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遗产·旅游: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研究是人类学关注的传统话题,也是人类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在近代以来的汉语人类学界,除了费孝通、林耀华等前辈开创的村落研究等早期议题外,仅以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人类学高级论坛为例,就先后组织过“人类学与乡土中国”“游牧与农耕”以及“人类学与乡村振兴”等专题研讨.如今面对挑战和跨学科研究的介入,还有许多有关乡村的议题值得展开,包括乡间民俗、乡土遗产与乡村旅游以及彼此交织构成的错综关系.
其他文献
思想与技术是沿着不同方向、遵从不同逻辑而演进的,技术要不断向前进步,技术的革新要突破旧技术的限制,而思想的演变往往是在回顾和反思中进行的.重温经典,重读费孝通的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地区间的协作与构建全球合作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更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着力点。亚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民族最多样、文化事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在亚洲范围内促进不同民族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强化对亚洲这一生活区域的认同感。构建"亚洲文化经济共同体"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的历程也并非我们所能想到的那么短暂,这是一条漫长的充满坎坷的道路,然而"亚洲文化经济共同体"并非不可实现。构建一个有助于推动亚洲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亚洲各国的学术精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