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情怀的比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以表达理想、描绘自然、抒发人的真实情感为主要创作特征。浪漫主义是在古典主义之后广泛流行于西方的文学思潮,在浪漫主义旗帜的影响下,一大批英美文学家创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研究英美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差异,可以有效指导文学创作活动。本文首先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现状进行回顾,进一步从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特点、内容、形式、创作方法等方面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共同点,从而说明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对当下文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 浪漫主义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16-02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是比较文学领域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学题材、语言风格、作品形式、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学界往往更热衷于对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的分析。但是英美文学的浪漫主义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虽然有着相似的产生背景,却是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以两种不同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综述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范围广泛,方式方法多样,理论著作也十分丰富。经过仔细梳理后,笔者认为当前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主要以平行研究方式进行,研究领域集中在对两种浪漫主义起源、主要作家作品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研究
  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起源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会在当时的背景下催生出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思潮。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作品题材、表达方式、人物塑造、文学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影响。其次,研究方向集中在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对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创新。着力探索这种革命性的文学思潮是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原因从根本上触发了以人性解放和情感解放为主要表达内容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因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兴起,除了经济发展的原因外,一定还有其他因素促进了这种文学思潮的到来。此外,研究还集中在为什么英美同时代的作家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怎样的理论准备,以怎样的标志性作品成就了浪漫主义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等问题。
  (二)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研究
  在有关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比较研究领域里,更为关注的是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群体的特征。例如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朗费罗、爱伦坡、库柏等人的文学观点、文学创作思想、文学作品的语言、创作方法的研究,学界更着力于找出这些作家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联系。再比如,通过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思想意识的研究,总结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事件对当时作家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化生产对浪漫主义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产生的影响等课题。这些课题从作家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相关因素入手,试着还原出作家的真实创作意图。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成就主要以诗歌为代表,众多浪漫主义诗人使英国诗歌得以享誉文坛,特别是以华滋华斯诗歌理论为代表的理论著作问世,使英国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站在了文学的新高度,标榜了一代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地位。
  (一)以抒情作品为主
  以英国诗人华滋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和雪莱的《诗辩》为主要理论代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表达出了一种强烈抒发内心真实感受的愿望,并在浪漫主义的旗帜下,形成了田园诗派与湖畔诗派两个诗人创作群体。他们在诗歌中赞美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畅想社会生活能回归到淳朴自然的时代。他们在诗歌中描写自然之美,通过丰富的意象构筑,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离奇的自然世界。他们的诗歌撕破了严格的格律限制,在更自由的诗体中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倡导人去追求光明与理想的生活。
  (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英格兰乡村美好的自然风光及山川景色。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家,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有着神性的光辉,都能引起人美好快乐的心境。在诗人的笔下甚至认为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会给人类带来永恒的和谐与美好,他们渴望引导读者走进自然,去发现自然世界的瑰丽与神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充满了湖光山色、山川河流等意象,绘制了精制的大自然图画,带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例如诗歌《丁登寺旁》就为读者描写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自然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在这里友好相处。
  (三)偏重展现主观世界
  无论是完善的理论体系,还是对自然世界的描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展现的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是他们心中的自然,抒发的是他们真实的情感。建立在主观世界上的真情抒发,强烈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描绘他们心中对世界的渴望与理想,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本质特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另一位杰出代表柯勒律治的诗歌充满了离奇的神秘色彩,它主张诗歌用天才的想象来展示强烈的真我,认为洒脱自由才是文学的巅峰。诗人济慈这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的笔搜集了我蓬勃的思想,在诗行里,像那丰富的仓室,把稻谷收好。如果说有什么能够同样引起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就应该是:在丰富的想象中,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共鸣。
  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美国信念”基础上,宣扬对个人独立价值追求、信仰个人主义、注重自由情感表达,以叙事文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样式。
  (一)注重理想人物的刻画
  基于对个主义的无尚推崇,美国浪漫主义注重理想型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家更注重挖掘人心理的真实特征,这种特征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更注重在道德与宗教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类灵魂的伟大与真实。霍桑的作品《红字》就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品对人物刻画的典型代表,这部作品真实地刻画了在宗教压抑与道德压抑面前人类的反抗,即使这种反抗是无力的,那么也要通过大段的心灵描写与独白展现出人的真实欲望。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更加关注的是社会生活对人的束缚,崇尚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人物刻画方面也注重描写社会环境带给人的枷锁,以及自然环境带给人的放松与纯净,认为人应当返璞归真,回到自然世界的怀抱。   (二)注重离奇曲折的情节
  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不但使作家失去了思想上的束缚,而且也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浪漫主义作家可以任意驰骋在特定的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灵感,去展示人物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离奇的情节成为了这时期浪漫主义创作的一大特色。例如:布赖恩特的《大草原》描写自然景观的神奇,库柏的小说《皮袜子五部曲》其中有的作品加入了印第安元素,有的营造了更加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的对不“文明”事件进行了不可思议的“安排”,这些情节在吸引读者的同时,引起了读者丰富的联像和回味,带着读者在故事中尽情地畅游。
  (三)注重强烈直接的表达
  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文化作品的仔细品读可以感悟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直接抒发出强烈的情感,要么深刻地表达出对某个人某件事强烈的爱,要么强烈地批判某种行为的丑陋与虚假。例如欧文的作品《奥利弗·歌德史密斯传》就描写了主人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看法,对主人公的种种境遇也都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只要主人公认为是对的就会表达出强烈的肯定,只要主人公见到壮观的自然美景,都会表达出由衷的赞叹与热爱。只要是错的或是强加给主人公的枷锁,主人公都会通过其行为与语言直观地表达出愤懑与不满的情绪。更直接、更浓烈的表达,使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也更符合当时美国读者的欣赏需求。
  四、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差异与共同点
  虽然浪漫主义文学主导文坛的时期已经结束,但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家有着广泛的启迪意义,研究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差异与共同点,找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独特美学价值,对当代文学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差异
  首先,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在时间上有差异。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前,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后,虽然两种文学思潮同样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但是普遍认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其次,体裁上的差异。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要形式,更善于韵律节奏的把握,以抒情为主。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叙事为主要形式,更善于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写,展现人物心理。第三,在创作手法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更加乐于使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强调作品的语言美,着力运用节奏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思想。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更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善于把握人物的变化,强调利用自然环境来描写故事中人物的心境,从而揭示出人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等创作主题,或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想化的勾勒。
  (二)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共同点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注重抒发强烈情感的同时、在人物背景的设置上有基本相同点。例如,很多作品中的人物有着基本相同的背景,很多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小资产阶级人物形象,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以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画卷为主。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往往认为自然环境是美好的,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朋友,人更应当与大自然和谐友好相处等。而社会环境又是复杂的,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矛盾中需要人类的智慧、勇气等人文观念,两国作品中都有避世的观念存在。英美浪漫主义作品还同时将否定传统当作创作的思想主题之一,很多英国浪漫主义的诗歌或美国的叙事作品中都描写了与传统或宗教决裂的情节或意象,强调破除旧观念,打破传统宗教观念和旧风俗对人的束缚,从而获得人类的精神自由。
  (三)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以英语为话语体系的文学系统,在浪漫主义时期极大程度上彰显了英语作品的语言美学价值,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语言美与文学美的有机结合,塑造了一批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形象和有传承性的文学意象。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对人性的关注,对个人理想主义的广泛宣传,使后世作家普遍注重展现个体人物的情感,强调文学为人服务的基本理念,英美浪漫主义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古典主义在文学形式上对作家的束缚,认为只要是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和刻画文学形象的艺术手段都可以广泛应用。浪漫主义文学还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做了充分的准备,它的文学理念与创作方法广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学创作者。
  五、结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广泛注重展示个人的理想,注重描写自然,注重离奇曲折情节的刻画,善于打破传统对作家的束缚。在两国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作品成为了新的高峰,美国浪漫主义叙事文学成为了叙事文学的典型代表,广泛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董海涛.英美文学历史与发展研究[D].鄂州大学学报,2014(06).
  [2]林晓彬.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学服,2012(08).
  [3]肖飚.美国浪漫主义文学[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12).
  [4]刘宁.以独特性、多样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案例背景:  自从班级授课制以来,班集体里总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差生,是老师眼里的“捣蛋鬼”,是家长恨铁不成钢的负担,他们玩世不恭,肆意妄为,处在教室里被人遗忘的角落,大家称他们为后进生。  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桂添。初一上学期时,上课要么就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们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进步,网络反成为一种新的监督利器,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网络反腐意识不强、反腐主体之间缺乏联动协调性、网络反腐法律制度不健全、网络反腐自律机制缺失
当前,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基于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对于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了简
“色”是绘画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语汇体系.中西方绘画对“色系统”的认知与把握,有许多根本的不同.西方绘画更重视“色”的物质属性,其认识大抵经历了“色是物体所固有”,“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贯彻落实的重要维度.通过对“四川通江县限制干部群众操办酒席”的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依旧面临“政府权力边界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法》规定了一项全新的制度,即安置教育制度,这是中国在刑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项针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人的制度,但是由于其与我国传统的
家庭暴力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直存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出台各种法律文件以遏制这一行为。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已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引入,形式灵
诗人汪国真曾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眼科医学领域有这样一位医者,他长期专注于造影和眼底病研究,追求创新;他尊师重道,治学严谨;他帮助后辈,关爱眼底病患者……他就
期刊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要求国防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并运用于民用领域。但在国防专利时间领域却存在着"定密过严、解密从延"的问题,主要是由国防专利解密的主体不明确、制度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