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上,而不仅仅是病态心理的预防与治疗。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认为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关系
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秉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教师的“积极”表现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情绪、方法和技术去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表现在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学习时间,自己检查、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并能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教育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教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机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等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已经涉及好奇、乐观、宽容、爱、毅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等范畴;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推动了积极教育的发展,从而也对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述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好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把人的优点仅当作是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些理念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理解课程目标,也有利于目标的贯彻落实。受旧的医学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消化和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这些积极的理念的作用下,这一过程的进程将会加速。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会使我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努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1. 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2.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客观全面地看待积极与消极
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都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不能过分强调积极、好处而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足,也不能完全抹杀消极积极的功能。消极至少具有两种积极的功能:第一是保护功能。消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个体具有的消极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性态度。这种保护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身心的保护上,消极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了一道保护的围墙,使自己的心灵免受更多的伤害;其次消极态度的经常出现还能帮助个体绕开限制自己发展的种种障碍,如虚荣、轻率、过分紧张和急躁等。第二是提醒功能。消极也是一种善意提醒,提醒自己在心灵深处存在着需要疗伤的区域,提醒自己注意对自己幸福构成的威胁,提醒自己需要采取某些应对威胁的措施等,如古代老庄的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幸福观,认为合于道或自然,顺从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无力反击时代的黑暗,也不愿同流合污,只能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转而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做到无为守弱、不争无欲,以达到逍遥自由的人生幸福境界。他们这种消极的幸福观念,对于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际的关系仍有着一定的积极启发。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消化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从产生至今十余年间,在心理学界、教育界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的深刻影响,但其自身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纵深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不是金科玉律,还存在着本土化的学习、消化与发展过程。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民族文化关于积极品格、幸福观等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积极教育理论和方法,如黄之晖等人在《〈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一文中就针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人格提出,这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人格中的一些品格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体系中了。文章仅以《道德经》为例,探讨了《道德经》中这些美德和人格理论。将这一新兴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联系起来,既满足了本土化的需要,也对这一学科的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项目说明:本课题名称为西部贫困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特殊性研究,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10XGA710005
参考文献
1、张琴,刘桂芬.浅论先秦道家幸福观.科技信息,2010
2、黄之晖.《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极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认为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关系
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秉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和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教师的“积极”表现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情绪、方法和技术去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表现在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学习时间,自己检查、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并能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教育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教师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机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等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已经涉及好奇、乐观、宽容、爱、毅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等范畴;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推动了积极教育的发展,从而也对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述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消除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好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把人的优点仅当作是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些理念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理解课程目标,也有利于目标的贯彻落实。受旧的医学心理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消化和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这些积极的理念的作用下,这一过程的进程将会加速。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会使我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努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1. 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因此,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2.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客观全面地看待积极与消极
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都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不能过分强调积极、好处而忽视了它可能存在的潜在不足,也不能完全抹杀消极积极的功能。消极至少具有两种积极的功能:第一是保护功能。消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个体具有的消极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性态度。这种保护首先体现在对个体身心的保护上,消极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为自己的心灵筑起了一道保护的围墙,使自己的心灵免受更多的伤害;其次消极态度的经常出现还能帮助个体绕开限制自己发展的种种障碍,如虚荣、轻率、过分紧张和急躁等。第二是提醒功能。消极也是一种善意提醒,提醒自己在心灵深处存在着需要疗伤的区域,提醒自己注意对自己幸福构成的威胁,提醒自己需要采取某些应对威胁的措施等,如古代老庄的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幸福观,认为合于道或自然,顺从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无力反击时代的黑暗,也不愿同流合污,只能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转而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做到无为守弱、不争无欲,以达到逍遥自由的人生幸福境界。他们这种消极的幸福观念,对于我们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际的关系仍有着一定的积极启发。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消化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从产生至今十余年间,在心理学界、教育界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的深刻影响,但其自身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纵深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同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也不是金科玉律,还存在着本土化的学习、消化与发展过程。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民族文化关于积极品格、幸福观等思想,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积极教育理论和方法,如黄之晖等人在《〈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一文中就针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人格提出,这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人格中的一些品格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体系中了。文章仅以《道德经》为例,探讨了《道德经》中这些美德和人格理论。将这一新兴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联系起来,既满足了本土化的需要,也对这一学科的发展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项目说明:本课题名称为西部贫困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特殊性研究,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为10XGA710005
参考文献
1、张琴,刘桂芬.浅论先秦道家幸福观.科技信息,2010
2、黄之晖.《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