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史实研究与史观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承担立德树人的社会教育功能。“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家国情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试以教育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为例,谈谈中学历史学科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一、在民族情感中行走,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一项核心素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歷史使命感。家国情怀既是个人的情怀,也是民族的情怀。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情怀又与伟大的中国梦密不可分。“家国情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家国情怀的最新表现形式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因为这个梦想既是国家梦、民族梦,又是人民的梦、个人的梦。”历史是文化的载体,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与传承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归宿。”
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怀揣民族情感,渗透家国情怀。
本课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日益密切的交往”两个方面来阐述海峡两岸交往中的重要史实。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绝佳素材和机会,但是对初中生而言还是略显遥远和抽象。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和说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敷衍和逆反。
笔者教授本课时,利用时事乡土材料——“92岁台湾老兵赵东发苏州寻亲”的故事,串联课堂教学,可谓匠心独运。这则故事就发生在2018年春节的苏州,就在眼下,就在身边。宏观地看,这么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微观地看,赵东发的事迹跟本课教学内容吻合,几乎就是解放战争以来海峡两岸交往的一个缩影;再者,这么做还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总之,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有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要知道,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不分大陆与台湾,不分现在与过去,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情感和情怀。
讲到赵东发1949年去台湾,笔者设疑:赵东发为什么去台湾?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同时也实现了知识迁移:海峡两岸分离的背景。讲到国民党退往台湾,又启发学生思考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讲到1988年赵东发退伍后想回大陆寻亲,又联系到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讲到2015年“习马会”,笔者设问:赵东发老先生近况又如何呢?他70年的回家团圆梦实现了吗?笔者把知识的呈现与讲故事的叙事方式结合起来,从一本正经地讲课转向分享知识展开的过程。
整堂课始终行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把历史和现实两条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处处设疑、环环相扣,很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材料摆放和问答,都为下一步的深度思维做了巧妙的铺设,前后呼应,一气呵成。随着赵东发老人在春节期间与苏州的亲人团聚,家国情怀素养已经如同涓涓细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田,也根植在了学生的心里。
二、在家乡情结中流连,理解家国情怀
家乡、故土是没有边界的,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是一个城镇,再往大处看就是国家、天下。中国传统伦理观就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家国一体思想。“‘家国一体’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理念。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致使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这种传统就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而特有的一种家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国情怀不仅表现为对家庭、亲人的依恋,更有对家乡、故土的依恋。这种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广义而言,国家观念和家国情怀就是从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发展而来的。在今天的中国,这些价值观又转化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中,台湾同胞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回祖国大陆探亲、祭祖,都是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使然,更是家国情怀的时代体现。
在海峡两岸隔绝的时候,于右任先生在1964年发表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通过诵读,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渴望。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面对党和政府的善意,台湾当局还在坚持“三不”政策。这种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做法,显然是不得人心的。“百战留得余生,才知老来更苦。”1987年,台湾民众特别是许多退伍老兵,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返乡运动。他们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通过诵读传单内容和观看《台湾同胞回乡探亲》的视频,我们强烈感受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师生第三次诵读经典诗词——余光中的《乡愁》,表达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实践证明,利用乡土材料,流连家乡情结,进而走近家国情怀,在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家国情怀不仅具备丰富的素材资源,更有着广泛的情感认同。从本质上看,家国情怀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无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表现在对亲人、对故乡的依恋,更表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本节课中,3首小诗在课堂的头、中、尾间隔出现,将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将家国情怀一次次在学生的心中点燃。
三、在爱国主义中熏陶,升华家国情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尤其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围绕一个中国原则,突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一主线来教授海峡两岸由隔绝到缓和,再到交往日益密切的主要史实。笔者通过对比,并以板书的形式呈现了党和政府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板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教学的推进逐渐生成的。
比如,通过观察20世纪50年代大陆的宣传画和1955年《时代》周刊封面(蒋介石),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两岸关系的紧张;让学生即兴表演,可以引发学生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不时设问,不断追问。如,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重大意义?同样是一国两制,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九二共识”达成以来,两岸共签署27项协议,两岸经贸合作贸易额由5000万美元增长到年均1900亿美元,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近10万个,人员累计往来近1.17亿人次,平均每天有近3万人次来往,两岸同胞通婚近38万对。这些图片和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放眼当下,影响两岸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祖国的统一大业会不会实现呢?为什么说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通过不断追问,学生会自主得出“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的结论。由于结论是自主得出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的,那么结论中携带的家国情怀因子就会凝结成稳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是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教学得以不断推进。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庭、对家乡、对国家炽热而稳定的情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践行家国情怀,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课程目标,是历史教育教学继承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必将给学生的成长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课在民族情感中行走,在家乡情结中流连,在爱国主义中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爱国之行,使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真正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2]禚明亮.学术界“家国情怀”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5(01):32.
[3]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03):46.
[4]冯一下.对“家国情怀”内容要点的两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8(5):27.
一、在民族情感中行走,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一项核心素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歷史使命感。家国情怀既是个人的情怀,也是民族的情怀。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情怀又与伟大的中国梦密不可分。“家国情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家国情怀的最新表现形式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因为这个梦想既是国家梦、民族梦,又是人民的梦、个人的梦。”历史是文化的载体,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与传承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归宿。”
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怀揣民族情感,渗透家国情怀。
本课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日益密切的交往”两个方面来阐述海峡两岸交往中的重要史实。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绝佳素材和机会,但是对初中生而言还是略显遥远和抽象。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和说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敷衍和逆反。
笔者教授本课时,利用时事乡土材料——“92岁台湾老兵赵东发苏州寻亲”的故事,串联课堂教学,可谓匠心独运。这则故事就发生在2018年春节的苏州,就在眼下,就在身边。宏观地看,这么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微观地看,赵东发的事迹跟本课教学内容吻合,几乎就是解放战争以来海峡两岸交往的一个缩影;再者,这么做还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总之,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有利于家国情怀的培养。要知道,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不分大陆与台湾,不分现在与过去,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情感和情怀。
讲到赵东发1949年去台湾,笔者设疑:赵东发为什么去台湾?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同时也实现了知识迁移:海峡两岸分离的背景。讲到国民党退往台湾,又启发学生思考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讲到1988年赵东发退伍后想回大陆寻亲,又联系到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讲到2015年“习马会”,笔者设问:赵东发老先生近况又如何呢?他70年的回家团圆梦实现了吗?笔者把知识的呈现与讲故事的叙事方式结合起来,从一本正经地讲课转向分享知识展开的过程。
整堂课始终行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把历史和现实两条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处处设疑、环环相扣,很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材料摆放和问答,都为下一步的深度思维做了巧妙的铺设,前后呼应,一气呵成。随着赵东发老人在春节期间与苏州的亲人团聚,家国情怀素养已经如同涓涓细流滋润了学生的心田,也根植在了学生的心里。
二、在家乡情结中流连,理解家国情怀
家乡、故土是没有边界的,可以是一个村落,也可以是一个城镇,再往大处看就是国家、天下。中国传统伦理观就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家国一体思想。“‘家国一体’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一种基本理念。政治上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习俗与价值取向,致使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均受其影响。”这种传统就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而特有的一种家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国情怀不仅表现为对家庭、亲人的依恋,更有对家乡、故土的依恋。这种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广义而言,国家观念和家国情怀就是从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发展而来的。在今天的中国,这些价值观又转化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中,台湾同胞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回祖国大陆探亲、祭祖,都是乡土观念和家乡情结使然,更是家国情怀的时代体现。
在海峡两岸隔绝的时候,于右任先生在1964年发表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通过诵读,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渴望。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面对党和政府的善意,台湾当局还在坚持“三不”政策。这种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做法,显然是不得人心的。“百战留得余生,才知老来更苦。”1987年,台湾民众特别是许多退伍老兵,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返乡运动。他们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通过诵读传单内容和观看《台湾同胞回乡探亲》的视频,我们强烈感受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师生第三次诵读经典诗词——余光中的《乡愁》,表达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实践证明,利用乡土材料,流连家乡情结,进而走近家国情怀,在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家国情怀不仅具备丰富的素材资源,更有着广泛的情感认同。从本质上看,家国情怀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无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表现在对亲人、对故乡的依恋,更表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本节课中,3首小诗在课堂的头、中、尾间隔出现,将课堂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将家国情怀一次次在学生的心中点燃。
三、在爱国主义中熏陶,升华家国情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尤其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围绕一个中国原则,突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一主线来教授海峡两岸由隔绝到缓和,再到交往日益密切的主要史实。笔者通过对比,并以板书的形式呈现了党和政府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板书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教学的推进逐渐生成的。
比如,通过观察20世纪50年代大陆的宣传画和1955年《时代》周刊封面(蒋介石),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两岸关系的紧张;让学生即兴表演,可以引发学生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不时设问,不断追问。如,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重大意义?同样是一国两制,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九二共识”达成以来,两岸共签署27项协议,两岸经贸合作贸易额由5000万美元增长到年均1900亿美元,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近10万个,人员累计往来近1.17亿人次,平均每天有近3万人次来往,两岸同胞通婚近38万对。这些图片和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放眼当下,影响两岸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祖国的统一大业会不会实现呢?为什么说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通过不断追问,学生会自主得出“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的结论。由于结论是自主得出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的,那么结论中携带的家国情怀因子就会凝结成稳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是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教学得以不断推进。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庭、对家乡、对国家炽热而稳定的情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践行家国情怀,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课程目标,是历史教育教学继承和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必将给学生的成长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课在民族情感中行走,在家乡情结中流连,在爱国主义中熏陶,从而激发出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爱国之行,使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真正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2]禚明亮.学术界“家国情怀”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15(01):32.
[3]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03):46.
[4]冯一下.对“家国情怀”内容要点的两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