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有效的方法学习让学生有自我开发制造的意识能帮助学生有效的通过特定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角色扮演好。生物学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改变指导方法,让学生有创新思考,提倡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自主学习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6-01
  新时代的到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会生物知识。彻底颠覆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何等重要。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专家认为:在和谐、宽松的環境中,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会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鼓舞,心情轻松愉快。课堂上,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亲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都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自觉投入到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 即使学生出现差错时,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的纠正错误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到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如一次上实验课,一位学生换用高倍镜后还调节粗准焦螺旋,我急忙大喊:“用高倍镜时,千万别动粗!”操作中的错误在哄堂大笑中得到纠正。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强化自主学习的效果
  自主学习也需要进行巩固和强化,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并且和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新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个引导作用。对于新课堂的导入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新闻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人体的营养时,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肥胖率、讲一讲现代人过胖或过瘦的原因,女生减肥是减少了对哪些营养物质的摄入等。这些都是现代学生所关心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学生课堂参与度会更高。课堂上,还可以通过设疑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来推动自主学习的进行。可以让学生对于易于混淆的问题进行一个概念的区分,也可以抛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对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发言。例如,在学习人体营养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营养过剩的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小胖墩会越来越多,他们的食物中都富含哪些营养物质,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饮食表并说明原因。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对别人的想法倾听和吸收,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应用,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思考,认识到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在日后的生活中更注重营养的搭配,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三、加强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知识效率的重要的方式。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性和心理特性,比较活泼,好奇心强,通过实际的实验,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有这样的实验表明,学生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的进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的实验,在创新精神学习中要提倡新的教育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加强创新的精神的培养能力是非常重要。当然,实际需要老师科学的讲解和疏导:1,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实验目标。2,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中开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实验让学生起到主导权。积极参与,加深印象。4,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实验当中,进行比赛竞争,促使认真完成实验。
  四、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
  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都是一种理性认识,没有实际的感性了解,特别是城市学生。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感知为教学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物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科,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除以一些图片、模型、标本的形式指导学生掌握知识以外,还要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生长,进而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盲目性。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进行A组和B组划分,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并写出观察结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主动性,更具有条理性。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能对重点问题进行有效探究、重点观察,进而得出结论。观察学习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五、科学公正的检查评价,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无法激发自学热情。我的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对学生的生物学小论文和生物学小报,组织全教研组教师进行评选。对优秀小论文给予列榜公布并发给获奖证书,对优秀生物学小报采用在全校展览并选登在学校的《生物园地》上。以上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主探索学习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主探索学习的信心。
  总之,初中生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更能为祖国发展提供高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贡献力量。 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一些有一定层次的“诱因”,通过学生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由教师诱发,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极强烈的学习愿望,以主人的地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可促进学生智力潜能地开发和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斌:《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003
  [2]范国军:《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2010
  [3]周绍清.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5
  [4]胡楠楠.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D].苏州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本知识以现实社会生活的例子予以呈现,将政治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深化,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實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本文试就“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情境探究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情境;探究;模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高中物理;师生互动;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G6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摘 要】 当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积极主动、高效、持久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生;美术课;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
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入院.体检:体温37.0 ℃,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殊,腹平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Murphy's征(-).两次腹部B超均示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旅游热。而灵丘县地处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且是一个革命老区,拥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和特色的自然风景区。本文主要讲述了灵丘县怎么样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吸引外来游客,发展当地经济,从而使旅游成为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灵丘县;旅游现状;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
高考解析幾何中的最值问题,以直线或圆锥曲线为背景,综合函数、不等式、三角等知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解题能力考查的层次要求较高,因而这类最值问题已成为历年高考数学中的热点和难点.考生在解答该类问题时,常常表现为无从下手,或者半途而废.笔者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观全局,设量建模,选法求最.下面,我通过具体例题把这类问题常用的解法简要梳理,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一、利用定义法求最值  【
患者,男,70岁。上腹部不适感2年余,收入我院。患者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偶有返酸。外院B超检查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未见占位病灶。先后两次腿凹检查,均提示胆总管下段狭窄,在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