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整合将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我校把计算机引入课堂已经多年,从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以期提高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用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与作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音像技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设计出下列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沿赤道绕地球一周后,把绳子加长10 cm,此时的绳子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象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并用电脑配以动画,把绳子放长后,用动画显示象和老鼠正准备通过缝隙,此时老鼠对象说:“我能通过,你不能通过.”但象却说:“我们都能通过. ”你能帮它们作出判断吗?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和优美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二、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并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 如初中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 教师在上这一节时,可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 = 2x,《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还可播放往试管均匀注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也非常透彻.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在多媒体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往往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对称问题时,引入了台球问题,一学生不知道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不理解题意,而对比较爱玩的学生,则很清楚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但不明白几何中的对称图形,我把这两部分学生分在一台机器上,这样不仅能各尽所能,而且还能增进同学间情感交流. 达到增进团结,共同进步.
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的鲜明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教师对画面图形的操作,利用线段,角的闪烁,平移、旋转、对称等对学生进行解题的暗示,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激发他们解题的兴趣.
搞好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机灌”代替“面授”. 有的课,教师像机器人似的,在课堂上充当电影播映员角色,不停地点击鼠标,不断地播放教师课前准备的课件. 虽然也做了适当的点拨,但目的是为了完成多媒体课件任务.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探究、协作,更谈不上提出创造性问题,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2. 适量适当.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可以由教师讲清楚,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 在中学数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函数图像问题、定值问题、轨迹问题、空间图形问题和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或较难画出的图形. 并非一堂课全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其他教学手段又无法实现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能体现其价值,防止为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
3. 课件要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 例如,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高中数学的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学生看到的是计算机展示,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 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忽视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课件既要展示现象,又要揭示过程,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4. 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景,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 数学课件的评价重点是它的教学质量. 我们在选用课件、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切实了解该课件是否符合学生,是否能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明白:如果使用该课件后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多媒体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得不偿失.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音像技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授“圆周长、弧长”公式时,设计出下列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沿赤道绕地球一周后,把绳子加长10 cm,此时的绳子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象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并用电脑配以动画,把绳子放长后,用动画显示象和老鼠正准备通过缝隙,此时老鼠对象说:“我能通过,你不能通过.”但象却说:“我们都能通过. ”你能帮它们作出判断吗?利用计算机的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和优美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二、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并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 如初中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 教师在上这一节时,可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 = 2x,《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还可播放往试管均匀注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也非常透彻.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在多媒体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往往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对称问题时,引入了台球问题,一学生不知道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不理解题意,而对比较爱玩的学生,则很清楚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但不明白几何中的对称图形,我把这两部分学生分在一台机器上,这样不仅能各尽所能,而且还能增进同学间情感交流. 达到增进团结,共同进步.
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的鲜明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教师对画面图形的操作,利用线段,角的闪烁,平移、旋转、对称等对学生进行解题的暗示,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激发他们解题的兴趣.
搞好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机灌”代替“面授”. 有的课,教师像机器人似的,在课堂上充当电影播映员角色,不停地点击鼠标,不断地播放教师课前准备的课件. 虽然也做了适当的点拨,但目的是为了完成多媒体课件任务.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探究、协作,更谈不上提出创造性问题,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2. 适量适当.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可以由教师讲清楚,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 在中学数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函数图像问题、定值问题、轨迹问题、空间图形问题和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或较难画出的图形. 并非一堂课全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其他教学手段又无法实现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能体现其价值,防止为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
3. 课件要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 例如,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高中数学的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学生看到的是计算机展示,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 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忽视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课件既要展示现象,又要揭示过程,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4. 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景,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 数学课件的评价重点是它的教学质量. 我们在选用课件、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切实了解该课件是否符合学生,是否能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明白:如果使用该课件后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多媒体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