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群体参照影响与自我价值判断

来源 :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本土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参照群体影响为外界变量,以自我感知价值为内部判断变量,将二者关联绿色出行意愿,意欲明晰是外部群体影响还是自我价值判断最终主导了人们的绿色出行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信息性影响与规范性影响)对居民绿色出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功能性感知价值与社会性感知价值对居民绿色出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情感性感知价值对居民绿色出行意愿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绿色出行感知价值在参照群体影响与居民绿色出行意愿之间存在部分或完全中介过程。
其他文献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该文章对乡村振兴意义、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理念、原则、内容,并以麻城市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美丽乡村规划为例进行研究。
[摘要]中职生在知识基础、学习意识和习惯、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有待提高。中职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关键词]中职生 转变 学习方式    中职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有高中生一样积极的追求,成长的渴望,又有中招考试失败所带来的自卑、封闭敏感、逆反等心理现象。中职生在基础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自我约束等方面与普高生存在一定的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和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本文以一位教师先后两次执教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的教学为例,建议教师重视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从而构建精彩课堂。
本文分析精品微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阐述精品微课程的定义及相似概念区分,并从建设的理论依据、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三方面详述微时代下"六个一流"中职教育精品微课程的建设,以
<正>正确对待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努力转化学困生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课堂教学是作文的主训练场和主战场,课堂是作文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课堂训练,对学生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笔者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练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古人谈写作有“凤头”之说。开篇的方法很多,如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用名言开门见山、妙用修辞、巧用
俗语说“学习贵在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产生极大的求知热情。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则等数学知识时,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情绪。因此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从课堂教学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