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原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题引领开放的文化视野,引领对文化的自我辨识,更引领了对认识事物方法论的思考。
一、立意高远
题目先呈现一个例子,再提出“要求”。从结构上看,与以往的材料题保持一致,但立意更加大气,且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表现出人格内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统合,更能引导青少年重德铸魂、健康成长,做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有着蓬勃中国心的中国人。
二、视野开放
“倾听不同”引领开放的文化态度。材料中的“倾听不同”是“开放”的态度,“接触”“感受”以及“更有意识地去寻找”则分别是“开放”的过程、方式与影响。“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则体现了命题的层次性。
三、思维深化
试题题干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从“音乐”的范畴谈接触外部差异性的音乐,有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这是在呈现一个具体“案例”);第二句提示考生,不宜就音乐说音乐,而要从音乐拓宽开去,重点谈论“认识事物”。这样看来,解读本题有两个思维层面可供选择:
1.立足材料内容,“中国味”是核心概念(所谓“中国味”即中国文化味),据此可以将题意转化为“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确立论题时要注意“中国味”的内涵丰富,选材范围广:可写音乐(如果化大为小,可以专谈“白鹿原上的老腔”等),也可写本民族的美食、绘画、书法、建筑、文学、曲艺、民俗乃至体育运动等,从文化特色到人格个性以及生活特性,这些都可以为“味”所涵盖。当然,不宜泛谈“中国味”,而要紧扣“有意识地去寻找”,突出展现认识上的转变与情感上的深化(如指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海纳百川”,这些都没有错,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却渐渐忽视、淡漠了“中国味”,甚至错误地认为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落后,进而简单粗暴地抛弃了许多堪称人类文明瑰宝的成果);此外,为了表现“中国味”,可举出域外事例进行对比,以凸显中国特色、中国个性。进一步讲,“中国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汲取、吸收、融合一些现代西方的味道,据此可思辨“中国味”稳定中的变化。
2.着眼材料含意,“如何认识事物”深蕴哲理,同样给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考生完全可以从“中国味”中挣脱出来,由认识的对象、视角、方法、价值等多方面展开自主性思考(如认识哪些事物、事物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认识等,均在可写之列)。具体说来,就此立意得关注“这段话”是如何“启发人们”“去认识事物”的。材料中一系列动词给出了答案:首先是“倾听”,即“细心听取”;其次是“接触”,即“接近并发生交往”,通过接近、交往与对比,了解、理解事物;再次是“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由于相互往來,进一步深刻“感受”事物,这是“倾听”“接触”的结果;所以才“有意识地去寻找”,“寻找”是主动的行为,“有意识”更说明了这一点,目的性、积极性更为明显。认识“音乐”是这样,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需要用心体悟与比较鉴别、反观内视,还要有主动性。
在文体上,本题以写成议论文为宜。参考立意如:(1)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2)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能理解也会更爱自己的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寻找“中国味”的目的在于树立文化自信)。(3)对于自我的认识,需要突破环境、条件的限制与约束,需要“操千曲”“观千剑”。(4)有开放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深化。我们应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去感受,去认知,去增长见识与广泛汲取。(5)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对事物的认知应建立在理性的、深入体察的基础之上。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题引领开放的文化视野,引领对文化的自我辨识,更引领了对认识事物方法论的思考。
一、立意高远
题目先呈现一个例子,再提出“要求”。从结构上看,与以往的材料题保持一致,但立意更加大气,且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表现出人格内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统合,更能引导青少年重德铸魂、健康成长,做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有着蓬勃中国心的中国人。
二、视野开放
“倾听不同”引领开放的文化态度。材料中的“倾听不同”是“开放”的态度,“接触”“感受”以及“更有意识地去寻找”则分别是“开放”的过程、方式与影响。“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则体现了命题的层次性。
三、思维深化
试题题干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从“音乐”的范畴谈接触外部差异性的音乐,有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这是在呈现一个具体“案例”);第二句提示考生,不宜就音乐说音乐,而要从音乐拓宽开去,重点谈论“认识事物”。这样看来,解读本题有两个思维层面可供选择:
1.立足材料内容,“中国味”是核心概念(所谓“中国味”即中国文化味),据此可以将题意转化为“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确立论题时要注意“中国味”的内涵丰富,选材范围广:可写音乐(如果化大为小,可以专谈“白鹿原上的老腔”等),也可写本民族的美食、绘画、书法、建筑、文学、曲艺、民俗乃至体育运动等,从文化特色到人格个性以及生活特性,这些都可以为“味”所涵盖。当然,不宜泛谈“中国味”,而要紧扣“有意识地去寻找”,突出展现认识上的转变与情感上的深化(如指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海纳百川”,这些都没有错,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却渐渐忽视、淡漠了“中国味”,甚至错误地认为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落后,进而简单粗暴地抛弃了许多堪称人类文明瑰宝的成果);此外,为了表现“中国味”,可举出域外事例进行对比,以凸显中国特色、中国个性。进一步讲,“中国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汲取、吸收、融合一些现代西方的味道,据此可思辨“中国味”稳定中的变化。
2.着眼材料含意,“如何认识事物”深蕴哲理,同样给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考生完全可以从“中国味”中挣脱出来,由认识的对象、视角、方法、价值等多方面展开自主性思考(如认识哪些事物、事物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认识等,均在可写之列)。具体说来,就此立意得关注“这段话”是如何“启发人们”“去认识事物”的。材料中一系列动词给出了答案:首先是“倾听”,即“细心听取”;其次是“接触”,即“接近并发生交往”,通过接近、交往与对比,了解、理解事物;再次是“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由于相互往來,进一步深刻“感受”事物,这是“倾听”“接触”的结果;所以才“有意识地去寻找”,“寻找”是主动的行为,“有意识”更说明了这一点,目的性、积极性更为明显。认识“音乐”是这样,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需要用心体悟与比较鉴别、反观内视,还要有主动性。
在文体上,本题以写成议论文为宜。参考立意如:(1)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2)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能理解也会更爱自己的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寻找“中国味”的目的在于树立文化自信)。(3)对于自我的认识,需要突破环境、条件的限制与约束,需要“操千曲”“观千剑”。(4)有开放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深化。我们应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去感受,去认知,去增长见识与广泛汲取。(5)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对事物的认知应建立在理性的、深入体察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