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本科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农学专业专业课教学“一言堂”式的缺乏互动交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以农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为对象,进行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创建了“校外基地授课、田间地头讲解、现场操作演示、典型调查分析、课堂集中讨论、分组演讲辩论、撰写读书报告”的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使“一言堂”变为“大家談”,使“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使“空对空”变为“实对实”,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农学 专业课 课堂教学 本科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2007A006、2009A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04-02
  课堂教学作为大学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既可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国内外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成为历年来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1-3]。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国内外著名高校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6]。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其专业课的教学尽管也提倡和推行开放式课堂教学,但由于无统一规则与要求,以及受条件限制,因此只有个别课程部分采用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方式。2007年以来,我们针对绝大多数学生对农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对专业课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和“被听课”、“被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索,通过综合改革,研究建立了农学专业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基本构架和实施办法,通过教学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农学本科专业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人讲”与过“电影”式教与学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既是一个办学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又是一个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极为重要的专业。近年来,随着电脑及电子教学设施与设备的发展与更新,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于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虽然从视、听的角度来看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采用的是“一人讲”的教学方法,实行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依然被动听课,并且因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难以做笔记,多数以过“电影”的方式完成课堂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记得少,忘得快,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不利于自学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妨碍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与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一种“被听课”状态,很少有思辨、提问或相互讨论的机会,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难以融入课堂,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十分不利[2,4]。
  据笔者调查,教改前我校农学专业2006年、2007年、2008年3届毕业班的学生中,有64%的学生反映自己未能融入课堂,只是在被动学习,也没有感受到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授课质量。因此,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面开放课堂,互动学习,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二、农学本科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基本构架
  农学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基本构架是:采用基地教学、课堂讲授、现场讲解、课堂讨论与辩论等形式全方位开放课堂。基地教学是将专业课搬到教学科研综合实习基地完成,专业课的课程教学结合“六边教学”进行,学生边生产实践、边科学研究,边完成专业课的课程学习。课堂讲授仍然是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时教师只讲授基本理论、关键技术、重点和难点,以及对讨论和辩论进行讲解和点评。现场讲解采用面对生产实际、面对生产现场、面对具体作物或专业对象实体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将技能、技术的学习放到田间地头,放到生产现场,以此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提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与专题辩论,教师事先布置讨论题,学生准备好书面答题材料,讨论时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陈述与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大家讲,将“一人讲”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大家谈”的讨论式教学方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实现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以此提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维。对专业课教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辩论,组织辩论赛,以辩论赛的形式推动学生拓展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撰写读书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知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围绕问题撰写读书报告,加深对专业课的认识,探究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培养兴趣,提高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办法
  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作物栽培学等几门专业课实施了开放式课堂教学试点,根据试点经验提出了农学专业专业课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专业课的课程教学在校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或科研基地进行;二是各门专业课的课堂讲授、现场讲解、课堂讨论与辩论各占计划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是课堂讨论与辩论赛的内容写入教学周历和教学大纲,按教学大纲执行教学;四是课程小组以教材和教学大纲涉及到的内容为基础提出问题,供学生预习与思考,学生讨论课前写出书面材料,课堂时以书面材料为基础展开讨论或辩论;五是课堂讨论和辩论赛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与主持,并向其它专业类学生开放,其中,专题辩论赛设立正反两个辩论小组和评议小组,任课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六是各门专业课的课堂讨论与辩论赛的成绩计入该课程学习成绩,所占比例按占计划学时数计算,凡课堂讨论部分不及格者,该门专业课成绩判定为不及格。
  三、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2007年以来,我们在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农学类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先后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产生了良好效应,也为农学专业专业课全面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了经验。
  (一)利用“基地教学”这个开放式课堂的“辅阵地”,促进了课程学习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教学科研综合实习基地是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基地教学能改变“黑板上种作物”、“教室里学技术”、“书本上找答案”的传统学习方式,可缩短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的距离。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结合农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六边”教学实践,将某些重要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在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逐步推行到其它专业课。但由于受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制约,到2007年仍有50%左右的专业课仍在课堂内完成。自2008年以来,随着学校长沙县长安教学科研基地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农学专业大部分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综合实习在该基地同步完成。下课后学生就可下到田间地头,对着书本,面向实践,站在田间找问题,回到课堂谈体会,甚至上半节课教师先在教室里讲理论,下半节课将学生带到试验地做现场示范与讲解。这种开放式的“基地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课程学习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还培养了从实际出发的探索精神。
  如《田间试验与统计》课程教学。以往都是在校内教室组织完成,是学生反映最难学的课程,2008年后,我们将这门课程教学场所由“教室”改设在“基地”,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在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如进行品比试验、施肥试验等,学习试验方案的设计,进行小区、区组、重复和保护行的设置,定期采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写出试验报告。通过边学理论边实践的方式,使原来难学难懂、枯燥无味的课程变成了学生离不开的实习指导书,提高了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会了田间试验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明确了统计分析的概念与重要意义,熟练掌握了统计比较的基本方法,学生学得好,记得牢。
  又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课程内容中,如“如何避免父母本花期不遇”等此类问题,以往尽管经相关育种课程教师和种子学课程教授反复讲授,学生依然无法理解透彻。但自从《作物育种学》和《种子学》安排到基地教学以来,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实践,学生自己安排父母本的播种期、插秧期、详细作田间观察记载、采取调控措施,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学会了合理安排播插期,掌握了父母本花期预测和如何避免花期不遇等实用技术,都学会了采取有效措施调节父母本抽穗杨花期,使花期相遇,以提高制种产量。
  (二) 巧用“现场讲解”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了学习兴趣
  现场讲解是一种强化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催化劑”。以往的课堂教学尽管通过图表、多媒体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毕竟未身临其境,学后依然印象不深。上个世纪90年代前,许多农业院校在农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已部分采用现场讲解方式,但讲解什么内容,多少学时,如何进行,均未做出过明确界定,也没有规范与要求,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效扩招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学校原有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扩招需要,有些教学科研基地被逐渐侵占或被污染,作物生产现场已不复存在或失去了典型性与生产代表性,因而,现场教学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弱化,甚至已然消失。
  针对这种状况,学院提出到农村建立校外基地,将专业课放到实习基地进行,全面落实专业课的现场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将学生带到田间地头,面对生产现场、面对作物,面对实际问题,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观摩、观察,使学生融入现场、参与实践,直面生产实际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面对实际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
  如作物形态识别、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产量调查与产量结构分析、作物营养诊断、作物病虫害诊断等较难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均在田间地头面对实际进行讲授。这种面对生产实际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印象深刻,在获得强烈的感性认知条件下,再结合学习理论知识,弥补了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农学知识感性认识不足的缺陷,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等主干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种植丰产田,主动开展油菜、水稻等作物产量调查,开展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凭借“课堂讨论”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主平台”,促进了互动求学,培养了创新思维
  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一人讲”为“大家说”,变“单个学习”为“互动学习”的“主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将专业课学习引向深入,学生也可相互启迪思维,拓展认知范围,在讨论中综合凝练,融会贯通,碰撞智慧火花,激发学习和创新灵感,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如《作物栽培学各论》,我们设定课堂授课计划学时为60学时,讨论课为24学时(占40%)。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玉米、油菜和麻类等5个作物,以2学时为一个讨论课单元,共12个单元,其中水稻安排4个单元,其他作物各安排2个单元。为组织好讨论环节,教师预先布置了讨论题,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和调研,分小组预先讨论,在讨论课中由各小组选出代表,代表本组讨论发言,陈述观点,出示调查结果,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适时提示,将讨论引向深入,最后老师作出点评和总结。
  如在讲授“作物栽培学各论”时,为使学生了解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油菜产量调查方法和产量构成因素、全面掌握油菜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测产技术,授课老师布置了“如何提高三熟制油菜(稻-稻-油)产量”的讨论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上网咨询,分组进行了大田采样、考种和预先讨论,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关心。有几组学生对油菜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的角果数及其对产量贡献率的大田考察结果与教科书上和查阅到的资料中有较大的出入,他们没有苟同书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热烈的讨论,老师因势利导,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白了:(1)作物产量调查取样方法的重要性,只有在随机调查的基础上,注意典型性与一致性才能进行合理比较;(2)栽培措施、栽培管理水平,如直播与移栽、稀植与密植、土壤肥沃与否、施肥多少都会影响产量形成与产量结构;(3)不同品种类型,不同冬发状况,其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明显差别。   “课堂讨论”始于2007级农学专业,经过连续几届的课堂讨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对作物栽培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刻,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基本消除了不及格现象,考研的专业课成绩大幅上升,在研究生入学复试中学生均能较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四)开启“问题教学”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源动力”,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开发了学生创新潜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正是渴望使爱因斯坦以最深沉的思想去思索问题,从而发现了狭义相对论。这种渴望就是一种能长期延续的强烈的兴趣。缺乏兴趣,就会缺乏思考与创新的原动力。兴趣是获得成功的保障,有“问题”才会促“思考”。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针对目前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人机对接学习环境使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而独立思考减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随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而急剧下降等严峻形势,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和钻研兴趣,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
  在“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每堂专业课,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或生产实际需要,提出1~3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在自学与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得这些问题的解,或通过综合概括与提升,写出读书报告,以此促进课程学习,教师根据读书报告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作为考核依据。
  (五)完善“专题辩论”这个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检验器”,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院在每门专业主干课教学中结合热点或敏感问题组织1~2次专题辩论。一是做好辩题选择。课程小组针对专业课教学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热点或敏感问题,精心确定辩题。如在《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提出了“作物转基因育种与传统方法育种有何不同,是否应该被禁止,”等辩题;在《作物栽培学》各论教学中提出“南方稻作区是否要实行稻-稻-油三熟制”,“水稻栽培技术应向精细化还是向轻简化发展”等辩题。二是精心组织辩论队伍和评议队伍。比赛时设立辩论正方和反方,每次辩论赛2个学时。辩论赛前1个月,由班委会推举参加辩论赛的辩手,正反两方各成立一个由5~6个学生组成的辩论小组,设立主辩手和副辩手各一人,由主辩手牵头组织辩论赛,辩论赛前做好充分准备,辩论时由主辩手陈述本方的观点,其他人参与即时辩论。与此同时,由任课老师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成立辩论赛评议委员会,当场评定获胜方,评选出最佳辩手、优秀辩手,并给予一定奖励。
  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一是通过辩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拓宽了思路,学会了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增强了逻辑思辨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在競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三是辩论使辩题越来越清晰,扩展了专业课课程学习范围,巩固了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甚至还能根据原理与方法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形成自己的判断。多年来,参与辩论赛的学生有多人获得了课程学习优异成绩,并且毕业论文大多体现出了创新特点,获得了“优秀论文”称号。
  参考文献:
  [1]肖化柱,张胜利,邓胜.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5),58-60.
  [2]张泉乐,薛荔. 课堂管理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再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7),177-178.
  [3]庞庆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53-54.
  [4]李运泽.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多元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J]. 教学研究2011(1),41-44.
  [5]迟杰,鲁逸人,刘涉江,洪庆华.开放式环境监测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式[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3),1-2.
  [6]张腾霄,王斌. 高校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0),71-72.
  作者简介:
  陈金湘(1955-),男,汉族,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作物学教学与科研。
  张海清,男,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农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作物种子科学教学与科研。
  官春云,男,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作物学教学与科研。
其他文献
【摘要】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新一代大学生,高等学校教师应做学生学术上的领路人,生活上的同路人,德行上的楷模,鼓励师生平等对话,激励学生民主、批判、创新思维,建设合作型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领路人 同路人 楷模 合作型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7-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8-01  2011—2012学年度是我校的课堂成长年,在这一年里反思成了我们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经常在反思,我们在反思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痛,我们在“医治”痛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反思?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我们如何进行教学环节中的反思?  在不断的反思
期刊
【摘要】结合我校金融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本文从实验室建设的四个方面: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展开探讨,提出了金融实验建设区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室建设的不同之处,以满足教师科研、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需要,特别是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金融学科处于弱势院校迅速拉近传统金融强势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硬件建设 软件建设 制度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该文得到
期刊
【摘要】如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在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倡导教育无纸化,无纸化教学势在必行。于是,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实现无纸化成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电子空间实现了教学全面无纸化。  【关键词】空间 无纸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9-01  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也愈受重视。文章就软件测试技术在我系作为专业限选课程,探讨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当前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软件测试 教学方法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0-02  1.软件测试课程
期刊
【摘要】如今,双语教学已成为许多独立院校的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广告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分析,探讨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围绕实施双语教学的条件——课程、教材、师资等,逐一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 专业英语 广告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2-0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
期刊
【摘要】引领式学习是中外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本文将引领式学习引入开放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课程,从教师引领实践教学,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施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引领式学习对培养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研讨、合作、探究的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开放教育 引领式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程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要办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载体。本文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阐述了基于TAFE的酒店管理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TAFE 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9-01  酒店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举上海一例,2
期刊
【摘要】PBL教学法主要用于医学教学,现在越来越多地被新兴学科运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中使用PBL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高校全面教育的新路径。在课堂中划分学习小组,实施“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反思”的四段式PBL教学法,学生总体反映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得出,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适用PBL教学法,构建的“问
期刊
【摘要】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对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安全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5-01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招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