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8月份各项经济数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市的运行方向。
今年债市的形势相当严峻。自年初开始,债券收益率曲线便一路上行,平均上升幅度超过130个基点,虽因4月份CPI回落、5月份货币信贷显著下降和新股发行临时中断,以及近期资金充裕等原因,曾使得债券指数短暂稳定甚至小幅上涨,但从整体看,市场相当疲弱。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比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对价格型工具的重视,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资产价格上涨,金融机构存款和收入的稳定性下降,债券市场供给的预期增加,以及投资者结构和主力投资机构行为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均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显示出逐渐累积的叠加效应。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是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银行存款加速分流的局面有所转变,下半年贷款增速会下降,股票市场理性程度提高,同时,对四季度物价走势普遍存在明显下降的预期。不利因素也有,比如今年的物价走势仍存不确定性;货币当局对利率手段日益重视,利率运用频率在加大;国际收支压力会否减轻也事关未来的流动性管理和汇率政策,变数犹在;债券供给形势尤其是特别国债的操作,也是另一扰动因素。
从总体看,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随着预期的明朗,需求将进一步显现,何时平衡仍有待观察。当前稳健的策略仍以防御为主,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或会有进一步延长久期的机会。
债券市场基本环境
今年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数据充满变数,这决定了债券市场走向的基本环境,并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随着近期各项数据的集中出台,未来债市走向正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这些数据先来作一个评判。
综合看,当前宏观经济热度仍然比较高。
经济增长方面,GDP增速加快,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位运行,以至于有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月份累计增长26.6%;上半年贸易顺差合计1371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同比增长16.4%,增长迅速。
物价表现超出预期,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6%。央行监控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上涨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与CPI和CGPI走势相反,作为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7月份同比增长2.4%,涨幅持续下降。
从外汇储备的变化看,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3326亿美元,又有大幅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收支盈余的来源结构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和FDI新增合计只有1446亿美元,二者相差1217亿美元,月均高达203.1亿美元。这与2006年全年差额7.33亿元、月均0.61亿美元的水平有极大差距。这或许说明有外资通过另外的渠道流入,包括出口收汇明显多于实际出口的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等,对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应,当前的金融运行压力也非常大。
截至7月底,M2同比增长18.48%,M1同比增长20.94%。按照既有的货币口径,货币供应一改5月份的下降势头,连续两个月增幅再度加大(见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7月份同比增长16.63%,较上月新增2314亿元,仍属相当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了38个月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速大于贷款增速的情况自今年2月份发生改变,贷款增速开始大于存款,且持续5个月。尤其是5月份,因存款增长大幅下降,二者之间的差距突然加大。随后,存款又于6月份显著回升,由同比增长14.63%升至15.99%,7月份稳定至15.97%,仍低于贷款增速。此种回升态势能否持续非常引人关注(见图2)。
因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数月,基础货币同比增长较快,但扣除准备金率上调因素,基础货币增长相对平稳。
总体看,在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形势下,近期经济政策仍将以紧缩为主基调,调控目标也趋于多元化,主要包括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输入,同时减轻汇率的压力;货币信贷方面压投资,防止经济热度增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抑制物价;鼓励消费,减税增支。
针对多个调控目标,需要政策组合的多元化:
一是针对货币信贷增长较快,投资加速,以及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实施价格型政策手段,包括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和加息。
二是针对新增流动性,采取多种工具加以回收,包括公开和定向发行央票。准备金率政策仍有可能采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频率或将相对减少。
三是针对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通过税收政策和增加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方式,抑制出口,增加进口。未来上述政策仍有进一步操作的空间。
四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进行引资政策的调整,由原来的“宽进严出”转为“进出均衡”。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控制外债增长。同时,进一步放松对资金流出的管制,大力发展QDII等。
五是采取综合性政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非鼓励行业或项目的准入门槛,隔断银行资金违规流向股市的途径,等等。
上述政策举措,均与债市有关。
如何对冲流动性
今年5月份之前,债市的流动性相当紧张。而近期,随着收益率的相对稳定、双边报价利差的缩小和新券认购倍数的提高,流动性似乎再度宽松起来。比如,即便有7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不减,CPI大幅高于预期等不利因素,债券需求仍然旺盛。8月8日上午发行的7年期国开行金融债,录得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并获得100亿元的全额追加,发行总量达300亿元,4.35%的发行利率也低于普遍预期。这一方面说明被压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债券需求逐渐开始释放,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的流动性仍然相对宽松。
对此,可做一大致回顾。今年上半年,粗略算来,由央票与回购到期及央行外汇占款增加,共投放流动性4.37万亿元。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对冲掉其中的4.20万亿元,对冲比率高达96.12%,显示出央行控制货币投放的决心。
因多种因素相互交织,6月份的市场复杂而敏感。从6月份起,央行开始净投放货币,当月净投放2730亿元,7月份再次净投放1743亿元。虽然藉此稳定了预期,但流动性也开始增加。央行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43%,股份制商业银行4.14%,农村信用社为5.51%,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7月份定向发行央票与随后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前后相隔仅一周,两次强力的数量调控,虽然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对应起来,也只是对冲掉新增的3000亿元左右外汇占款,并未根本改变流动性宽松的状态。
展望未来数月,因流动性的源头——国际收支盈余仍可能保持较高增速,流动性管理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治本之策是提高消费,减税增支,以逐渐改变储蓄率过高的现状。而当务之急,是要同时加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理。
而仅从对冲的角度看,因特别国债的发行,操作工具增加了,也更加富有弹性,这是一件好事。初步测算,若下半年新增外汇储备与上半年相当,则未来5个月(即8~12月份)因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6581亿元(扣减掉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因央票和回购到期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3815亿元,同时,考虑到8月和9月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会在年内最后两个月到期(按7月份发行1550亿元测算,两个月的规模大致为3100亿元)——几项加总,合计货币投放规模大约为33496亿元。这样,以上半年96.12%的对冲比率,则需要对冲的额度为32196亿元,再除去年内可能进行的货币掉期、8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8月份第一周已经发行的1100亿元央票,尚余26156亿元——这是在未来数月,需要通过央票与回购、特别国债及准备金率三大工具对冲的。
而具体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只能大致做几种可能的分类。比如,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两次,将回笼货币38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无论是卖出还是回购)回笼10000亿元;余下的12356亿元,需要发行央票和回购解决。若如此,则未来几个月的对冲操作从数量上看,大致是以央票发行对冲央票到期,而用特别国债和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央行外汇占款的增量部分——这种假设与上半年不同。上半年的情况是,央票发行与正回购30316亿元,而央票与回购到期规模则有23504亿元,净额发行央票7600亿元,其中的6812亿元也被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
当然,以上几种方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减少准备金率调整,同时增加特别国债和央票的操作力度等。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流动性是宏观宽松,微观偏紧。而近期的情况,则是微观偏紧的状态有所改变。当然,不同机构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债市而言,微观流动性的变化也体现在主力机构资产结构的调整,比如减少的信贷可能转化为债券投资。近期债市小有反弹,虽然量能有限,且出现反复,但也反映了在预期因素之外,流动性所起的作用。
总体来看,未来数月的情况仍非常复杂,除其他经济和金融指标外,国际收支变数也相当大。各数量工具如何使用,对冲比例怎样,操作节奏和时点如何把握并协调配合,固然决定了对冲的效果,同时对债券市场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数据决定债市方向
央行8月21日再次宣布加息。这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7月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显示,货币信贷增速加快,M2由6月份的17.06%增至18.48%,M1由20.92%增至20.94%,人民币贷款由16.48%增至16.6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加大,CPI由上月的4.4%升至5.6%。
市场也关注加息的节奏。比如,今年此前的三次加息,间隔时间均为两月,各方已将其视为正常的加息节奏——无论加与不加,一般是两个月后才见分晓。而此次加息与上次仅隔一个月。
实际上,在前不久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明显感觉到央行的担忧在加剧。比如,央行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表明,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是其重要目标。基于此,有必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在工具的使用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手段均会考虑。
在此背景下,央行果断升息,一方面说明决策高层对当前经济热度的担心确实大大加强了;另外一方面,近期国内资产价格连创新高,并伴随信用的显著扩张,联系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前车之鉴,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或也是促使此次加息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前经济热度不减,但因7月份一些重要的指标呈现出显著不一致的迹象,后续政策如何跟进,必然要看这些指标的变动,即其指向何时获得一致,何时趋于明朗。同时也要看其他的政策组合,包括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的调控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在最近短短一个月里,货币政策举措频仍,除两次加息外,7月30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月16日定向发行1000亿元央票。但因资金充裕,机构的配置需求旺盛,上述措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似有逐步减弱之势。就在本次加息生效当天,8月22日上午发行了280亿元7年期国债,首场招标获得2.64倍的超额认购,票面利率3.90%,仅上升几个基点,并追加认购46.9亿元,继上周20年期国债发行后,再次显示出当前多空对峙的市场状态。
面对利率升势市场仍呈相持格局,笔者认为,近期流动性宽松,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同时对四季度物价的走势普遍存在将明显下降的预期等当为主因。这些因素冲淡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当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看,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主力地位进一步加强,无论是绝对持仓量还是持仓占比变化,均有明显提高。回顾起来,2003年商业银行在整个市场37476亿元债券存量中,持仓占比为65%;2004年保持了平衡状态,规模与占比仅有微小增加;但在2005年有巨大突破,在当年72172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有51008亿元,占比70.7%;2006年占比未出现明显变化;到今年7月底,在106385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仓83283亿元,占比高达78.28%。随着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的提高,一些投资者逐步弱化对债券的投资,从而更加凸显银行的作用。而贷款的季节性特征也带来债券投资的反向波动:如同往年一样,预计商业银行在年内未来数月,对债券的需求将有所加强。
作为债券投资的第二大主力机构,今年保险机构持仓占比略有增加,增幅较历年为小。其原因除投资渠道多元化外,由于赔付增速超过保费增速,使得今年个别月份净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这也有相当关系。随着情况的好转,自6月份起,保险机构拿债积极性逐渐提高,7月份增仓达到年内最高的246亿元,这种态势或能在未来数月继续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债券持仓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其他机构占比大幅减少有关。突出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2005年持仓增加1870亿元,2006年增加2778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净减少竟然高达5593亿元,是整个市场中最大的卖方。其所卖的债券以目前的情况判断,大部应转为商业银行持有。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投资公司四类,其债券投资的大幅减少,系受到股票市场及其他产品回报显著提高的影响,只要这种回报可持续,资金短期内就不会回到债市。因此,未来数月债券市场潜力较大的投资者,仍将以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先,其次是信用社和基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其近期已有明显增加。资金的相对宽松,加之资产配置结构由以贷款为主转向债券,商业银行将强化对债券的投资。保险公司净保费收入转好,投资债券的积极性也已有很大提高。
从期限结构的变化看,银行体系持有的央行票据在其总资产中占比曾高达8%,而国债仅占5%。整体看,因以央票为主的短期产品占比较大,未来或有延长久期的压力。来自中央国债公司的数据表明,7月份债券市场平均市值法久期在4.71年,若与市场水平相当,大概还需要配置一些期限稍长的债券。以近期的情况看,似有相当资金已流向中长期国债。至6月底,央行票据在银行体系的资产中,占比由5月份的8%下降到7%,且持有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由4月份的3.9万亿元降至3.7万亿元,大概便是对此的动态反映。
以上因素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加息后短期利率虽有波动,但中长期债券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然非常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加息后债券市场波澜不惊,但央票发行利率受此影响,上涨幅度非常明显:8月23日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较前次上升10BP,至3.81%;3月期央票上升4BP,至2.83%。另外,短期利率如7天回购利率,也由8月21日的1.97%上升至24日的2.44%。这使得长期与短期债券的利差有所缩小,收益率曲线较前平坦。因当前经济与金融运行形势仍未见明朗,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实际上增大了投资的难度。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债券部)
今年债市的形势相当严峻。自年初开始,债券收益率曲线便一路上行,平均上升幅度超过130个基点,虽因4月份CPI回落、5月份货币信贷显著下降和新股发行临时中断,以及近期资金充裕等原因,曾使得债券指数短暂稳定甚至小幅上涨,但从整体看,市场相当疲弱。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比如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对价格型工具的重视,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资产价格上涨,金融机构存款和收入的稳定性下降,债券市场供给的预期增加,以及投资者结构和主力投资机构行为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均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显示出逐渐累积的叠加效应。
对于未来债市的走向,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是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银行存款加速分流的局面有所转变,下半年贷款增速会下降,股票市场理性程度提高,同时,对四季度物价走势普遍存在明显下降的预期。不利因素也有,比如今年的物价走势仍存不确定性;货币当局对利率手段日益重视,利率运用频率在加大;国际收支压力会否减轻也事关未来的流动性管理和汇率政策,变数犹在;债券供给形势尤其是特别国债的操作,也是另一扰动因素。
从总体看,因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较大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利预期,使债市买方力量正在伺机跟进。随着预期的明朗,需求将进一步显现,何时平衡仍有待观察。当前稳健的策略仍以防御为主,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或会有进一步延长久期的机会。
债券市场基本环境
今年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数据充满变数,这决定了债券市场走向的基本环境,并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随着近期各项数据的集中出台,未来债市走向正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这些数据先来作一个评判。
综合看,当前宏观经济热度仍然比较高。
经济增长方面,GDP增速加快,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工业增加值继续高位运行,以至于有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良性大变形”。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月份累计增长26.6%;上半年贸易顺差合计1371亿美元,较上年明显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同比增长16.4%,增长迅速。
物价表现超出预期,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6%。央行监控的企业商品价格(CGPI)上涨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与CPI和CGPI走势相反,作为先行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7月份同比增长2.4%,涨幅持续下降。
从外汇储备的变化看,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3326亿美元,又有大幅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收支盈余的来源结构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而贸易顺差和FDI新增合计只有1446亿美元,二者相差1217亿美元,月均高达203.1亿美元。这与2006年全年差额7.33亿元、月均0.61亿美元的水平有极大差距。这或许说明有外资通过另外的渠道流入,包括出口收汇明显多于实际出口的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等,对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应,当前的金融运行压力也非常大。
截至7月底,M2同比增长18.48%,M1同比增长20.94%。按照既有的货币口径,货币供应一改5月份的下降势头,连续两个月增幅再度加大(见图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7月份同比增长16.63%,较上月新增2314亿元,仍属相当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了38个月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速大于贷款增速的情况自今年2月份发生改变,贷款增速开始大于存款,且持续5个月。尤其是5月份,因存款增长大幅下降,二者之间的差距突然加大。随后,存款又于6月份显著回升,由同比增长14.63%升至15.99%,7月份稳定至15.97%,仍低于贷款增速。此种回升态势能否持续非常引人关注(见图2)。
因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近数月,基础货币同比增长较快,但扣除准备金率上调因素,基础货币增长相对平稳。
总体看,在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形势下,近期经济政策仍将以紧缩为主基调,调控目标也趋于多元化,主要包括缓解国际收支失衡,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输入,同时减轻汇率的压力;货币信贷方面压投资,防止经济热度增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避免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抑制物价;鼓励消费,减税增支。
针对多个调控目标,需要政策组合的多元化:
一是针对货币信贷增长较快,投资加速,以及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实施价格型政策手段,包括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和加息。
二是针对新增流动性,采取多种工具加以回收,包括公开和定向发行央票。准备金率政策仍有可能采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频率或将相对减少。
三是针对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通过税收政策和增加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方式,抑制出口,增加进口。未来上述政策仍有进一步操作的空间。
四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进行引资政策的调整,由原来的“宽进严出”转为“进出均衡”。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控制外债增长。同时,进一步放松对资金流出的管制,大力发展QDII等。
五是采取综合性政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非鼓励行业或项目的准入门槛,隔断银行资金违规流向股市的途径,等等。
上述政策举措,均与债市有关。
如何对冲流动性
今年5月份之前,债市的流动性相当紧张。而近期,随着收益率的相对稳定、双边报价利差的缩小和新券认购倍数的提高,流动性似乎再度宽松起来。比如,即便有7月份货币信贷增速不减,CPI大幅高于预期等不利因素,债券需求仍然旺盛。8月8日上午发行的7年期国开行金融债,录得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并获得100亿元的全额追加,发行总量达300亿元,4.35%的发行利率也低于普遍预期。这一方面说明被压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债券需求逐渐开始释放,同时也显示出当前的流动性仍然相对宽松。
对此,可做一大致回顾。今年上半年,粗略算来,由央票与回购到期及央行外汇占款增加,共投放流动性4.37万亿元。央行通过多种手段对冲掉其中的4.20万亿元,对冲比率高达96.12%,显示出央行控制货币投放的决心。
因多种因素相互交织,6月份的市场复杂而敏感。从6月份起,央行开始净投放货币,当月净投放2730亿元,7月份再次净投放1743亿元。虽然藉此稳定了预期,但流动性也开始增加。央行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其中国有商业银行2.43%,股份制商业银行4.14%,农村信用社为5.51%,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7月份定向发行央票与随后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前后相隔仅一周,两次强力的数量调控,虽然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对应起来,也只是对冲掉新增的3000亿元左右外汇占款,并未根本改变流动性宽松的状态。
展望未来数月,因流动性的源头——国际收支盈余仍可能保持较高增速,流动性管理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治本之策是提高消费,减税增支,以逐渐改变储蓄率过高的现状。而当务之急,是要同时加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理。
而仅从对冲的角度看,因特别国债的发行,操作工具增加了,也更加富有弹性,这是一件好事。初步测算,若下半年新增外汇储备与上半年相当,则未来5个月(即8~12月份)因外汇储备增加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6581亿元(扣减掉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因央票和回购到期而产生的货币投放为13815亿元,同时,考虑到8月和9月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会在年内最后两个月到期(按7月份发行1550亿元测算,两个月的规模大致为3100亿元)——几项加总,合计货币投放规模大约为33496亿元。这样,以上半年96.12%的对冲比率,则需要对冲的额度为32196亿元,再除去年内可能进行的货币掉期、8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8月份第一周已经发行的1100亿元央票,尚余26156亿元——这是在未来数月,需要通过央票与回购、特别国债及准备金率三大工具对冲的。
而具体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只能大致做几种可能的分类。比如,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两次,将回笼货币3800亿元;通过特别国债(无论是卖出还是回购)回笼10000亿元;余下的12356亿元,需要发行央票和回购解决。若如此,则未来几个月的对冲操作从数量上看,大致是以央票发行对冲央票到期,而用特别国债和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央行外汇占款的增量部分——这种假设与上半年不同。上半年的情况是,央票发行与正回购30316亿元,而央票与回购到期规模则有23504亿元,净额发行央票7600亿元,其中的6812亿元也被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
当然,以上几种方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减少准备金率调整,同时增加特别国债和央票的操作力度等。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流动性是宏观宽松,微观偏紧。而近期的情况,则是微观偏紧的状态有所改变。当然,不同机构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对于债市而言,微观流动性的变化也体现在主力机构资产结构的调整,比如减少的信贷可能转化为债券投资。近期债市小有反弹,虽然量能有限,且出现反复,但也反映了在预期因素之外,流动性所起的作用。
总体来看,未来数月的情况仍非常复杂,除其他经济和金融指标外,国际收支变数也相当大。各数量工具如何使用,对冲比例怎样,操作节奏和时点如何把握并协调配合,固然决定了对冲的效果,同时对债券市场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数据决定债市方向
央行8月21日再次宣布加息。这已是年内第四次加息。7月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显示,货币信贷增速加快,M2由6月份的17.06%增至18.48%,M1由20.92%增至20.94%,人民币贷款由16.48%增至16.6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加大,CPI由上月的4.4%升至5.6%。
市场也关注加息的节奏。比如,今年此前的三次加息,间隔时间均为两月,各方已将其视为正常的加息节奏——无论加与不加,一般是两个月后才见分晓。而此次加息与上次仅隔一个月。
实际上,在前不久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明显感觉到央行的担忧在加剧。比如,央行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表明,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是其重要目标。基于此,有必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在工具的使用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手段均会考虑。
在此背景下,央行果断升息,一方面说明决策高层对当前经济热度的担心确实大大加强了;另外一方面,近期国内资产价格连创新高,并伴随信用的显著扩张,联系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前车之鉴,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或也是促使此次加息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前经济热度不减,但因7月份一些重要的指标呈现出显著不一致的迹象,后续政策如何跟进,必然要看这些指标的变动,即其指向何时获得一致,何时趋于明朗。同时也要看其他的政策组合,包括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的调控政策如何搭配使用。
在最近短短一个月里,货币政策举措频仍,除两次加息外,7月30日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8月16日定向发行1000亿元央票。但因资金充裕,机构的配置需求旺盛,上述措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似有逐步减弱之势。就在本次加息生效当天,8月22日上午发行了280亿元7年期国债,首场招标获得2.64倍的超额认购,票面利率3.90%,仅上升几个基点,并追加认购46.9亿元,继上周20年期国债发行后,再次显示出当前多空对峙的市场状态。
面对利率升势市场仍呈相持格局,笔者认为,近期流动性宽松,债券投资需求开始恢复,同时对四季度物价的走势普遍存在将明显下降的预期等当为主因。这些因素冲淡了未来仍然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从当前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看,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的主力地位进一步加强,无论是绝对持仓量还是持仓占比变化,均有明显提高。回顾起来,2003年商业银行在整个市场37476亿元债券存量中,持仓占比为65%;2004年保持了平衡状态,规模与占比仅有微小增加;但在2005年有巨大突破,在当年72172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有51008亿元,占比70.7%;2006年占比未出现明显变化;到今年7月底,在106385亿元债券存量中,商业银行持仓83283亿元,占比高达78.28%。随着股票市场投资回报的提高,一些投资者逐步弱化对债券的投资,从而更加凸显银行的作用。而贷款的季节性特征也带来债券投资的反向波动:如同往年一样,预计商业银行在年内未来数月,对债券的需求将有所加强。
作为债券投资的第二大主力机构,今年保险机构持仓占比略有增加,增幅较历年为小。其原因除投资渠道多元化外,由于赔付增速超过保费增速,使得今年个别月份净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这也有相当关系。随着情况的好转,自6月份起,保险机构拿债积极性逐渐提高,7月份增仓达到年内最高的246亿元,这种态势或能在未来数月继续保持。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债券持仓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其他机构占比大幅减少有关。突出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2005年持仓增加1870亿元,2006年增加2778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净减少竟然高达5593亿元,是整个市场中最大的卖方。其所卖的债券以目前的情况判断,大部应转为商业银行持有。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投资公司四类,其债券投资的大幅减少,系受到股票市场及其他产品回报显著提高的影响,只要这种回报可持续,资金短期内就不会回到债市。因此,未来数月债券市场潜力较大的投资者,仍将以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先,其次是信用社和基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其近期已有明显增加。资金的相对宽松,加之资产配置结构由以贷款为主转向债券,商业银行将强化对债券的投资。保险公司净保费收入转好,投资债券的积极性也已有很大提高。
从期限结构的变化看,银行体系持有的央行票据在其总资产中占比曾高达8%,而国债仅占5%。整体看,因以央票为主的短期产品占比较大,未来或有延长久期的压力。来自中央国债公司的数据表明,7月份债券市场平均市值法久期在4.71年,若与市场水平相当,大概还需要配置一些期限稍长的债券。以近期的情况看,似有相当资金已流向中长期国债。至6月底,央行票据在银行体系的资产中,占比由5月份的8%下降到7%,且持有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减少,由4月份的3.9万亿元降至3.7万亿元,大概便是对此的动态反映。
以上因素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加息后短期利率虽有波动,但中长期债券尤其是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然非常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加息后债券市场波澜不惊,但央票发行利率受此影响,上涨幅度非常明显:8月23日发行的3年期央票,利率较前次上升10BP,至3.81%;3月期央票上升4BP,至2.83%。另外,短期利率如7天回购利率,也由8月21日的1.97%上升至24日的2.44%。这使得长期与短期债券的利差有所缩小,收益率曲线较前平坦。因当前经济与金融运行形势仍未见明朗,收益率曲线的平坦化实际上增大了投资的难度。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债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