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理论内涵、经济启示及其世界意义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必须坚持执政党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导向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推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贫困,这是困扰当今许多国家的一个民生难题,也是世界各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成长烦恼”。由此,“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1](P13)。在中国,扶贫开发向来都是党和政府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扶贫开发事业列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自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即使全部算在一起也不到30%,而中国则超过了70%,并且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贫困治理中国方案”还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开发事业提供了诸多积极和有益的经验启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1](P151),并且“使七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1](P13)。
  一、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理论内涵
  从理论内涵上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执政党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并注重聚焦问题导向且减贫举措精准。
  (一)执政党领导,政府主导
  从减贫工作的领导者和实施者的角度来看,执政党领导和政府主导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重要理论内涵之一。中国的扶贫实践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减贫行动一定要由执政党来领导和由政府来主导,因为只有执政党和政府才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调配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才能把扶贫开发事业由贫困治理实践上升为一场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并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不忘人民,一直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看成是实现全面小康所要覆盖的重点方面,习近平认为全面小康要想实现地更加完整,既要覆盖农村地区,也要覆盖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需要引起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对此,他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P4)
  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与落实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1](P35)。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与落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三抓”“五有”的要求。其中,“三抓”是:一要“抓紧”[1](P31),即抓扶贫开发工作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紧握在手,要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牢牢地端住自己的饭碗;二要“抓实”[1](P31),即努力奋斗,真抓实干,以一种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问需于民,并以一种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工作绩效在脱贫攻坚战中取信于民,绝不搞“数字脱贫”等一些浮夸、虚假的政绩,而要坚持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工作导向与原则;三要“抓出成效”[1](P31),即开展巡查,从严监督,发现任何一例“虚假脱贫”的不正之风或腐败案件都要认真进行整改和一查到底,对于“摆弄花架子”和“玩弄数字游戏”的一些单位或是个人均要追究其过,并要严肃问责。
  以上是“三抓”。“五有”则是:一要“有计划”[1](P31),即扶贫开發工作在凝聚力量时要有动员令,在目标制定上要有任务书,在部署过程中要有路线图,在完成期限上要有时间表;二要“有资金”[1](P31),即扶贫开发需要投入资金,如果资金到位实、资金投入多、资金使用好、资金收益高,那么扶贫开发在资金上的保障就会更牢靠,就可持续;三要“有目标”[1](P31),即扶贫开发既要有管长远的总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的分目标,如总目标是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分目标是到2020年帮扶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四要“有措施”[1](P31),即扶贫开发需要有一整套的配套措施和一篓子的实施举措,而许多富有成效的措施与举措也都是在反贫困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和不断总结出来的,但伴随着脱贫工作进程的展开,仍然需要以条件不同而改良完善和因地制宜般地灵活使用;五要“有检查”[1](P31),即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检查,及时纠正扶贫领域中的一些不良作风,严肃清查冒领、挪用、私吞扶贫专项资金等腐败案件,并使检查工作长期化、制度化、阳光化和有序化。
  (二)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参与
  从减贫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也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重要理论内涵之一。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自2014年设立首个“扶贫日”以来,中国社会相继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扶贫事迹和先进人物,集中彰显出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这对于以扶贫先锋的榜样力量来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贫困治理与反贫困实践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倡议理念经由实践证明的确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的好政策。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这种优越性才直接促成了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实施帮扶的理所应当性,因而东西部扶贫协作也就成了一项不能有丝毫含糊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成为地区发展要服务国家战略、从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全国各地区之间就要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来开展扶贫协作,尤其是东部地区在对西部地区进行帮扶的问题上,既要有资金投入,也要有人才流入,还要有技术输入,并要促使东部地区的人、财、物等要素在西部地区能够进得来、留得住,还要实现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1](P107)当前,中国社会的扶贫格局主要呈现出三大板块。一是针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专项扶贫”[1](P99),二是针对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文化繁荣、卫生医疗、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行业扶贫”[1](P99),三是针对指定地点、中西部地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社会扶贫”[1](P99)。但无论是专项扶贫,抑或是行业扶贫,都亟待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社会扶贫更是如此。为此,就要支持和帮助各种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年轻干部、退伍军人、公民个人以及高效毕业生尽快地参与到扶贫、脱贫的攻坚战之中。除此以外,还要善于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以定点扶贫或者采取包干的形式参与到扶贫对接与协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总之,通过整合这些社会力量,并将其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和规模,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更好地满足一些贫困村和贫困户在吃穿、住房、教育、交通、通宽带、广播电视、基本医疗、饮水安全、电力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合理需求,因而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事,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共谋之。   (三)聚焦问题导向,减贫举措精准
  从减贫工作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角度来看,聚焦问题导向和减贫举措精准也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重要理论内涵之一。而关于减贫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2](P230)诸如“五个一批”[1](P65)工程就是党中央扶贫、脱贫工作的针对性措施,极具精准性、包容性和有效性。后来伴随着贫困治理实践的陆续展开,扶贫脱贫的模式和手段又有所增多了,如发展生产解决一批[1](P65)、劳动教育扶持一批[1](P68)、灾后重建援助一批[3]、移民搬迁安置一批[1](P66)、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P61)、社会救助帮扶一批[1](P69)、生态环保补偿一批[1](P67)等等,这些做法的减贫成效目前看来仍然十分显著。
  例如在“扶持谁”[1](P63)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识贫。”[1](P63)基于此,学者卫小将在《精准扶贫中群众的主体性塑造——基于赋权理论视角》一文中指出:“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评估和识别贫困。”[4]对此,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保证纳入扶贫对象的人口一定要是真贫而不是假贫。换而言之,即是说在建档立卡的过程中,绝不能把真正贫困的人口遗漏掉,对于“扶持谁”[1](P63)的问题也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而关于对社会有收入群体的合理划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可以把社会有收入群体大致划分为三部分,即:一是“高收入群体”[1](P3),这一类群体的形成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密切相关;二是“中等收入群体”[1](P3),理想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格局应是中等收入群体占据主体的“橄榄球”形状的局面;三是“低收入群众”[1](P3),这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大量地存在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1](P3)因此,精准扶贫、脱贫的对象就是这些低收入群众。
  当前,扶贫工作任务重、情况复杂,开展起来一定要有针对性。像项目规划、项目落地、资金筹备、资金使用、人力调配、进度跟踪、考核评价等诸多环节,一定要工作到村、政策到户、扶贫到人,不仅要下村登门问人,还要驻村帮扶、及时跟进。尤其是在建档立卡前,一定要进村入户一家一家摸清楚状况,要逐村逐户逐人接连访问,然后驻村驻户驻人展开调查。要知道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而贫困程度和需要帮扶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有的贫困户想进行创业,但手里缺乏资金,对此可以通过社会帮扶资金和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或者是采取小额贷款、优惠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的方式给予之;有的贫困户主要是一些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如老人、病人和残疾人等等,对此要坚持底线思维,即通过社会保障的兜底措施初步解决这些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有的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是由于贫困代际传递造成的,而要想阻断这种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当地就必须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支持其入读职业和技工院校,从而学得一技之能,彻底摆脱贫困;有的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地处群山环绕之中,交通十分不便,对此就要畅通与外界交往的通道,试想如果道路一旦通畅了,那么当地就完全可以凭借富饶的山水来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特色观光产业;还有的贫困村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如水、电、路、房等设施配套不齐全,而长期陷入贫困的状态,为此就要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缮公路、增建桥梁、兴建自来水厂、进行大力发电、通过实施安居工程來进行危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等。
  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经验启示
  从经验启示上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推进实践和经验表明,减贫要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扶贫开发工作要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与此同时还要在山水林草文章上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
  (一)减贫要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
  一是减贫要与扶制紧密相结合。即是说减贫事业要有政策提供支持和制度提供保障。如一些企业为了响应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号召,专门拿出了一些面向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职业招聘的就业岗位,这就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一些可以作为谋生手段的良好就业机会。对于这样一些愿意积极承担扶贫责任和脱贫义务的企业,地方可以出台一些税收可减可免、优惠贷款给企业以及给劳动者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可获得财政补贴等鼓励政策;再比如扶贫工作中的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把已经稳定脱贫的人标注出去,把遗落的人纳入进来”[1](P76),从而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实施动态调整、监控和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应扶尽扶。
  二是减贫要与扶志紧密相结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1](P135)即是说要想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要激发其内在的昂扬向上的奋斗志气,使其深深地坚信紧紧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是可以完全摆脱贫困的。为此,就要鼓励、支持和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主动进行自主创业,并以这种创业来积极带动他人实现就业,使他们始终能够以一种劳动者无比光荣的奋斗姿态白手起家和勤劳致富。例如可以通过讲述扶贫开发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在地方树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好榜样,并以这种榜样的力量来告诫人们要知荣辱,即“劳动脱贫者光荣”和“不劳而获者可耻”,从而鼓励农村贫困人口不等、不靠、不要,而是紧紧依靠政策支持、自身努力和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起来,并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进一步使这种不贪、不占的良好风气在地方蔚然成风,从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书写出“劳动生产创造美好生活”的崭新篇章。
  三是减贫要与扶智紧密相结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1](P68)即是说要想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要在当地发展教育、文化等事业,使“劳者有其智”。为此,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从事生产实践和进行劳动教育,使其更有知识、更有文化、更有智慧,从而逐步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生产效率和实践素养,以便让他们更有能力和更有条件地进行自我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被人们阻断,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多本应在适龄阶段接受教育却不得不面临辍学、失学和未学的孩子。并且,“打工挣钱”和“读书无用”的观念仍然充斥在这些孩子的周围生活环境之中。殊不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知识彰显力量”,“教育增创财富”。由此贫困地区的适龄孩童的教育问题就显得举足轻重。对此,农办、扶贫办和民政部等部门单位就必须多花时间、精力和金钱紧抓落实,尤其是针对扶贫脱贫对象的职业教育问题,当地政府必须为他们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倾情帮扶孩子们刻苦学习和健康成长,不断地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多渠道地实现充分就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1](P68)   (二)扶贫开发工作要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脱困、攻坚和致富的重要抓手。在扶贫开发的工作过程中,就村党支部的功能定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曾有专门论述,于是李卉、高正礼两位学者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进行了关键词解读和相关话语分析,并总结出了村党支部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具备的六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即“核心领导、队伍建设、致富引领、宣传扶智、资源整合、基础保障”[5]六大功能。其中,尤其是关于组织领导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过:“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领导是保证。”[1](P49)为此,贫困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基层组织建设同扶贫脱贫工作配合起来,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汇聚起改革共识和脱贫攻坚的合力,并以党组织的领导力和贫困群众的向心力向摆脱贫困精准发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信息、方针、政策、文件等方面的上传下达作用。在农产地区,党支部、村委会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而他们在宣传、解读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对此,党支部和村委会可以本着文件精神原原本本地向村民们进行信息传递。
  二是要在政策的执行力和认真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实行好扶贫开发政策,需要村民们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共同携手。只有让村民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的公益性,让他们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政策的普惠性,村民们才会拥护政策和跟着政策走,好政策才能经得住群众和实践的考验。
  三是要培养好和使用好一些长期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1](P43)为此,就要坚持把扶贫开发的工作成效作为对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贫困县和贫困地区更是如此,更应该把扶贫开发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的指挥棒。事实上,在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去扶贫第一线挂钩帮扶,长期在扶贫第一线攻坚克难,这既需要基层党组织领导实施和精准发力,又需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众多农村基层干部的艰苦奋斗,既要保证具体任务到人,又要落实业绩考核到位。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特殊贫困群众的利益表达,善于通過开展扶贫满意度跟踪调查来合理评估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并把这种扶贫成效作为“选什么人”和“用什么人”的重要考量。当前,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需要注重培养、选拔和任用长期奋斗在脱贫前线的驻村干部,这些驻村干部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帮扶人,同时在“谁来扶”[1](P82)和“怎么扶”[1](P82)的问题上也是相应的定点责任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1](P65)为此,就需要把责任制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始末,使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和毫不含糊的责任,并要把这种工作责任制的具体落实情况与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实绩考核环节紧密相结合。经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这种工作责任制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于那些在脱贫攻坚前线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到位、扶贫成效显著和群众满意程度较高的驻村干部,可以将其作为选拔、培养、升迁和使用的重点对象,“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1](P53)。
  (三)要在山水林草文章上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
  “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1](P137)不少农村贫困地区都依傍着山山水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本能够在走生态村的道路上实现脱贫致富,可惜一些当地人的思路一直未能转通,他们仍然把山山水水都看成是地区偏远、位置偏僻和深山老林、沟壑纵深的象征。殊不知,通过盘活当地的青山、绿水、湿地、湖泊以及一些自然景观和园林风光等有利资源,是可以打造好新的消费点和经济增长点以及是能够为当地人增创旅游收入的。因此,有山有水的贫困地区在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上需要及时转换发展思路。要知道这些山山水水既是阻隔贫困地区与外界社会扩大交往的自然地理障碍,同时也是非常适宜就地开发生态旅游与特色观光产业的天然有利条件。总之,贫困地区及其贫困人口如果寄希望于实现稳定脱贫和不再返贫,那么他们完全可以把自身的发展长期建立在这种有山有水的比较优势之上,以往的贫困治理经验也表明走这种生态脱贫之路将大有潜力,且未来可期。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强调:“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1](P137)例如在中国,不少革命老区多为山区,是贫困集中连片的地区,这些地区曾是党和人民革命战斗过的地方,如今仍然保留着共和国的精神品质、精神血脉和精神脊梁,但革命时期的这些精神力量本应当而且是可以转化为脱贫攻坚、发家致富的物质力量的。为此,在加强革命老区的精神文化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整合当地的革命历史事件、革命英雄人物、革命先进事迹和革命珍贵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以革命老区的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要平台,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上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建设以及“打土豪、分田地”的历史场景,在场景再现的过程中亲自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风貌,并以此来不断吸引社会上的一些团体、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乡村教师和青少年学生前来学习和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为当地增创收入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销售经营渠道。
  此外,针对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由于区域环境承载力有限,因而需要在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修复保护上做好文章。在脱贫攻坚战中,作为“五个一批”[1](P65)脱贫工程的重点实施内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1](P67)的举措旨在鼓励、支持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贫困人口能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之中,并寄希望于在这种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能够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生态脱贫和生态致富的新路子。例如,针对一些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和湿地功能区,我们要加大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及时响应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地从当地的贫困人口中公开招聘一些能负其责的护林人员、草地管理员和湿地保护员,让他们能够从保护林地、草地和湿地免遭人为破坏的环保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既能很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不遭受当地人的蓄意破坏,又能使就地转业为生态保护人员的贫困人口拥有一定的谋生手段,既洋溢着保护自然、呵护地球的生态情怀,又彰显了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的人文关怀,因而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上的一条重要经验,十分宝贵。   三、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世界意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推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为人类摆脱现代化困境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世界各国应共同携手应对全球贫困治理,从而在反贫困攻坚战中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减贫事业不仅造福整个中华民族,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
  千百年来,帮扶和救济弱贫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时的仁人志士就曾发出“达则兼济天下”的重大倡议,今人也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6]的高尚情怀与庄严承诺。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共产党向来高度重视消除贫困的民生议题,我们党也一直把减贫事业和扶贫工作列为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并加以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实施。但扶贫开发任务重、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来说,“消除贫困”本就是一项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重大民生使命,其任重而道远,责任重于泰山。
  当前,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与安排,待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困扰我国许多年的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地解决。而我们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是全国各族人民即五十六个民族和接近十四亿的人口全都得到覆盖的小康,中间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和哪一个公民个人有所掉队,即为全民众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些年,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扶贫”是一个逐渐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规模的量变积累过程,而“脱贫”则是多年来致力于扶贫的收官结果和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既定目标,事实上这一攻坚战的发展成果也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庄严承诺过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未来一年里很快就会兑现。届时中国计划的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将在现行标准下如期实现全部脱贫,我们所建成的全面小康将是人民福祉实实在在和没有任何水分参假的美好社会,这将意味着困扰着我国七十多年的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最终将得到圆满而彻底的解决,“也意味着我国将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1](P158)
  但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贫富两极分化悬殊的“鸿沟”上,一些国家及其人民的过度贫穷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有可能会重新导致人们对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及其他生活资料的疯狂抢夺,而这种野蛮的抢夺无疑只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甚至会促使社会动荡和种族战争的风险一路飙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且富裕者为富不仁,竞相逐利,他们还在以一种“新殖民主义”的方式看似合理合法实则手段卑劣地压榨剥削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而一些国家却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边缘状态,甚至还有很多人每一天里的实际收入却不足1.25美元,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是贫困的累积弥足深陷,而另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匮乏触目惊心。试想一下,如果任由这样的发展差距长此以往继续扩大下去,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而将会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梦魇与噩耗。由此,南北发展失平失衡的现实值得人深思与警醒。况且贫困问题还会带来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这些问题长时间持续下去,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彼此之间的恶性循环,如因贫困而导致的饥寒交迫、社会动荡、传染性高危疾病、群体矛盾与冲突以及偷盗抢劫的犯罪活动等一系列突发的或是必然的事件,但无论是哪一类事件,对人类而言都将是一种极大的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贫困,使人们的耳边不再回响起“救救孩子”和“救救我”的饥寒交迫之音,才能进一步彻底解决这些由贫困问题衍生而来的热点难题。
  (二)“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为人类摆脱现代化困境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在全面小康能不能让人信服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7](P80),他认为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能否顺利摆脱贫困是当代中国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并且一旦这些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那么我们最终所建成的全面小康将很能令人信服。按照党中央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与规划,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7](P83)当前,“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1](P159)。而在世界总人口中,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仍是相对的少数,只占到世界人口总数的16%左右。”[8]“但在国民总收入上,发展中国家却只占全球国民总收入的20%”[8],也就是说,剩下的80%的收入都集中在了发达国家。由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比与收入占比均已形成巨大的反差。”[8]
  為此,辩证地来看,中国首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对世界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贡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成功铸就了中国式的发展奇迹。现如今,“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已为人类摆脱现代化困境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各国现代化的实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好有坏,一些发达国家虽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但从实现现代化所覆盖的总人口来看,即使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人口全部叠加在一起也不到十三亿,而拥有接近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第一个“奋斗十五年”[9](P28)的既定目标去执行,那么等到2035年时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总人口将增长一倍多,届时在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总人口中将有一半多的现代化人口生产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一美丽而又富饶的国度,而这一切无疑得归功于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推进。总结十八大以来“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主要有:精准扶贫和脱贫方略,教育扶贫中的劳动教育理念,扶贫同扶智、扶志、扶制相结合的系列举措,提升扶贫脱贫指标考核权重的政绩观与考核观以及坚持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议等等。这一系列方案对于当前的全球贫困治理而言,或多或少都可以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它们意在表明: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将走向现代化,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摆脱贫困的历史过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社会政策和环境条件也不一,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也可以不尽相同;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共性,以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普遍性,使得“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可能更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任与青睐;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也都十分期待中国能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更多、更大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性贡献;由此“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的应运而生正当其时,这是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完善贫困治理的中国答案,同时也是中国助力各国发展何以能和为什么行的世界期待!   (三)与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应对全球贫困治理,并在反贫困攻坚战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全球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1](P159)我们必须紧紧攥住改革发展这把钥匙,不断拨开贫困治理的层层迷雾,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启脱贫致富之门,帮助他们过上比较富裕充足的生活。根据全球减贫的发展议程目标规划,联合国决定将要在2030年之前彻底消除全球范围内的极端贫困,这一决定彰显出了联合国致力于与各国共同建设一个没有贫困与饥饿、也没有离乡背井和颠沛流离的世界的决心,同时这也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0]重大倡议的重要实现内容之一。
  回想起七十多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场景,在当时那个年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才刚刚起步,和西方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的发展仍然显得比较落后,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封锁我们,而我们由于自身能力实在有限,即使有参与国际重要事务的主观意愿,但往往也会力不从心,一时间很难大有作为。但即使是那样,当时的中国也与第三世界国家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一些贡献。现如今,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有义务也有条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这一决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有一段关于“五个时代”[9](P10-11)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分别从事业繁荣、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世界贡献[9](P10-11)五个角度深刻地诠释了“新时代”的科学理论内涵,其中的“第五个时代”[9](P11)便是从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动关系维度上系统回答了“我们要为世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时代问题。由此,从现实维度上看,提出“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的初心就是为进一步解决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发展赤字”寻找有效路径,并期望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对话世界和助力各国发展。
  一方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中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融合;另一方面,问题诸多、挑战频繁、风险不减、冲突不止的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应急维稳。一些国家、地区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全球贫困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都迫切需要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一起携手、共同参与和积极行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纵观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国崛起历史,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诉诸于殖民掠夺、扩张侵略和武力争霸等野蛮手段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而这种积累一方面是殖民主义国家资源、能源和财富的积累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却是殖民地人民贫困、饥饿和死亡的积累以及殖民化程度的加深。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现代化并不是在紧紧依靠自身力量并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是通过蚕食、鲸吞他国的独立、自主、发展权益和人民利益换取而来的。因此,可以换句话说,当今许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各国的贫穷现状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近代殖民主义历史是分不开的。基于此,从人类的道德与责任的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更有义务参与到全球贫困治理之中,他们理应在提供无息贷款、免除穷国债务、加大医疗援助、设立援助基金、增加公益投资、落实减贫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积极作为,我们也坚信“人间自有公道在!”[1](P16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8.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5.
  [3]四川省委黨校、四川日报联合调研组.灾后重建与发展振兴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年重建发展的历程与启示[N].四川日报,2018-05-04(005).
  [4]卫小将.精准扶贫中群众的主体性塑造——基于赋权理论视角[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5).
  [5]李 卉,高正礼.精准扶贫中村党支部功能的理论思考与实证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4).
  [6]本报记者杜尚泽.“欢迎你到中国去”[N].人民日报,2019-03-24(00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8]孙晨光,周 虎.“五个时代”勾勒出新时代的基本轮廓[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4).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10]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02).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责任编辑:孟 筱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深度贫困地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面临的困境为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缺和人力资本弱。应以政府主导,以多方协作、市场化、利益联结为原则遵循,加强脱贫监测预警、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可行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和长效发展。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一、引言  消
期刊
摘要:健康中国行动从多方面来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实现,也用专门章节形式规定了法治保障途径在其中的基础性地位,目标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公民对健康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需求。而社会法则是通过倾斜性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方式来实现对实质公平等价值目标的追求,社会法弥补了公法和私法在保障公民健康领域中面临的社会利益保障缺位、保障范围有限和实现程度不足等问题。将健康中国行动诸多具体行动方案纳入到社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能力看作本质力量的表征,并从个体能力的实现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自身能力,确证本质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能力和需要能力发生了全面异化。一方面,劳动异化造成主体压抑,引致自由自觉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全面发挥个体潜能条件的匮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仅仅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带来需要的异
期刊
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初心”问题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中国共产党“初心”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应深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立足政治学与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多维度阐释“初心”问题;运用比较研究法,深化对不同历史语境中“初心”意涵的具体认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新时代  2016年7月,在紀念中国共产
期刊
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唯物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是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内部构成要素、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存在着多重耦合性,具体体现在两者的价值一致性与结构同质性。当前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的挑战有:社区治理主体结构的“错位”“越位”导致党建资源与治理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社区治理结构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尚未同步;社区个体原子化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深入交互,信息全面爆炸,海量庞杂的信息被分解为各式各样的信息碎片进行传播,这已成为当前甚至未来信息传播不可避免和逆转的主要潮流和趋势。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影响力、互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媒介碎片化、主体解读碎片化、受众思维碎片化问题,流露出潜在消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危殆。因此,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变革传播思维,在媒介融合、意义整合、信
期刊
摘要: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八次会议将“不到长城非好汉”明确为宁夏精神。作为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发祥地,宁夏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才可以加快建设“四个宁夏”的步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力量。  关键词:宁夏精神;“四个宁夏”;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6-0049-03  一、不到长城非好汉
期刊
摘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贯穿于《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实现过程,对资本条件下贫困普遍化现象进行了伦理拷问及历史透析。伦理建构同历史演进的统一促使破解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之法真正形成,生产力的大力推进及生产关系的合理调节在发展中走向一致,这是社会贫困的伦理性和历史性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高度结合。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探究,将有力推进我国精准扶贫任务的开展,有助于社会
期刊
摘要:依规治党的价值指向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长期执政;依规治党的实践基础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依规治党的战略协同是实现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坚持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关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体现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革命目的与革命手段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革命理想与革命结果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证实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革命发展社会主义。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