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别提示
在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曾经有一面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旗,在上甘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这面被敌人火力击穿381个弹孔的战旗,被英勇的八连官兵插上了上甘岭主峰,取得战斗胜利。由于年代久远、部队多次换房和其他原因,这面战旗现在已经不在八连了。但在八连的荣誉室里,至今珍存着一张当时战士们簇拥着这面战旗在上甘岭主峰的战地照。就是这面光辉的战旗,鼓舞和激励着八连在此后50多年征途中始终保持先进,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56次,先后涌现286名功臣模范,荣获587面锦旗和奖旗。长风阵阵,战旗猎猎,一次次仰视军营里升起的一面面如火似血的军旗,胸中总是奔涌着壮士征战的血腥和豪情。于是,流传在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一面被敌人枪炮击穿581个弹孔的战旗,便在心空中猎猎飞舞。
走进八连的荣誉室,我们看到五六十平方米的荣誉室里,四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旗。我们目不暇接地找寻着当年那面战旗,急不可待地询问边队干部。副指导员王永亮指着挂在墙上的一面镶镜框的大照片告诉我们,照片上就是当年的那面战旗,由于年代久远、部队多次换房,那面战旗现在已经不在连队了。千里迢迢满怀希望而来,听到这样的结果,当时真的让我们非常失望。我们又怀着一丝希望,从特功八连辗转找到所在团、师的荣誉室,查找了这个部队的战斗史料,探访了一些当年参战的老人,询问了所在部队的师团领导,他们都——证实当年八连确有这样一面战旗。
师政治部主任高鹏为配合我们的采访,又翻箱倒柜找了很久,最后为我们“解密”:上个世纪60年代,这面战旗作为文物,被上级有关部门征集走了,由于年代久远,这面旗现在到底存放在哪里,实在说不清楚了。
我们不甘心,再次来到特功八连。在连队荣誉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由当时随军记者拍摄、后来被放大了的黑白照。在这张发黄的老照片上,当年参战的八连官兵,在上甘岭主峰紧握钢枪、高擎战旗,深情眺望着鸭绿江彼岸可爱的祖国。
照片无言,留下的简短文字,却可以启示你展开思维的翅膀,追忆当年战斗的残酷和惨烈场面——甘岭一役,敌人向八连防守的阵地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的密度是每秒钟6发,八连官兵以超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个昼夜,击退敌人的无数次进攻,连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最后将被敌人枪炮击穿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
久久凝望着这张54年前的老照片,数着老照片上的战旗依稀可见的一个个弹孔,我们最想用一位革命先辈的诗句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自信挥戈能退敌,河山依旧战旗红!”
在荣誉室的一架玻璃展柜前,我们还看到了柜里陈列着一面白布镶边、红底黄字的长条形奖旗,旗的左上方绣着一列小字:“步兵二营八连集体荣立特等功”,中间是两行隶体大字:“功勋卓著,英勇顽强”。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授旗时间是1954年,距现在整整53年。
八连指导员谢博告诉我们,这就是八连获得的第二面奖旗,“特功八连”的英名也由此诞生并传扬开来。
八连的每一面旗,都能让我们品读一段厚重的历史,听到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在荣誉室一角,有一面旗帜已经很陈旧,可那面旗上绣着“攻如猛虎”的四个金黄大字,却深深吸引着我们。
四班班长倪宏伟向我们讲述着有关这面旗与四班的故事。解放初期,八连参加西南剿匪,四班在一次参加围攻蚌井洞战斗中,连续追击作战三天三夜。作战间隙,连长问起四班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战斗胜利后你们最想做什么事?四班战士不约而同地说:“就是想用温水好好泡一泡脚。”连长扳过每一名战士的脚,每一双脚都肿烂得不像脚了。后来在一场激战中,四班与一股数百人的顽匪交火,因寡不敌众,班长和8名战士全部惨烈战死。战斗胜利后,连队一个个找到四班牺牲的战士,连长、指导员流着泪为每一个战士擦洗了最后一次脚,了却这些可敬的士兵在人世间最后这一点点心愿。从此,在英雄的特功八连,又飘扬着“猛虎四班”这面英雄的旗帜。
在一次又一次的找寻中,我们也渐渐豁然了!我们原本是为了寻找50多年前在烽火中飘扬的一面战旗,没曾想50多年后,却在今天的八连找到了387面旗。从抗美援朝夺得的“出国作战第一功”的奖旗,到和平建设时期被空军党委授予“从严治军、文明带兵”荣誉称号的锦旗,从抗洪抢险飘扬在千里长堤“上甘岭特功八连”的连旗,到参加重大军事演习任务荣立一等功、二等功的一面面奖旗,八连的每一面旗,都传承着英雄的血脉,激荡着勇士的豪情。
离开八连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为没有找到那面布满弹孔的战旗而感到失望和懊悔;我们甚至觉得,当年的那面旗,在与不在,本身已并不重要了。或许,那面英雄的旗帜,如同当年千千万万抛洒热血的无名烈士一样,都已经在异国他乡的疆场上,化作一缕轻烟、一捧热土,但是,在英雄的八连,在八连一代代官兵心中,在50多年漫漫岁月里,一直高高飘扬着那面布满弹孔、鲜血浸染的神圣战旗!
责任编辑 余彦隆
在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曾经有一面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旗,在上甘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这面被敌人火力击穿381个弹孔的战旗,被英勇的八连官兵插上了上甘岭主峰,取得战斗胜利。由于年代久远、部队多次换房和其他原因,这面战旗现在已经不在八连了。但在八连的荣誉室里,至今珍存着一张当时战士们簇拥着这面战旗在上甘岭主峰的战地照。就是这面光辉的战旗,鼓舞和激励着八连在此后50多年征途中始终保持先进,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56次,先后涌现286名功臣模范,荣获587面锦旗和奖旗。长风阵阵,战旗猎猎,一次次仰视军营里升起的一面面如火似血的军旗,胸中总是奔涌着壮士征战的血腥和豪情。于是,流传在空降兵某部特功八连一面被敌人枪炮击穿581个弹孔的战旗,便在心空中猎猎飞舞。
走进八连的荣誉室,我们看到五六十平方米的荣誉室里,四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旗。我们目不暇接地找寻着当年那面战旗,急不可待地询问边队干部。副指导员王永亮指着挂在墙上的一面镶镜框的大照片告诉我们,照片上就是当年的那面战旗,由于年代久远、部队多次换房,那面战旗现在已经不在连队了。千里迢迢满怀希望而来,听到这样的结果,当时真的让我们非常失望。我们又怀着一丝希望,从特功八连辗转找到所在团、师的荣誉室,查找了这个部队的战斗史料,探访了一些当年参战的老人,询问了所在部队的师团领导,他们都——证实当年八连确有这样一面战旗。
师政治部主任高鹏为配合我们的采访,又翻箱倒柜找了很久,最后为我们“解密”:上个世纪60年代,这面战旗作为文物,被上级有关部门征集走了,由于年代久远,这面旗现在到底存放在哪里,实在说不清楚了。
我们不甘心,再次来到特功八连。在连队荣誉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由当时随军记者拍摄、后来被放大了的黑白照。在这张发黄的老照片上,当年参战的八连官兵,在上甘岭主峰紧握钢枪、高擎战旗,深情眺望着鸭绿江彼岸可爱的祖国。
照片无言,留下的简短文字,却可以启示你展开思维的翅膀,追忆当年战斗的残酷和惨烈场面——甘岭一役,敌人向八连防守的阵地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的密度是每秒钟6发,八连官兵以超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个昼夜,击退敌人的无数次进攻,连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最后将被敌人枪炮击穿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
久久凝望着这张54年前的老照片,数着老照片上的战旗依稀可见的一个个弹孔,我们最想用一位革命先辈的诗句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自信挥戈能退敌,河山依旧战旗红!”
在荣誉室的一架玻璃展柜前,我们还看到了柜里陈列着一面白布镶边、红底黄字的长条形奖旗,旗的左上方绣着一列小字:“步兵二营八连集体荣立特等功”,中间是两行隶体大字:“功勋卓著,英勇顽强”。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授旗时间是1954年,距现在整整53年。
八连指导员谢博告诉我们,这就是八连获得的第二面奖旗,“特功八连”的英名也由此诞生并传扬开来。
八连的每一面旗,都能让我们品读一段厚重的历史,听到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在荣誉室一角,有一面旗帜已经很陈旧,可那面旗上绣着“攻如猛虎”的四个金黄大字,却深深吸引着我们。
四班班长倪宏伟向我们讲述着有关这面旗与四班的故事。解放初期,八连参加西南剿匪,四班在一次参加围攻蚌井洞战斗中,连续追击作战三天三夜。作战间隙,连长问起四班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战斗胜利后你们最想做什么事?四班战士不约而同地说:“就是想用温水好好泡一泡脚。”连长扳过每一名战士的脚,每一双脚都肿烂得不像脚了。后来在一场激战中,四班与一股数百人的顽匪交火,因寡不敌众,班长和8名战士全部惨烈战死。战斗胜利后,连队一个个找到四班牺牲的战士,连长、指导员流着泪为每一个战士擦洗了最后一次脚,了却这些可敬的士兵在人世间最后这一点点心愿。从此,在英雄的特功八连,又飘扬着“猛虎四班”这面英雄的旗帜。
在一次又一次的找寻中,我们也渐渐豁然了!我们原本是为了寻找50多年前在烽火中飘扬的一面战旗,没曾想50多年后,却在今天的八连找到了387面旗。从抗美援朝夺得的“出国作战第一功”的奖旗,到和平建设时期被空军党委授予“从严治军、文明带兵”荣誉称号的锦旗,从抗洪抢险飘扬在千里长堤“上甘岭特功八连”的连旗,到参加重大军事演习任务荣立一等功、二等功的一面面奖旗,八连的每一面旗,都传承着英雄的血脉,激荡着勇士的豪情。
离开八连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为没有找到那面布满弹孔的战旗而感到失望和懊悔;我们甚至觉得,当年的那面旗,在与不在,本身已并不重要了。或许,那面英雄的旗帜,如同当年千千万万抛洒热血的无名烈士一样,都已经在异国他乡的疆场上,化作一缕轻烟、一捧热土,但是,在英雄的八连,在八连一代代官兵心中,在50多年漫漫岁月里,一直高高飘扬着那面布满弹孔、鲜血浸染的神圣战旗!
责任编辑 余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