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回族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开端,也是提高儿童认识、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该时期教育内容对儿童行为、人格、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持续性影响。而作为回族学前教育机构,不仅肩负着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重任,还承担着传播、传承和发扬回族文化的职责。尤其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深入,多样化文化相互交融,回族地区教育观念也在主流文化冲击下产生巨大变化,导致本土文化在传承和传播方面陷入困境。為了振兴回族传统文化,激发回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需要从幼儿教育做起,广泛普及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这不仅是促进回族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和延续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回族;幼儿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实践路径
  回族人民以独特的精神文明和个性气质铸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并为本族人持续发展和创新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众所周知,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想要持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就要将教育作为载体,通过传授、学习以及耳濡目染等方式,为民族个体成长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1]。而“从娃娃抓起”作为中华民族教育基本理念,充分表明对回族幼儿进行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必须性。这不仅有益于持续传承和发扬回族文化,也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回族文化并成为回族文化的传播者。
  一、回族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现状
  回族人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在传统教育方面或多或少会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而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回族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回族幼儿需要学习主流文化,这也使得回族幼儿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面临两种体制,即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和世俗教育体制。因此,在回族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树立两种教育目标:第一,传播回族传统文化,使回族文化能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第二,重视汉文化教育,促进回族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环境[2]。然而,结合回族幼儿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方面,关于幼儿教育研究少之又少,加上新时期其他民族强势文化的冲击,导致回族幼儿教育与汉族幼儿教育没有明显区分,使得回族传统文化在传播、传承和发扬方面进入瓶颈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深知传承民族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如何在多元化文化冲击下发扬回族文化,怎样解决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回族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重新审视回族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和主流文化教育
  上文提到,回族幼儿教育面临两种教育体系,一种是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另一种是主流文化教育体系,而导致这一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回族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具体来说:
  第一,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与中国社会环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民族,先有宗教、后有民族是回族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几百年来,回族之所以能够在“大分散”居住环境下得以生存,并且其传统文化没有被汉族文化消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回族人民重视历史文化传承,而教育则是回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第二,回族教育并非只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一方面在于伊斯兰教的宗教理念为谋求幸福,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学习伊斯兰宗教知识,还要不断汲取先进文化,谋求生存技能。另一方面,回族是中华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分布范围最广,但是仍然处于汉文化包围之中,相对于汉文化而言,回族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回民想要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就要重视学习汉族文化。也正是因为长期学习汉文化,使回族人民不断拓宽视野,走出自己的小社会,但也在此过程中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3]。
  长期以来,回族幼儿教育一直致力于寻找处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的方式和方法。但结合教育效果来看,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种是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忽略主流教育。另一种是重视主流教育,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前者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为合格穆斯林,为民族繁衍奠定基础。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利于传承民族特征,但是将会导致幼儿在未来发展中无法适应主流文化社会,使得其在激烈生存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会使整个民族越来越落后。而后者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回族人民生活质量,使幼儿能够在成人后处于生存竞争有利地位。但这种教育模式会导致回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征逐渐萎缩,民族生存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回族想要在这一背景下持续发展,就要在维持自身民族性特征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先进文化,通过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考虑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从理性思考方面进行分析,回族幼儿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学习主流文化,不仅能够为幼儿未来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是推动民族繁荣和富强的措施。从感性思考方面进行分析,回族文化是回族人民长期发展中用精神文明和个性气质铸造而成的,其中涉及到风俗习惯、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回族人民对传统文化视若珍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高度重视。因此,在回族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协调好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幼儿作为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重任,承担着推动民族发展的职责。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力度,使回族幼儿能够掌握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克服现代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生存压力。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使幼儿能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投身与文化传播和建设中,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保证回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同时促进回族富强发展[4]。由此可见,只有将主流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放在同等位置,才能够使幼儿成为回族文化的捍卫者和现代社会的强者。
  (二)将回族传统文化纳入幼儿教育园本课程
  虽然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幼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存在与两个方面:第一,幼儿教育机构教育思想存在局限性,认为回族传统文化教育应由家庭教育负责,教育机构的教育重点为教授主流科学文化知识。第二,幼儿教育机构中并非所有幼儿都是回族儿童,其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为汉族或其他民族儿童,这也使得回族传统文化教育无法顺利展开。   导致幼儿机构教育思想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回族传统文化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回族传统文化就是伊斯兰教文化。虽然回族传统文化来源于伊斯兰教,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汉族文化相融合,已经在传统宗教信仰和戒律戒规基础上增加了风俗礼仪、行为习惯、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文化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育机构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广泛汲取具有传承价值,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回族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幼儿教学内容。
  然而,完全以回族传统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也是不现实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有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能够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幼儿教材中体现回族传统文化,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大力度开发具有回族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5]。所谓园本课程,主要是指在幼儿教育现实根基上建立的教学课程。既要要保证开发的课程内容与幼儿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一致,又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以幼儿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育机构需要结合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回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
  以回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发幼儿原本课程,既要要借助现代教育达到回族传统文化传承目标,又要促进回族幼儿在未来发展中能够以最快速度适应社会需求。然而,想要实现二者“共赢”,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并非易事。首先,需要回族幼儿教育机构打破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水火不容”的错误观念。对于幼儿园而言,教育工作者不能认为幼儿生长于回族,就不需要学习回族传统文化知识,只学习主流知识即可,这种教育模式只会导致幼儿教育失去特色,造成宝贵资源大量浪费。也不能在沒有全面了解回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只对幼儿进行宗教信仰和戒律戒规相关内容的教育,忽略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而是应该广泛汲取回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精髓,弥补主流文化教育中的不足,使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其次,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回族历史、风情等资源材料,将其融入到主流课程教学中,使儿童能够在常识课中谅解回族发展进程,掌握传统历史文化。
  (三)开展回族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将民族文化与幼儿课程相结合已经成为实现民族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机构可以选择与回族历史发展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风土民俗、行为习惯、礼仪规范等作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回族服饰活动。回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通过组织幼儿穿戴回族服饰,能够彰显民族特色和魅力,并且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能够切身融入到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够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另外,回族每年都有斋戒月,是指除产妇、幼童、哺乳期妇女、老弱病残等群体外,从黎明到日落期间不饮不食、不娱乐,斋戒的主要目的是磨练回族人民意志。使富者能够牢记穷人疾苦,珍惜当下,激发其奉献欲。这一民俗习惯的传承,也使得回族人民形成了斋戒月自主慰问亲朋好友甚至非亲非故的穷苦人的习惯。而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为幼儿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6]。例如:可以将斋戒月作为主题,开展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有没有体会过一天不吃不喝的经历?”大部分幼儿肯定回答没有,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回族斋戒月这一文化习俗,并讲述斋戒月的含义和目的。同时可以为儿童布置作业,通过模拟一天斋戒行为,体会斋戒的意义。由于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间,不宜长时间禁食,所以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完成主题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做一件关心父母或长辈的事情,如在开斋前为长辈送一个苹果,倒一杯水等。使幼儿能够在切身体会中培养尊敬长辈的精神。活动完成后的第二天,教师可以再次开展封斋活动,并组织幼儿回想和汇报昨天发生的事情,如此能够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
  除此之外,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让有才艺的家长和幼儿一同展示一技之长,例如:表演回族乐器、回族舞蹈等。使幼儿在亲自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回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环境开展时间活动,使幼儿能够在真实生活中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建设和传播中[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回族是一个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民族。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多元化文化相互交融,导致回族文化在传播和发扬过程中受到阻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深知自身在回族文化传播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回族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现状,提出几点改进路径,旨在为发扬回族传统文化奠定基础,为促进中华民族团结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费飞.提升幼儿期刊传统文化表达力的策略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9):192-193.
  [2]张春娟.民俗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20,12(08):77-78.
  [3]刘海杰.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资源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5):103-106.
  [4]杨燕敏.幼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运用[J].教育观察,2020,9(04):23-24+53.
  [5]王楠.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07(02):165-166.
  [6]宋洁.传统文化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良好结合[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0):84.
  [7]央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9,32(10):34.
  *本文是河北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对回族幼儿园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结题研究论文,课题编号为:160302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我国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大幅提升,但是社会中的各种工作岗位并未能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面临失业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按照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需要将将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才能够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教育课程在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强。小学是学生各项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更为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文将从如何借用信息化手段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广泛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沉默课堂”在我国教育中分布非常普遍,广泛出现在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事业质量的提高。尤其因为小学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教育是非常容易干预、非常容易取得成效的教育阶段。小学教育中培养的能力可能会让学生受益终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以后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自信、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而且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性格、人格的形
期刊
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不同的声音又蕴藏着不同的节奏。想要更好的去学习音乐,自然少不了对于音乐节奏的学习,有了音乐节奏训练的基础,可以在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可以加强自身的艺术细胞,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小学,是学习一切新事物的开始,为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细胞,音乐在小学的课程当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主要简述了小学音乐中节奏训练的重要,以及如何更好的将节奏訓练合理
期刊
摘 要:重视和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不仅是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还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根本保障。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是保障小学教育水平的基础,本文尝试从激励、评价及考核体系三方面入手,对信息化时代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出几点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激励;评价;考核体系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承担班级建设职责,还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策略,将其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对于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针对于思维导图和小学英语间的联系展开分析,并围绕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模式;运用  从目前而言,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低下,且学习效率不高,之所以如此,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强化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设为基本目标,逐步形成“自学-探究-导学-拓展”的“自能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课例分析;问题
期刊
摘 要:农村学龄儿童明显减少使得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越发明显,所以调整小规模学校布局成为了解决农村当前教育问题的有效方式。在了解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布局以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村地区交通经济状况,学生分布情况以及学校内教育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与学校整合,是促使农村地区教育状况整体提升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学龄儿童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  引言  农村地区的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能力培养也日趋重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不仅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针对数学这一门课程给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了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时重点以学
期刊
摘 要:高中教学是新课改来学生教育的关键阶段,其中数学科目是相对来说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且其难度也相对较大,对学生而言难以把握;对教学科任教师而言,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并重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难以施展的课题任务之一。而如何在紧张的高中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解题能力,高效实现新课改背景下,既要提高学生学习思维模式转变,应对问题解决方法思路的多元化要求,还能推进教学求学任务的有效落实,实现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