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29日,由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和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合力倾心打造的“年轻的眼睛看世博——新华社记者世博专题摄影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展厅揭开帷幕。
顾名思义,“年轻的眼睛看世博”是一个与青年人有关的影展。走进展厅,看过这一组组的照片后不难发现,年轻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每组照片记录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有在校大学生、参加世博的年轻志愿者,也有中学生、小学生等;其二、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师,大部分也是新华社的年轻记者,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眼睛在场馆内观察、思索、寻找,最后与主人公一起完成这些照片的拍摄。
“年轻的眼睛看世博”是新华社摄影部为了自始至终地全面报道上海世博会而精心策划、精雕细琢的精品栏目。专题执行记者每天选择一名或数名青少年游客或年轻的世博会工作人员,请他们讲述游世博或参与世博的感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场馆或项目,配合介绍相应的场馆或项目。
在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开幕至10月31日闭幕的184天的日子里,来自总社以及全国各分社的100名新华社摄影记者通过多次深入采访,拍摄的“年轻的眼睛看世博”专题照片,用富于变化的画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个个生动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在上海世博期间每天播发一组。这个专题形成了184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独具匠心的场馆,述说了一段又一段的真切感受,有场面也有细节更有情感,犹如将散落在黄浦江两岸的璀璨珍珠,一粒粒地串连起来,赋予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并用朴素简洁的文字衬托,形成一条精美的长链,不仅为上海世博会增光添彩,也是新华社世博会报道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世博情世界情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冈达生和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刘洁出席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通过他们的发言,可以看到,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中国的盛宴,还是牵起世界各国人民情感的纽带。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时,还是少年的吉冈达生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观了世博会。此时谈到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吉冈达生说:“世博会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感谢摄影记者通过相机让我们重温这些画面。”作为佳能(中国)的主要负责人,吉冈达生副总裁对这次活动寄情颇深,他说:“佳能关注所有为人类带来感动的事情,这次影展通过对世博会的记录,传达的不仅有感动,还有文化,更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怀。这样的活动,是我们不能错过的。”
摄影部副主任刘洁在开幕致词中强调了世博会的教育功能,她说:“世博会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很大。据一项日本的数据统计,当今日本社会的精英阶层中大部分人都曾经参观过世博会,可以说,世博会的第一功能是教育。这次主题拍摄和展览的目的,就是给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更多难忘的记忆。”
在开幕仪式上,吉冈达生接受了记者徐金泉与他的故事《亦小亦美卢森堡》主人公、在校大学生王姮共同签名的单幅照片,并与刘洁一起为展览揭幕、悬挂获赠展品。
独特视角年轻感受
参观过上海世博会的人们对这次盛事回顾起来,印象最深可能就是各个场馆的独特造型和不同文化了。而如何将这些特点从几张照片中表现出来,并与拍摄主人公的参观感受做到完美结合,摄影记者们可是费了一番脑筋。
《亦小亦美卢森堡》是此次影展的参展组照之一。这组照片由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拍摄,拍摄的故事主人公是北京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在校女生王姮,照片记录了王姮在卢森堡馆参观过程。看着聚光灯下自己拍摄的这组作品,徐金泉最大的感慨是:“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在一个合适地点、一个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一个合适的拍摄对象,而后者又没有拒绝他,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诚然,徐金泉的这组作品以画面唯美取胜。这组照片中的那张签名照中,王姮着一袭红裙,长发飘动,侧头边思考边走向镜头。画面从上而下俯拍而成,红裙与背景多个深红色的圆形造型相称,让画面清新脱俗,让人想不出哪里会出现这样美丽的景象。而听过摄影师的一番介绍,更是赞叹他的巧妙构思:“卢森堡是一个出产钢铁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之一。而卢森堡馆的特点就是在建筑上采用一种特别的耐厚钢,呈深红色,这种钢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永不褪色。这张照片,王姮的背后就是用这种耐厚钢做成的地面装饰,因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所以地面装饰特别融合了中国元素‘浮萍’,于是就有了眼前的效果。拍摄时,我让主人公自然地走过这片场地,我则选择了俯拍的角度,为的就是更好地表现这些元素。”
徐金泉去年5月就到上海开始着手“年轻的眼睛”的拍摄了,在卢森堡馆拍摄的这组照片是他的第二组作品。他先了解馆内情况和这个国家的情况,对可能出好画面的地方进行踩点式的“空镜头”拍摄,一切构想完毕后,就剩下到馆门口苦苦等待合适的拍摄对象。为了沟通更加流畅,他选择了像王姮这样的大学生。而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王姮还与卢森堡馆有着一丝缘分,因为王姮来自湖北,著名的汉阳钢铁厂就是当年卢森堡参与建设的。展览当天,主人公王姮也来到了开幕式现场,谈到这次拍摄,她用了“轻松”一词。王姮说:“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让我自然地参观,他在旁边拍照。因为卢森堡馆不是很大,所以拍摄一共只花了两个小时。”王姮对参观上海世博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我在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就读,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喜欢欧洲的一些风格。参观世博会后,我感觉自己之前对西方国家的了解都只是书本上的。而在世博会上,虽然我只去了这些国家的场馆,但却感觉亲身到了那些国家一样。在这些场馆里,我能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了解得多,就更有求知的欲望。我现在很想毕业后走出国门真的到这些国家去看看。”
邀请部分照片主人公参加展览开幕式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除了《亦小亦美卢森堡》的主人公王姮,在北京101中学就读初一的张伯都也来到了现场。在新华社山西分社摄影记者燕雁的组照《利物浦案例馆:走进足球与音乐之城》中,他正在馆内和大大小小的足球玩得不亦乐乎,而吸引他的,还有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新鲜的文化气息。张伯都说:“我喜欢馆内的一个大触摸屏,它让我感受到先进的科技。我还看到利物浦馆悬挂的一幅大型照片,上面利物浦的夜景非常美,我希望以后能学习这种建筑风格。”利物浦馆是记者见到张伯都后推荐他参观的,而这个馆最后也与中国馆一起成为张伯都同学印象最深的两个馆。
新华社记者吴晓凌和他拍摄的女孩尚思乔也来到了展览开幕式现场。这位就读于北京四中的初中女孩,是作为“学生大联欢”的一名志愿者来到上海世博会的。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吴晓凌在确定拍摄人选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由于要拍摄的地点是中国馆,吴晓凌感到责任重大:“这么重要的馆,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拍摄对象才能令人满意呢?”面对自己的困惑,吴晓凌思索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拍摄“学生大联欢”演出时,与带队老师的交谈给了他启发——应该寻找一位能够代表中国的年轻面孔,而且需要优秀,这种优秀不仅应体现在外貌上,还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这样,在带队老师的推荐下,他见到了这个有些腼腆、但学习成绩优异、还非常谦虚的名叫尚思乔的初中女孩,也是最后出现在画面中的年轻面孔。据尚思乔的母亲介绍,世博会对女儿的成长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说:“之前女儿一直是跳中国民族舞的,这次在世博会西班牙馆参观后,女儿对外国的舞蹈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经常会在家人面前表演一段。”
展览风格如青春般轻风拂面
白色的纱幔将开幕式现场和展区一分为二;独具艺术设计风格的厂房就是会展大厅;参观者顺着工字形隔断依次浏览展览作品;参展照片以组合画框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每个画框都跳动着不同的色彩,与白色背景相得益彰;各组照片错落有致,整体风格明快、活泼,与“年轻的眼睛看世博”照片的轻松风格相一致,一反大多数摄影展沉闷的气氛。冷餐桌前,参观者、记者和参与者在一起愉快交谈。
主办单位不仅办好展览,而且还将拍摄这些专题的新华社资深记者刘宇、陈建力和年轻记者王迎、沈伯韩请到展览现场,分别于1月2日和3日的下午举办四场“新华社记者看世博看世界”的摄影讲座,吸引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学生驻足或落座聆听,讲座之后有许多听众对新华社记者投射崇敬和羡慕的眼光,纷纷向授课的记者索要名片交朋友。一些观众反映,这是第一次在798这样“时尚”的地方看到新华社的图片展览,听到新华社主办的专业摄影讲座,希望以后能多让我们接触新华社记者以及他们的创作。
作为辞旧迎新的一次跨年大型展览,“年轻的眼睛看世博”专题摄影展正如前言中所说,“是21世纪全世界送给中国当代青年的一次机遇”。虽然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年轻的眼睛看世博”展览也会结束,但它们都为参与者和中国青年人提供了了解世界、展示自我、融入世界的演练机会。上海世博会衍生出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是此次影展的目的所在。
顾名思义,“年轻的眼睛看世博”是一个与青年人有关的影展。走进展厅,看过这一组组的照片后不难发现,年轻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每组照片记录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有在校大学生、参加世博的年轻志愿者,也有中学生、小学生等;其二、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师,大部分也是新华社的年轻记者,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眼睛在场馆内观察、思索、寻找,最后与主人公一起完成这些照片的拍摄。
“年轻的眼睛看世博”是新华社摄影部为了自始至终地全面报道上海世博会而精心策划、精雕细琢的精品栏目。专题执行记者每天选择一名或数名青少年游客或年轻的世博会工作人员,请他们讲述游世博或参与世博的感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场馆或项目,配合介绍相应的场馆或项目。
在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开幕至10月31日闭幕的184天的日子里,来自总社以及全国各分社的100名新华社摄影记者通过多次深入采访,拍摄的“年轻的眼睛看世博”专题照片,用富于变化的画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个个生动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在上海世博期间每天播发一组。这个专题形成了184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独具匠心的场馆,述说了一段又一段的真切感受,有场面也有细节更有情感,犹如将散落在黄浦江两岸的璀璨珍珠,一粒粒地串连起来,赋予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并用朴素简洁的文字衬托,形成一条精美的长链,不仅为上海世博会增光添彩,也是新华社世博会报道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世博情世界情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冈达生和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刘洁出席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通过他们的发言,可以看到,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中国的盛宴,还是牵起世界各国人民情感的纽带。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时,还是少年的吉冈达生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观了世博会。此时谈到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吉冈达生说:“世博会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感谢摄影记者通过相机让我们重温这些画面。”作为佳能(中国)的主要负责人,吉冈达生副总裁对这次活动寄情颇深,他说:“佳能关注所有为人类带来感动的事情,这次影展通过对世博会的记录,传达的不仅有感动,还有文化,更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怀。这样的活动,是我们不能错过的。”
摄影部副主任刘洁在开幕致词中强调了世博会的教育功能,她说:“世博会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很大。据一项日本的数据统计,当今日本社会的精英阶层中大部分人都曾经参观过世博会,可以说,世博会的第一功能是教育。这次主题拍摄和展览的目的,就是给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更多难忘的记忆。”
在开幕仪式上,吉冈达生接受了记者徐金泉与他的故事《亦小亦美卢森堡》主人公、在校大学生王姮共同签名的单幅照片,并与刘洁一起为展览揭幕、悬挂获赠展品。
独特视角年轻感受
参观过上海世博会的人们对这次盛事回顾起来,印象最深可能就是各个场馆的独特造型和不同文化了。而如何将这些特点从几张照片中表现出来,并与拍摄主人公的参观感受做到完美结合,摄影记者们可是费了一番脑筋。
《亦小亦美卢森堡》是此次影展的参展组照之一。这组照片由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拍摄,拍摄的故事主人公是北京一名大学四年级的在校女生王姮,照片记录了王姮在卢森堡馆参观过程。看着聚光灯下自己拍摄的这组作品,徐金泉最大的感慨是:“对于一个摄影记者来说,在一个合适地点、一个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一个合适的拍摄对象,而后者又没有拒绝他,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诚然,徐金泉的这组作品以画面唯美取胜。这组照片中的那张签名照中,王姮着一袭红裙,长发飘动,侧头边思考边走向镜头。画面从上而下俯拍而成,红裙与背景多个深红色的圆形造型相称,让画面清新脱俗,让人想不出哪里会出现这样美丽的景象。而听过摄影师的一番介绍,更是赞叹他的巧妙构思:“卢森堡是一个出产钢铁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之一。而卢森堡馆的特点就是在建筑上采用一种特别的耐厚钢,呈深红色,这种钢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永不褪色。这张照片,王姮的背后就是用这种耐厚钢做成的地面装饰,因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所以地面装饰特别融合了中国元素‘浮萍’,于是就有了眼前的效果。拍摄时,我让主人公自然地走过这片场地,我则选择了俯拍的角度,为的就是更好地表现这些元素。”
徐金泉去年5月就到上海开始着手“年轻的眼睛”的拍摄了,在卢森堡馆拍摄的这组照片是他的第二组作品。他先了解馆内情况和这个国家的情况,对可能出好画面的地方进行踩点式的“空镜头”拍摄,一切构想完毕后,就剩下到馆门口苦苦等待合适的拍摄对象。为了沟通更加流畅,他选择了像王姮这样的大学生。而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王姮还与卢森堡馆有着一丝缘分,因为王姮来自湖北,著名的汉阳钢铁厂就是当年卢森堡参与建设的。展览当天,主人公王姮也来到了开幕式现场,谈到这次拍摄,她用了“轻松”一词。王姮说:“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让我自然地参观,他在旁边拍照。因为卢森堡馆不是很大,所以拍摄一共只花了两个小时。”王姮对参观上海世博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我在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就读,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喜欢欧洲的一些风格。参观世博会后,我感觉自己之前对西方国家的了解都只是书本上的。而在世博会上,虽然我只去了这些国家的场馆,但却感觉亲身到了那些国家一样。在这些场馆里,我能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了解得多,就更有求知的欲望。我现在很想毕业后走出国门真的到这些国家去看看。”
邀请部分照片主人公参加展览开幕式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除了《亦小亦美卢森堡》的主人公王姮,在北京101中学就读初一的张伯都也来到了现场。在新华社山西分社摄影记者燕雁的组照《利物浦案例馆:走进足球与音乐之城》中,他正在馆内和大大小小的足球玩得不亦乐乎,而吸引他的,还有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新鲜的文化气息。张伯都说:“我喜欢馆内的一个大触摸屏,它让我感受到先进的科技。我还看到利物浦馆悬挂的一幅大型照片,上面利物浦的夜景非常美,我希望以后能学习这种建筑风格。”利物浦馆是记者见到张伯都后推荐他参观的,而这个馆最后也与中国馆一起成为张伯都同学印象最深的两个馆。
新华社记者吴晓凌和他拍摄的女孩尚思乔也来到了展览开幕式现场。这位就读于北京四中的初中女孩,是作为“学生大联欢”的一名志愿者来到上海世博会的。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吴晓凌在确定拍摄人选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由于要拍摄的地点是中国馆,吴晓凌感到责任重大:“这么重要的馆,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拍摄对象才能令人满意呢?”面对自己的困惑,吴晓凌思索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拍摄“学生大联欢”演出时,与带队老师的交谈给了他启发——应该寻找一位能够代表中国的年轻面孔,而且需要优秀,这种优秀不仅应体现在外貌上,还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这样,在带队老师的推荐下,他见到了这个有些腼腆、但学习成绩优异、还非常谦虚的名叫尚思乔的初中女孩,也是最后出现在画面中的年轻面孔。据尚思乔的母亲介绍,世博会对女儿的成长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说:“之前女儿一直是跳中国民族舞的,这次在世博会西班牙馆参观后,女儿对外国的舞蹈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经常会在家人面前表演一段。”
展览风格如青春般轻风拂面
白色的纱幔将开幕式现场和展区一分为二;独具艺术设计风格的厂房就是会展大厅;参观者顺着工字形隔断依次浏览展览作品;参展照片以组合画框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每个画框都跳动着不同的色彩,与白色背景相得益彰;各组照片错落有致,整体风格明快、活泼,与“年轻的眼睛看世博”照片的轻松风格相一致,一反大多数摄影展沉闷的气氛。冷餐桌前,参观者、记者和参与者在一起愉快交谈。
主办单位不仅办好展览,而且还将拍摄这些专题的新华社资深记者刘宇、陈建力和年轻记者王迎、沈伯韩请到展览现场,分别于1月2日和3日的下午举办四场“新华社记者看世博看世界”的摄影讲座,吸引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学生驻足或落座聆听,讲座之后有许多听众对新华社记者投射崇敬和羡慕的眼光,纷纷向授课的记者索要名片交朋友。一些观众反映,这是第一次在798这样“时尚”的地方看到新华社的图片展览,听到新华社主办的专业摄影讲座,希望以后能多让我们接触新华社记者以及他们的创作。
作为辞旧迎新的一次跨年大型展览,“年轻的眼睛看世博”专题摄影展正如前言中所说,“是21世纪全世界送给中国当代青年的一次机遇”。虽然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了帷幕,“年轻的眼睛看世博”展览也会结束,但它们都为参与者和中国青年人提供了了解世界、展示自我、融入世界的演练机会。上海世博会衍生出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是此次影展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