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已经影响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探讨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的经验、做法。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09-01
2015年3月,我们向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申报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经评审确定为经费自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5792。虽是自酬经费项目,但是学校和课题组并没有丝毫松懈,我们严格遵守《通知》中的程序和要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主要就项目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进行报告。自获准立项之日起满1年时,项目主持人应向学校项目管理部门提交《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报告》,学校做了中期检查工作。目前课题组已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做法
(一)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析比较法、实验法等方法,并借助“頭脑风暴”和“鱼骨图”具体方式研讨、总结。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2.调查法: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班级中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3.比较研究法:不断吸取国内外、省内外各类学校的经验,并通过对比研究,探索一套切合实际的信息化体系。不同老师开展对比试验,从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课堂效果、学生满意度、考试成绩五个维度比较发现使用信息化普遍比不使用时效果好。
4.“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法:运用“头脑风暴”法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鱼骨图”法理清思路。例如,数学组先运用两种方法在三个级部分别讨论出草稿,然后三个级部的学科组长再次运用此法得到数学课的课堂模式,分别在数学课堂运用、反思和总结,最后形成论文。
(二)实行“三结合”,解决资金、时间、实效三个问题
1.“研究和学校规范化示范性创建”相结合,解决资金问题。课题研究难点在于立项之初学校教室只有黑板,老师没有笔记本电脑,通过学校规范化建设,学校2015年给每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一体机,网络实现了“班班通”,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网络通到各个办公室,每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给课题研究、信息化课堂的实施创造了雄厚的条件。
2.“研究和学习”相结合,解决时间问题。以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为契机,严格要求老师完成研修,既不增加老师劳动时间,还学到了信息化的知识、技能。
3.“研究和教学”相结合,解决实效问题。研究之初老师分工完成了学科电子版教案、题库、课件,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有时间思考、研究课题,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实行“三联系”,成果呈现可视化
“三联系”即“与专家联系”“与外校联系”“与出版社联系”。
1.“与专家联系”,指导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2016年8月聘请了菏泽市教研室朱启勇主任、菏泽市职业教研室主任刘慧英来校培训、指导;齐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张志民来校讲课,2016年老师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学会了“头脑风暴”“鱼骨图”分析法,老师有了动力,有了方法,有了热情。课题研究有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
2.“与外校联系”,2016年先后派老师到高唐职业中专、章丘职业中专、利津职业中专、齐河职业中专、利津专业中专学习交流。学习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经验做法,和他们的交流再次激发了老师的热情和干劲。
3.“与出版社联系”,老师前期的题库成果可视化,鼓励老师出版教材、教辅。研究期间发表相关论文3篇,出版教材2本,出版教辅17本。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出版,极大地鼓舞了老师的士气。
(四)“以点带面”丰效果,“先易后难”有突破
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个别老师先了解信息化前沿,学习信息化应用,通过“国培”“省培”育骨干,“市培”造精英,再由“骨干、精英、计算机专业老师”开展校级培训,实现“大面积开花,普遍结果”。“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学以致用,体会到了信息化课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喜悦和成就,普遍热情度高,积极性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语、数、外的信息化课堂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效率,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本科升学率连续多年“市级第一,省内一流”;就业班学生素质高,职业技能强,学校在菏泽市极具影响力,在山东省也是名列前茅。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深化,“微课、慕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我校在开发微课上目前尚且不足,信息化调查、评价尚需探索应用,下一步在“示范校”建设中应加大培训力度,改变目前教学资源大多从网上下载的局面,鼓励老师要有自己的作品,我们要在课题结束后继续加深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09-01
2015年3月,我们向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申报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经评审确定为经费自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5792。虽是自酬经费项目,但是学校和课题组并没有丝毫松懈,我们严格遵守《通知》中的程序和要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主要就项目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计划等进行报告。自获准立项之日起满1年时,项目主持人应向学校项目管理部门提交《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报告》,学校做了中期检查工作。目前课题组已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做法
(一)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析比较法、实验法等方法,并借助“頭脑风暴”和“鱼骨图”具体方式研讨、总结。
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2.调查法: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班级中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3.比较研究法:不断吸取国内外、省内外各类学校的经验,并通过对比研究,探索一套切合实际的信息化体系。不同老师开展对比试验,从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课堂效果、学生满意度、考试成绩五个维度比较发现使用信息化普遍比不使用时效果好。
4.“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法:运用“头脑风暴”法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鱼骨图”法理清思路。例如,数学组先运用两种方法在三个级部分别讨论出草稿,然后三个级部的学科组长再次运用此法得到数学课的课堂模式,分别在数学课堂运用、反思和总结,最后形成论文。
(二)实行“三结合”,解决资金、时间、实效三个问题
1.“研究和学校规范化示范性创建”相结合,解决资金问题。课题研究难点在于立项之初学校教室只有黑板,老师没有笔记本电脑,通过学校规范化建设,学校2015年给每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一体机,网络实现了“班班通”,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网络通到各个办公室,每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给课题研究、信息化课堂的实施创造了雄厚的条件。
2.“研究和学习”相结合,解决时间问题。以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为契机,严格要求老师完成研修,既不增加老师劳动时间,还学到了信息化的知识、技能。
3.“研究和教学”相结合,解决实效问题。研究之初老师分工完成了学科电子版教案、题库、课件,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有时间思考、研究课题,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实行“三联系”,成果呈现可视化
“三联系”即“与专家联系”“与外校联系”“与出版社联系”。
1.“与专家联系”,指导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2016年8月聘请了菏泽市教研室朱启勇主任、菏泽市职业教研室主任刘慧英来校培训、指导;齐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张志民来校讲课,2016年老师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学会了“头脑风暴”“鱼骨图”分析法,老师有了动力,有了方法,有了热情。课题研究有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支持。
2.“与外校联系”,2016年先后派老师到高唐职业中专、章丘职业中专、利津职业中专、齐河职业中专、利津专业中专学习交流。学习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经验做法,和他们的交流再次激发了老师的热情和干劲。
3.“与出版社联系”,老师前期的题库成果可视化,鼓励老师出版教材、教辅。研究期间发表相关论文3篇,出版教材2本,出版教辅17本。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出版,极大地鼓舞了老师的士气。
(四)“以点带面”丰效果,“先易后难”有突破
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个别老师先了解信息化前沿,学习信息化应用,通过“国培”“省培”育骨干,“市培”造精英,再由“骨干、精英、计算机专业老师”开展校级培训,实现“大面积开花,普遍结果”。“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学以致用,体会到了信息化课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喜悦和成就,普遍热情度高,积极性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推进。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语、数、外的信息化课堂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效率,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本科升学率连续多年“市级第一,省内一流”;就业班学生素质高,职业技能强,学校在菏泽市极具影响力,在山东省也是名列前茅。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深化,“微课、慕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我校在开发微课上目前尚且不足,信息化调查、评价尚需探索应用,下一步在“示范校”建设中应加大培训力度,改变目前教学资源大多从网上下载的局面,鼓励老师要有自己的作品,我们要在课题结束后继续加深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