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理性反思的结果,目前逐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和接受,并已成為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这是政治课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
1课前准备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先备教材,找出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备学生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材料,适当调整了难度,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把重点、难点内化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2为了适应课堂教学需要,我课前安排了一个学生小品环节
我只把小品的内容交给他们,并没有教他们怎么去做,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最后由我来验收、指导,以便其更符合课堂教学需要。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去自行组织人选,共同制作一张手抄报,形式不限,只要主题能体现我们的时代特征就行了。也就是说,从课前准备开始,我就注意了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及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3通过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题材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横古今,包揽世界。主要的是,要贴近学生,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他们所熟悉的事例。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设疑导入、讲故事导入、小品导入、听音乐导入、用漫画导入等等。不管用什么形式什么题材,只要能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能成功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就行了。我最喜欢的导入是设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在本课中,我就采用这了种导入法。我的问题很简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家?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四个国家,除了中国外,其他三国的名称前均带了个“古”字?这下子,学生可就沉默了。他们陷入了沉思却不得其解,于是,就很好奇地等待着听我的答案。这时的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由民族关系“断层”上去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与学生一起得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内容了。
4课堂教学还应注意构建知识体系
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课中,不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还向学生展现了世界一些国家如罗马、埃及、印度、希腊等等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世界文化是怎样促进中国文明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与人讨论。立刻,课堂学习就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愿意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我一直强调: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还要能及时地汲取别人的合理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问题,就把中国文化放进了世界,让学生明了:中国文明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与其他国家的文明一样,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也受世界文明的影响。
5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第一、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时事是中考必考的知识,学生留意时事,不只可以用于应对中考,更重要的是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思想政治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我引导学生向攀登科技高峰这种精神靠近,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勇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第二、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我以漫画、歌曲、学生小品等方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行掌握知识。这样创设情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带动课堂气氛,可谓“一箭双雕”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意思,这远比我讲给他们听要好得多。我在课上就小品刚结束时,大家都还在兴奋之际,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小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回到了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上来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充满‘灵气’的政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进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课前准备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先备教材,找出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备学生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材料,适当调整了难度,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把重点、难点内化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及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2为了适应课堂教学需要,我课前安排了一个学生小品环节
我只把小品的内容交给他们,并没有教他们怎么去做,而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最后由我来验收、指导,以便其更符合课堂教学需要。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去自行组织人选,共同制作一张手抄报,形式不限,只要主题能体现我们的时代特征就行了。也就是说,从课前准备开始,我就注意了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及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3通过新奇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题材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横古今,包揽世界。主要的是,要贴近学生,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他们所熟悉的事例。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设疑导入、讲故事导入、小品导入、听音乐导入、用漫画导入等等。不管用什么形式什么题材,只要能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能成功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就行了。我最喜欢的导入是设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在本课中,我就采用这了种导入法。我的问题很简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家?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四个国家,除了中国外,其他三国的名称前均带了个“古”字?这下子,学生可就沉默了。他们陷入了沉思却不得其解,于是,就很好奇地等待着听我的答案。这时的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由民族关系“断层”上去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与学生一起得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内容了。
4课堂教学还应注意构建知识体系
我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课中,不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还向学生展现了世界一些国家如罗马、埃及、印度、希腊等等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世界文化是怎样促进中国文明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与人讨论。立刻,课堂学习就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愿意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我一直强调: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还要能及时地汲取别人的合理想法来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些问题,就把中国文化放进了世界,让学生明了:中国文明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与其他国家的文明一样,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也受世界文明的影响。
5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第一、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时事是中考必考的知识,学生留意时事,不只可以用于应对中考,更重要的是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思想政治教材有一定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我引导学生向攀登科技高峰这种精神靠近,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勇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第二、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我以漫画、歌曲、学生小品等方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行掌握知识。这样创设情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带动课堂气氛,可谓“一箭双雕”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意思,这远比我讲给他们听要好得多。我在课上就小品刚结束时,大家都还在兴奋之际,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小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回到了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上来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充满‘灵气’的政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进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