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知识教学弊端,审视语文知识教学,对开阔视野、优化教学,必然有新的启示、新的意义。
关键词:知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21-0150-02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智力技能,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包括理解知识的方法、复习和巩固的方法、以及做题的方法等)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之中。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其学习和认知活动本身的,其目的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一般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如控制与调节注意的策略、记忆策略和提取策略等;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这类策略往往是因时、因人、因内容而异的过程,难以程序化。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指的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采用的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办法。它又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等。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单一化的教学策略
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课,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这类训练模式适合在高三进行,可以使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同时,这类训练容易使学生只学到一些“僵化”的教条,难以向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迁移。
2渗透式的教学策略
此类策略中的策略训练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渗透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该类教学训练适合平时进行,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策略的直接运用。研究表明,在这类训练模式中由于所学策略与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掌握的策略对另外的内容用处不大,缺乏广泛的迁移性,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策略性知识。
3交叉式的教学策略
先独立地教一般性的策略性知识,包括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以上两种模式的长处,舍弃了其短处,可以获得较佳教学效果。
4情境性教学策略
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和展开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而策略性知识的展开与组织又是个体行为,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由对策略性知识的探寻向策略性知识的情境化和个性化转变。只有完成这一转变,我们才可以称其为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应用是个体对自己内在认知过程的调节活动,具有内隐性,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们可以在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得到反映,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又有外显性。策略性知识的个性化和情境化是将策略知识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这样会大大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短时间内采取大量突击练习的办法。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学习每个策略时,给予充分的消化、理解时间。掌握策略性知识是一个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某种策略性知识之后,要经常运用,使学过的策略不断得以运用和巩固。因此,策略性知识教学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运用与深化的情境。
5主体建构策略
策略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自主建构,学生在策略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有领悟到什么是策略、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才能有意识地去发现策略、总结策略,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策略。学生自己如能生成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策略性知识。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时,要自觉对认知进行反省,这样效果会更好。这种反省认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策略的概括和保持是非常关键的。策略不应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学,而是要作为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学。策略学习和应用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研究表明,越是学生熟悉的内容领域,学生越是能应用高效的策略。如果学生对阅读很熟悉,那么他就能应用阅读策略解决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使用阅读和写作的策略后如果大大提高了阅读和写作水平,这样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则会受到激励,将更加自觉地应用策略。学生会明白,优秀的成绩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因此,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自主建构,教学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策略性知识的获得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教师要因势利导、合理设计教学;学生要仔细体会、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在长期的“躬行”中掌握方法。在学生策略获得的过程中,学生综合应用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同样,学生要理解一篇课文,首先头脑中要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其次要有一系列的阅读技能,借助文字符号,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属于程序性知识;最后用阅读策略确定目标,调节阅读过程,完成阅读任务。对于非毕业年级,一般采用渗透式的教学和情境性教学模式。在高三,则一定要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教学,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解题方法等,同时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也就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和交叉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语文高考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5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5个层级。其中后3个能力的培养与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刘光成.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湖南教育,2006(2)
2 王蓉蓉.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探微.现代语文,2006(3)
3 李正存.文章知识、读写知识于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学刊,2007(2)
4 栾雪梅.平衡与偏移:语文知识选择的原则,语文教学之友,2007(1)
The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Knowledg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of Language
Zou Tao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rawbacks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actual language of teaching knowledge, to examine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 teaching, to broaden our horizons, to optimize teaching will must have new insights, new meaning.
Key words: knowledge teaching;Strategy
关键词:知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21-0150-02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智力技能,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包括理解知识的方法、复习和巩固的方法、以及做题的方法等)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之中。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其学习和认知活动本身的,其目的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一般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如控制与调节注意的策略、记忆策略和提取策略等;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这类策略往往是因时、因人、因内容而异的过程,难以程序化。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指的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采用的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办法。它又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等。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单一化的教学策略
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课,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这类训练模式适合在高三进行,可以使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同时,这类训练容易使学生只学到一些“僵化”的教条,难以向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迁移。
2渗透式的教学策略
此类策略中的策略训练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渗透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该类教学训练适合平时进行,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策略的直接运用。研究表明,在这类训练模式中由于所学策略与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掌握的策略对另外的内容用处不大,缺乏广泛的迁移性,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策略性知识。
3交叉式的教学策略
先独立地教一般性的策略性知识,包括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以上两种模式的长处,舍弃了其短处,可以获得较佳教学效果。
4情境性教学策略
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和展开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而策略性知识的展开与组织又是个体行为,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由对策略性知识的探寻向策略性知识的情境化和个性化转变。只有完成这一转变,我们才可以称其为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应用是个体对自己内在认知过程的调节活动,具有内隐性,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们可以在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得到反映,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又有外显性。策略性知识的个性化和情境化是将策略知识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这样会大大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短时间内采取大量突击练习的办法。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学习每个策略时,给予充分的消化、理解时间。掌握策略性知识是一个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某种策略性知识之后,要经常运用,使学过的策略不断得以运用和巩固。因此,策略性知识教学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运用与深化的情境。
5主体建构策略
策略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自主建构,学生在策略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有领悟到什么是策略、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才能有意识地去发现策略、总结策略,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策略。学生自己如能生成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策略性知识。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时,要自觉对认知进行反省,这样效果会更好。这种反省认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策略的概括和保持是非常关键的。策略不应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学,而是要作为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学。策略学习和应用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研究表明,越是学生熟悉的内容领域,学生越是能应用高效的策略。如果学生对阅读很熟悉,那么他就能应用阅读策略解决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使用阅读和写作的策略后如果大大提高了阅读和写作水平,这样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则会受到激励,将更加自觉地应用策略。学生会明白,优秀的成绩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因此,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自主建构,教学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策略性知识的获得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教师要因势利导、合理设计教学;学生要仔细体会、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在长期的“躬行”中掌握方法。在学生策略获得的过程中,学生综合应用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同样,学生要理解一篇课文,首先头脑中要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其次要有一系列的阅读技能,借助文字符号,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属于程序性知识;最后用阅读策略确定目标,调节阅读过程,完成阅读任务。对于非毕业年级,一般采用渗透式的教学和情境性教学模式。在高三,则一定要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教学,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解题方法等,同时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也就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和交叉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语文高考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5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5个层级。其中后3个能力的培养与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刘光成.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湖南教育,2006(2)
2 王蓉蓉.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探微.现代语文,2006(3)
3 李正存.文章知识、读写知识于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学刊,2007(2)
4 栾雪梅.平衡与偏移:语文知识选择的原则,语文教学之友,2007(1)
The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Knowledg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of Language
Zou Tao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rawbacks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actual language of teaching knowledge, to examine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 teaching, to broaden our horizons, to optimize teaching will must have new insights, new meaning.
Key words: knowledge teaching;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