失。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是什么造成了精神懈怠,领导干部应当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值得我们讨论和深思。
  一、当前的社会问题与干部心态
  当前的社会问题,构成讨论领导干部“精气神”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化快速转型。这种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巨大变化,表现在利益格局、社会关系、次级制度的变化,还表现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承受能力等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体现在上述各个社会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生活水平等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如分配问题、机会公平、食品安全、权利腐败等。我们同时面临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2]
  基于发展和问题交织,人们对我国的未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认为,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打下了坚实基础,只要政策环境不改变,国家会继续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态势,并逐步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世界强国;另一种态度则非常悲观,觉得我国社会基础很不稳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层峦叠嶂、一触即发,靠目前的模式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在某个时点有可能会因社会矛盾的迸发而不可收拾。正是这些社会问题和对未来的预期,影响着整个社会心态,使它扭曲、变形,并逐渐产生出一种社会怨气。这种社会怨气传递到领导干部的生活工作中,与体制内的选拔、评价机制不完善混杂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如,一些人奉行“做得好不如说得好”,作风漂浮,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求真务实的精神;一些人认为“活是干给上级看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丧失执政为民的精神;一些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懒惰,自满自足,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还有一些人坚持“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图享受,铺张浪费,背离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心态,而领导干部的心态反向作用,进一步加剧社会心态的恶化,这不仅严重制约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危害极大,这就是“七一”讲话把精神懈怠放在首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充分认识“精气神”的重要作用
  转变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从逻辑上分析至少有两种思路。一是解决社会问题,扭转社会心态,领导干部心态自然也会好起来。很显然,当前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短期会有所改变但很难根本性转变。二是解决领导干部的问题,也就是要求提升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一种“精气神”。有人说,干部,就要干事创业;干事,就要有激情;激情,源于“精气神”。[3]“精气神”,是人奋斗自强的精神状态,是人内在品格修养的外化表象,是人不同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人,活着,就要有“精气神”;在目前社会问题交织时期当干部,必须有“精气神”。
  “精气神”是支撑干部奋斗的基石。精神振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废俱废。有了“精气神”的支撑,一个人才会有干劲、有闯劲,才能做到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才会拥有昂扬的人生和成功的事业。神不至,则事不举。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吴孟超等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景仰,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比别人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更强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强烈的精神支撑和人生追求,才使得他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不知疲倦、毫不懈怠、舍身忘我地工作。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是不行的。只有具备了充实的精神生活,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勤奋敬业、克己奉公,无往而不胜。所以,有了“精气神”,干部才会找到奋斗的支撑点。
  “精气神”是扶正干部心态的良药。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气神充足,身体就健康。对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精气神”,就能科学地、辩证地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问题,把它们当作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小波澜,从而调整心理状态,不抱怨、不躲避,正视社会问题,接受社会现实,不断地、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做群众的领袖,为群众树立榜样,逐步引领不良的社会心态向良性转化。所以,有了“精气神”,领导干部才能顺利克服前进过程中的羁绊。
  “精气神”是领导干部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精气神”的微妙之处,在于其一旦产生了,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精气神”会传染,一个人能带动一片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榜样,用这种无言的力量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在人迷茫时给人以希望,在人进步时给人以鼓舞,在人困难时给人以温暖,在人误入歧途时给人以批评与警醒,能激发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形成干事兴业的浓郁氛围,使大家把注意力放在重实干、重实事、重实效上,我们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我们的发展就会健康可持续,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健康,活力迸发。所以,有了“精气神”,干部作用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其力量。
  三、唤醒和激发领导干部的精气神
  如何让领导干部调整心态,领导干部如何自觉调整心态,领导干部如何在“精气神”的激励下,带领和带动群众度过“社会心态危机期”,克服社会发展中的各项矛盾,推动快速、持续、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从领导干部个人来说,要积极向上、善做调节。心态决定状态。领导干部只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在面临各种社会问题时不放弃、不逃避,沉着应对,把握大局,把压力转化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动力。特别在自身受到委屈时,更要想得开、放得下,看到主流,善于调节。譬如说,在看到我国横向存在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纵向发展取得的成就,以看得见的成就来鼓舞和激励自身,更努力地工作,更投入地奋斗。
  从单位集体来说,要激发热情、善创氛围。领导干部都是单位人,单位小环境对领导干部“精气神”的激发和培育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单位氛围积极、宽容失败,领导干部就敢干事、能干得出事;反之,如果一个单位把注意力集中在领导干部的点滴小错误上,领导干部就会畏畏缩缩,丧失精神动力。所以,单位集体对唤醒和激发领导干部的“精气神”起着直接的、关键的作用。单位集体要在尊重领导干部首先是“人”的前提下,对领导干部提出带头、引领的要求,同时制定规则、加强考核、善于选人用人,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激励激发领导干部热情,为领导干部创造焕发“精气神”的良好氛围。
  从社会全体来说,要多点理解、善于约束。一段时期以来,媒体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可以说“贬”多“褒”少;在不少人眼中,一些干部成为乱作为、不作为、无法无天的代名词。事实上,当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压力同时袭来时,当“显规则”与“潜规则”合力施压时,相当多的领导干部自身压力非常大。《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各地100多名官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有人甚至把领导干部列入了“高危行业”[4]。鉴于此,在对领导干部加强监管、强化约束的同时,还要宣传社会理解干部、信任干部,让领导干部有敢想敢干的豪气、敢闯敢试的勇气和说干就干的锐气,形成积极谋思路、认真来行动的理念,发挥领导干部群体蓬勃向上、以一带百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2]“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N].人民日报,2011-07-14.
  [3]杨胜利.干部要讲“精气神”[N].保定日报,2007-09-13.
  [4]把脉官员“抑郁”:四座大山重压官员神经[Z].2010-10-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0-20/2598773.shtml.
  作者系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责任编辑:晏蔚青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有关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造约1亿人居住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积极创新社会管理,通过牢固树立民本、法治的执政理念,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注重从党群管理向党群治理转型,着力健全基层社会组织网络,使得
2015年,是变幻莫测的一年;2015年,是互联网秒杀一切的一年;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着房地产整个行业。业主回家智能停车、随时在智能快递柜取快递、社区公告直达业主手机、线上预约上
2005年3月5日至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通过,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张永强一家三代人均在粮食战线工作,对粮食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粮库的基层岗位做起,凭借着那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精神,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直到担负起独掌粮库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