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一堂好课?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教无定法,我想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也是感悟的课堂,我们应该聚焦语文课堂,撒下“一路花香”。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情感体验;学习感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58-02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和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样我一直在思考:语文课应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好课?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崭新的语文课堂?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
(一)以情感人,充满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中,只有教师首先有激情,才能让学生动情,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要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巧设悬念、直观演示……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使语文课堂变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的殿堂[1]。
二、语文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要努力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一)文本对话
语文课堂应该是引领孩子经历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上,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明确读书方法,指导孩子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字”。孩子课文不读好,教师绝不开讲。其次,熟读精思,领悟情感,“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要引领孩子读中思、读中悟,一步步深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师生对话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一个真实的“我”!
(三)生生对话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未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可见,在学生感悟的同时,合作、讨论乃至争论是必要的。我们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自由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
(一)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
教学是一个体验、探究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然后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在阅读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2],例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谈谈最喜欢谁?很多同学都喜欢聪明的小猴,可是有一位小朋友却说他很喜欢小猪,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教师充分肯定了他。于是其他小朋友纷纷从另外的角度去阅读课文,发现人物身上的另一面,从而打开了思维。他们甚至建议小猪、小牛、小猴可以合开一家餐馆,小猪会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可以当厨师;小牛很节俭,可以当会计;小猴很灵活,可以当总经理等等。这样,学生的活跃思维会展现出一个活跃的课堂。
(二)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学生在了解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后,就产生了到大自然中探究奥秘的兴趣。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
四、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悟的课堂”
(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别人的情感
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南沙群岛的情感呢?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南沙群岛风光,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被称为“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的原因,之后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自己家乡的美丽景点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把自己去旅游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这样,引导孩子们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二)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绝句》是一首非常好的古诗,作者采用欢快、简明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以带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品味,之后引导孩子们试着写写诗句,来夸一夸自己家乡的自然美景,孩子们竟然写下了:
两只喜鹊唱松柏,一群春燕田间舞。
窗外农房高矗立,门前西山睡美人。
五、语文课堂应该是“自主的课堂”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随和自然,要适时地给予表扬和激励,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交流读书情况
课堂中学生的學习方法是富于变化的,可以依据学生个人喜好和能力自由选择。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生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和知识,在读中感悟,读中掌握文本所呈现的知识点,使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色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情感体验;学习感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58-02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和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一样我一直在思考:语文课应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好课?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崭新的语文课堂?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
(一)以情感人,充满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感化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中,只有教师首先有激情,才能让学生动情,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要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巧设悬念、直观演示……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使语文课堂变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的殿堂[1]。
二、语文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要努力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一)文本对话
语文课堂应该是引领孩子经历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上,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明确读书方法,指导孩子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字”。孩子课文不读好,教师绝不开讲。其次,熟读精思,领悟情感,“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要引领孩子读中思、读中悟,一步步深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师生对话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一个真实的“我”!
(三)生生对话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未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可见,在学生感悟的同时,合作、讨论乃至争论是必要的。我们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自由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
(一)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
教学是一个体验、探究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然后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在阅读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2],例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谈谈最喜欢谁?很多同学都喜欢聪明的小猴,可是有一位小朋友却说他很喜欢小猪,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教师充分肯定了他。于是其他小朋友纷纷从另外的角度去阅读课文,发现人物身上的另一面,从而打开了思维。他们甚至建议小猪、小牛、小猴可以合开一家餐馆,小猪会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可以当厨师;小牛很节俭,可以当会计;小猴很灵活,可以当总经理等等。这样,学生的活跃思维会展现出一个活跃的课堂。
(二)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学生在了解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后,就产生了到大自然中探究奥秘的兴趣。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
四、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悟的课堂”
(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别人的情感
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南沙群岛的情感呢?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南沙群岛风光,让学生了解南沙群岛被称为“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的原因,之后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自己家乡的美丽景点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把自己去旅游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这样,引导孩子们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二)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绝句》是一首非常好的古诗,作者采用欢快、简明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以带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品味,之后引导孩子们试着写写诗句,来夸一夸自己家乡的自然美景,孩子们竟然写下了:
两只喜鹊唱松柏,一群春燕田间舞。
窗外农房高矗立,门前西山睡美人。
五、语文课堂应该是“自主的课堂”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随和自然,要适时地给予表扬和激励,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交流读书情况
课堂中学生的學习方法是富于变化的,可以依据学生个人喜好和能力自由选择。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生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和知识,在读中感悟,读中掌握文本所呈现的知识点,使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