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责任心是很重要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责任心培养值得关注,应该坚持不懈地抓好班风建设,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需要,课程应对中小学教师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责任心;学习;心理;中小学教师
从2006年第一次在凯里学院担任教育系成教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开始,笔者发现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责任心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以不记名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调查成教学生学习责任心等情况。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生源涵盖黔东南16个县(市)、各民族在教育系、中文系、数学系三个系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中,2007年1月参加期末考试的学员,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0份。其中有效问卷中,男生330人,女生210人;汉族75人,少数民族465人;本科生406人,专科生134人;文科生392人,理科生148人。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原动力因素、维持学习的持续动力因素、继续(进一步)学习的后续动力因素,以及影响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各项因素。调查项目共36项,其中体现学习责任心的项目6项。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责任心不强,既有政策、观念的因素,也有教学、管理的因素。只有通过改变观念,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各地中小学对教师学历要求较高,普遍要求中学教师具备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有的小学也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为例,该县要求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者必须占教师总数的98%。要求中学教师本科学历者必须占教师总数的98%,由于各校教师工作任务重,学校一般要求教师个人选择函授学习,中小学教师函授教学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地方师范院校的肩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师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是最关键的问题。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师应该从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面授时准时到校参加面授,而实际情况是不少比例的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考试前一两天才赶到学校,有些学员即使按时到达面授地点,也经常迟到或者不到教室上课,考试有时靠作弊过关。究其原因是缺乏学习责任心。“学习责任心是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1]它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一个学员(这里指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产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到有用的知识,以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由于当前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比较缺乏责任心。缺乏责任心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则是:对自身的责任认识不清,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感缺乏,把希望寄托在补考方式上,他们以为补考容易过关,老师会“开绿灯”,手下留情,以致有的学员在毕业前学校给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中累积需要补考十多门课程。通过分析,培养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责任心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班风建设,严格要求教学,以养成学习责任心
承担函授教育任务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慎重地选拔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他们是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因此,一定要选拔思想作风好、对成人教育持积极态度、工作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以及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应该从“严”做起,做好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对这些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要把握一个“严”字,努力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此外,要严格按照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规定、学校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规定、班级自身的管理规定办事,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做到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特别要抓好入学教育,让管理制度在他们头脑中扎根,让他们明白随便旷课可能不能参加考试,不按照要求学习肯定考不过关。这些学员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应该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严格管理。要经常深入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室和宿舍,主动与学员沟通,并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常常与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有关部门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他们平时的自学和完成相关作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工作一定要热心,要为自己管理的学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在职教师而感到荣幸。思想工作要耐心,不能因为他们是教师就可以放松。只要真心想做好,且用心去做,那么就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且富有成效。使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到应有知识。
同样,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要谨慎,应该选择那些学识渊博,责任心强,教学过程严格而无随意性,命题、考试、批改试卷严格,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本来面授时间就短,任课教师应严格要求学员,只要任课教师按纪律要求,学员们是能理解的,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注意学员的感受,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加强责任心的培养
在回答问卷的第13个题目“我很乐意参加函授学习”时,回答“非常不愿意”的占23%。面对这个令人惊奇的调查统计结果,笔者2007年8月对一些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与交流发现:有的教师学习是学校硬性要求的。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教育局仅给某中心小学2个大专以下学历指标,其余40多名老师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有的教师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繁忙的工作中读完了中师,现在又要念大专、本科。加上收入不高,学费、车费都是自己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读函授。当然,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在当今知识更新如此快速的信息时代,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难以胜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学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对他们的发展有价值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感受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改革的压力,教育资源重组的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教育行政管理的压力,社会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压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上级管理部门对学历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每位教师更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让他们认识到必须正确对待函授学习,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
三、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需要,课程应对中小学教师有实用价值
在回答问卷的第15个题目“参加函授学习能够学到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用的知识”时,回答“非常不符合”与“不符合”的总计占62%。现在,函授教学基本上是选用普通高校本、专科教材,因此有实践工作背景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学习的课程对工作作用不大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应该了解中小学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选用有价值的函授学习教材。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如果说从“教书育人”这一教师的根本任务出发,那么他们在学校中至少要充当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辅导员、学生家长的代理人、教育科研人员等角色。因此,教师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和努力:
我国中小学教师自认为最欠缺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他们的需要。从上表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吸纳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十分需要的两大知识,承担中小学教师函授教学的学校应该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从事函授教学的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课程一定要精心选择、合理建构,立足于发展,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考虑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学习需要;既要考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他们的教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要保证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及学习中开设的课程,切实获得教育生活和自我发展中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凯里学院教育系教育管理函授本科开设的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例,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学习好本课程对将来的教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十分重大。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员学到如何确定教育研究课题,如何写教育科研计划,如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教育研究过程中采用什么恰当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教育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等。由于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急需提高,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意义实在太大。这就必然要求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现实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结合学员的教学情况安排适当的教育科研作业,有意识地将中小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日新月异的现实教育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其在职业的真实情景中,甚至尽可能在实际教学任务中获取教育科研经验、建构知识、增长能力。
总之,重视中小学教师学历的一再提升,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主要是各地师范院校)要有意识地把好函授教学质量关,加强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全国课题组. 小学中差生学习责任心培养的研究[J].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 李臣之.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与教师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责任心;学习;心理;中小学教师
从2006年第一次在凯里学院担任教育系成教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开始,笔者发现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责任心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以不记名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调查成教学生学习责任心等情况。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生源涵盖黔东南16个县(市)、各民族在教育系、中文系、数学系三个系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中,2007年1月参加期末考试的学员,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0份。其中有效问卷中,男生330人,女生210人;汉族75人,少数民族465人;本科生406人,专科生134人;文科生392人,理科生148人。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原动力因素、维持学习的持续动力因素、继续(进一步)学习的后续动力因素,以及影响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各项因素。调查项目共36项,其中体现学习责任心的项目6项。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责任心不强,既有政策、观念的因素,也有教学、管理的因素。只有通过改变观念,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责任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各地中小学对教师学历要求较高,普遍要求中学教师具备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有的小学也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为例,该县要求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者必须占教师总数的98%。要求中学教师本科学历者必须占教师总数的98%,由于各校教师工作任务重,学校一般要求教师个人选择函授学习,中小学教师函授教学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地方师范院校的肩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师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是最关键的问题。参加函授学习的教师应该从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学习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面授时准时到校参加面授,而实际情况是不少比例的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考试前一两天才赶到学校,有些学员即使按时到达面授地点,也经常迟到或者不到教室上课,考试有时靠作弊过关。究其原因是缺乏学习责任心。“学习责任心是个体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1]它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一个学员(这里指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产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到有用的知识,以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由于当前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比较缺乏责任心。缺乏责任心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则是:对自身的责任认识不清,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感缺乏,把希望寄托在补考方式上,他们以为补考容易过关,老师会“开绿灯”,手下留情,以致有的学员在毕业前学校给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中累积需要补考十多门课程。通过分析,培养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责任心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班风建设,严格要求教学,以养成学习责任心
承担函授教育任务的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慎重地选拔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他们是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因此,一定要选拔思想作风好、对成人教育持积极态度、工作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以及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应该从“严”做起,做好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对这些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要把握一个“严”字,努力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此外,要严格按照国家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规定、学校对成人教育的管理规定、班级自身的管理规定办事,在执行过程中还应做到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特别要抓好入学教育,让管理制度在他们头脑中扎根,让他们明白随便旷课可能不能参加考试,不按照要求学习肯定考不过关。这些学员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应该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严格管理。要经常深入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室和宿舍,主动与学员沟通,并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常常与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有关部门联系,从而做到及时了解他们平时的自学和完成相关作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工作一定要热心,要为自己管理的学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在职教师而感到荣幸。思想工作要耐心,不能因为他们是教师就可以放松。只要真心想做好,且用心去做,那么就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且富有成效。使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学到应有知识。
同样,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要谨慎,应该选择那些学识渊博,责任心强,教学过程严格而无随意性,命题、考试、批改试卷严格,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本来面授时间就短,任课教师应严格要求学员,只要任课教师按纪律要求,学员们是能理解的,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注意学员的感受,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加强责任心的培养
在回答问卷的第13个题目“我很乐意参加函授学习”时,回答“非常不愿意”的占23%。面对这个令人惊奇的调查统计结果,笔者2007年8月对一些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与交流发现:有的教师学习是学校硬性要求的。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教育局仅给某中心小学2个大专以下学历指标,其余40多名老师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有的教师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繁忙的工作中读完了中师,现在又要念大专、本科。加上收入不高,学费、车费都是自己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读函授。当然,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在当今知识更新如此快速的信息时代,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难以胜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学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对他们的发展有价值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感受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改革的压力,教育资源重组的压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教育行政管理的压力,社会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压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参加函授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上级管理部门对学历提出的要求是正确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每位教师更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让他们认识到必须正确对待函授学习,有强烈的学习责任心。
三、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需要,课程应对中小学教师有实用价值
在回答问卷的第15个题目“参加函授学习能够学到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用的知识”时,回答“非常不符合”与“不符合”的总计占62%。现在,函授教学基本上是选用普通高校本、专科教材,因此有实践工作背景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学习的课程对工作作用不大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应该了解中小学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选用有价值的函授学习教材。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如果说从“教书育人”这一教师的根本任务出发,那么他们在学校中至少要充当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辅导员、学生家长的代理人、教育科研人员等角色。因此,教师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和努力:
我国中小学教师自认为最欠缺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他们的需要。从上表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吸纳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十分需要的两大知识,承担中小学教师函授教学的学校应该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从事函授教学的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教师准备的第一位的新的基本功就是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课程一定要精心选择、合理建构,立足于发展,注重实用性,强调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成人的学习特点,又要考虑中小学教师进行函授教育的学习需要;既要考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他们的教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既要保证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及学习中开设的课程,切实获得教育生活和自我发展中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凯里学院教育系教育管理函授本科开设的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例,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学习好本课程对将来的教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十分重大。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员学到如何确定教育研究课题,如何写教育科研计划,如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教育研究过程中采用什么恰当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教育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等。由于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急需提高,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意义实在太大。这就必然要求任课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现实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结合学员的教学情况安排适当的教育科研作业,有意识地将中小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日新月异的现实教育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其在职业的真实情景中,甚至尽可能在实际教学任务中获取教育科研经验、建构知识、增长能力。
总之,重视中小学教师学历的一再提升,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主要是各地师范院校)要有意识地把好函授教学质量关,加强参加函授学习的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全国课题组. 小学中差生学习责任心培养的研究[J].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 李臣之.中小学教师素质要求与教师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