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数学教师由于未能真正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意图,出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状况. 于是在新教材中很多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内容,被老师删去了,这不仅影响了新课程的有效落实,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认识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知识认知的过程和交流心得的机会,让学生在认知过程和交流心得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改变以前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内容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我觉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学习向量时,首先是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通过对实际背景的分析,概括与抽象,建立向量模型,再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向量模型的性质,最后运用向量模型及其性质去解决更广泛的一类实际问题. 通过对力做功的实例分析,建立向量数量积运算,再研究得出向量数量积运算满足交换律,与实数的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向量数量积的若干性质,最后运用向量数量积运算解决有关“功”的物理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样处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对数学的完整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时应该多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尝试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经过自己思考后,分组讨论,交流,总结方法和经验,再由老师向学生统一总结. 当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老师要做适当的引导,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 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成
  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背景和经历不同,一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及认识能力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层次,作为老师就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各方面准备素材、问题的提出、练习的安排,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多种解题方法,让不同学生掌握各自的解题的思想,并引导学生集体交流,汲取他人经验,让同学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对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照顾,要多教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鼓励多做题,多尝试,哪怕有一点的进步,也要给予一定表扬,帮他们分析问题原因,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有余力的优生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在数学上有所作为.
  
   四、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视,这不仅包括同一领域内容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体内容,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同时新教材还特别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题材应尽量重视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总之,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数学教师只有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现行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才能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彻底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各种教育观念,树立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新观念,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数学新课程的最终落实要靠奋斗在第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只有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才能推进数学教育改革,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兴奋点,这样才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
【摘要】 目前初中数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新生刚进校时数学兴趣浓厚,没几天兴趣消失、甚至厌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内容的合理编排、活泼生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兴趣培养    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老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只要教师教法得
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2008年4月20日在2户牧民的牦牛群中发生了牦牛巴氏杆菌病,几天内死亡牦牛21头。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情况报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教会学生掌握有趣的数学,为他们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自己捕捉“灵感”的方法. 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处处充满着美.   【关键词】 数学美 创设美 展现美 表现美 回味美    美——是世间永恒的话题,同样,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中包含的美,再造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尤其是课改之后的数学,“美丽”多了些外在的东西,色
随着花卉生产的发展,产业化的形成和新品种引进、育成品种的增加,以及繁种、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花卉品种退化现象已比较严重,给花卉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亟需引起重
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如何让学生们自由而有激情地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让教师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如何从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中解脱出来?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本人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研究“洋思”教学法后,探索性地在教学中实施,颇见成效,尤其是班里的后进生,不仅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而且能走上讲台讲解例题、习题,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几周下来,测评的结果是:全班1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浸种,750~1000mg/L浓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发芽势增幅为对照的41%,发芽率增幅为对照的24%;
[摘要]一位哲人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它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是的,在生命的每一刻,我们都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欣赏,需要吸取,需要相伴、相望………孩子更是如此,我深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关键词]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关爱    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没有作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对学生进行毕业班的千叮咛万嘱咐,而是卖了一个关子:我先在黑板上画了
从宗族、婚姻、人际关系等方面去考察,关东古代家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一是家、族、国为一体的宗族家庭;二是家庭婚姻的多维形态,即古代婚姻的多样性与近代婚姻的变异性;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是概率统计中的重要概念,不少学者都在这方面有所讨论.本文作者讨论了三维连续型随机变量(X,Y,Z)中三个分量X,Y,Z的相互独立性、条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