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朋友聊起新《三国》,朋友说,大可去掉新字,加上外传二字——《武林外传》的外传。且不论桃园三结义遭秒杀,万人迷貂蝉死于曹操属下之手等情节,单是公鸭嗓且装腔作势的曹操频繁出没于剧中,新版《三国》改为《曹操外传》,或许也不为过。
关于三国,有两部史书最为著名。陈寿的《三国志》,以曹操的魏国为主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刘备的蜀汉建立为主线。所以,围绕这两部书,后人常有“尊刘贬曹”与“扬曹抑刘”之分。高希希版的新《三国》,质疑声众,也多由此而起。
然而,随着《三国》的播出,一骑绝尘、白马银枪厮杀亮相的聂远版赵云,却独独获得了满堂彩,更被誉为“《三国》乱世的一汪清泉”。相比其他英雄的饱受争议,赵云最有人缘,是不争的事实。
赵云也是我所喜爱的三国人物,平素多有关注。不过,对某些史实,我是有些疑问的,比如赵云的年龄。以年过70岁力斩韩德父子倒推回去,赵云长坂救主时应该已经51岁了,但这明显不符合大家对他形象的认定。况且由此一来,赵云应该比刘备年长的——因为后来刘备去江东就亲时才49岁。但我记得《三国演义》73回中,当费诗呈报关羽汉中王封五虎将时,关羽曰:“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 从这个角度说,关羽应较赵云年长,遑论刘备?这一矛盾应该是罗贯中的失误吧。然而这并不妨碍赵云常年以白袍小将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戏剧舞台上,直到七擒孟获之前,赵云都是小生扮演的。著名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演出《长坂坡》而名动天下,人称“活子龙”。
抛开年龄不说,在各种史书中,赵云都颇受刘备和诸葛亮的重视。蔡瑁在荆州设宴,邀刘备出席,刘备不带关张,却带领了赵云出席;孔明出山后,一败夏侯惇于博望坡,二败曹仁于新野县,引得曹操亲提大军五十万来袭,刘玄德寡不敌众,携民渡江,赵云殿后保护家小。在长坂坡,为救二位夫人与阿斗,赵云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拼力死战。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及至刘备统兵入川,又将家小托付于赵云,孙尚香受孙权蒙骗,要带阿斗回江东,亏得赵云坚持原则,不惜与主母翻脸,软硬兼施,截江夺斗——京韵大鼓有此一段,为骆玉笙代表剧目。后大战汉水,救黄忠,救张著,独守寨门之前,命军士偃旗息鼓——此成语由赵子龙而来——曹军疑有伏兵而逃。赵云命击鼓放箭,曹军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后刘备观赵云大战处之山川形貌,抚其背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
赵云不仅是位叱诧风云的勇猛战将,而且难得的是很有智谋,且品德高尚,目光长远。收四郡之时,赵云发兵桂阳,郡守赵范投降,与赵云结拜,并欲将有国色之姿的寡嫂樊氏许配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不是赵云不近女色,人家说得明白,“你我结拜,你嫂既我嫂,岂能行此乱伦之事?”
刘备入川之后,想把成都有名田宅分赏有功诸将,众皆同意,独赵云劝阻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国贼曹操尚在,现在不是我们享乐的时候;益州人民饱经战火,应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正理。”这种政治远见,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吃饱穿暖”的人,相距何止万里!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提议,将土地归于益州士民,从此着手蜀汉政权的建设。
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为孙权所害。刘备欲尽倾国之兵为弟报仇,此时,赵云再次挺身相劝。在他看来,当今天下,只有篡汉自立的曹丕才是蜀汉最大的敌人,应该顺应民心,发兵关中,直捣曹魏老巢,曹丕一败,吴国自然心服。所谓“先公仇而后私仇,天下为重” 。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
遗憾的是,刘备听从了张飞的哭诉,执意伐吴,而且不让赵云参战,命他在后方督运粮草。固执的刘备瞧不起年轻的陆逊,依山傍林扎营,最终自尝苦果,被他眼中的“黄口孺子”杀得大败。若非赵云及时赶到,刘备险些命丧沙场。
但不知为何,赵云终其一生,并未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职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而赵云仅为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位阶相差甚远。有人说,这一安排是刘备有意为之,由于四方将军同时加封只有四个,关羽张飞无可置疑,马超世代公卿——在注重门第的三国年间,这是极为重要的身份象征,况且曾为一方诸侯,也是不二人选。而黄忠作为荆州士卒——刘备的主力部队——的典型代表,位列其中是为勉励荆州兵将,重用魏延也是此理。但从军中威望、资历及能力等方面考虑,黄忠等自是不及赵云。因此,关羽颇为不满。在他看来,“子龙久随吾主,位与吾并,可也,黄忠何人?大丈夫誓不与老卒为伍!”并非关羽小气,此事对赵云确实不公,但赵云始终忠心耿耿,并未计较官爵高下。当然,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赵云过于清廉,尤其成都田宅事件得罪了不少官员,因此不得高升。
相较于关羽的刚而自矜,张飞的暴而无恩,行伍出身的赵云,武艺不在张飞之下,韬略毫不逊于关羽,但从无恃才傲物之心。论三国时代的武将,赵云说得上是第一流人物。用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的话说,此人胸怀大局,骁勇善战,仁、义、礼、智兼具,堪称千古名将楷模。
实际上,新《三国》中有一幕就活脱脱地表现了赵子龙的魅力:长坂坡那一集,曹操看着困于战阵之中,犹奋力死战且无人能敌的赵云,在战场外直呼“哇,哇,哇,我真是爱死他了!” ——这个旷世枭雄此时被塑造得十分可爱,可谓真性情毕露。
其实,喜爱赵云的,又何止是曹操?
关于三国,有两部史书最为著名。陈寿的《三国志》,以曹操的魏国为主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刘备的蜀汉建立为主线。所以,围绕这两部书,后人常有“尊刘贬曹”与“扬曹抑刘”之分。高希希版的新《三国》,质疑声众,也多由此而起。
然而,随着《三国》的播出,一骑绝尘、白马银枪厮杀亮相的聂远版赵云,却独独获得了满堂彩,更被誉为“《三国》乱世的一汪清泉”。相比其他英雄的饱受争议,赵云最有人缘,是不争的事实。
赵云也是我所喜爱的三国人物,平素多有关注。不过,对某些史实,我是有些疑问的,比如赵云的年龄。以年过70岁力斩韩德父子倒推回去,赵云长坂救主时应该已经51岁了,但这明显不符合大家对他形象的认定。况且由此一来,赵云应该比刘备年长的——因为后来刘备去江东就亲时才49岁。但我记得《三国演义》73回中,当费诗呈报关羽汉中王封五虎将时,关羽曰:“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 从这个角度说,关羽应较赵云年长,遑论刘备?这一矛盾应该是罗贯中的失误吧。然而这并不妨碍赵云常年以白袍小将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戏剧舞台上,直到七擒孟获之前,赵云都是小生扮演的。著名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演出《长坂坡》而名动天下,人称“活子龙”。
抛开年龄不说,在各种史书中,赵云都颇受刘备和诸葛亮的重视。蔡瑁在荆州设宴,邀刘备出席,刘备不带关张,却带领了赵云出席;孔明出山后,一败夏侯惇于博望坡,二败曹仁于新野县,引得曹操亲提大军五十万来袭,刘玄德寡不敌众,携民渡江,赵云殿后保护家小。在长坂坡,为救二位夫人与阿斗,赵云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拼力死战。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及至刘备统兵入川,又将家小托付于赵云,孙尚香受孙权蒙骗,要带阿斗回江东,亏得赵云坚持原则,不惜与主母翻脸,软硬兼施,截江夺斗——京韵大鼓有此一段,为骆玉笙代表剧目。后大战汉水,救黄忠,救张著,独守寨门之前,命军士偃旗息鼓——此成语由赵子龙而来——曹军疑有伏兵而逃。赵云命击鼓放箭,曹军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后刘备观赵云大战处之山川形貌,抚其背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
赵云不仅是位叱诧风云的勇猛战将,而且难得的是很有智谋,且品德高尚,目光长远。收四郡之时,赵云发兵桂阳,郡守赵范投降,与赵云结拜,并欲将有国色之姿的寡嫂樊氏许配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不是赵云不近女色,人家说得明白,“你我结拜,你嫂既我嫂,岂能行此乱伦之事?”
刘备入川之后,想把成都有名田宅分赏有功诸将,众皆同意,独赵云劝阻说:“从前霍去病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国贼曹操尚在,现在不是我们享乐的时候;益州人民饱经战火,应使他们安居乐业才是正理。”这种政治远见,比之“老子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吃饱穿暖”的人,相距何止万里!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提议,将土地归于益州士民,从此着手蜀汉政权的建设。
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为孙权所害。刘备欲尽倾国之兵为弟报仇,此时,赵云再次挺身相劝。在他看来,当今天下,只有篡汉自立的曹丕才是蜀汉最大的敌人,应该顺应民心,发兵关中,直捣曹魏老巢,曹丕一败,吴国自然心服。所谓“先公仇而后私仇,天下为重” 。这一番分析,真是明白犀利。
遗憾的是,刘备听从了张飞的哭诉,执意伐吴,而且不让赵云参战,命他在后方督运粮草。固执的刘备瞧不起年轻的陆逊,依山傍林扎营,最终自尝苦果,被他眼中的“黄口孺子”杀得大败。若非赵云及时赶到,刘备险些命丧沙场。
但不知为何,赵云终其一生,并未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职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而赵云仅为翊军将军(杂号将军),位阶相差甚远。有人说,这一安排是刘备有意为之,由于四方将军同时加封只有四个,关羽张飞无可置疑,马超世代公卿——在注重门第的三国年间,这是极为重要的身份象征,况且曾为一方诸侯,也是不二人选。而黄忠作为荆州士卒——刘备的主力部队——的典型代表,位列其中是为勉励荆州兵将,重用魏延也是此理。但从军中威望、资历及能力等方面考虑,黄忠等自是不及赵云。因此,关羽颇为不满。在他看来,“子龙久随吾主,位与吾并,可也,黄忠何人?大丈夫誓不与老卒为伍!”并非关羽小气,此事对赵云确实不公,但赵云始终忠心耿耿,并未计较官爵高下。当然,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赵云过于清廉,尤其成都田宅事件得罪了不少官员,因此不得高升。
相较于关羽的刚而自矜,张飞的暴而无恩,行伍出身的赵云,武艺不在张飞之下,韬略毫不逊于关羽,但从无恃才傲物之心。论三国时代的武将,赵云说得上是第一流人物。用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的话说,此人胸怀大局,骁勇善战,仁、义、礼、智兼具,堪称千古名将楷模。
实际上,新《三国》中有一幕就活脱脱地表现了赵子龙的魅力:长坂坡那一集,曹操看着困于战阵之中,犹奋力死战且无人能敌的赵云,在战场外直呼“哇,哇,哇,我真是爱死他了!” ——这个旷世枭雄此时被塑造得十分可爱,可谓真性情毕露。
其实,喜爱赵云的,又何止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