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與高中教育教学不同,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专业性的优质人才,中职教育的侧重点必须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对人才的要求也比以往更为严格,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思想道德、团队精神、职业荣誉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任何时期,语文教育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这与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却始终面临效率低、质量差的窘境,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中职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而就此展开综述。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信息化;微课;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60-02
鉴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更侧重于工具性,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语文又是一门非专业课程,所以更加缺少学习热情。叶圣陶先生从两个方面理解“语文”:“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代表了书面语言。足以看出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这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应用性的一面。中职语文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艺术又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和素养,这也是新时期下企业对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基本要求。纵观中职生的学习现状,无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从知识体系的构建都相对欠缺,很多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普遍缺乏对市场竞争的判断,缺乏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学习兴致不高,甚至表现为学习兴趣的丧失。笔者站在中职语文教学的立场,分析了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贫乏
中职语文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在内容上相对落后,缺乏趣味性、时效性以及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一方面制约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另一方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教材多年来始终一成不变,学生早晚会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阅读和欣赏部分,可以保留经典文章,适当替换一些阅读价值不高的课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来说,中职生更容易对短篇小说和励志的小故事产生兴趣,所以教材里可以多增加此类文章。(2)课后练习题可以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适当减少阅读问答题。(3)表达和交流部分,考虑到中职生的就业需要,所以日常交流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十分重要,可以适当增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4)写作部分,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中职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建议这部分的侧重点放在应用文上,删除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写作。
(二)教学方法单一
长时间以来,中职语文老师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边缘化”地位,主要是因为语文学科属于“非专业”课,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老师自然也就没有归属感和存在感。中职生只有就业方面的困扰,并没有升学压力,和大学老师相比,中职老师不需要搞科研,很难体验“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指数较低。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老师始终处于这种低落、边缘、被忽略的状态下,很容易对自己的事业丧失信心,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激情,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情感上,都缺乏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尤其是教龄长的语文老师,逐渐进入了职业的倦怠期,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老师的懈怠情绪会感染学生,学生自然很难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一)分组教学法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与成年之间的过渡时期,性格叛逆、张扬而敏感,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去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自然会更有兴趣学习,反之,如果是对不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他们甚至会故意做出不服管教、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样子。对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老师要有足够的了解,不能一味地去责难学生,而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询问学生对学科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建议,让学生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多采用分组教学法,为学生创造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去解决难题,体验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年轻人总是爱展现自我,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缺少表现机会而已。老师要给他们创造发表自己看法、观点的机会,正如萧伯纳说的那样:“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我们就各自有了两种思想。”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思维、智慧相互碰撞的过程,容易获得更大的进步。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论语》作为新知识的铺垫,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论语》,收集、汇总各个小组对《论语》中一些经典文章、句子的看法。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创作剧本,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给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小组成员表现机会,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孔子的这几位弟子性格的了解。
(二)课前演讲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基础越差的学生,越不爱发言,参与程度和存在感越低,为了照顾这类学生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前专门拿出几分钟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不限演讲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站在发展的角度,中职生毕业后要马上走进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与陌生人互动交流,因此,锻炼自己的胆识,培养表达自我的能力对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课前演讲”便是很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在长期的实践中,原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从最初“念稿子”都忐忑不安,到后来可以脱稿流利地演讲,学生普遍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演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提倡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骨,可以借鉴《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古诗词的情怀,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埋下文学的种子,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三)支架式教學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丰富,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存在困难。支架式教学指的是从老师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学的过程,老师一点点地减少对学生的帮助,最终实现学生的完全独立。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如果直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无疑是困难的、不现实的,此时,老师便可以从文本着手搭建教学框架,引导学生从环境、外貌、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一点点标注人物特点,随着标注内容越来越多,人物性格也会越来越丰满,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支架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了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然后用这种方法再去总结其他人物的特点,随着学生的不断练习,老师可以一点点地撤出支架,最终学生可以自己构建起知识体系。
支架式教学的精髓在于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尤其适合这种方法,老师可以直接围绕小说情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二十年以后》的教学中,这篇文章是以社会大萧条时期作为时代背景而创作的,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普遍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小说中的矛盾和冲突。老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去了解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该时期异常艰难的生存现状有一定的认知,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女主角那句“现在找个工作很难吧”。总而言之,学生对小说的时代背景越了解,就越能读懂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是一门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学科,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需要老师端正职业态度,然后再从教学方法着手,打破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立足于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善用信息技术,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重新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丹.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文存阅刊,2019(22):158.
[2]黄瑜.提升中职生语文学习品质的有效路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32):16,329.
[3]李景娇.浅谈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9(33):109.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信息化;微课;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60-02
鉴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更侧重于工具性,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语文又是一门非专业课程,所以更加缺少学习热情。叶圣陶先生从两个方面理解“语文”:“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代表了书面语言。足以看出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这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应用性的一面。中职语文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艺术又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和素养,这也是新时期下企业对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基本要求。纵观中职生的学习现状,无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从知识体系的构建都相对欠缺,很多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普遍缺乏对市场竞争的判断,缺乏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学习兴致不高,甚至表现为学习兴趣的丧失。笔者站在中职语文教学的立场,分析了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贫乏
中职语文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在内容上相对落后,缺乏趣味性、时效性以及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一方面制约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另一方面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教材多年来始终一成不变,学生早晚会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阅读和欣赏部分,可以保留经典文章,适当替换一些阅读价值不高的课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来说,中职生更容易对短篇小说和励志的小故事产生兴趣,所以教材里可以多增加此类文章。(2)课后练习题可以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适当减少阅读问答题。(3)表达和交流部分,考虑到中职生的就业需要,所以日常交流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十分重要,可以适当增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4)写作部分,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中职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建议这部分的侧重点放在应用文上,删除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写作。
(二)教学方法单一
长时间以来,中职语文老师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边缘化”地位,主要是因为语文学科属于“非专业”课,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老师自然也就没有归属感和存在感。中职生只有就业方面的困扰,并没有升学压力,和大学老师相比,中职老师不需要搞科研,很难体验“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指数较低。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老师始终处于这种低落、边缘、被忽略的状态下,很容易对自己的事业丧失信心,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激情,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情感上,都缺乏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尤其是教龄长的语文老师,逐渐进入了职业的倦怠期,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老师的懈怠情绪会感染学生,学生自然很难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一)分组教学法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与成年之间的过渡时期,性格叛逆、张扬而敏感,很容易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去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自然会更有兴趣学习,反之,如果是对不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他们甚至会故意做出不服管教、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样子。对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老师要有足够的了解,不能一味地去责难学生,而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询问学生对学科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建议,让学生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多采用分组教学法,为学生创造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去解决难题,体验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年轻人总是爱展现自我,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缺少表现机会而已。老师要给他们创造发表自己看法、观点的机会,正如萧伯纳说的那样:“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我们就各自有了两种思想。”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思维、智慧相互碰撞的过程,容易获得更大的进步。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论语》作为新知识的铺垫,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论语》,收集、汇总各个小组对《论语》中一些经典文章、句子的看法。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创作剧本,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给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小组成员表现机会,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孔子的这几位弟子性格的了解。
(二)课前演讲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基础越差的学生,越不爱发言,参与程度和存在感越低,为了照顾这类学生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前专门拿出几分钟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不限演讲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站在发展的角度,中职生毕业后要马上走进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与陌生人互动交流,因此,锻炼自己的胆识,培养表达自我的能力对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课前演讲”便是很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在长期的实践中,原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且获得了他人的认同,从最初“念稿子”都忐忑不安,到后来可以脱稿流利地演讲,学生普遍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演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提倡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骨,可以借鉴《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古诗词的情怀,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埋下文学的种子,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三)支架式教學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丰富,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存在困难。支架式教学指的是从老师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学的过程,老师一点点地减少对学生的帮助,最终实现学生的完全独立。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如果直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无疑是困难的、不现实的,此时,老师便可以从文本着手搭建教学框架,引导学生从环境、外貌、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一点点标注人物特点,随着标注内容越来越多,人物性格也会越来越丰满,这个过程就是建立支架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了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然后用这种方法再去总结其他人物的特点,随着学生的不断练习,老师可以一点点地撤出支架,最终学生可以自己构建起知识体系。
支架式教学的精髓在于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尤其适合这种方法,老师可以直接围绕小说情节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二十年以后》的教学中,这篇文章是以社会大萧条时期作为时代背景而创作的,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普遍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小说中的矛盾和冲突。老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去了解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该时期异常艰难的生存现状有一定的认知,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女主角那句“现在找个工作很难吧”。总而言之,学生对小说的时代背景越了解,就越能读懂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是一门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学科,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需要老师端正职业态度,然后再从教学方法着手,打破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形式,立足于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善用信息技术,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重新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丹.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文存阅刊,2019(22):158.
[2]黄瑜.提升中职生语文学习品质的有效路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32):16,329.
[3]李景娇.浅谈微课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9(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