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12日上映的《无问西东》,故事取自清华学子——青春期待、时代变迁、砥砺前行、找寻真实。孤陋加上寡闻,我不得不上网查阅,才知道电影名出自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意思是超越传统的东西,也就是现在说的创世界一流。这个解释应该过于笼统,网络上的内容应景的多,去较真可以没完没了。说西说东,闲来翻故纸堆,看见散文家林希先生1998年1月6日在《中华工商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东潮”与“西潮”。时过境迁20年,回过来看文章的开头两段,还是有点意思——
大概是去年春天,一位去歐洲参加了学术会议的学者,带回来了一则消息,说是西方学者断言,21世纪将是儒学西渐的世纪,而且这些西方学者还预言,中国的儒家学说,必将改变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西方人将在这即将涌来的“东潮”面前,重建他们的生活模式,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后来,又见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也是参加过那次会议的学者,这位学者证明,那次会上根本没有人提出过“东学西渐”的看法,这种观点只是误传,西方人似是并没有感到强劲的“东潮”就要涌来,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着、生活着。
好玩的是,不管板砖瞎拍不瞎拍,这20年过去了,西方怎么样,我们怎么样,还是自有公论的。说21世纪属于东方,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应该是吧!
接着说跟清华园有关的事,徐城北先生12年前写到:可惜东边的清华,在40年前曾经访问过老同学时进去过一趟,此后就再没去过。倒是最近这两年,我买到建筑系两位老教授的书,一位是写《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陈志华教授,另一位是写《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娄庆西教授。我读了他们二位的书,受益匪浅,托人打听到二人的办公室电话,居然一模一样!估计这二位是同室上班,面对面摆办公桌的吧!此外,还有吴良镛老先生,他是梁思成的大弟子,更是清华的元老。我曾有拜访他们三位的计划与勇气,后来却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了吴老,略说了几句话。结果这一来,反到减弱了登门采访的勇气。因为,我曾亲见吴老是何等之忙,我不能无缘无故再去打扰啊!(出自:新世界出版社《认识城北》2007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再说几段吴冠中先生在清华园的回忆(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美与丑》1997年12月第1版,1998年6月第2次印刷),就更有意思了:
小孙子刚念完初中一年级,便向往日后考进清华大学了。童心壮志,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为之高兴,便选个星期日,我们陪他去清华园观光,让他先感受一番那具象的、原来就近在咫尺的清华大学。
看这一段,老先生真接地气,和那些一心想着带孩子去清华园的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50年代我曾经任教清华建筑系,在清华园里住过两年多,离开后,四十余年没有再回去过。人生永远那么奔忙,随激流勇进吧,似乎只到了垂垂老兮的暮年,怀旧思故之情才不时乘虚悄然降临。
看这段,先羡慕老先生能在清华园住过两年,但遗憾的是,为什么离开了40年没回去过。人生贵在经历,清华园虽然没有住过一天,可咱20世纪90年代为福州官员培训跑腿去过经管学院,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为互联网的调研进过图书馆,去年又有机会在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几天,也知足了。
我早年授课地点建筑系老教学楼安然无恙,且粉刷一新,但建筑系已全部迁入建筑馆新楼,成立建筑学院了。进建筑馆,门厅里有系史陈列,有创始人梁思成先生的铜像。当年系主任梁思成亲自授中国建筑史,我去旁听。第一堂开课时,梁先生未开言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红本本高举给大家看,心情愉快地说:这是我的工会会员证,是工人阶级的。这岂非多此一举,但回忆当时高级知识分子像梁思成这样的著名学者,能排入工人阶级的行列确是一件转变阶级立场的大事,至少是一种标志。后来潘光旦教授在思想改造的检查中说:农民以为我用的手帕是丝的,我感到很难过,因为其实是布的;他们发现我抽的烟丝同他们抽的原来是一样的,我感到很高兴。
看到这忽然就想起徐城北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有点不靠,还是录下来吧: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的哲人一生都在探索,每时每刻都是质疑,都以一种生命的真诚去对待周围的客观世界,以及头脑深处的主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一生从没有笑过,不但自己没笑,那两重世界也没有笑过。
吴冠中和徐城北都提到梁思成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因此找了本属于梁先生传记一类的书(东方出版社《梁思成的前世今生》,2010年1月第1版,2010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故事很精彩,下面拣几段觉得好的凑在一起说。
1924年6月,清华毕业的梁思成携手林徽因赴美留学。至于要学习的专业,二人早已达成一致,那就是建筑学。尽管对于他们,甚至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讲,这都是一门还没有,甚至闻所未闻的学科,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他们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系统接受西方近代建筑学教育的留学生。年轻的梁思成为什么会选择学习自己原本毫不熟悉的建筑学专业,并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兴趣和职业,这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梁思成必问的一个问题。的确,作为一代建筑学宗师,他的选择值得我们这些晚生后辈认真思考借鉴。事实上,很多传记文学作品都涉及这个话题,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说法——
一是林徽因将建筑学专业介绍给梁思成,并引起他的极大兴趣。梁思成常常向朋友谈起他为什么会选择学习建筑学,他说:“当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梁思成回忆,1920年至1921年林徽因随同其父在英国,徽因在伦敦有一个同学,能花好几个小时在画板上画房子。徽因着迷了,她的朋友在她追问下描述了建筑这个专业。徽因当下就确定这正是她所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们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 二是梁思成自身的天分,建筑学领域能够让他的才华尽情展示发挥。建筑学融艺术创造和应用工程于一体的专业特点,恰恰是有过人艺术天赋,有全面系统自然科学知识,还有扎实厚重国学修养的梁思成所渴望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简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建筑学的理解:“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有时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艺术”。
三是梁启超作为父亲的支持和教导,坚定了梁思成的专业学习信心。梁启超对中国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确信我国文学美术在人类文化中占有绝大价值”。中国建筑是古代美术、科技,乃至整个文化的结晶。所以,当梁思成决定赴美学习建筑学专业时,他不仅给予全力支持,而且有很好的建议和行动。比如,让梁思成把学习重心逐渐从“美术”转向“工程”;再比如,对梁思成、林徽因影响巨大,甚至决定了他们毕生学术方向的一部著作——宋代李誡的《营造法式》,就是梁启超寄给他们的。
位于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人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人和它相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办者。梁思成、林徽因来这里求学,遇到了两位名师。一个是斯腾菲尔德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梁思成接受了巴黎美术学院传统的古典艺术基础教育,对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深入钻研。另一位对梁思成影响深远的是克雷教授,法国建筑师。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梁思成受到很好的美术和建筑设计的专业训练,1927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后,得以进入克雷教授的建筑事务所实习,并担任副设计师。
最后,跳回到吴冠中先生的《清华园》——
我和老伴一味想找我们的旧居北院六号。找到了北院,面目全非,在高楼的一侧,园林山石的一旁有刻石:北院遗址。北院原是讲究的平房,地板、全部玻璃窗的书房、客厅、两间卧房、大澡盆、厨房及保姆住室,本是早期教授们的住宅。当我在50年代住进去的时候,已经很旧很旧了,其拆除更新属意料之中。幸而还有一幢尚未拆除而正将拆除,也早已破败修改得不成样子,但我看到一个窗户上残留的半扇红色百叶窗门,那确是原物,令人有重逢故人之喜、之叹!
(编辑·刘颖)
[email protected]
大概是去年春天,一位去歐洲参加了学术会议的学者,带回来了一则消息,说是西方学者断言,21世纪将是儒学西渐的世纪,而且这些西方学者还预言,中国的儒家学说,必将改变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西方人将在这即将涌来的“东潮”面前,重建他们的生活模式,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后来,又见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也是参加过那次会议的学者,这位学者证明,那次会上根本没有人提出过“东学西渐”的看法,这种观点只是误传,西方人似是并没有感到强劲的“东潮”就要涌来,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着、生活着。
好玩的是,不管板砖瞎拍不瞎拍,这20年过去了,西方怎么样,我们怎么样,还是自有公论的。说21世纪属于东方,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应该是吧!
接着说跟清华园有关的事,徐城北先生12年前写到:可惜东边的清华,在40年前曾经访问过老同学时进去过一趟,此后就再没去过。倒是最近这两年,我买到建筑系两位老教授的书,一位是写《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的陈志华教授,另一位是写《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娄庆西教授。我读了他们二位的书,受益匪浅,托人打听到二人的办公室电话,居然一模一样!估计这二位是同室上班,面对面摆办公桌的吧!此外,还有吴良镛老先生,他是梁思成的大弟子,更是清华的元老。我曾有拜访他们三位的计划与勇气,后来却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了吴老,略说了几句话。结果这一来,反到减弱了登门采访的勇气。因为,我曾亲见吴老是何等之忙,我不能无缘无故再去打扰啊!(出自:新世界出版社《认识城北》2007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再说几段吴冠中先生在清华园的回忆(出自:百花文艺出版社《美与丑》1997年12月第1版,1998年6月第2次印刷),就更有意思了:
小孙子刚念完初中一年级,便向往日后考进清华大学了。童心壮志,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为之高兴,便选个星期日,我们陪他去清华园观光,让他先感受一番那具象的、原来就近在咫尺的清华大学。
看这一段,老先生真接地气,和那些一心想着带孩子去清华园的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50年代我曾经任教清华建筑系,在清华园里住过两年多,离开后,四十余年没有再回去过。人生永远那么奔忙,随激流勇进吧,似乎只到了垂垂老兮的暮年,怀旧思故之情才不时乘虚悄然降临。
看这段,先羡慕老先生能在清华园住过两年,但遗憾的是,为什么离开了40年没回去过。人生贵在经历,清华园虽然没有住过一天,可咱20世纪90年代为福州官员培训跑腿去过经管学院,在北京市委宣传部为互联网的调研进过图书馆,去年又有机会在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几天,也知足了。
我早年授课地点建筑系老教学楼安然无恙,且粉刷一新,但建筑系已全部迁入建筑馆新楼,成立建筑学院了。进建筑馆,门厅里有系史陈列,有创始人梁思成先生的铜像。当年系主任梁思成亲自授中国建筑史,我去旁听。第一堂开课时,梁先生未开言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红本本高举给大家看,心情愉快地说:这是我的工会会员证,是工人阶级的。这岂非多此一举,但回忆当时高级知识分子像梁思成这样的著名学者,能排入工人阶级的行列确是一件转变阶级立场的大事,至少是一种标志。后来潘光旦教授在思想改造的检查中说:农民以为我用的手帕是丝的,我感到很难过,因为其实是布的;他们发现我抽的烟丝同他们抽的原来是一样的,我感到很高兴。
看到这忽然就想起徐城北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有点不靠,还是录下来吧: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的哲人一生都在探索,每时每刻都是质疑,都以一种生命的真诚去对待周围的客观世界,以及头脑深处的主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一生从没有笑过,不但自己没笑,那两重世界也没有笑过。
吴冠中和徐城北都提到梁思成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因此找了本属于梁先生传记一类的书(东方出版社《梁思成的前世今生》,2010年1月第1版,2010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故事很精彩,下面拣几段觉得好的凑在一起说。
1924年6月,清华毕业的梁思成携手林徽因赴美留学。至于要学习的专业,二人早已达成一致,那就是建筑学。尽管对于他们,甚至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讲,这都是一门还没有,甚至闻所未闻的学科,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他们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系统接受西方近代建筑学教育的留学生。年轻的梁思成为什么会选择学习自己原本毫不熟悉的建筑学专业,并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兴趣和职业,这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梁思成必问的一个问题。的确,作为一代建筑学宗师,他的选择值得我们这些晚生后辈认真思考借鉴。事实上,很多传记文学作品都涉及这个话题,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说法——
一是林徽因将建筑学专业介绍给梁思成,并引起他的极大兴趣。梁思成常常向朋友谈起他为什么会选择学习建筑学,他说:“当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梁思成回忆,1920年至1921年林徽因随同其父在英国,徽因在伦敦有一个同学,能花好几个小时在画板上画房子。徽因着迷了,她的朋友在她追问下描述了建筑这个专业。徽因当下就确定这正是她所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们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 二是梁思成自身的天分,建筑学领域能够让他的才华尽情展示发挥。建筑学融艺术创造和应用工程于一体的专业特点,恰恰是有过人艺术天赋,有全面系统自然科学知识,还有扎实厚重国学修养的梁思成所渴望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简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建筑学的理解:“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有时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是“一门复杂的科学——艺术”。
三是梁启超作为父亲的支持和教导,坚定了梁思成的专业学习信心。梁启超对中国文化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确信我国文学美术在人类文化中占有绝大价值”。中国建筑是古代美术、科技,乃至整个文化的结晶。所以,当梁思成决定赴美学习建筑学专业时,他不仅给予全力支持,而且有很好的建议和行动。比如,让梁思成把学习重心逐渐从“美术”转向“工程”;再比如,对梁思成、林徽因影响巨大,甚至决定了他们毕生学术方向的一部著作——宋代李誡的《营造法式》,就是梁启超寄给他们的。
位于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于1740年,是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人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人和它相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办者。梁思成、林徽因来这里求学,遇到了两位名师。一个是斯腾菲尔德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梁思成接受了巴黎美术学院传统的古典艺术基础教育,对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深入钻研。另一位对梁思成影响深远的是克雷教授,法国建筑师。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梁思成受到很好的美术和建筑设计的专业训练,1927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后,得以进入克雷教授的建筑事务所实习,并担任副设计师。
最后,跳回到吴冠中先生的《清华园》——
我和老伴一味想找我们的旧居北院六号。找到了北院,面目全非,在高楼的一侧,园林山石的一旁有刻石:北院遗址。北院原是讲究的平房,地板、全部玻璃窗的书房、客厅、两间卧房、大澡盆、厨房及保姆住室,本是早期教授们的住宅。当我在50年代住进去的时候,已经很旧很旧了,其拆除更新属意料之中。幸而还有一幢尚未拆除而正将拆除,也早已破败修改得不成样子,但我看到一个窗户上残留的半扇红色百叶窗门,那确是原物,令人有重逢故人之喜、之叹!
(编辑·刘颖)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