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对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的需要,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拔尖人才存在的一些培养模式,结合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从培养模式的实施内容、所取得成绩、实施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拔尖人才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各类学科竞赛方面表现突出。当然,探讨出一个合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方案的付诸实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b)-00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面向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竞争的焦点,很大程度集中在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培养上。高校作为拔尖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重任在肩。
该校—— 吉首大学是一所省属二本院校,在高教办学中处于中等层次。不过,开办几十年以来,该校也培养了一些在专业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才。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该校有了清醒的认识,树立了强烈的人才培养意识,提出了“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
对于该校来说,要培养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先要明确,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以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出的一套高效培养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联系专业社团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样不但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得到了充实,也保证了高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1 实施内容
(1)设立独立的拔尖班。学院把电子信息工程拔尖班单独设置,本科四年始终以独立的班级建制存在。学院拔尖班专职班主任都是聘请的优秀教师,该班的教学管理都有班主任全程负责,以及协调好与任课老师的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课内外素质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拔尖班学生产生于高考的高分考生和经过入学测试的优秀学生。
(2)独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素质与能力拓展课、公共基础课组成了拔尖班培养方案所包括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能力扩展课程,要求包括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同时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引入新知识和技能。另外,特别注重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工科基础课程,并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为拔尖人才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方案中,特别鼓励拔尖班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有所了解。以研究领域来划分,分成若干的前沿领域专题研讨小组,学生可以参与一个或者是几个,同时根据各自的兴趣以及特长,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3)优质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培养拔尖班的人才,需要拔尖创新素质的老师,以及投入最好的教学设施。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能够对学科基本思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单元、知识领域、知识点有很好的掌握;把该学科特有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对传统知识有最佳的教学方式;通过该学科的教学能够训练相应的能力和方法;同时,优秀教师能够传输给学生多年的学习、研究、创新精髓,给学生最好的启发和引导,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教学设施能够很好地保证拔尖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拔尖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兴趣可以通过实践被调动起来。学院增加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如科研前沿、生产实际需求、科技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给学生。另外,建设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最好的、最直接的科研训练和锻炼的场所给学生。比如,近年来该院开拓了电子电工、计算机信息2个实践基地,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竞赛、软件开发与应用创新2个工作室,就是为了适应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提供了科学探索与工程实践一体化的实践场所给学生。通过工作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应用、创新和交流知识,让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学术讨论也经常在工作室开展,一些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也有学生自行组织。广泛、灵活的研讨会,其涵盖的内容有学生对某课程的学习心得、科技类的小论文、科技创意及其论证、大学生创新基金、专业读书报告、研究素质训练课题的研究报告、工程实践等。通过这类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实现各种创新性的设计构想,对知识进行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鼓励学生多参与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知识竞赛。
(5)采用灵活的管理制度。拔尖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学院对拔尖班在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给予特殊灵活的措施和手段。对于在创新型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拔尖学生,在综合测评、评奖和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
(6)教学时间灵活安排。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学生自学的最低课时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一门课的总学时数中,教师的讲授课时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 要求教师留出一定的课时比例让拔尖学生自己学习或讨论。
(7)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核拔尖班的学生,把单一的闭卷考试取消,使开卷考核的比重增大。对拔尖班学生进行了书面考核、实验考核、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创新基金项目等多种方式的考核,同时对理论分析、系统设计与完成能力、实际技能等实际能力的考核较为注重。
(8)实施双导师制。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导师制,拔尖班班主任是由优秀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对该班的教学管理全面负责。从第4学期开始,该班学生的学科导师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以上职称的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担任,3~5个学生由一个导师负责,从第5学期开始对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全面发展完全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实践训练,使他们最终能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型课题研究,参与高技术的实践,参加高水平的科研活动。
(9)实行淘汰退出机制。拔尖班实行淘汰退出机制,有利于促进竞争气氛、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管理部门依照拔尖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研究等表现, 综合测评 ,淘汰一部分不适应在拔尖班学习的学生。
2 现阶段所取的成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拔尖人才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在学科竞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是2014年度拔尖班同学取得的各种竞赛成绩。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1项
2、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类)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
3、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应用开发类)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
4、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国家级优胜奖1项
5、2014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三等奖5项
6、2014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3项
7、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赛区二等奖2项1项
8、ACM/ICPC亚洲区域赛邀请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奖1项
9、“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项
3 结语
只有研究出适合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尽快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优秀技术人才。本文提出的信息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譬如,二本院校学生本身的生源问题,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限制等等。当然,探讨出一个合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方案的付诸实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将涉及多方面的完善与配合, 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谢昭莉,盛朝强等.构建工科拔尖大学生模式培养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10 )249-261
[2] 黄晶荣、张利等.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40-42
[3] 徐步荣.我院酒店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5)29-30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b)-00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面向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竞争的焦点,很大程度集中在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培养上。高校作为拔尖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重任在肩。
该校—— 吉首大学是一所省属二本院校,在高教办学中处于中等层次。不过,开办几十年以来,该校也培养了一些在专业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才。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该校有了清醒的认识,树立了强烈的人才培养意识,提出了“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
对于该校来说,要培养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先要明确,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以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出的一套高效培养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紧密联系专业社团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这样不但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得到了充实,也保证了高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1 实施内容
(1)设立独立的拔尖班。学院把电子信息工程拔尖班单独设置,本科四年始终以独立的班级建制存在。学院拔尖班专职班主任都是聘请的优秀教师,该班的教学管理都有班主任全程负责,以及协调好与任课老师的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课内外素质教育实践进行指导。拔尖班学生产生于高考的高分考生和经过入学测试的优秀学生。
(2)独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素质与能力拓展课、公共基础课组成了拔尖班培养方案所包括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能力扩展课程,要求包括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同时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引入新知识和技能。另外,特别注重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工科基础课程,并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为拔尖人才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方案中,特别鼓励拔尖班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有所了解。以研究领域来划分,分成若干的前沿领域专题研讨小组,学生可以参与一个或者是几个,同时根据各自的兴趣以及特长,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3)优质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培养拔尖班的人才,需要拔尖创新素质的老师,以及投入最好的教学设施。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能够对学科基本思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单元、知识领域、知识点有很好的掌握;把该学科特有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对传统知识有最佳的教学方式;通过该学科的教学能够训练相应的能力和方法;同时,优秀教师能够传输给学生多年的学习、研究、创新精髓,给学生最好的启发和引导,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教学设施能够很好地保证拔尖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拔尖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兴趣可以通过实践被调动起来。学院增加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如科研前沿、生产实际需求、科技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给学生。另外,建设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最好的、最直接的科研训练和锻炼的场所给学生。比如,近年来该院开拓了电子电工、计算机信息2个实践基地,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竞赛、软件开发与应用创新2个工作室,就是为了适应于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提供了科学探索与工程实践一体化的实践场所给学生。通过工作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应用、创新和交流知识,让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学术讨论也经常在工作室开展,一些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也有学生自行组织。广泛、灵活的研讨会,其涵盖的内容有学生对某课程的学习心得、科技类的小论文、科技创意及其论证、大学生创新基金、专业读书报告、研究素质训练课题的研究报告、工程实践等。通过这类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实现各种创新性的设计构想,对知识进行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鼓励学生多参与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知识竞赛。
(5)采用灵活的管理制度。拔尖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学院对拔尖班在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给予特殊灵活的措施和手段。对于在创新型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拔尖学生,在综合测评、评奖和评优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
(6)教学时间灵活安排。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学生自学的最低课时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一门课的总学时数中,教师的讲授课时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 要求教师留出一定的课时比例让拔尖学生自己学习或讨论。
(7)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核拔尖班的学生,把单一的闭卷考试取消,使开卷考核的比重增大。对拔尖班学生进行了书面考核、实验考核、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创新基金项目等多种方式的考核,同时对理论分析、系统设计与完成能力、实际技能等实际能力的考核较为注重。
(8)实施双导师制。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导师制,拔尖班班主任是由优秀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对该班的教学管理全面负责。从第4学期开始,该班学生的学科导师由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以上职称的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担任,3~5个学生由一个导师负责,从第5学期开始对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全面发展完全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实践训练,使他们最终能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型课题研究,参与高技术的实践,参加高水平的科研活动。
(9)实行淘汰退出机制。拔尖班实行淘汰退出机制,有利于促进竞争气氛、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管理部门依照拔尖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研究等表现, 综合测评 ,淘汰一部分不适应在拔尖班学习的学生。
2 现阶段所取的成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拔尖人才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在学科竞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是2014年度拔尖班同学取得的各种竞赛成绩。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1项
2、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类)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
3、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应用开发类)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
4、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国家级优胜奖1项
5、2014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三等奖5项
6、2014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3项
7、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赛区二等奖2项1项
8、ACM/ICPC亚洲区域赛邀请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奖1项
9、“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项
3 结语
只有研究出适合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尽快培养一批国家急需的优秀技术人才。本文提出的信息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譬如,二本院校学生本身的生源问题,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限制等等。当然,探讨出一个合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方案的付诸实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将涉及多方面的完善与配合, 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谢昭莉,盛朝强等.构建工科拔尖大学生模式培养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10 )249-261
[2] 黄晶荣、张利等.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40-42
[3] 徐步荣.我院酒店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