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苏糖醇还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和总维生素C含量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检测蔬菜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二流苏糖醇(DDT)还原脱氢型维生素C,从而得到总维生素C、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以3%偏磷酸为提取液,乙腈-0.015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体积比85 ∶ 15)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采用Waters C-18(150 mm×3.9 mm,5 μm)反相色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于254 nm波长下检测。结果表明:在1~5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所有蔬菜样品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63%~1.8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89%。用该方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稳定、重现性良好,适用于维生素C含量范围较大及颜色各异的多种蔬菜。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流苏糖醇(DDT);蔬菜;总维生素C;还原型维生素C
  中图分类号: S132;O65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304-03
  维生素C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营养素[1],其主要形式为L-还原型、L-脱氢型,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胶原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2]。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高活性物质,维生素C参与许多新陈代谢过程,可以保护人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抗衰老等许多生理作用[2-4]。有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可抗细胞DNA损伤[5];在老鼠铅中毒的同时及其后,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血铅浓度[6];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预防乙醇对脑、肝损伤的作用[7]。人类自身不能够制造维生素C,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果蔬,并且蔬菜中的总维生素C含量相比还原型维生素C更能够表征蔬菜的营养价值。因此,建立能够快速检测蔬菜中总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十分重要,能为人们的膳食营养提供更为确切的参考,从而有效预防和抵制因体内缺少维生素C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碘量法因其试验操作时不易把握酸度、碘易挥发等,使得测定结果准确度降低,不适于微量分析;而大多数水果、蔬菜的提取液具有一定色泽,又使得以颜色变化来辨别其滴定终点的国标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T 6195—1986《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还包括容量法、苯肼比色法、荧光光度法、电位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或存在所需试剂较多、试剂不稳定、操作繁琐等缺点[8-10],或只能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不能测定具有同样生理功能的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如荧光法、苯肼比色法[1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高效且稳定可靠、发展较快的分离技术,因其处理样品简单快速,且能同时测定几种维生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8-17]。但是,该方法目前主要测定的是还原型维生素C[11],而对蔬菜中同样具有生理功能的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利用二硫苏糖醇(DTT)能够将脱氢型维生素C还原而不具有生理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则不会被还原[17-18],并且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可测定出还原型维生素C、总维生素C含量,从而得出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以总维生素C含量表征蔬菜的营养价值更为准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材料
  乙腈,色谱纯;磷酸二氢铵,分析纯;维生素C标准品,分析纯,维生素C含量≥99.7%,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偏磷酸,分析纯;二硫苏糖醇(DTT);超纯水,笔者所在实验室自制;0.45 μm滤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小白菜、番茄,市购。
  1.2 仪器与设备
  Waters e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美国;Waters DELTA-PAK C18色谱柱,日本;Waters 2998 PAD紫外檢测器;DP-01隔膜真空泵,天津市东康科技有限公司;KQ2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ILLI-Q型超纯水装置。
  1.3 试验方法
  1.3.1 色谱条件 Waters DELTA-PAK C18色谱柱,柱长150 mm,内径3.9 mm,颗粒大小5 μm;检测波长为254 nm。根据本试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特点,选择乙腈 -0.015 mol/L NH4H2PO4(体积比85 ∶ 1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25 ℃;以保留时间定性,待液相色谱稳定后进样分析,以峰面积定量。
  1.3.2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小白菜、番茄样品各4.00 g,迅速剪碎后加入少量3%偏磷酸研磨制成匀浆,用3%偏磷酸定容至100 mL棕色容量瓶中,过滤,再吸取一部分滤液过 0.45 μm 微孔滤膜,然后按“1.3.1”节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所得数值为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总量-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前提是将样品中脱氢型维生素C还原为还原型维生素C。因此,另吸取 0.5 mL 滤液,加入1.00 mL 1%二硫苏糖醇溶液(DTT),反应还原 0.5 h 后,过0.45 μm 滤膜进样,同样按“1.3.1”节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所测数值为样品溶液中的总维生素C量。
  1.3.3 线性关系分析 准确称取50 mg维生素C,用1.5%偏磷酸溶液定容至100 mL棕色容量瓶中,得到500 mg/L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将其逐级稀释得到50、10 mg/L标准溶液,过0.45 μm滤膜,调整进样量,稀释得到1、5、10、20、30、50、100、200、300、400、500 mg/L系列浓度对应的峰面积,以峰面积的积分值对进样浓度(mg/L)进行直线回归。   1.3.4 精密度试验 取所制得样品4个,重复进样5次,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精密度。
  1.3.5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标回收法,取2.00 mL匀浆样品,分别加入2.00 mL浓度为50、100、500 mg/L的維生素C标准品,重复进样3次,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将测定结果扣除样品溶液的测定值,从而得到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为:
  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1.3.6 最低检测限的计算 以产生3倍仪器噪声水平的进样量为检出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C提取剂的选择
  考察不同提取剂(3%草酸、3%偏磷酸)对维生素C峰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3%草酸作为本研究蔬菜样品提取剂时,出现维生素C峰尖圆滑不尖锐、基线不平等现象;而以3%偏磷酸作为提取剂能够得到更好的峰形(图1),因此选择3%偏磷酸作为蔬菜样品提取剂。
  2.2 流动相的选择
  考察乙腈-0.015 mol/L NH4H2PO4不同比例(体积比 50 ∶ 50、75 ∶ 25、85 ∶ 15)对检测时维生素C的峰形、保留时间等出峰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乙腈-0.015 mol/L NH4H2PO4(体积比85 ∶ 15)作为流动相时,不仅出峰时间提前,峰形也更好,也不存在峰形重叠等问题,因此选择乙腈-0.015 mol/L NH4H2PO4(体积比85 ∶ 15)作为流动相。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用Waters 2998 PAD紫外检测器检测发现,维生素C在245~255 nm波长下吸光度较高,在254 nm吸光度最大,因此选择254 nm作为检测波长。在超过样品的检测时间(4 min)后的6 min内,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信号强度,因此确定样品检测时间为4 min。由图2可以看出,所有样品均能实现基线分离,而且峰形能满足测定要求,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为0.866~0.929 min,检测限为0.86 μg/L。
  2.4 标准工作曲线
  以1、5、10、20、30、50、100、200、300、400、500 mg/L系列浓度对应峰面积的积分值对进样浓度(mg/L)进行直线回归。以浓度(x,mg/L)为自变量、峰面积(y)为因变量,方程式:y=167 33x-262 03,r=0.999 6,说明标准曲线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维生素C标准品的色谱结果见图2,标准曲线见图3。
  2.5 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由图4、图5可以看出,经过DTT的还原,总维生素C的峰高高于还原型维生素C。由表1小白菜、番茄中还原型维生素C、总维生素C、氧化型维生素C的检测结果可见,各提取液中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在0.898~ 0.995 min。
  2.6 精密度试验
  对同一小白菜、番茄提取液分别连续进样5次,由表2可见,精密度试验标准差为0.49~3.29,变异系数为0.63%~1.83%,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较好。
  2.7 回收率试验
  各取3份2 mL维生素C含量为25.106 mg/kg的小白菜提取液、维生素C含量为18.248 mg/kg的番茄提取液,分别加入2 mL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液,测定混合液中维生素C含量,每种混合液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由表3可见,回收率范围为96.58%~103.59%,平均回收率为99.89%。
  3 讨论与结论
  维生素C在pH值>7.6以上的溶液中非常不稳定,但是在pH值<4的酸性溶液中较稳定,3%草酸、3%偏磷酸皆满足pH值
  磷酸与维生素C的这些特点,本研究采用3%偏磷酸提取番茄、小白菜中的维生素C后,其峰形更为尖锐、基线相对平稳,可见以3%偏磷酸作为提取剂能够得到更好的峰形。但是,由于偏磷酸不稳定,需要现配现用才能保证提取效果。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硫苏糖醇还原维生素C相结合,对小白菜、番茄的还原型维生素C、总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鲜小白菜中含有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为 62.297 mg/100 g,总维生素C含量为273.390 mg/100 g;新鲜番茄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为45.888 mg/100 g,总维生素C含量为197.406 mg/100 g。总维生素C、还原型维生素C二者之差为脱氢型维生素C,本研究中小白菜、番茄的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211.092、151.518 mg/100 g。可以看出,在本研究的小白菜、番茄中,脱氢型维生素C含量在总维生素C含量中占很大的比重,而脱氢型维生素C与还原型维生素C同样具有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的贡献不可忽视。本研究认为,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还原型维生素C不足以说明蔬菜中维生素C的营养状态,应利用二硫苏糖醇的还原作用,得到的总维生素C含量更能表征蔬菜的营养价值。
  本研究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6,曲线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说明曲线的线性关系较好,且测定浓度范围较广,分析中受样品中其他杂质的影响较小。测定小白菜、番茄中维生素C的含量,回收率为96.58%~10359%,说明该方法具有所需试剂少、稳定、操作简便等特点。从本研究还可以看出,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再现性都是比较高的;而且从样品色谱图中看出,该方法分析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需要3 min,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本研究所用的这个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它适用于维生素C含量范围较大及颜色各异的广泛蔬菜中还原型维生素C、总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
  [1]郝学宁,郝嫱嫱,刘雪莲. HPLC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30-31.   [2]王立家,李宽阁,刘淑兰,等. 维生素C的营养功能及应用[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2):106-107.
  [3]余 琼,齐卫华,于 研,等. 维生素C保健功能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8,21(6):24-26.
  [4]王艳颖,姜国斌,胡文忠,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J].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2):21-22,26.
  [5]梁建成,汪春红. 维生素C抗DNA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C]. 武汉:营养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
  [6]龙宇红. 维生素C、维生素E对生长期大鼠铅中毒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4.
  [7]孙丕健. 维生素C对大鼠酒精性脑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1.
  [8]徐 琅,宋晓峰,钱志余. HPLC法测定野生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77-19278.
  [9]赵昕梅,远凌威,陈世锋,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49-53.
  [10]宁德生,梁小燕,方 宏.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罗汉果中VC含量的检测[J]. 食品科学,2010,31(20):311-313.
  [11]裴云逸.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蔬菜中Vc含量的研究[J]. 食品與机械,2012,28(5):91-93,162.
  [12]陈振健,许开国,涂杰峰,等. 几种果蔬抗坏血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7,2(1):78-83.
  [13]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等. 苹果汁中Vc的HPLC分析及抗氧化性的测定[J]. 食品科技,2006,31(7):238-240.
  [14]谷雪贤. 蔬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J]. 广东化工,2010,37(7):98.
  [15]吴海燕. 微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椰菜中的维生素 C[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256-257.
  [16]甘振威,武广恒,刘国良,等. 自动电位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颜色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比较[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2):441-445.
  [17]Bergquist S A,Gertsson U E,Noadmark L Y,et al. Ascorbic acid,carotenoids,and visual quality of baby spinach as affected by shade netting and postharvest storag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其他文献
摘要:建立SP-2560脂肪酸专用柱和ZB-WAXplus毛细管柱对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对来源及品牌商标不同的60个菜籽油(其中低芥酸菜籽油41个,高芥酸菜籽油19个)样品进行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总合格率为58%,其中低芥酸和高芥酸菜籽油中合格率分别为66%和58%,并总结出在质量不合格的菜籽油中大豆油是主要掺假种类之一,为食用油的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疫情对2020届的毕业生来说仿佛是命运在原本荆棘遍布的路上随意丢下的一个巨大障碍。我们被困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无法再任性地做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也还没有学会如何成长为一个体面的大人。  150cm的我,像是走失在大人世界里的瓷兔子。与旁人是那样的不同,我既脆弱又渺小。站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我既茫然又无助。学了三年的动画专业并没有使我变得强大。  大学三年,奔走在学业与兼职之间。窘迫的家庭情况使得我无法像
早读一结束,顾清就吼我:“林梧意,你昨天玩李白是在练皮肤吗?”  天知道,我从高三开始就再也没有碰过游戏。难道手机被偷了?不能啊,昨天晚上我还检查过,手机就在抽屉的角落安静地躺着呢……  难道?!是我妈……她偷看我手机!  晚上到家,我径直走回房间,拉开抽屉,取出手机,开机,点开《王者荣耀》。我,竟,然,有,了,战,绩!惨不忍睹就算了,李白的省牌都掉了。  我沉着一张脸,拿着手机去了客厅。妈妈端着
晚上11点,妈妈看着手机里的日历,说:“小孩儿,今天是第54天。”  我摸了摸她的头发,轻声道:“知道。我们今天一起睡,好吗?”  她点头,然后抱着我,身体蜷缩起来,窝在我身边睡觉。我听见她迷迷糊糊地嘟囔着:“小孩儿,你也睡吧。”  我眯着眼睛,看着灯光下她的脸,状态依旧不是很好,苍白得可以看到细细的血丝。  那天,距离高考还有214天,而外婆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  小说照进现实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事
摘要:豆梨原产我国,为梨属较为原始类型,其综合利用價值较高,集嫁接繁殖砧木、材用、药用和园林绿化于一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豆梨曾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其适应性强、抗火疫病,美国将其引入作为西洋梨的嫁接砧木,并开发其观赏价值,使其获得大量种植;但我国豆梨资源的利用仍局限于嫁接砧木,野生资源也不断衰减,故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对豆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豆梨分类地位、资源
摘要: 以14个苜蓿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混合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干质量、鲜质量均随着复合盐碱浓度的增大而呈 下降趋势,其中E组的盐碱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大。利用隶属函数和权重系数方法综合评价14个苜蓿品种的种子抗盐碱能力为:农菁1号>和平>龙牧801>龙牧806>龙牧81>图牧2号>德宝>龙牧1
摘要:以小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运用同源克隆法获得小拟南芥HDG12基因,命名为ApHDG12。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pHDG12基因的理化性质、保守序列、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同源建模。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结果显示,ApHDG12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mRNA长度为2 064 bp,编码687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显示ApHDG
摘要:以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为对象,研究其在周期性波动水位和稳定水位下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探索酸模叶蓼对水位变化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酸模叶蓼在10 cm水位波动条件下处理6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株高增幅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15 cm稳定水位条件下,处理3 d时酸模叶蓼植株株高增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最低
摘要: 选用糖槭为材料,使用不同型号遮阳网、设置不同遮光环境,研究不同遮光条件对糖槭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可以显著提高糖槭叶片的Fv/Fm、PIABS、ET0/TR0和ET0/ABS,降低叶片的ABS/RC、ET0/RC和DI0/RC;在遮光50%的条件下,糖槭表现出最大净光合速率。遮光有利于提高糖槭叶片PSⅡ反应中心对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同时降低对能量的耗散,两者平衡是提高糖槭光
陈思语在QQ上与我对上了暗号“我要上同龄会”,并发来了几张自己的书法作品照片。  我觉得超级好看。于是问她这些分别是什么字体,她告诉我大图上的是楷书,小图上的是行书和草书。扇面和宣纸上的字体清丽娟秀,一看便是出自一个温柔的女孩之手。本期我们就去了解一下这个温柔女孩的书法之路吧!  书法于我来说不可割舍  陈思语练习书法大概已有十年之久。小时候父母希望她能拥有一技之长,所以提供给她各种选择,让她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