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的不断优化,要求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教育科研推广力度,促进教育科研化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普遍低下,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均有待提高,因此,本文就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38-02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已经是时下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与实践热点。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新课改理念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冲击,教师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将高中、中学及小学作为调查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高于教师,且男女教师进行比较,女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高于男教师。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分析
(一)整體发展态势良好
首先,中小学教师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认识深刻,且愿意进行研究。对于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的认识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重要,大部分教师认为科研能够大幅度的促进教学的进步,一半教师对科研怀有很大的热情,大多数的教师怀着明确的目的进行科研。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已经成为趋势,并深入人心。其次,教师对进行教育科研的流程都比较熟悉,对于国家的教育政策的关注度较高,在实际的科研中,大部分的教师都能找对方法,将科研活动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得了不凡的成果。最后,教师进行科研的内容都是本校教学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问题,科研的主要方式为听课、说课及评课等。同时科研范畴多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微观问题展开,且根据不同的研究主体不断进行研究方法的调整,传统的听课、说课及评课的科研方式最受教师欢迎。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不足及分析
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教师的教育科研呈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总体表现为城市科研情况好于农村,小学好于中学,骨干教师好于普通教师等,随着学校等级的增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升学压力的作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对于教师来说,无暇进行科研,或者科研的时间不充裕,这都直接影响科研的效果。其次,由于目前的就业状况,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对教育科研知识的掌握更是缺乏,大多数的教师并不知道基本的科研知识及方法。或者有些教师掌握一些具体的科研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能科学运用。最后,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就微观性的主题进行研究,这些东西又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难以避免大而空洞的问题。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形式主义频频存在,直接影响科研效果。同时,很大一部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育科研队伍规模的发展缓慢。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质,强化科研意识
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升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进行专业的培训,或者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就不同科研主题进行的意义更加明晰化,使教师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知观念,促使教师产生自我提升的强大内驱力,进而使教师科研素质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在学校内部及学校与其他科研成果显著的地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让教师认识到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意识到自我素质提升的紧迫性,从而达到强化科研意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他们应对教学的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能熟练地找到解决办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能冷静的进行处理,提高教师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进行教育科研时,也能从设计到实施总结,坚持科学的原则和操作要求,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从而增强科研能力。
(二)进行重点培养,发挥示范作用
从优秀的教师资源中选拔出一批热爱教育科研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组成权威的科研团队,树立团队和个人的榜样,让其影响其他教师,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学校通过布置具体的科研任务,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在科研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进行实验、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有效的实验数据和成果,从而达到不断强化科研能力的目标。同时,在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学校要为优秀科研人才提供科研保障,保障他们接收到最新的科研信息,接触到最先进的科研理念,观摩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保证科研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保证优秀科研人才在科研实践中不脱离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取得进步。其次,学校还应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工作总结,分层次,有步骤的对教师开放科研成果的展示,让其针对科研成果进行交流,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以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科研水平。
(三)健全教育科研保障体系
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科研成果的不断提升都要依靠健全的科研保障体系,只有健全完善的科研保障体制才能激发教师科研队伍的旺盛生命力,对科研事业的不懈决心,保证教育科研一直处于实际的发展之中。因此,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选拔出专门的负责人,使科研任务责任到人,激发科研团队的自信心,促进大家共同为科研事业而努力,让科研在专业队伍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让科研人员的劳动得到客观公平的对待。将教育科研的位置摆正,对科研有杰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励教师进行科研的热情。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加大科研力度,从制度层面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健全科研体系,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02).
[2] 蔡科.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
[3] 赵清福.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6(07).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7)36-0138-02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已经是时下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与实践热点。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新课改理念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冲击,教师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单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将高中、中学及小学作为调查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高于教师,且男女教师进行比较,女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高于男教师。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现状分析
(一)整體发展态势良好
首先,中小学教师对教师教育科研的认识深刻,且愿意进行研究。对于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的认识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重要,大部分教师认为科研能够大幅度的促进教学的进步,一半教师对科研怀有很大的热情,大多数的教师怀着明确的目的进行科研。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已经成为趋势,并深入人心。其次,教师对进行教育科研的流程都比较熟悉,对于国家的教育政策的关注度较高,在实际的科研中,大部分的教师都能找对方法,将科研活动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得了不凡的成果。最后,教师进行科研的内容都是本校教学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问题,科研的主要方式为听课、说课及评课等。同时科研范畴多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微观问题展开,且根据不同的研究主体不断进行研究方法的调整,传统的听课、说课及评课的科研方式最受教师欢迎。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不足及分析
首先,根据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教师的教育科研呈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总体表现为城市科研情况好于农村,小学好于中学,骨干教师好于普通教师等,随着学校等级的增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升学压力的作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对于教师来说,无暇进行科研,或者科研的时间不充裕,这都直接影响科研的效果。其次,由于目前的就业状况,教师对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对教育科研知识的掌握更是缺乏,大多数的教师并不知道基本的科研知识及方法。或者有些教师掌握一些具体的科研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能科学运用。最后,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就微观性的主题进行研究,这些东西又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难以避免大而空洞的问题。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形式主义频频存在,直接影响科研效果。同时,很大一部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育科研队伍规模的发展缓慢。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质,强化科研意识
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升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讲座、进行专业的培训,或者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就不同科研主题进行的意义更加明晰化,使教师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强化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知观念,促使教师产生自我提升的强大内驱力,进而使教师科研素质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在学校内部及学校与其他科研成果显著的地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让教师认识到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意识到自我素质提升的紧迫性,从而达到强化科研意识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他们应对教学的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能熟练地找到解决办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能冷静的进行处理,提高教师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进行教育科研时,也能从设计到实施总结,坚持科学的原则和操作要求,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从而增强科研能力。
(二)进行重点培养,发挥示范作用
从优秀的教师资源中选拔出一批热爱教育科研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组成权威的科研团队,树立团队和个人的榜样,让其影响其他教师,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学校通过布置具体的科研任务,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在科研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进行实验、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有效的实验数据和成果,从而达到不断强化科研能力的目标。同时,在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学校要为优秀科研人才提供科研保障,保障他们接收到最新的科研信息,接触到最先进的科研理念,观摩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保证科研理论层面的不断创新,保证优秀科研人才在科研实践中不脱离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取得进步。其次,学校还应有计划地进行科研工作总结,分层次,有步骤的对教师开放科研成果的展示,让其针对科研成果进行交流,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以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科研水平。
(三)健全教育科研保障体系
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科研成果的不断提升都要依靠健全的科研保障体系,只有健全完善的科研保障体制才能激发教师科研队伍的旺盛生命力,对科研事业的不懈决心,保证教育科研一直处于实际的发展之中。因此,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选拔出专门的负责人,使科研任务责任到人,激发科研团队的自信心,促进大家共同为科研事业而努力,让科研在专业队伍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让科研人员的劳动得到客观公平的对待。将教育科研的位置摆正,对科研有杰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激励教师进行科研的热情。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加大科研力度,从制度层面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健全科研体系,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02).
[2] 蔡科.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
[3] 赵清福.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