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日趋增多。许多家庭父母双双外出务工。我们把农村中小学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同祖父母或一些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的学生称为“留守孩子”。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少家庭的教育,缺少与家长的沟通,缺少家庭的监督,表现出许多行为上的不检点,心理上的不健康。“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现代社会和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只以学校教育这个角度谈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留守孩子”的问题分析
父母双方打工,家庭教育的职责落在年老的长辈或一些亲戚朋友的肩上,年老的监护人一味地溺爱和纵容,亲戚朋友作为监护人,又缺少耐心与细心,使这些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变化的烦恼、心理变化的困惑,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偏差,步入人生的误区。这就要求亟待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问题。这些“留守孩子”在心理上总存在着偏差,他们有时表现为非常自信,有时表现非常悲观,易受情绪所左右,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自尊心特别强,容易受伤害,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由于所处环境,他们无法与年老的长辈沟通,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这就造就他们的一种逆反心理,嫉妒心强,对周围的人或事有时持敌视的态度,而不能与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他们特别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无法实现之时表现为一种焦虑,一种困惑,一种无法摆脱的抑郁,这样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暴露出心理的阴暗。
2.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在这些“留守学生”身上表现为厌学、逃学、打架、动不动就闹事。更严重的是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所诱惑,吸烟、酗酒、沉迷网吧、游戏厅,发展为与社会小青年相勾结,小偷小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在学校教育之中,有些教师在处理这些学生的行为之时,方法过于粗糙,而不能究其根源。对学生自卑、多疑、依赖等人格问题有所忽视。采取“堵”的方针,而不是正确疏导、引导。在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上,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二、做好“留守孩子”的学校教育
1.建立“留守孩子”的档案。由于“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等于零,对他们的教育主要是靠学校教育。因此我们每学期开学初,采取一调查,二建档。由学校政教处组织下发调查表,班主任详细调查以下几个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父母外出打工的位置、父母的通信方式,临时监护人的姓名,与他们的关系,住址、联系电话。可以由政教处的团支部牵头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
2.成立“留守孩子”的教育机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政教处责无旁贷,成立了“留守孩子”学校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辅导小组。
“留守孩子”的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教副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成员为团干和各班班主任。
心理辅导小组,以政教主任为组长,成员为学校优秀政治教师和学生委员。并在人民医院和教师培训中心聘请心理专家为心理辅导老师。
每学期期初由校心理辅导组制订教育方案、活动安排、人员的落实、值班安排。专题讲座的内容和人员,确定重点教育对象,详细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及信息反馈,做到合理计划,缜密安排,严格实施,及时总结。
3.成立“留守孩子”活动中心。留守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希望有关爱他们的家长经常同他们交流思想,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大人的肯定,希望在困难时期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中考的关键时刻能得到大人的鼓励和鞭策。“留守孩子活动中心”就是基于这一点而建立起来的。活动中心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有一个充满和谐、欢乐的家庭,让他们有一个关爱的家长。活动中心的任务是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奋进,同时校正他们的心理偏差,纠正他们的行为习惯。
我们每周在活动中心定期地开展一次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座谈会、交流会、茶话会、歌咏会、谈心会等。如在一次以“留守孩子的内心感受”为题的交流谈心会上,许多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留守孩子的苦和乐,当场的老师和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受了留守孩子的甜酸苦辣。由于这些活动的不断地开展,学生们把活动中心当成自己的家,重新感受到中心的温暖,有一种不是家庭胜似家庭的感觉。只要有一个月没有活动,他们就感到失落。同时学校的广播站开辟点歌台,为留守学生的生日点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胜于父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学生倾注了特别的爱,从心理上关心他们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转变成家长对子女的爱,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就是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留守孩子再也不感到孤单,不感到寂寞,生活感到充实,学习更有劲头。
4.培养“留守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力。留守孩子相对于其它孩子而言更吃苦、更勤劳。他们有很强的自制力和很强的自理能力。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可在校活动中心经常性举行洗衣、做饭培训和比赛,带学生去野饮,让学生自己做饭等活动。这些学生的成绩经过一两年的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留守学生”的升学率逐步提高,流失率逐步降低。
“留守孩子”的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这些孩子的教育,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关注他们,形成一个教育网络,他们才能事事处处受到良好教育,才能进一步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
一、“留守孩子”的问题分析
父母双方打工,家庭教育的职责落在年老的长辈或一些亲戚朋友的肩上,年老的监护人一味地溺爱和纵容,亲戚朋友作为监护人,又缺少耐心与细心,使这些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变化的烦恼、心理变化的困惑,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偏差,步入人生的误区。这就要求亟待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问题。这些“留守孩子”在心理上总存在着偏差,他们有时表现为非常自信,有时表现非常悲观,易受情绪所左右,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自尊心特别强,容易受伤害,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由于所处环境,他们无法与年老的长辈沟通,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这就造就他们的一种逆反心理,嫉妒心强,对周围的人或事有时持敌视的态度,而不能与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他们特别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无法实现之时表现为一种焦虑,一种困惑,一种无法摆脱的抑郁,这样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暴露出心理的阴暗。
2.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在这些“留守学生”身上表现为厌学、逃学、打架、动不动就闹事。更严重的是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所诱惑,吸烟、酗酒、沉迷网吧、游戏厅,发展为与社会小青年相勾结,小偷小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在学校教育之中,有些教师在处理这些学生的行为之时,方法过于粗糙,而不能究其根源。对学生自卑、多疑、依赖等人格问题有所忽视。采取“堵”的方针,而不是正确疏导、引导。在学生的养成教育问题上,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二、做好“留守孩子”的学校教育
1.建立“留守孩子”的档案。由于“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等于零,对他们的教育主要是靠学校教育。因此我们每学期开学初,采取一调查,二建档。由学校政教处组织下发调查表,班主任详细调查以下几个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父母外出打工的位置、父母的通信方式,临时监护人的姓名,与他们的关系,住址、联系电话。可以由政教处的团支部牵头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
2.成立“留守孩子”的教育机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留守孩子”的成长问题。政教处责无旁贷,成立了“留守孩子”学校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辅导小组。
“留守孩子”的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政教副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成员为团干和各班班主任。
心理辅导小组,以政教主任为组长,成员为学校优秀政治教师和学生委员。并在人民医院和教师培训中心聘请心理专家为心理辅导老师。
每学期期初由校心理辅导组制订教育方案、活动安排、人员的落实、值班安排。专题讲座的内容和人员,确定重点教育对象,详细记录每一次活动情况及信息反馈,做到合理计划,缜密安排,严格实施,及时总结。
3.成立“留守孩子”活动中心。留守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希望有关爱他们的家长经常同他们交流思想,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大人的肯定,希望在困难时期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中考的关键时刻能得到大人的鼓励和鞭策。“留守孩子活动中心”就是基于这一点而建立起来的。活动中心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有一个充满和谐、欢乐的家庭,让他们有一个关爱的家长。活动中心的任务是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奋进,同时校正他们的心理偏差,纠正他们的行为习惯。
我们每周在活动中心定期地开展一次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座谈会、交流会、茶话会、歌咏会、谈心会等。如在一次以“留守孩子的内心感受”为题的交流谈心会上,许多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留守孩子的苦和乐,当场的老师和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受了留守孩子的甜酸苦辣。由于这些活动的不断地开展,学生们把活动中心当成自己的家,重新感受到中心的温暖,有一种不是家庭胜似家庭的感觉。只要有一个月没有活动,他们就感到失落。同时学校的广播站开辟点歌台,为留守学生的生日点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胜于父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学生倾注了特别的爱,从心理上关心他们把教师对学生的爱转变成家长对子女的爱,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就是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留守孩子再也不感到孤单,不感到寂寞,生活感到充实,学习更有劲头。
4.培养“留守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力。留守孩子相对于其它孩子而言更吃苦、更勤劳。他们有很强的自制力和很强的自理能力。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可在校活动中心经常性举行洗衣、做饭培训和比赛,带学生去野饮,让学生自己做饭等活动。这些学生的成绩经过一两年的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留守学生”的升学率逐步提高,流失率逐步降低。
“留守孩子”的教育,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这些孩子的教育,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关注他们,形成一个教育网络,他们才能事事处处受到良好教育,才能进一步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