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我国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大幅提升,但是社会中的各种工作岗位并未能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面临失业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按照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从而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需要将将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融合,才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并且实现人才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绪论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专院校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实施各项教育工作的重点。最近几年,我国大部分高校强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大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也迎来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与理论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理念的偏差
从我国过去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能有效地融合。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实行统一配置,很多高校仅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对大学生进行较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比较注重信息服务以及技巧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却在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会有所疏忽[1]。现阶段,这两种思想观念还会给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带来影响,其中一种是高校因为就业率的问题采取以就业指导取代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就业问题会制约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就业率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有很多学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率问题上比较偏激,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组织双选会、或者就业政策的宣传等,高校只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其找到工作,完全忽视了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2]。还有一种就是部分高校采用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就业指导,往往更侧重于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由于中国有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发展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较少,在体系上还有待改进与完善,同时因为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受到该时代下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就业指导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通常认为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就可以妥善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样一种观点造成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以及学生的需要。以上两种工作理念的偏差,造成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就业指导有效融合,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的,充分展现高校教育的职能。想逃妥善处理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工作理念。
(二)形势背景的转变
从宏观角度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有机组成,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数剧增的情况下,社会岗位明显供不应求,因此很多大学生会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状况,导致就业压力过大。因此,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要积极引导与教育学生直面就业压力与就业现实,这一方面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逐渐变化,在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因为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学习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我国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国外的思想与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样性也在不断加强。虽然这对学生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以及自强意识的培养有较大的好处,但是也给我們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些大学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与意识上的问题,例如心理素质欠佳、团队协作观念较差、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欠缺、法律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以及政治信仰迷茫等[3]。因此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外部形势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改进传统的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三)实践经验的有限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在实践中逐渐摸索,积累和总结经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被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以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国情和培养人才的方向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怎样实现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摸索与总结经验。欠缺实践经验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研究工作也比较浅显,不能深入研究,在指导实践方面作用有限。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并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现探索,通过总结与积累有关经验,有效的改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促进这一工作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
大学生的择业观受很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择业观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影响。在这一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变化,以往的择业观与现在相冲击,并且也受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个人利益往往会与社会责任、国家需要产生冲突,所以要加大择业观的教育,把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融合。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好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解决好客观条件与个人成才的联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遵循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培养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就业观。伴随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种工作岗位对劳动者技能与文化素质的要求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需要加入普通劳动者的队伍中,他们迈入基层、迈入生产的前线,迈入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与领域中,这需要大学生放下自己的优越感,转变就业观念,正视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将发挥个人才能与实现人生价值、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融合起来[4]。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的创造能力、智力开发与思想道德的培养中,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伴随我国社会的逐步发展,高校的扩招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尤其最近一些年就业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就业难度的不断提升,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出现了心理压力。大学生在择业时,因为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倾向或现象,包括急躁、自卑、恐惧以及焦虑等。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确保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择业中,能够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积极的面对就业压力与就业现实。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与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客观的看待择业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能够总结求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不会因为暂时的求职失败而失去求职的勇气与信心[5]。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提升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增强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勇气,可以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就业问题。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且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因此学校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等融合,引导学生一个正确的态度与心理去看待与思考问题,从而抵制于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
课堂教学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虽然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传统的课堂灌输方法还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的校园不像以往的“象牙塔”,当代的大学生择业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尚未稳定,极易受到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以及立场来教育学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澄清学生思想观念的误区,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达到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充分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目的。但学校一般的理论学习易与实践脱节。许多学生长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择业过程中突然面对社会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需要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工作实习、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接触社会生活、提升社会生存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对于求职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岗位与行业的理解,反观自身不足,及时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不正确思想问题,例如浮躁、偏激等等,而不是只凭主观意识进行求职与择业。这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提升其基层意识,掌握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实践,理解人民群众的感情,医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并探索“社会大课堂”这个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变化,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所自豪。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党和政府为处理各种难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艰辛,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6]。
结论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与学生个人前途密切相关,还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联系。因此我国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也是机遇与挑战。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都需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就业问题做好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和看待就业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其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孙婧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韩金庭,贾元甲.关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培养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04):624.
[3]陈梅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
[4]马春来.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2):154-155.
[5]张秀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2):147-148+194.
[6]史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究——评《当代大学生就業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绪论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专院校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实施各项教育工作的重点。最近几年,我国大部分高校强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建设,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大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也迎来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与理论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理念的偏差
从我国过去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能有效地融合。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实行统一配置,很多高校仅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对大学生进行较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比较注重信息服务以及技巧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却在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会有所疏忽[1]。现阶段,这两种思想观念还会给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带来影响,其中一种是高校因为就业率的问题采取以就业指导取代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就业问题会制约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就业率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有很多学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率问题上比较偏激,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推销自己、组织双选会、或者就业政策的宣传等,高校只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其找到工作,完全忽视了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2]。还有一种就是部分高校采用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就业指导,往往更侧重于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由于中国有关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发展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较少,在体系上还有待改进与完善,同时因为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受到该时代下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就业指导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通常认为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就可以妥善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样一种观点造成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以及学生的需要。以上两种工作理念的偏差,造成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就业指导有效融合,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的,充分展现高校教育的职能。想逃妥善处理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工作理念。
(二)形势背景的转变
从宏观角度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有机组成,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数剧增的情况下,社会岗位明显供不应求,因此很多大学生会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状况,导致就业压力过大。因此,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要积极引导与教育学生直面就业压力与就业现实,这一方面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逐渐变化,在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因为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学习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我国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国外的思想与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样性也在不断加强。虽然这对学生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以及自强意识的培养有较大的好处,但是也给我們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些大学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与意识上的问题,例如心理素质欠佳、团队协作观念较差、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欠缺、法律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以及政治信仰迷茫等[3]。因此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大学生就业的外部形势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改进传统的教育内容、工作方法等,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三)实践经验的有限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要在实践中逐渐摸索,积累和总结经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被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以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国情和培养人才的方向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怎样实现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摸索与总结经验。欠缺实践经验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研究工作也比较浅显,不能深入研究,在指导实践方面作用有限。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并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现探索,通过总结与积累有关经验,有效的改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促进这一工作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
大学生的择业观受很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择业观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影响。在这一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变化,以往的择业观与现在相冲击,并且也受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个人利益往往会与社会责任、国家需要产生冲突,所以要加大择业观的教育,把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融合。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好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解决好客观条件与个人成才的联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遵循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培养学生树立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就业观。伴随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种工作岗位对劳动者技能与文化素质的要求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需要加入普通劳动者的队伍中,他们迈入基层、迈入生产的前线,迈入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与领域中,这需要大学生放下自己的优越感,转变就业观念,正视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将发挥个人才能与实现人生价值、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融合起来[4]。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的创造能力、智力开发与思想道德的培养中,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伴随我国社会的逐步发展,高校的扩招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尤其最近一些年就业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就业难度的不断提升,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出现了心理压力。大学生在择业时,因为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倾向或现象,包括急躁、自卑、恐惧以及焦虑等。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确保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择业中,能够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积极的面对就业压力与就业现实。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与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客观的看待择业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能够总结求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不会因为暂时的求职失败而失去求职的勇气与信心[5]。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学生提升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增强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勇气,可以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就业问题。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且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因此学校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等融合,引导学生一个正确的态度与心理去看待与思考问题,从而抵制于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
课堂教学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虽然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传统的课堂灌输方法还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的校园不像以往的“象牙塔”,当代的大学生择业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尚未稳定,极易受到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以及立场来教育学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澄清学生思想观念的误区,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达到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充分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目的。但学校一般的理论学习易与实践脱节。许多学生长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择业过程中突然面对社会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需要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工作实习、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接触社会生活、提升社会生存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对于求职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岗位与行业的理解,反观自身不足,及时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不正确思想问题,例如浮躁、偏激等等,而不是只凭主观意识进行求职与择业。这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国情,提升其基层意识,掌握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实践,理解人民群众的感情,医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并探索“社会大课堂”这个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变化,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所自豪。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党和政府为处理各种难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艰辛,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6]。
结论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与学生个人前途密切相关,还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较大的联系。因此我国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也是机遇与挑战。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都需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就业问题做好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和看待就业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其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孙婧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韩金庭,贾元甲.关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培养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04):624.
[3]陈梅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
[4]马春来.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2):154-155.
[5]张秀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2):147-148+194.
[6]史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究——评《当代大学生就業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