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不容易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朋友告诉我很多中国人在朋友之间是不需要常说“谢谢”的,因为这样会感觉很疏远,而日本人却爱说“谢谢”。这让我对中日之间的差异充满了兴趣,于是就有了想去中国亲眼看看并深入研究中日不同的强烈愿意。就这样,我决定来中国留学。
  由于我所就读的日本学校不给力,他们跟中国学校的合作关系不够牢固,因此我没有获得来中国交换的机会,于是我只好休学一年,自费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什么会选择北师大呢?当时我上网查了几个学校,发现各个学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都差不多。我听曾经在北师大留过学的学姐说那里很适合学习,还有就是我所尊敬的一位汉语老师就是北师大的毕业生,我很想当她的师弟。
  申请留学和来中国的过程都很顺利,只不过刚到北师大的时候,我跟一个有洁癖、话又讲不清的室友合不来,有点小郁闷,再后来,在入学一个月的时候,我又拉了好几天的肚子,仅此而已。
  坦率地说,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有些负面。因为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经常是毒饺子事件、高铁事故、反日示威行动……然而,等来到了中国,我才发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居然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而且我周围的中国学生几乎都很愿意了解日本,也很友好。这使我坚信中日民间交流的未来依然是前途光明的。
  另外,到中国后,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在很多时候,有关中国或者中国人的一些表述是绝不能以“中国”或“中国人”为主语表达出来的。因为中国土地辽阔、民俗丰富,各个地方的人民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各个年龄层之间的区别也不小。比如,我们不能说“中国人很直爽”,因为中国的南方还有不少人是委婉的;我们也不能说“中国人能喝酒”,因为不太能喝酒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在中国生活学习了两年多,至今我仍对中国所谓的“围观文化”又困惑又好奇。同学们都很积极,也乐于尝试,有什么活动,只要觉得好玩就会报名参加,可是参加之后一旦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就会走人,只有真心觉得有意思的才会留下。这跟大多数日本人是不一样的,日本人都是想了好长时间后才决定参加,而且一旦参加,不管多不好玩都不会中间“打道回府”的。所以我一开始很纳闷,觉得怎么这么不礼貌!可是后来我发现,日本人应该多向中国人学习积极性,学习敢于尝试。另外,一些中国人以开心为主的生活态度也是很值得日本人参考的。
  在中国,大家都很乐意交朋友,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做朋友。我在北京就认识了一个当警察的朋友,那是我刚到北京一两个月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差点上当受骗了,报警后我去了公安局,那里有一位管外事的警察对我很好,我们谈完正事后闲聊了一会,后来就变成好朋友了。再后来,他还带我去吃好吃的,在慕名已久的北京警察博物馆给我当导游。等我回国的时候,我们还在人人、QQ上彼此保持联系。在日本,我绝对是不会跟警察做朋友的,因为多数日本人本身就很慢热,再加上他们在工作时,人与人之间交流只能是工作上的事,除公事外,大家是不太会有自然的情感交流的。但是,很多中国人都是“自来熟”,也很热情,无论是餐厅的服务员还是保洁阿姨,都能跟我和和蔼蔼地交流,甚至还能交个朋友。
  在中国你想进行一个人的、孤独的、不跟任何人寒暄交谈的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个人出发,可在火车上或青年旅馆里,都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话。假若目的地一样,同行的人还能一下子变成驴友。去年夏天旅行的时候。从北京到西安的火车上,我就认识了一个大叔,跟他聊得很开心,后来他还带我去他家做客。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在日本,我一个人旅行的话,就一直都是一个人。旅途中,我是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打交道的,因为我怕被嫌弃。在日本,很多人不太愿意跟自己不认识的人交流,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害羞,也许是因为害怕。可是,在中国,我感觉旅途中的人似乎都可以成为朋友。我在中国的旅途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的时间,带的好几本用来解闷的书都没派上过用场。
  关于中日两国,我认为最有前途的还是民间交流,尤其学生之间、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是最能互相理解,最能建立牢固朋友关系的。所以我主张多组织中日间学生交流活动。毕业以后,我期待能够成为一名记者,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做些贡献。
其他文献
大二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爱课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试着使用它。我觉得使用这个平台最大的好处在于,当有任何与课程相关的疑问,课后可以随时登录平台查漏补缺。比如一次我放假在家闲来无事煮杯牛奶来喝,发现家里的牛奶经过加热之后呈豆腐花状,我就想起之前学习乳制品的时候老师有讲到牛奶加热之后可能出现蛋白质变性沉淀的现象。于是我利用爱课程的资源复习了一下这部分知识点,知道了原来如果加热牛奶出现明显的沉淀,应该
刘思阳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他还是我国拍摄到秦岭雨蛙的第一个摄影人。 2011年,他拍摄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秦岭雨蛙的照片。  多年踪迹难寻  2011年暑假,还在上高中的刘思阳去秦岭拍摄野生动物。清晨,被雨水冲了一夜之后的秦岭深处,萦绕着一股神秘的氤氲。刘思阳喜欢走走拍拍,就这样意外地与秦岭雨蛙相遇了。“一只翡翠色晶莹剔透的小家伙蜷缩在一只蜻蜓停靠的草叶丛里,正瞅准机会,伺机捕食。说实话,
伊朗:“呼贝,沁恩(好样的,中国)”  中车与伊朗的合作由来已久。自1995年起,中车向伊朗提供地铁车辆、双客、轻轨、铁路轨道客车已达2000多辆。  2011年7月初,我们师生五人顶着40多度的高温,来到德黑兰。它是拥有1200万人口的中东第一大城市。该城市的形态基本是东西走向,主干道也沿着东西分布,市中心由此形成600米高度的坡度落差。德黑兰城轨交通并不发达,很多人骑车出行,很费劲。  经过半
大一大二通宵熬夜、久坐喜宅、重油重味,渐感身体不支;  大三,拾起800米长跑,身体逐渐恢复;  大四,奔走于健身馆,练出了瘦身的身材;  研一,成立万柳晨跑小队,经营自己的微信,以知识指导健身的过来人身份,号召北大女生跑起来、练起来。  她就是北京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研究生女汉子朵兰。  初见朵教练(她的另一个昵称),1.72米,身材匀称而修长,看起来100斤上下,实际体重120斤。朵兰笑着说
范天成是厦门大学2012级法学院的本科生,本来今年应该毕业的他在大二选择参军两年,2015年9月才重新回归学校生活。走在校园中,范天成一米八几的个子非常引人注意,跟他坐下来聊天,他叙述的军队生活更加吸引人,两年的参军经历带给了他和同龄人不同的成长和体验。  破格参加国防生训练  2013年6月,大一刚结束,面对大学生的征兵工作就开始了。范天成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申请入伍。但由于他的户口不在厦门而
大一下学期,给朋友写了一封手写的信述说内心的苦闷,一个星期后,收到了朋友的回信,也是手写的。取了信回到寝室后,小心翼翼地拆开,拿出信纸,确认没有其他东西后,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信的开头,是久违的寒暄,“好久不见,没想到会收到你的信……”读着朋友的话,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她对我丰富的大学生活很是感慨,“看来你的大学过得很精彩啊,不过背后的艰辛应该也是很多吧……”果然,有时候在自己眼里做的乱七八糟的
在职场上要被关注,还得是那句老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我有一个下属,他的工作是编程,实话实说,他的技术很一般。但是,他时常在微信群里留言吸引关注:又在杂志上发表诗歌了!  倘若我是他的父母,我会为他骄傲,但是,作为上司,我就想,为什么不把写诗歌的时间用于提高编程能力?这表明我给他的工作压力不大,我的工作任务布置存在问题。因此,他的得意于我而言是减分,是不务正业。  想要在职场中被关注,首先要高调
在华盛顿游览,  朝鲜战争纪念碑映入人们的视线,  纪念碑并不高大。  造型很有特点:  草地上雕塑着三十八名持枪的士兵,  脚踏标志线的地面;  不高的纪念墙上,  铭刻着54246人的死亡名单;  碑文上有醒目的大字:“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  标榜为自由“付出生命代价”的内涵。  触目生情,  思绪万千,  何为自由?  代价何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今年夏天,牛津城已成“旅行者地狱(tourist hell)”。不少教授、牛津學子抱怨,太多旅行者的到来,已影响了牛津城的正常生活。平日里旅行巴士、旅行团、旅行者拥堵街道,最糟糕的是周末的St Giles,就连自行车道都完全被旅行巴士占据。牛津师生呼吁牛津城采取措施,还牛津一片清净之地。
我的大学  大师兄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却没有铺天盖地忙不过来的混乱,黄健栓自己总结为越来越精进的自我管理。以时间管理为例,上课、自习占1/3的时间,每天睡够7小时,运动、娱乐占1/3,每周至少有一天做兼职。  来到大学,黄健栓目标明确,学习最重要,要打好扎实的基础,他状态最好的时候都用来学习。申请了助学贷款后,仍缺一些生活费需要他自行解决,但是,黄健栓不急于多找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