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走进教材,读懂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这些例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依据,但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还要拓宽思路,先做好“举一”的练习,再来“反三”的训练。
《说“勤”》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结构很简单的课文。但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写作实际加以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自学读懂课文;第二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说“勤”,重点讨论议论文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并归纳成结论:
1,论点要鲜明;
2,论据要典型,并与论点一致;
3,侧重点不同的情况下,同一论据可以论证另外的论点:
4,同一论点可以选用不同论据来论证,但论据必须典型,有代表性。
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我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课堂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效果极好,让学生从中学会了议论文写作的文法规律以及选用论据的有关知识,达到走进教材是为了走出教材的目的。
二、吃透教材,获取“金针”
“金针”当然是指学法,文法的指导。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每堂课都把“度金针”的意识摆在首位,而不是仅仅把“绣取的鸳鸯”给人看,那效果就大不一样。《说“勤”》的两步教学法就是站在“要把金针度与人”的角度设计出来的。先从议论文的审题,中心论点的提炼,论据的选用等方面对议论文作了全面的文法学习讨论,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自议自结。教师只是讨论中的引导者,课文自学完了以后,学生重新审题,发现“勤”可谈可说的范围很广,还能提炼出很多中心论点。如:
1,勤可以创造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2,勤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
3,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于是学生明白了原来文科也是可以一题多解的。那么,论据中如果侧重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歌德写《浮士德》几十年如一日才有结果的事实,又可以提炼出什么观点呢?谈毅力,谈恒心。于是学生又明白:如侧重点不同,同一论据也可以论证不同的论点。接着我又指导学生思考,如以“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中心论点,可选用课文中那些论据去论证?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学生又明白:选用论据的关键是论据与论点相一致。最后,引导学生再思考:古今中外学业方面“勤出成果”、“勤出智慧”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只选用这些论据呢?结论是:要有代表性的论据才能更好地证明论点。这时对于一个初学议论文的人来说,议论文的写法已基本掌握。
“要把金针度与人”应在学生走进教材后才能进行,其中的关键是要选择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也就是选择突破口,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既能统辖文意,又能激发兴趣自主读书。一篇课文可设置的问题很多,教师应选最佳的突破口。如小说《孔乙己》,就可以从“手”开始走进教材。——“孔乙己的手有什么作用?学生归纳:“代人抄书”,“偷东西”,“端酒”,“换钱”,“蘸酒写字”还可以“代替‘脚’走路”等等。于是,引导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像孔乙己这样不务正业,好酒恶劳,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对小说基本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初步了解,构成了第一个突破口。第二个突破口应走向纵深:“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当学生理解到是社会矛盾和孔乙己的性格缺陷造成之后,可以走出教材了,“在今天的社会里还会产生孔乙己这样的人吗?”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在素质教育中提高自己的“手”的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本领的重要性。
三、走出教材。活用教材
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被广泛地运用着,语文的实际运用不能脱离生活。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走进课本学习语文,还必须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将学习的空间延伸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引导学生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说“勤”》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说“勤”并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另选有关的论据,论述学业方面“勤出成果”或“勤出智慧”的论点。点到此处,学生的实例滚滚而来,既有爱迪生,王羲之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有身边的同学那么平凡的人,于是学生掌握了:同一论点可以用不同论据去论证的文法。
课文凝聚着作者文思,蕴含着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作者的语用经验也沉淀于其中。只有引导学生先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索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运用,从教材中走出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这才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这些例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依据,但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还要拓宽思路,先做好“举一”的练习,再来“反三”的训练。
《说“勤”》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结构很简单的课文。但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写作实际加以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自学读懂课文;第二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说“勤”,重点讨论议论文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并归纳成结论:
1,论点要鲜明;
2,论据要典型,并与论点一致;
3,侧重点不同的情况下,同一论据可以论证另外的论点:
4,同一论点可以选用不同论据来论证,但论据必须典型,有代表性。
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我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课堂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效果极好,让学生从中学会了议论文写作的文法规律以及选用论据的有关知识,达到走进教材是为了走出教材的目的。
二、吃透教材,获取“金针”
“金针”当然是指学法,文法的指导。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每堂课都把“度金针”的意识摆在首位,而不是仅仅把“绣取的鸳鸯”给人看,那效果就大不一样。《说“勤”》的两步教学法就是站在“要把金针度与人”的角度设计出来的。先从议论文的审题,中心论点的提炼,论据的选用等方面对议论文作了全面的文法学习讨论,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自议自结。教师只是讨论中的引导者,课文自学完了以后,学生重新审题,发现“勤”可谈可说的范围很广,还能提炼出很多中心论点。如:
1,勤可以创造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2,勤可以推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
3,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于是学生明白了原来文科也是可以一题多解的。那么,论据中如果侧重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歌德写《浮士德》几十年如一日才有结果的事实,又可以提炼出什么观点呢?谈毅力,谈恒心。于是学生又明白:如侧重点不同,同一论据也可以论证不同的论点。接着我又指导学生思考,如以“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中心论点,可选用课文中那些论据去论证?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学生又明白:选用论据的关键是论据与论点相一致。最后,引导学生再思考:古今中外学业方面“勤出成果”、“勤出智慧”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只选用这些论据呢?结论是:要有代表性的论据才能更好地证明论点。这时对于一个初学议论文的人来说,议论文的写法已基本掌握。
“要把金针度与人”应在学生走进教材后才能进行,其中的关键是要选择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契合点,也就是选择突破口,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既能统辖文意,又能激发兴趣自主读书。一篇课文可设置的问题很多,教师应选最佳的突破口。如小说《孔乙己》,就可以从“手”开始走进教材。——“孔乙己的手有什么作用?学生归纳:“代人抄书”,“偷东西”,“端酒”,“换钱”,“蘸酒写字”还可以“代替‘脚’走路”等等。于是,引导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像孔乙己这样不务正业,好酒恶劳,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对小说基本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初步了解,构成了第一个突破口。第二个突破口应走向纵深:“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当学生理解到是社会矛盾和孔乙己的性格缺陷造成之后,可以走出教材了,“在今天的社会里还会产生孔乙己这样的人吗?”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在素质教育中提高自己的“手”的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本领的重要性。
三、走出教材。活用教材
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被广泛地运用着,语文的实际运用不能脱离生活。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走进课本学习语文,还必须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将学习的空间延伸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引导学生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说“勤”》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说“勤”并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另选有关的论据,论述学业方面“勤出成果”或“勤出智慧”的论点。点到此处,学生的实例滚滚而来,既有爱迪生,王羲之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有身边的同学那么平凡的人,于是学生掌握了:同一论点可以用不同论据去论证的文法。
课文凝聚着作者文思,蕴含着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作者的语用经验也沉淀于其中。只有引导学生先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索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运用,从教材中走出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这才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