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程”其实早在3、4岁就开始了。那时的孩子刚刚有“数”的概念并初步知晓加减法,已经懂得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了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幼童们第一次得到的零用钱可能仅为1-5法郎,对于这笔“小钱”,法国的父母大多并不主张孩子把它存起来,而是鼓励他们正当、合理地消费掉,当然在消费之前免不了给他们出点主意。孩子上学后,零用钱会适当增多,但家长大多已不采用孩子提要求、家长给钱的“零敲碎打”的办法,多数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就会给他们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并划入一笔钱。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图自己省事,他们认为: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同时作出某些消费限制,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当然,对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的孩子,家长会充分予以关注,当发现孩子乱买不需要或不合算的物品时,通常会及时作出指导。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在开始时都会多少出现些“消费膨胀”心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家长帮助和自我反省后,通常都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独立账户”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另一种极端,即在无意中捂紧了自己的钱袋。法国父母们会采取一些办法鼓励、引导这些孩子合理地消费,如建议孩子邀请小伙伴看一场电影、买一双运动鞋、给爷爷奶奶送一束鲜花等等。如果消费合理又有意义,孩子还会受到表扬甚至得到奖励。
许多法国家长认为:定期给孩子增加零用钱是失策之举。儿童教育专家玛莎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渴望消费的项目也会增加,但孩子每长一岁家长便“自动”增加零用钱的做法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此举并不能让他们学到新东西。她建议 :如果家长同意孩子的要求,决定在新学年开始时给孩子“涨”点零用钱,前提必须是让孩子具体说出增加开销的项目,通过“涨钱”,让孩子更全面地掌握收支平衡、消费与财力之间关系的知识和本领。此外她强调,千万不要把“涨零用钱”演变为一种“制度”,是否“涨”须根据当时家庭的具体情况——如果家长收入减少了,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特别开销,那么孩子不仅不应提出额外要求,还应主动为家庭减轻或分担经济压力。
儿童心理学家巴舒指出,不能将扣发或减少零用钱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据他所作的一项调查,在考试不合格的小学生中,仅有20%在实施了此种惩罚后有所转变。同时,家长也不应把零用钱当成“奖金”来使用,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带孩子旅游,甚至只是一句真诚的赞许,完全能发挥积极的“加油”效应。
法国家长大多不会把孩子“独立账户”中金额的增减当作评判其理财好坏的惟一标准。克里夫妇两年前曾给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各自设立了3000法郎的“独立账户”,时下儿子的账户上仅剩下1800法郎,女儿的账户上却还有2500法郎。克里夫妇并没有据此就简单地批评儿子、表扬女儿,而是对他俩的消费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儿子尽管在某两次消费中有“超前”之嫌,但多数消费合情合理,他享受到了理应享受的生活乐趣 ;相反,女儿近来总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连必需的学习用品也舍不得买,更不用说娱乐享受了,因而从总体来说她的生活质量远不如她的弟弟。夫妇俩对儿女作了针对性极强的指导,让两个孩子明白:要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美国——家庭里的“捐赠箱”
文/宋 巍
去年9月,我应邀赴美进行短期访问,住在朋友威廉斯先生家里。
一天,我偶然发现在他家厨房的左侧靠墙放着一个装饰精美的小箱子,箱子上还写着一个大大的“Love(爱)”字。我很奇怪,便问威廉斯先生:“那箱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写个爱字?”他郑重地告诉我:“那是一个‘Tzedaka Bow’(捐赠箱),是用来装‘found money’(拾到的钱)的。凡是孩子们从桌子上、梳妆台上、洗衣机里、地板上或家里其他什么地方捡到的钱,都要投进箱子里。另外,如果遇到值得庆贺的事,比方说过生日、病愈、考试优秀,或孩子们在日托中心、学校受到奖励等,全家每个人都要自愿捐一些钱,放到箱子里,作为全家分享快乐和好运的一种手段。”关于为什么把“爱”字挂在那里,威廉斯先生说,主要是让孩子们时刻不忘为别人奉献爱心。原来,“捐赠箱”是威廉斯一家教育孩子节俭献爱心的一种手段。
威廉斯夫妇还告诉我说,在美国,许多家庭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珍惜财物以帮助他人。目的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财富不单是个人享用的,它还可以用来共享。捐赠、为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食物、照料孤寡老人和弃婴……都能使孩子更加珍惜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培养孩子们的仁爱、奉献之心。
比如有些美国家庭的餐桌上会备有一个“World Bank container”(世界银行箱)或“shalom Box”(平安箱)。前者用来提醒孩子们吃饭要节约,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忍饥挨饿的人,并让他们把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箱;后者用来存放孩子们的认捐信,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们有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愿望,就先写一封信,放到“Shalom Box”里,然后由父母定期取出来宣读,并一起讨论需要捐助的对象和捐助的数额标准。
我想,这种教育方式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们在发财之后更热衷于做善事,而在中国,更多的富人们却宁愿把钱用来挥霍和奢靡。看来,我们更应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反思。
当然,对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的孩子,家长会充分予以关注,当发现孩子乱买不需要或不合算的物品时,通常会及时作出指导。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在开始时都会多少出现些“消费膨胀”心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家长帮助和自我反省后,通常都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独立账户”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另一种极端,即在无意中捂紧了自己的钱袋。法国父母们会采取一些办法鼓励、引导这些孩子合理地消费,如建议孩子邀请小伙伴看一场电影、买一双运动鞋、给爷爷奶奶送一束鲜花等等。如果消费合理又有意义,孩子还会受到表扬甚至得到奖励。
许多法国家长认为:定期给孩子增加零用钱是失策之举。儿童教育专家玛莎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渴望消费的项目也会增加,但孩子每长一岁家长便“自动”增加零用钱的做法并无实际意义,因为此举并不能让他们学到新东西。她建议 :如果家长同意孩子的要求,决定在新学年开始时给孩子“涨”点零用钱,前提必须是让孩子具体说出增加开销的项目,通过“涨钱”,让孩子更全面地掌握收支平衡、消费与财力之间关系的知识和本领。此外她强调,千万不要把“涨零用钱”演变为一种“制度”,是否“涨”须根据当时家庭的具体情况——如果家长收入减少了,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特别开销,那么孩子不仅不应提出额外要求,还应主动为家庭减轻或分担经济压力。
儿童心理学家巴舒指出,不能将扣发或减少零用钱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据他所作的一项调查,在考试不合格的小学生中,仅有20%在实施了此种惩罚后有所转变。同时,家长也不应把零用钱当成“奖金”来使用,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带孩子旅游,甚至只是一句真诚的赞许,完全能发挥积极的“加油”效应。
法国家长大多不会把孩子“独立账户”中金额的增减当作评判其理财好坏的惟一标准。克里夫妇两年前曾给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各自设立了3000法郎的“独立账户”,时下儿子的账户上仅剩下1800法郎,女儿的账户上却还有2500法郎。克里夫妇并没有据此就简单地批评儿子、表扬女儿,而是对他俩的消费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儿子尽管在某两次消费中有“超前”之嫌,但多数消费合情合理,他享受到了理应享受的生活乐趣 ;相反,女儿近来总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连必需的学习用品也舍不得买,更不用说娱乐享受了,因而从总体来说她的生活质量远不如她的弟弟。夫妇俩对儿女作了针对性极强的指导,让两个孩子明白:要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美国——家庭里的“捐赠箱”
文/宋 巍
去年9月,我应邀赴美进行短期访问,住在朋友威廉斯先生家里。
一天,我偶然发现在他家厨房的左侧靠墙放着一个装饰精美的小箱子,箱子上还写着一个大大的“Love(爱)”字。我很奇怪,便问威廉斯先生:“那箱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写个爱字?”他郑重地告诉我:“那是一个‘Tzedaka Bow’(捐赠箱),是用来装‘found money’(拾到的钱)的。凡是孩子们从桌子上、梳妆台上、洗衣机里、地板上或家里其他什么地方捡到的钱,都要投进箱子里。另外,如果遇到值得庆贺的事,比方说过生日、病愈、考试优秀,或孩子们在日托中心、学校受到奖励等,全家每个人都要自愿捐一些钱,放到箱子里,作为全家分享快乐和好运的一种手段。”关于为什么把“爱”字挂在那里,威廉斯先生说,主要是让孩子们时刻不忘为别人奉献爱心。原来,“捐赠箱”是威廉斯一家教育孩子节俭献爱心的一种手段。
威廉斯夫妇还告诉我说,在美国,许多家庭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珍惜财物以帮助他人。目的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财富不单是个人享用的,它还可以用来共享。捐赠、为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食物、照料孤寡老人和弃婴……都能使孩子更加珍惜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培养孩子们的仁爱、奉献之心。
比如有些美国家庭的餐桌上会备有一个“World Bank container”(世界银行箱)或“shalom Box”(平安箱)。前者用来提醒孩子们吃饭要节约,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忍饥挨饿的人,并让他们把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箱;后者用来存放孩子们的认捐信,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们有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愿望,就先写一封信,放到“Shalom Box”里,然后由父母定期取出来宣读,并一起讨论需要捐助的对象和捐助的数额标准。
我想,这种教育方式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们在发财之后更热衷于做善事,而在中国,更多的富人们却宁愿把钱用来挥霍和奢靡。看来,我们更应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反思。