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阅读拓展点 构建生态语文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新课程理念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阅读拓展点,引领学生拓展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为深化理解而拓展
  因为文本中呈现的内容距离学生时间较远,容易使学生产生代沟;有时或许因为文本内容说理性强,也或者生涩难懂……学生理解起课文来会有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如能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进行适当拓展,让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那么,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文中主要表现了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但是,在实际教学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鲤鱼也能算作礼物吗,鲤鱼在我看来,只是平常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肉类食物之一吧?”他的问题很快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由于所处年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学生又怎能感受到那个时代鲤鱼对于社会大众的真正含义呢?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将很难从根本上认识到公孙仪的清正廉洁,于是,我向学生延伸了鲤鱼在古代的特殊含义。《史记·孔子世家》“索隐”注云:春秋时期,人们已把鲤鱼作为贵重礼品互相馈赠。到了汉朝。蔡邕有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这样一来,学生从鲤鱼的贵重程度上认识到了公孙仪拒收礼物的确是清正廉洁,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
  在这个课例中,当学生出现思维盲点,对文本内容认识不全时,教师巧妙的拓展阅读使学生突破了思维的重重阻碍,纠正了学生的片面看法,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
  二、为充实留白而拓展
  文学作品大都因为有留白而显得有张力,这些留白处吸引着学生去理解,去填补,去超越,这就是文学作品留白的艺术魅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善于运用留白,并且结合文本特点创设出适合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填补,去描述,那么这些语言将会形成新的阅读材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得到升华。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作者通过自己在天游峰游览时与一位扫路人的对话以及对扫路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其中在课文结尾处有这样一段对话“三十年后,我再来看您!”“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些对话是对扫路人豁达精神的集中囊括,但是,三十年后的情景到底怎样呢?文章到这儿就结束了,在这儿,作者有意的留白就给学生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教学到这儿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想象一下三十年后他们见面时的情景并说给大家听,这样一来,在学生的想象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局,但是哪种结局最为合理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基于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比较揣摩,进而得出最为忠于原作的结局。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在文本的留白处让学生展开拓展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有效充实文本空白,使学生在对比和感受中提升阅读能力。
  三、为发展思维而拓展
  有些阅读内容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的地方是能够充分发展学生思维,引起学生争论和争议的地方,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争议点上拓展,不仅可以充实文本内容,增强教材的吸引力,而且在学生争议、讨论、较量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文章这样描写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从而表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在教学时,有学生认为“诸葛亮架子太大了,装聋作哑,太不礼貌了。”有学生认为“这是诸葛亮故意在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是真正的重用自己。”在学生之间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我向学生展示出了诸葛亮助刘备打胜仗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在资料播放完毕以后,我又让学生思考:结合刚才的图片文字资料,请你仔细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刘备,作为一名丞相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大门被打开,认识到了刘备的诚心是诸葛亮辅佐他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会出现学生思路受阻或者思路狭窄的现象,结合文本内容,教师如能适当进行延伸拓展,则可以使学生突破思维的屏障,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上一层楼。
  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找准阅读拓展点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展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如何进行拓展阅读,就需要师生心灵的共同参与,思想的交流碰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生态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了解占祥同志的人往往会对他产生这么一个印象:文化旅途的“苦行僧”。占祥努力探究人生、探究文化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和对于社会的意义。对文化的挚爱与研究,占祥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占祥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发掘埋藏在人类文化深层的巨大潜力,进而认识文化对于人的主体作用、对于经济的先导作用、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对于精神的培植作用等等。他大胆探索,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冲破藩篱、冲破禁区。有些人不从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的普及化、大众化为学生提供了充足而便利的网络资源,学生能够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充分利用自身的时间进行主动性学习。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研究型教师的成长途径展开讨论,分别从教师需要转变身份和教师需要掌握技能两个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有所帮助。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生活中随处都要用到网络。正是
人们常常把世界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种文化的“东西两分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自从上古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消亡之后,欧亚大陆上的许多文化摇篮渐渐聚合成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初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受到物理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态度的熏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必对物理知识体
近年来,心理学中出现了一些有关创造性的新理论,它们可被归纳概括为理性认知理论、非理性认知理论和综合性理论。导致这些理论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创造性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
建立了一种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铅和锡含量的方法,同时讨论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铅和锡的检出限分别为0.150μg/L和0.110μg/L,加
忆在50年顷,余嘉锡先生(故友周祖谟教授之岳丈)一夕以病残之身垂顾荒居,谈及《四库全书》之汇书、纂书、毁书、禁书;并许我为并世之“有识之士”,还说所谓“识”指“见识”、“学识”和“知识”,“知”之高明者日“智”。余翁说:“文先生,你是我心目中罕见的‘知识分子’。”这位老辈使后生文某既惶恐又感激。正是这位老纯儒(他不是名流)不可磨灭的感召力,助我渡一切苦厄,乃至老来也不敢懈怠,遂立志修纂《四部文明》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铁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氯膦Ⅲ(CPAⅢ)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动力学条件.方法检出限为3.8×10-9g/mL,在10mL溶液中,铁的线性
合成了新型偶氮显色剂5-[2-(5-乙基-1,3,4-噻二唑)偶氮]-8-羟基喹啉(ETADQ),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0~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离子迅速形成一种稳定的黄色
建立了测定砷(Ⅲ)的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法。在0.5mol/L的硫酸介质中,溴酸钾的强氧化性将砷(Ⅲ)氧化成砷(Ⅴ),剩余的溴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利用碘与淀粉形成蓝色络合物,间接测定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